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蔡琰悲愤诗“文姬别子”缘由的再商榷 一、前言众所周知,“班昭(曹大家)(?)、蔡琰(文姬)(?)、李清照(易安居士)(10841155?)”三者均为中国历史上才华富艳冠绝一时的独特女子。三人俱因特殊的生命实践与时势主客观条件的造就,融冶焠炼其不足为外人道却哀乐入心的深刻体验。而其中血泪交织动人尤甚者,笔者以为非蔡文姬莫属。蔡文姬与曹大家,二者虽皆识见深隽各擅胜场,但蔡文姬半生流离问天无语,较之曹大家,蔡文姬匮阙其终生安稳的风平浪静;而与易安居士相较,蔡文姬前无亦师亦友的良人在侧、后无亲朋旧知的慰怀,其凄冷可想而知!吾人据后汉书·列女传所载
2、的五言体与赋体的悲愤诗条陈缕析,愈觉其生命乖舛实是非言可喻。而历代文人为其幽微演绎者繁不胜数,笔者从中细览,发现绝大多数只纯粹着眼抒论其斑斑血泪的蹇厄,亦即究竟其整体文学表现及其生命悲剧遭逢。虽然就鉴赏者的评论角度而言,大体无可厚非。然而此处却有一大症结点被简约带过,甚而只字不提。即是作者本身“文姬别子”何以竟能毅然割舍的所在缘由。此事其间起心动念的意绪转折,乍看之下似乎无关紧要。然若以历史观点细察,将会发现这一事件在悲愤诗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起承作用。何以吾人为此言,其因即在于:“文姬别子”所上承的是文本作者一十二载边荒胡风的流离异邦;接续的,即为归乡后触目尽非故物之叹!加诸何以蔡琰竟能遽舍
3、亲子回归汉地,她个人是缘于怎样的考量,其背后让她做出非如此不可的主要成因究竟是怎么被组构而成的?凡此总总,均在吾人析探之列。二、张修蓉先生对“文姬别子”的见解笔者在考察悲愤诗的过程,发现绝大部分文字的诠释关注面向均为义理模糊的文学角度,历代评析悲愤诗其抒怀弥彰处亦多对“别子”的因由视而不见。唯有近人张修蓉先生著作的汉唐贵族与才女诗歌研究一书,完整搜罗悲愤诗历代各家考评,亦着墨甚深篇幅演绎“文姬别子”所以顺理成章的因素。笔者细审其立论后,在此归结张修蓉先生的主要论证。张修蓉先生在论断蔡文姬舍子归汉的思量处境,其持论的观点乃在于“孝亲”观念在汉代的高度体现!归乡与“父母团聚”重享天伦是她日夜魂萦梦
4、牵的最大愿望,(页36)“返乡”的念头,渴望父母的孝思毕竟胜过了“儿子”(页37)为了朝夕思念的父母,她终于抛下亲生儿子,(页37)由以上举例我们可以发现,张修蓉先生以“孝亲”一事作为“文姬别子”的最大因由所在。且为强化“重孝”说,又以其父蔡邕(132192)与历汉诸帝的庙号皆涵摄“孝”字为辅助论证。案:蔡邕以孝笃名,这种家风当然影响了蔡文姬,何况汉代以“孝”立国,每位皇帝之封号都冠一“孝”字。而以上二例确实事出有据。我们在后汉书·蔡邕列传可检索到相关载记: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未尝解衣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页1980)张修蓉先生立论所据即是根源于此。而遍览后
5、汉书诸帝纪,亦如其所言,其封号皆冠以“孝”字,如其时“孝献帝”即其一也。附带一提的是张修蓉先生以“时间点”为立论所凭,以此论断当曹操(155220)以重金欲赎回蔡琰时,其使者并未告及蔡琰“亲殁”一事,故蔡琰在思亲心切下,宁舍子而返乡。其原文兹摘要简录于下:琰之被掳,事在初平年间,而非兴平年间。(页40)从此一往十二年,她始终不知父母已亡。(页40)曹操以重金赎蔡文姬回乡,显然事先未让其知悉父母已亡。(页37)由此三端,即可串联张修蓉先生圆说论述的始末。其例证之一,所谓蔡琰被掳一事,“当在初平年间,而非兴平年间”。即因后汉书指陈其事为:“兴平中,天下丧乱”。而此处“兴平'当作初平'
6、;,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用沈钦韩之说法,当可从。”而“初平”年号方为正朔定解。之所以需重新确认事件年代,乃因亘古迄今对此事质疑相询者多不胜数。如宋人苏东坡及便曾言及此惑:苕溪渔隐丛话前编引东坡之言曰:“又琰之流离,为在父殁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今此诗乃云为董卓驱掳入胡,尤知其非真也。”因此张修蓉先生在此举出与东坡先生同时之人蔡宽夫援证己见:琰之入胡,不必在邕诛之后(页40)即蔡邕被诛于初平三年,故张修蓉先生认定蔡琰被掳时日应为“初平二年”(即公元192年),而其间又历经三年流离,即于“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方才暂落胡地。故其笔端的“感时念父母”便更言之成理。综合上述所言吾人即可明白,
7、张修蓉先生于诠释别子因由时,为何以“孝亲”为最大归依。概括上述所说可知张修蓉先生的立论根据虽其来有自。然细审其论证,却有“以文诠史”之偏,且局限一隅匮乏周览之全。盖文史哲三领域虽有同体异用之别;然不论是何抒议皆应具备清晰的史观,否则,试问将何以周解繁多史实背后的历史背景、社会因素、时代意识、及事件结果的脉络。因此,吾人将秉持史学观点照鉴“文姬别子”的始末来由。且不拘泥于人物的示现场域。亦即扩大检视范围:如曹操其人金赎蔡琰的用意与目地、蔡琰寡欢胡地的左证论析、与此一事件究竟突显出怎样纷错的人事交集。故吾人将于下段章节就此质疑罗列提问。三、归纳“无奈弃子”的根本原因吾人在此章节将以后汉书·
8、;列女传的文本为经纬,据此言述何以笔者将由“政治权谋”观点,解析蔡琰身不由己“无奈弃子”的作为。列女传·蔡琰文本共分三段章节。首段起兴即简赅的交待了蔡琰得以归汉的因缘所在: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页2800)故后世所据以解读文姬得以归汉,即为“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亦是起因于此,故世人皆以曹操的“念旧”作为文姬得以归汉的惟一解释。然而,实情是否真是如此?其实有诸多疑处可堪质问。首先观诸曹操个性,由三国志·武帝纪第一可得:太祖少机警,有权数。所谓的“机警,有权术”,即为曹操一生言语行举的写照。且既然曹操“素与邕善”,则
9、何以自蔡邕诛没后十余载,方才思忆起故友之女徐行赎归,故其赎归的出发点绝非“痛其无嗣”如此单纯。吾人由列女传·蔡琰中段以后叙述可窥其矛盾: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页2801)蔡琰返乡后“重嫁于祀”,董祀即为蔡琰再醮之夫,两人均为同郡陈留人。及祀犯法当死,蔡琰请见曹操一事便透露出诸多先前赎归
10、动机的可议。由“文姬诣曹操而请之”文句可明白,“诣而请之”所具言的即为在语宾客前蔡琰即多次欲与曹操谋会,然却不得其门而入。因此蔡琰迫不得已选择公开场合陈研其志(所谓迫不得已,乃指汉代名门贵族阶层之妇女有严谨男女之别),其志则欲诣请曹操请赦免董祀的死罪。试想,曹操既然有心照料故人之女,又何以会将蔡琰婚配于“近于刑”的董祀。再者,姑且不论董祀犯罪行为是如何致之,既然蔡琰着急欲与曹操晤会,又何以“文状已去”,曹操仍不愿广开善门与其一见?蔡琰于“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之刻求见亦非刻意为之,此亦不得已!她亦明白“文状已去”,若再不把握时间,恐怕董祀性命不保。故由曹操语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
11、诸君见之。”即可明白彼时曹操意愿的勉强与不得不然。毕竟对曹操而言,蔡琰的举措唐突且出乎意外,遂致曹操心生不快。至“文姬进”,由“蓬首徒行”四字已足堪概括董祀“犯法当死”所带给蔡琰的身心折磨。至其“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更是将其神态的苦凄无奈跃然纸上。故而“众皆为改容”,即具象了彼时气氛的凝聚张力。可以想见当时众人的目光必是由蔡琰身上移转至曹操凝听的面容,众宾客们必定急欲明白曹操将如何表态: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曹操至此才略为松口,但仍看得出其宽宥董祀之心甚为单薄。蔡琰随即又进言道: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至此想必曹操已骑虎难
12、下,“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然而此处亦存一疑:若董祀其过轻微,则原本“犯法当死”却因一人之故再获重生,而如此重过轻判如何杜悠悠众口;而若董祀本罪不至死,却判其犯法当死,则其根据又何在?故曹操的暂作沉吟,无非在于计较思量自己若行宽宥之举,则对己身有何损益利弊。凡此种种皆将文字表象下的曲折心绪表露无遗。然曹操机心之重亦非只此一端,续文言道: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否?”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余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有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页2801)由上述对话观
13、之,所谓操“因问曰”的“因”字,颇可耐人寻味。盖其言说的场域,顺上下文脉络审视,尚属前文“文姬救夫”范畴,故其“因问曰”之“因”,假如不是曹操趁蔡琰因情势前来的地利之便而问之;则是存心考较却于无意中显其气度之隘,只因曹操前愠犹在。而蔡琰所言:“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便愈显前述“大众陈言”的无奈委曲。文末的“缮书送之,文无遗误”更是将曹操存心考较的用意彰显无遗。试问,若原典真已散佚,则从何知悉文句脱落所在;若原典仍存,则曹操仍责命缮写,其考较用意则不言可喻。再试问:以曹操如此为德不卒,真能痛心蔡邕无嗣?因此曹操赎归蔡琰,其目的乃在于政治权谋的考量,因彼时乘势初起,故与董卓一般“亟于名而借贤者
14、以动天下,盖汲汲焉”。且距蔡邕之逝尚不及十载(即邕诛于初平三年,公元193年,操于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赎归蔡琰),蔡邕虽曾侍董卓,但经其所救的儒士其数甚伙:诚以卓能矫宦官之恶,而庶几为知己也。卓大怒,将杀植,蔡邕为之请。且邕之将刑,为其奔波营救者斯亦众矣!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故由此亦可知曹操赎文姬时所考量的,乃是蔡邕其虽经人事十载,却仍存德泽余温的声名清望。故而曹操以此为养其仁义声名的手段亦不足怪矣!且由列女传相关有限载记亦可明白,若曹操真“素与邕善”,则何以他与蔡琰之间的互动如此淡漠索然,更遑论将杀其夫却无以言告,今若以良善本心度测曹操赎归蔡琰的用意,亦谬误矣。是以曹操为将蔡邕政治上的
15、剩余价值彻底利用遂行赎归之举!他的私心所肇致的却是蔡琰与其所出“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的断肠分离。四、由“本质易染”论述蔡琰的无穷哀叹蔡琰别子的外部缘由,即为上段章节论述的举证。而吾人将于此章节由蔡琰的天赋本质与其泣血作品悲愤诗,作其何以“怀忧终年岁”的探究论述。蔡琰以名门之后守礼谨严的一介女流,被徙掳异域长达十数载,其间始终对异邦生活难以适应,如其五言体悲愤诗的示现意绪: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礼。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吹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由上述“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礼”二言,便可见蔡琰以此简笔高度浓缩非我族类的格格不入。且此人事扞格于赋体悲愤诗,演绎的更为真实刻
16、骨: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心吐思兮匈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蔡琰的积郁块垒实有以致之。从广义而言,汉民族本具安土重迁之不移习性,但总因诸般无可逆料的客观变数而摧残支离。观乎有汉一朝,上至尊荣的皇亲贵戚,亦不乏有公主身肩“为国安而和亲”的无奈遭遇。其中亦有诗作衍绎心声者,即属汉武帝时刘细君乌孙公主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同为汉世女子,后起蹈旧的蔡琰必然曾耳闻目睹相关的巷议街谭与文史记录。对照两者同异处,吾人发现二者远适均为不甘之迫,而对异乡生活种种的不习惯,与“欲言不敢语”的戒慎恐惧,更是渐层晕染痛苦
17、的鲜明对映。故若以此二诗为参酌标的,则更可厚积研究者对悲愤诗时代背景的了解,与蔡琰个人悲愤满怀的体会。且由此观之,若非蔡琰尚有二子可供其分心解颐,(所谓的“阿母常仁恻”即是叙其情笃),则蔡琰恐怕早已郁逝异乡。故曹操欲赎归蔡琰前,必然与左贤王达成某种程度的政治交易,而蔡琰即为其中可堪哀之的交易物品。再从蔡琰可由“重金赎归”的言语,亦不难明白她与左贤王之间感情存有的状态。是故,在两相逼迫下,蔡琰才不得不弃子归汉。而张修蓉先生所持论:“曹操以重金欲赎回蔡琰时,其使者并未告及蔡琰亲殁一事,故蔡琰在思亲心切下,宁舍子而返乡。”吾人以为此说犹有未竟。以当时胡汉互动的频繁,加诸蔡邕系乃海内大儒,其殁绝非无闻
18、于世;加诸蔡琰心思的敏锐程度,虽滞居异邦十数载,真有可能不曾与闻亲殁之事?且张修蓉先生又言:由“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可知蔡琰仍以为父母尚存,故因思亲而别子。笔者以为此处尚可深思。盖从“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至“邂逅昔时愿,骨肉来迎己”的时间推进计算便长达十余年(即劫掳琰于初平二年,公元193年,操于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赎归蔡琰),故又焉知其殷念父母非入胡之初,且“念”之一物,有生之悬念与逝之哀念。若欲据此强言蔡琰对亲殁一事毫无所悉,且与“别子”事因牵强附会,则吾人以为此处犹需商榷。而“骨肉来迎己”中“骨肉”之义,亦非指父母双亲,其应为曹操为掩私心而刻意昭显的旗帜名义,因若不为此言,则“名不正言不顺”矣!且张修蓉先生再言及:“蔡琰返乡后,才明白父母早已亡故,倘若早知,或许不致有弃子之举。”此言显有矛盾。因其自胡返汉悠悠数千里,就算蔡琰先前不知亲殁,难道沿途目睹眼前历历的残破光景,她还能乐观以对吗?而就算早知亲殁,她依然是别人手下的棋子,她仍需弃子,只因她不是自己的主人。是故,因政治权谋的交相运作,致成蔡琰不论去留皆非己心能够决定,故其“怀忧终年岁”无非是尸居余气己难从心之譬。五、结语蔡文姬之悲愤诗以“彼苍者何辜,乃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电子式单相复费率有功电能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环保家私漆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燃气调压设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医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家电网一批考试试题及答案
- 骨科出科实操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河北公安遴选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播电视编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疆理工学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7名行政教辅人员【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作文训练之细节描写》PPT
- 2023年湖北省武汉第二中学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 增值税转型改革及增值税条例课件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西藏男孩丁真 课件
- 挖掘机司机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大全(600题版)
- 穿支动脉梗死的病因和机制课件
-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循证证据
- 布草间管理制度(3篇)
- 高校电子课件:产业经济学(第五版)
- 法商小课堂传承保险法商课婚姻保险法商课32张幻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