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二章习题精选一、基础测试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实词。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城: 郭: 环: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池: 坚利: 委: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至: 畔: 顺: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征于色C死于安乐D衡于虑 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征于色,发于声( )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加点词不用使动用法来解释的一项是( )A苦其心志B劳其筋骨C动心忍性D生于忧
2、患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通_()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通_()C属予作文以记之。_通_()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通_()二、课内语段阅读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得道者”指_,“道”指_,“君子”指_。2“道”的得失决定了什么?(用原文词语概括)_。3文中体现全篇结论的句子是_。4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多助之至( )D得道
3、者多助( )5这段文字的修辞特点:有A排比句,B骈句,C散句。划线句是_,是_,是_。三、问答思考题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四段第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么翻译?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什么意思?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等论证方法。4.古人说“艰难困苦,至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5.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孟子二章练习试题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4、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一段的“举”意思是( ).举出事例.行为举动.被选拔.发动起义 .横线上的“故”字意思是( ).由此看来.所以.这样看来.原来 .横线上句子的“是人”指( ).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任何人.作者.第一段列举的个人 .解释加点词:分 苦: 过 虑 喻 衡 .翻译句子: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入则无法家拂士 .上文选
5、自 ,全文论证了 和 的问题。 .下面加点的词意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舜发于(在)畎亩之中 .百里溪举于市(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这样)人也 .行拂乱(使.错乱)其所为 .作者在上文第一段列举的事例意在说明( ) .古代任人唯贤,并不重出身、地位.卑贱的人最多智慧 .经受磨难的人,才能接大任 .“天”使接受大任者经受磨难,目的是( ) .动性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10.“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正确解释是( ) .所以当他动了心抑制情感,就能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东西。 .以此让心情激动忍让,就能渐渐增长知识 .用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
6、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11.加点的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12.“大任”指什么 ? 13.“是人”要经历哪些磨炼? 14.通过这些磨炼,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答: 15.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经常遭遇哪些困境? 答: 16.经过遭遇困境后,得到的好处是什么?(用文中三个字回答) 答: 17.学过这篇文章以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答: (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
7、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按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顺序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 . . . .第段论述的中心是 。 .第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第段中“城”“池”“兵革”的意思分别是:( ) .城市 护城河 兵器 甲衣 .城墙 水池 兵器 甲衣 .城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城郊 池塘 泛指武器装备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夫环而攻之 .解释第句中加
8、点的词: 故: 固: 至: 威 多助之至 以天下之所顺 域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一句翻译是:( )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这种情况是地理形势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这是因为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民和睦 .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统一 .翻译上文最后一句: .文中的通假字是 通 ,正确的读音 ,含义是 10.翻译: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上文第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用波浪线画出来。 12.文中的君子是指 13.上文第段开头的排比句从反面否定了什么观点? 答: 14.作者认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该靠什
9、么? 答: 15.“君子战必胜”的条件是什么?答: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博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 。 2为文章断句,用“|”表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行拂乱其所为 人恒过 而后作 而后喻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5文章侧重论述 。 6读过本文,使人不由想起这样两句话:自古雄才多磨难, 。(写出下句) 7在
10、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人和 池 域 至 3写出本文的一个通假
11、字。 通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 答: 5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答: 6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答: 7孟子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答: (五)填空l孟子,名 ,字 , 时期著名的 家 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得道多助,夹道寡助选自 ,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环而攻之( ) 池非不深也( ) 委而去之(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寡助之至( )发于畎亩之中( )空乏其身( ) 委而去之( )人恒过( )而后喻( )而后作( ) 二、写
12、出文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l亲戚畔之 畔:本字_,义:_ 2曾益其所不能 曾:本字_,义:_ 3困于心,衡于虑 衡:本字_,义:_ 4入则无法家拂上 拂:本字_,义:_参考答案:一、1.A内城外城围着B护城河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放弃C极点畔,通“叛”,背叛。归顺,服从。2. A3. A这表判断B征验凭证C被任用发出4. D5. A畔叛背叛B衡横梗塞,指不顺。C属嘱嘱托D曾增增加二、1施行仁政的君主;王道,仁政;上文所说的“得道者”。2“助”的“多、寡”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A无实际意义,表假设语气,“或,要么” B界限 C到 D施行 5A B C 三、1. 排比所以说管理老
13、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3. 举例道理对比4.略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参考答案 (一)1、2、3、4、使.受苦 犯过失 (思虑)奋起,指有所作为同“横”,梗塞、不顺5、 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 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6、孟子.告子;造就人才;治理国家7、8、9、10、11、 12、治理国家的重任13、苦其心志.乱其所为14、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5、犯过失;内心困苦;思虑阻塞;不被为了解16、改、作、喻17、艰苦的环境的磨炼,对人的成才有促进作用。 (二)1、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排比4、 5、 6、所以 巩固极点震慑达到凭借、归顺、服从限制7、 8、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会胜利 9、 畔、判、pàn、背叛 10、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他的人就少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培训
- 小学教研室工作总结模版
- 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现象知识点总结模版
- 2025关于合同审计师在合同管理领域的核心职责
- 有趣的儿童节课件设计指南
- 2025供电用电合同保证协议书
- 2025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模板下载
- 2021年福建高考历史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
- 饿了平台业务流程报告
- 2025乡镇住宅装修合同协议书样本
-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古井烧鹅制作技术概要
- 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清单
-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报告格式范本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高职)《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电子教案
- 用En值评价人员比对结果的范例
- 医疗信息平台资源规划及数据库设计方案
- 银行安全保卫知识培训--ppt课件
-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及策略探究
- -绿化安全技术交底
- 支局一点一策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