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师”与古代“武剧”之起源 【摘要】“师”是先秦时期兼乐官、武官、教官诸职于一身的职官。由于师具有掌教乐舞、执行礼仪、指挥军队、演奏军乐等功能,故与中国古代“武剧”之起源关系相当密切,尤其是与武舞、角、傩仪等关系密切。探讨师的情况,将为戏剧起源与形成等重要问题之研究开启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师;武剧;武舞;角觝;起源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师”是先秦时期兼乐官、武官、教官诸职于一身的一种职官,具有显赫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此职与中国古代“武剧”的起源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师的基本情况,探讨其与古代戏剧的关系,实为中国戏剧史
2、研究中一项有价值的工作。惜乎前人作专文论述者几为空白,笔者不揣浅陋,试为探析如下。 一 “师”字在卜辞与金文中已经出现,如川大H11·4甲骨刻辞曰:“师氏受。”1681金文禹鼎铸曰:“王乃命西六师、殷八师。”2282(1)并可为证。从甲骨史料来看,师在当时是一种职官的名称。 若再翻阅相关文献,则可发现这种职官在先秦时期所掌的事务相当复杂。如书·洪范云:“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郑玄注曰:“师,掌军旅之官,若司马也。”3935-936可见,此处的师为军官。又如毛公鼎铭云:“参有司小子师氏虎臣。”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引徐注云
3、:“小子主祭祀之小事,师氏以三德三行教国子。”4130可见,此处的师为教官。另如师簋铭云:“命女嗣乃祖旧官,小辅眔鼓钟。”4316此处的师与鼓钟有关,则明显是一位乐官。由此可知,师在上古时代具有军事、教育、掌乐等多种职能。 师在先秦不但具有多种功能,为多种职官之通称,而且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为一国之重臣,(2)制礼作乐的周公就是很好的例证,据史记·周本纪记载: 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5133 上引“周公为师”一句说明
4、,西周初年地位至为显赫的周公也当过“师”,他既司征伐,又兴礼乐,不愧为身兼数职的重臣。至此不禁要问,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显赫地位?其来源又是什么呢?许倬云先生以下的解释很值得参考: 师的原义大约是长老,故可兼具领军、祭祀与教育诸般功能。后世分化为师旅与教师、乐师三种意义。在西周的朝廷上,音乐人员也以“师”为职名,不必与师旅之师混淆。6226 许氏的解释可谓明晰。换言之,师的前身是远古时代的部落“长老”,由于当时的社会分工并不发达,所以这些长老往往集教官、军官、乐官多种职能于一身。及后,部落长老逐渐转变为商周朝廷“师”,其原有功能虽逐渐分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保留着远古长老们兼职的特点,(3)这
5、就是师的来源及其显赫地位的成因。 至于杨宽先生在西周史一书中曾指出:“西周时教师之所以称师,就是由于教师起源于军官。”又指出:“太师原来也不是乐官的称呼,而是比师氏更高级的武官。”7680-681笔者以为,杨氏关于师源出军官之说不如上揭许氏之说全面,因为上古之军官及其军事活动并不单纯为了打仗,而是夹杂着巫术、音乐、舞蹈等其它东西。 巫术问题与本文主旨关系不大,暂不多论,战争与乐舞关系紧密则为人类学上常见之情况。例如,史载武王伐纣时,人们“前歌后舞”。(4)林惠祥先生文化人类学一书则指出:“音乐在战争上的价值便被普遍认识,原始民族常利用音乐以辅助战争,如澳洲土人在出战的前夜唱歌以激起勇气。”83
6、45闻一多先生说舞一文也说:“除战争外,恐怕跳舞对于原始部落的人,是唯一的使他们觉着休戚相关的时机。它也是对于战争最好的准备之一,因为操练式的跳舞有许多地方相当于我们的军事训练。”9198-199可见,上古军事行为与乐舞几乎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不应该片面地说乐官、教官源于军官、军事。 二 弄清楚先秦“师”的基本情况之后,则可进一步探讨师与中国古代“武剧”之起源的关系。姚华先生在说戏剧一文中曾经指出: 三五之世,其详不可得闻,意皆武舞。其人好武,所奉之神皆极猛鸷,其事之也武,必尽其容而后神悦;故舞以代,而祭必弄兵。自舜舞干羽而格有苗,舞始有文、武之别。10507 总之,戏原于祭,意寓于,演畅于舞,
7、皆武事也;舞分文武,武舞居先,诙奇于巫祝,浸淫于百戏。今剧有文、武,犹文舞、武舞。宋、元杂剧其致如何,不得见矣。予于昆剧,谓曲犹歌而容犹舞,且备文、武焉。10509 所谓“今剧有文武,犹文舞武舞”,也就是说古代的“武剧”源自于上古的“武舞”。对此,常任侠先生在关于我国音乐舞蹈与戏剧起源的一考察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周礼有舞师,掌教兵舞,舞师即是对群众的训练与指挥者。1113 戏剧的起源与武舞关系甚大,是带着战斗的意义以俱来的。照戏、剧两个字的原形上,便可以推测出武舞拟兽舞的形式。1116 常氏之说与姚华相近,均有一定道理。特别是从“戏(戲)、剧(劇)”二字来看,一从“戈”、一从“刀”,与武舞
8、所执之器具及远古战斗之意确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以此推论,上古武舞的表演者和教导者亦必与武剧之起源“关系甚大”。而前文早就说过,师在先秦时期兼乐师、教师、军官于一身,此三职均与武舞有关;这样一来,“师”就与古代武剧的起源建立了联系。 接下来分析一下与武舞有关的几种“师”,其中一种即前引常任侠先生文中提到的“舞师”,此职兼掌管、教导、表演武乐于一身,乃周礼·地官之属,基本设置和功能如下: 舞师,下士二人,胥四人,舞徒四十人。12650 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之事。凡野舞,则皆教之。凡小祭祀,则不兴舞。12911-
9、914 可见,“兵舞”是舞师所教并“帅而舞”之的一类舞蹈,属于古代武舞的范畴。再以象舞为例,礼记·内则说: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郑氏曰:“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13770 可见象舞也是武舞。另据匡卣铭文称:“隹四月初吉甲午,(周)懿王在射卢,作象舞。”对此,郭沫若先生曾指出:“可知象舞之举行在射庐,其性质确是武舞。”14310-311那么教象舞的又是些什么人呢?这在周礼·春官中有较清晰的记载: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小子舞。凡舞,有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荠,车亦如之,环拜以钟鼓为节。凡射,
10、王以驺虞为节,诸侯以首为节,大夫以采为节,士以采蘩为节。凡乐,掌其序事,治其乐政。凡国之小事用乐者,令奏钟鼓,凡乐成,则告备。诏来瞽皋舞,及彻,帅学士而歌彻,令相。飨食诸侯,序其乐事,令奏钟鼓,令相,如祭之仪。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乐出入,令奏钟鼓。凡军大献,教恺歌,遂倡之。121795-1812 籥师:掌教国子舞羽龡籥。祭祀则鼓羽籥之舞。宾客飨食,则亦如之。121903-1905 从上引来看,“乐师”和“籥师”都是周礼·春官的属下,负责教“国小子”乐舞,而国小子就是“成童舞象”中的“童”(亦即童子),所以象舞之教导者主要是乐师和籥师。特别是乐师具有“帅射夫以弓矢舞”的功能,与金文所
11、载懿王“在射庐作象”恰可印证。另据礼记·文王世子称: 凡学(案,此处“学”与“教”意义相通。)世子及学士,必时。春秋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籥师学戈,籥师丞赞之;胥鼓南。13555-556 引文提到的“干”和“戈”,都是武舞之器具;世子、学士,即前面提到的国小子和童子,他们练习乐舞的教官中则包括了“籥师”在内。由此更进一步证明,象舞之教导者必为乐师、籥师无疑。自名称上又可知,乐师和籥师均从远古的“师”分化、发展而来。其实,以上情况和先秦文化的发展颇为吻合。因为先秦的学校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诸科,所以教学内容中必然包括武艺在内,教师当中也必然含有乐
12、师。 除兵舞、象舞以外,前引周礼·春官的记载中还提到乐师“教恺歌”,恺歌就是恺乐中的歌曲,而恺乐则是军队凯旋时表演的乐舞,显然属于武舞的范畴,其掌教者亦与“师”有关。据周礼·春官记载: 鎛师:掌金奏之鼓。凡祭祀,鼓其金奏之乐,飨食、宾射亦如之。军大献,则鼓其恺乐。凡军之夜三鼜,皆鼓之,守鼜亦如之。大丧,廞其乐器,奉而藏之。121900-1901 可见,恺乐的演奏者有“鎛师”在内,也是与“师”有关的掌乐之官。至此我们联想到乐记中提及的大武,它模仿武王伐纣前后的情景,是一种典型的恺乐;另外,它被用于祭祀先王的大典当中,和姚华所说的“戏原于祭、演畅于舞”适相符合。可以肯定,大武的
13、演奏者当中亦有鎛师焉。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戏剧学界的前辈们早就注意到武舞与古代武剧之起源存在着联系,但对于武舞的掌管、教导、表演者则甚少论及。而从兵舞、象舞、恺乐等例子中则可发现,先秦武舞主要由乐师、舞师、鎛师、籥师等掌管、教导和表演,他们均以“师”为名;从这个意义上讲,师与古代武剧之起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 当然,古代武剧的起源并不只有武舞一个源头,比如常任侠先生关于我国音乐舞蹈与戏剧起源的一考察一文就曾指出:“角力与战斗,是戏剧的原始形式。角觝和大傩,便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两种原始戏剧。”1116由此可见,“角觝和大傩”与古代武剧之起源也有密切关系。所谓大傩,即大傩仪,是先秦时期盛行的巫
14、术仪式,并一直流传后世,虽然这种仪式一直有宫廷乐官的参与,但与“师”却没有太多直接联系。(5)至于角觝,即角抵戏,它与“师”的关系则比较紧密,以下试申述之。 据清人考证:“汉武故事云:内庭常设角抵戏。角抵者,六国时人所造也。或曰:角抵,楚人造。”15403可见,其流行时间约始于战国。另据史记·李斯列传裴骃集解引文颖曰:“秦名此乐为角抵,两两相当,角力,角伎艺射御,故曰角抵也。”52560由此可知,角觝与“角力”相近,而且与“射御”等竞技活动有关。再据国语·晋语九记载:“少室周为赵简子之右,闻牛谈有力,请与之戏。”韦注云:“戏,角力也。”16496-497这就清楚表明,角觝虽
15、然未发展成为正式的戏剧,但却具有戏弄、戏耍性质,不妨视为古代武剧的源头之一。 那么角觝与师的关系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据汉书·刑法志记载:“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觝。先王之礼没于淫乐中矣。”171085这段记载明确提到,角觝起源于“讲武之礼”,自然是指“吉嘉宾军凶”五礼中的“军礼”。先秦时期除凶礼以外,礼行则乐行,故军礼亦与乐官有关。而前文已述,师兼武官、乐官、教官于一身,其与军礼、军乐的关系显而易见。 各种“讲武之礼”中,“射礼”大概与师的关系最为密切,也就是史记集解提到的“角伎艺射御”之“射”。甲骨文研究者曾指出: 甲骨卜辞里的“
16、辟”也是一个场所,与宗庙大学的位置相当。解“”为师,可以说是军事机构所驻偏僻处。可能是射宫的雏形,也可能是后世辟雍的由来。左传·庄公二十一年云:“郑伯享王于阙西辟,乐备”,杜注:“为王设享礼于象魏之西偏。”辟、辟阙、西辟正是同类的名称。1823 所谓“”也就是师,所以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师辟”的设置,它是周朝“射宫”的前身,而射宫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射庐”,乃周懿王作象舞之处。更值得注意的是,“师辟”以“师”为名,其与师的关系已隐喻其中,应当是师教习武艺、演示军礼之处。 以下再分析一下射礼的具体情况。周朝的射礼主要分大射、乡射二种,其基本仪节没有太大区别,但大射由天子主持,所以级别最高。
17、19434-461大射礼举行的地方是射宫,亦即辟雍,文选·东京赋及韩诗分别提到: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薛综注:“射宫,谓辟雍也。”)2074 辟雍者,天子之学,所以教天下,春射秋飨,尊事三老、五更,在南方七里之内,立明堂於中,五经之文所藏处。21260-261 结合甲骨文的记载,“辟雍”显然是从“师辟”发展而来的。而在辟雍中学习射御者,则是学习象舞的贵族子弟,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国小子”。国子的教育工作大部分由乐师等负责,所以前引周礼中提到的乐师、鎛师等和“燕射”、“宾射”均有关。另外,周礼·春官中还有几种和射礼有关的“师”: 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
18、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令奏鼓。大飨亦如之。大射,帅瞽而歌射节。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大丧,帅瞽而,作,谥。凡国之瞽正焉。121832-1856 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夏、骜夏。凡祭祀、飨食,奏燕乐。凡射,王奏驺虞,诸侯奏首,卿大夫奏采,士奏采蘩。掌鼙,鼓缦乐。121885-1893 笙师:掌
19、教籥竽、笙、埙、籥、箫、箎、篴、管,舂牍、应、雅,以教祴乐。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大丧,其乐器;及葬,奉而藏之。大旅,则陈之。121894-1898 从职官名称来看,大师、钟师、笙师都是远古的“师”分化后而专门司职礼乐之官,其中大师于大射时“帅瞽而歌射节”,钟师凡射礼则“掌金奏、掌鼙、鼓缦乐”,笙师于飨射时则“共(供)其钟笙之乐”,皆为射礼中的掌乐者。这就再次表明,师与古代武剧源头之一的角觝射礼有关。而且以理推测,“稍增讲武之礼”一类的工作极有可能也是由上述乐官合作完成的。 以下再通过周朝射礼的具体仪节,看看乐师在这一礼仪过程中所起的若干作用。这在仪礼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20、择引一段如次: 司射犹挟一个以作射,如初。一耦揖升如初。司马升,命去侯,负侯许诺,司马降,释弓,反位。司射与司马交于阶前,倚扑于阶西,适阼阶下,北面请以乐于公。公许。司射反,搢扑,东面命乐正曰:“命用乐。”乐正曰:“诺。”司射遂适堂下,北面视上射,命曰:“不鼓不释。”上射揖。司射退,反位。乐正命大师曰:“奏首,间若一。”大师不兴,许诺。乐正反位。奏首以射。三耦卒射。宾待于物如初。公乐作而后就物,稍属,不以乐志,其他如初仪。卒射如初。宾就席,诸公卿大夫众射者皆继射,释获如初。卒射,降,反位。释获者执余获进告左右卒射,如初。22345-347 自上引可见,射礼属于夏官司马氏所掌的军礼,行此一类军礼时必用乐,且又离不开乐师,即引文提到的大师、乐正等职。至此完全可以证实,六国时期的角抵是古代武剧的源头之一,其更早的渊源则是周朝的讲武之礼,尤其与射礼关系为密切,周礼诸乐师在射礼的举行过程中发挥着教导和演奏等作用,为古代戏剧的起源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药品安全知识培训题及答案
- 云南省昆明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法律专业职称考试笔试试题集及解析
- 2025年游戏开发者中级技能考核面试题目及解答
- 2025年财务会计工作真实场景模拟面试题实-用分析与实践经验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策略培训及考核预测试题
- 2025年医疗器维修工程师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模拟题集
- 2025年公墓设计与管理专业知识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年毕节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智慧校园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 2024年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物业管理权交接方案
- 列车自动清洗机介绍课件
- 影视投融资学
- GB∕T 35932-2018 梳棉胎 含2021年第1号修改单
- MAU控制逻辑检讨
- 《工程管理-流程图》word版
- 上海牛津英语9A教案
- 《工程设计资质标准》附录3-大型工业项目分类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