第12讲:写好事件凸显人物 ——人物形象干瘪片断升格-2020年中考作文升格指导14讲_第1页
第12讲:写好事件凸显人物 ——人物形象干瘪片断升格-2020年中考作文升格指导14讲_第2页
第12讲:写好事件凸显人物 ——人物形象干瘪片断升格-2020年中考作文升格指导14讲_第3页
第12讲:写好事件凸显人物 ——人物形象干瘪片断升格-2020年中考作文升格指导14讲_第4页
第12讲:写好事件凸显人物 ——人物形象干瘪片断升格-2020年中考作文升格指导14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2讲:写好事件 凸显人物 人物形象干瘪片断升格记叙文有写人、写事之分。但是写人离不开写事,因为思想品德不是架空的,一定要通过人物的所作所为来表现,与其空泛地说某人如何如何,不如描写一个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他的品德性格。一、一个典型胜过无数空话病文呈现听王老师上课,特别轻松,也特别有趣。他上课善于运用启发式,从来不搞满堂灌,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冥思苦想。有些问题,我们怎么想也想不出,百思不得其解,心里就很想知道答案,这时候王老师也不要忙着给我们答案,而是让我们互相讨论。有些问题,我们以为懂了,现在想说,却又说不清楚。这个时候,火候到了,时机成熟了,王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拔帮助,使我们

2、如有大梦初醒、茅塞顿开之感。就这样,王老师上课常常并不直接告诉我们什么,而是启发诱导,让我们在思索和探讨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像王老师一样,那该多好啊!王老师的课病理分析看来,这位王老师确实是一位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好老师,但是文章没有具体事例,全是概述,从概念到概念,王老师的形象难以在读者的心中站立起来。修改建议对王老师上课有如此好感,相信记忆深处一定留有抹不去的镜头,与其评论性地概述,不如选择某堂课,或是某一片断,加以细致的描绘,通过典型事件来表现王老师善用启发式教学的性格特征。升格示例那一天,有同学对“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里的“止”字是不是使动用法,提出了怀疑

3、,他说:“使动用法的词语可以译为使怎么样,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里的止可以直接译为阻止或劝阻,不一定要译成使止。”“有道理,有道理。”王老师连连夸赞,然后让我们发表意见,大家面面相觑,无从回答。只见王老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我们战胜对手”、“我们战败对手”。大家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瞪大眼睛等他发话。他转过身来,指着两句话问我们谁胜谁负,大家说两句话都是说“我们胜利了”。“那么,战胜和战败是同样的意思了?”战胜就是战胜,战败就是战败,意思截然相反,怎么能是同样的意思呢?可是,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又完全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陷入了沉思。“能不能从词的构成上看出点名堂?”他提示我们,

4、我们终于看出,在第一个句子里,“战”和“胜”的对象都是“我们”,而在第二个句子里,“战”的对象是“我们”,而“败”的对象则是“对手”。“战胜就是战而胜之,那么战败呢?”王老师问我们,我们略作思考便明白:“战败”就是“战而使败”的意思。“那么阻止呢?”我们齐声回答:“阻拦而使止。”噢,原来“阻止”本身就有使动的含义,我们恍然大悟。就这样,王老师上课常常并不直接告诉我们什么,而是启发诱导,让我们在思索和探讨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像王老师一样,那该多好啊!王老师的课升格点评本文记述了王老师带领学生讨论“止”字是不是使动用法的过程,事例典型,描写具体,生动有力地表现了王老师善于

5、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性格特征,一个典型事例,胜过许多空话。二、生动地再现事件的现场病文呈现邻居李叔性格温和,平易近人,虽是县政府的一个什么主任,但却毫无官员的架子。特别是他和他女儿的关系,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像同学,又像朋友,让我们煞是羡慕。李叔平生无嗜好,唯一所爱者酒。星期天,节假日,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海阔天高地神聊,然后喝酒,每喝必醉。他也屡次发誓以后再不喝酒,但是,到了酒桌上,闻到清冽的酒香,便欲罢不能,一经朋友劝说,便非醉不可。后来,他向女儿求情,让女儿设法帮他戒酒,并且约法三章,如果戒了酒,就奖励女儿,结果在女儿的监督下,他真的很少醉酒了。李叔戒酒病理分析自己爱喝酒,每喝必醉,就向女

6、儿求情帮助戒酒,这确实是一位朋友般的父亲。但是,这对父女究竟是怎样相约,女儿又是怎样监督父亲的呢?文章只有故事梗概,没有具体描写,因而难以感人。修改建议把故事概述变为具体的描写,写好两个场面,一是父女约法三章的场面,二是实施监督的场面,把读者带进故事的现场,让人物鲜活地站立在读者面前。升格示例那一次醉酒过后回家,女儿批评李叔:一次次发誓,一次次犯禁,言而无信。“酒太有诱惑力了,我控制不住啊,再说那场面也让人身不由己。”李叔实话实说。“有什么控制不住的?我就不信不喝酒会比烈火烧身还难受!”女儿义正词严。“如果你能有办法控制爸喝酒,我一定好好奖励你!”李叔把球踢给女儿。“说奖励办法。”女儿又把球还

7、给了李叔。“一个星期不醉,陪你看电影一场;一个月不醉,陪你走亲戚一天;一学期不醉,陪你旅游一周。”李叔交出了一份令女儿满意的答卷。“一言为定,不许反悔。”“一言为定,决不反悔。”于是,他们勾勾小指头,算是签字生效。一个星期天,李叔的同学老黄从国外归来,县委书记老张作东。今天看来不能不尽兴了,李叔向女儿说明情势,女儿未置可否。午宴在县城最豪华的饭店举行,开宴不久,小姐捧上一篮鲜花,说是花店受人之托特地送来的。大家忙凑过来看花篮上的插签,只见上面写道:“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愿叔叔们少喝酒,多饮茶!”下款是“侄女小敏敬上”。纸条从李叔手上传到老黄手上,再从老黄手上传到老张

8、手上,传遍了全桌。“后生可畏!”“后生有理!”大家赞不绝口,老黄独抒己见:“可畏的不是后生,是老李,我从孩子的身上看到老李在家庭中的民主意识。”老张当众宣布政策:“向老李学习,发扬民主精神,接受孩子监督,今天茶酒并用,各取所需,人人尽兴,不许喝醉。”李叔戒酒升格点评文章精心描绘了“父女相约”和“酒桌传书”两个场景,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一个朋友般的父亲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三、在对比描写中突出人物病文呈现刘爷爷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又有一颗不老的心,我们包括学校里许多年轻教师都很尊重他。56岁那年,刘爷爷享受了调研员的待遇,可以不用上班了,便决定去私立学校打工,一来可去外地

9、旅游,二来考察民营教育。为此,他特地精心设计了一张名片,上写几行大字:56岁的年龄,46岁的精力,36岁的抱负,26岁的饭量,没有特级教师的光环,但有特别自豪的业绩。他拿着名片,征服了许多招聘单位,他得意地对年轻人说:“要推销自己,那是要讲究技巧的。”刘爷爷求职记病理分析这位老人颇有个性,所选事例也很典型,但描写过于简单,表现手法过于单调,平铺直叙,没有波澜,没有起伏,缺少表现力度,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不够。修改建议老人怎么会想起要设计名片的?这名片究竟是怎样产生作用的?可以描写得更细腻一些。为了让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还可以采用一些表现手法,如侧面烘托、对比反衬等。升格示例56岁那年,刘爷爷享受了

10、调研员的待遇,可以不用上班了,于是决定去私立学校打式,一来去外地旅游,二来考察民营教育。但是,所有的招聘单位都用年龄把他挡在大门之外:人家只招45岁以下的人,没有人家要招56岁的。为什么只要45而不要56?形而上学,教条主义,他在心里嘲笑他们。好吧,我让你看看我这个56岁的老人怎样,他为自己精心设计了一张名片,上写几行大字:56岁的年龄,46岁的精力,36岁的抱负,26岁的饭量,没有特级教师的光环,但有特别自豪的业绩。刘爷爷带着名片去拜访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负责人不在,只有招生部一位女士在班。刘爷爷说明来意,女士断然回绝:“学校不缺语文教师。”刘爷爷说:“这学期不缺,下学期也行。”女士显得有些不耐烦:“这里语文教师多着呢,我也是语文教师,正因为人多,才到招生部的。”刘爷爷笑着说:“看来我在这里推销不出去了。”说着便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女士,女士接过名片,一组数字呈现在她的眼前:56岁年龄,46岁精力,36岁抱负,26岁饭量。女士看着这组数字,脸上多云转晴,笑着说:“刘老师真会说话。”刘爷爷说:“说和写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如果能和你同事,一定与你好好切磋说和写的问题。”女士一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