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_第1页
试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_第2页
试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_第3页
试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_第4页
试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0卷第2期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 ol 1201N o 122004年6月JOURNA L OF J IAOZ UO TE ACHERS CO LLEGE Jun 12004收稿日期:2004-03-08作者简介:陈景云(1975-,女,河南焦作人,中原工学院政治系讲师,中国政法大学2002级法学研究生。试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陈景云(中原工学院政治系,河南郑州450007摘要:绿色壁垒已日益成为国际市场准入障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绿色壁垒对我国而言,不仅是压力,也是动力。本文从绿色壁垒的产生发展入手,分析了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时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2、。关键词:绿色壁垒;环境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65(200402-0024-03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具体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某些进口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外国商品实行的准入限制。从绿色壁垒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实质是一种限制市场准入的非关税壁垒。一、绿色壁垒的形成G ATT 第20条“一般例外”的规定历来被认为是与环保最密切相关的条文:“本协定的规定不得解释为禁止缔约国采用或加强以下措施,但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3、:(b 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措施;(g 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结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显然,这一条款赋予WT O 成员国以“环保例外权”。1而这正是绿色壁垒产生的法律基础。以这一条款为基础,乌拉圭回合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 BT 协议序言中规定:“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可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导致在同等条件的国家之间造成任何不合理的歧视,或成为对国际贸易产生隐蔽手段的一种限制。”此外,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协议、农业协议等也有类似的规定。从客观上看,WT O 中的环境保护条款本身并非是环境壁垒,其宗旨是为维护和改善全球环境、促进

4、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其自身规定的缺陷,如:对于何为“情况相同”,何为“武断的”、“不合理的”,均没有规定具体的衡量标准;对于“变相限制”、“必需”、“必要的措施”等重要概念也未作明确的界定。因此这些条款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弹性,贸易保护主义者可以借“环保例外权”而设置隐蔽的非关税壁垒,从而对贸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构成巨大的威胁。二、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绿色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将成为制约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并对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一外贸产品出口受到严重的限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

5、出口国之一,出口产品大都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而我国出口的传统市场又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兴起对我国扩大出口无疑是严峻的挑战。目前,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的绿色壁垒主要集中在: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指标,皮革中的PCP (五氯酚残留量,烟草中有机氯含量,陶瓷产品的含铅量,汽油的含铅量指标,汽车排放标准,包装物的可回收指标,纺织品染料指数,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等。这些对我国外贸出口行业、出口市场范围、出口总量、出口效益等方面均已产生较大冲击。11外贸出口行业方面绿色壁垒有很强的技术性,有较大的隐蔽性和灵活性,这些对我国传统出口创汇的纺织品、油漆、涂料、建筑

6、材料、清洁用品、纸张、纸制品、电池与保42陈景云:试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护臭氧层有关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机械产品、鞋类、橡胶制品等影响是巨大的。21出口市场范围方面由于绿色壁垒的限制,出口市场范围有所萎缩。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以及东盟、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额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80%左右2。然而,这些国家不论在资金还是在技术上都拥有雄厚的实力,而且这些国家大多是WT 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具有更多的特权和优势,所以更愿意使用绿色壁垒来限制我国的出口。因此,我国生产的出口产品如果不能达到这些严格的标准便会失去很大的市场。如

7、欧盟从1996年下半年起全面禁止使用偶氮染料,迫使我国104种纺织品和服装退出欧盟市场。接着日本、法国、捷克等国发生连锁反应,致使我国出口市场大大缩小3。31出口总量方面如前所述,发达国家所设置的绿色壁垒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并且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以及废弃后的处理等众多环节。任何一种商品在任何一个环节若不能满足壁垒中要求的标准,就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抵制。仅在1997年至1999年3年间,我国就有多种产品遭受绿色壁垒而不得不退出国际市场,损失额达200亿美元,(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0年整理,近年有逐步上升的势头4。41出口效益方面有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因包装

8、不符合某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法规及相应的环境指标要求,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避免纺织品中各种有毒物质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执行纺织品的环境标准,颁布了相应的环境标志,还有一些国际纺织品公司制订了自己的环境标准。据我国外经贸部门估计,由于发达国家环境标志的广泛使用,将影响我国40亿美元的年出口量5。(二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发达国家有关绿色技术标准的设置,加大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环境成本内在化及反补贴措施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有关法律,建立了绿色包装制度。由于这些规定是按照发达国家国内资源禀赋、消费偏好等因素确定的,

9、发展中国家包装材料、包装技术落后,一时难以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如欧盟单方面对我国输欧货物木质包装实行新的检疫标准,而木质包装经过熏蒸处理要增加包装成本20%6。此外,外贸企业为获得国外绿色标志,不但要支付大量的检测、评估等间接费用,而且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费等直接费用,使这些产品成本提高,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原有的价格优势,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制约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三环境标准的不统一造成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双重压力”一方面我国许多产品由于环境指标达不到国际标准或某些国家制定的标准而大大减少了出口。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又通过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污染

10、严重的产业,并将未能达标的某些污染产业和产品甚至“生活垃圾”输入我国,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不但部分农产品的出口愈加困难,而且也使得我国行业污染程度较高的三资企业产品出口受到影响。(四多边贸易摩擦加剧发达国家以环保之名单方面进行贸易制裁,并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限制我国商品的出口。由于对环境标准理解的差异,就会引发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两大区域型经济组织成员基本为发达国家,其环保技术和标准大体一致,因而他们通过区域自由贸易形式,以低于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区域外的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因此,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升温,我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

11、区域性经济组织发生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三、我国突破绿色壁垒的策略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入世以后,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表现出负面性。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管理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正当的绿色壁垒有助于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我们的长远利益之所在。因此,绿色壁垒对我们而言,是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11积极推行IS 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IS 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 O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统一协调各国环境管理标准,减少世界贸易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制定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由于实施该系列标准具有

12、保护环境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双重作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该52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项标准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持续改进环境状况,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和开拓产品市场,将环境保护和市场直接联系起来,使环境成为财源。为了使企业及产品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应通过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内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同时,还应制订实施这种标准的管理法规,以便使工作规范化。还可以在我国环保产业和外向型企业中树立一批实行此项标准的典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借助新闻媒体广泛普及这项标准体系,加快实施的步伐。21大力推

13、行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被称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是标明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符合特定环保要求的标志。这种制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此后便迅速发展。70年代,西德最先制定了具有环境标志制度性质的“蓝色天使计划”,1978年率先正式使用“蓝色天使”标志。到1998年,有近50个国家的政府推出了环境标志制度,且各国相互承认。如北欧四国的“白天鹅制度”、瑞典的“良好环境选择制度”、奥地利的“生态标志”、欧盟的“E U制度”、加拿大的“环境选择方案”、日本的“生态标志制度”等等7。具有环境标志的产品在进口时享有优惠。我国必须尽快完善并实施“国内绿色标志”工作,在出口产品的质

14、量标准、制造工艺和产品认证方面,参照国际标准和准则,争取国际社会承认。3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强化我国贸易环境立法和执法我国要尽快完善贸易中的环境法规,一是要结合国情,加快制定、完善我国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保的标准和法规,使我国经贸环境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要加强在经贸活动中对国际环境和资源公约、环保标准、法规的宣传,对贸易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依法惩处,并发挥广大消费者和全社会的监督作用。三是外贸部门和企业要加强研究国际环保法规和标准,及时掌握信息,积极遵守国际环保标准、制度。在执法方面,要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对于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为,要执行严厉的处罚措施,迫使企业将合理

15、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同时,也为自身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国家还要加大监察力度,将环保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完善环境经济政策。41积极利用WT O规则及其争端解决机制入世后,我国在享有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活动的权利后,应积极利用此机制来抵制绿色壁垒。一方面,我们应通过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制定公平合理的贸易与环境新规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意愿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目前环境与贸易问题的绿色壁垒争议大多由WT 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虽然WT O争端解决机制由于其不足与缺陷,没有从根本上扼止发达国家采用绿色壁垒,但通过WT O“美委汽油案”与“虾与海龟之诉”等案的公正裁决表明,WT O仍是解决绿色壁垒争议值得依赖的场所。故我们应尽快熟悉这一机制的运作,并利用此机制来对抗绿色壁垒,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考文献1董灵,谢佑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