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功效与应用_第1页
蜂蜜的功效与应用_第2页
蜂蜜的功效与应用_第3页
蜂蜜的功效与应用_第4页
蜂蜜的功效与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0JournalofSichua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四川中医2004年第22卷第1期Vol122,No11,2004蜂蜜的功效与应用李琦智1朱敏1任德曦1张娇1李雅娟1郭力211四川省肿瘤医院药剂科(成都610041)2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提要:本文从内服、,泛的,并总结出了蜂蜜在贮存中的注意事项。关键词:蜂蜜功效应用(Apocrita)、()昆虫中华蜜蜂ApisceranaApismelliferaLinnaeus所酿的蜜。其功能主治为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常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等。蜂蜜不仅是常用的食品中药,同时

2、又是药品生产中很好的甜味剂、粘合剂、抗氧剂等。1蜂蜜的品种及成份蜂蜜是蜜蜂从植物的蜜腺采集的花蜜,经过酿造储藏在蜂巢里的甜味物质。按其蜜源植物,分为单花蜜和杂花蜜;按其酿制方式分为巢蜜和分离蜜;按物理性状分为液体蜜和晶体蜜;按采收的周期长短分为成熟蜜和未成熟蜜;从颜色上分为浅色蜜和深色蜜。蜂蜜的品种还常采用季节加蜜源植物分为春蜜、夏蜜、秋蜜、冬蜜。蜂蜜因品种不同,其成分有一定差异。蜂蜜主要是糖的过饱和水溶液,总糖量占蜂蜜的75%以上,水分含量在16%25%,蛋白质含量平均为016%,并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和数种微量元素及酶类。2蜂蜜的功效及其应用蜂蜜中含有人体代谢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

3、,同时具有补中、润燥、止痛及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所以蜂蜜既是食品,又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上。211蜂蜜是一种安全食品蜂蜜当作滋补品和佐食品,不携带对人体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同时蜂蜜又富有营养,所含的铁、叶酸、单糖、转化酶、维生素等都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所必需且正是牛奶中所缺乏的营养物质。蜂蜜中还含有钾,可维持血液中电解质平衡。在食品中以蜜代糖在消化吸收和营养平衡方面都明显优于蔗糖。212蜂蜜在临床上的应用本草纲目记载:蜂蜜甘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

4、故能润燥;缓而去疾,故能止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蜂蜜具有润肠、润肺、防腐、解毒、滋润脾肾等功能。主治咽燥口干、干咳无痰、肠燥便秘、脾胃虚弱、体弱多病、病后体虚、营养不良等。常服用蜂蜜对多种疾病有滋补调理治疗作用。21211胃肠道疾病蜂蜜具有滋润滑肠的作用,常作为缓泻剂,常用来治疗习惯性便秘、老年人和孕妇便秘,以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儿童痢疾等疾病。如麻仁丸、仲景胃灵丸等。21212肝脏疾病蜂蜜含有大量单糖、维生素、氨基酸和酶类,可以不经过肝脏而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食用蜂蜜既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加肝糖的储存功能,滋润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又可预防脂

5、肪肝形成,提高人体抗感染能力。如龙胆泻肝丸、舒肝丸、柴胡舒肝丸等。21213呼吸系统疾病蜂蜜有消炎润肺、祛痰止咳、缓解疼痛等功能。同时还能使人体血红蛋白增加,降低血沉。如川贝枇杷膏等。21214心脏疾病蜂蜜中含有为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能增强心肌和改善心肌的代谢功能。蜂蜜能使血管舒张,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血管的血液循环,使血液的成分正常化,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心血管张力加强。如再造丸等。21215神经系统疾病蜂蜜所含的葡萄糖、维生素以及磷、钙等物质能够滋润神经系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起到增加食欲、促进睡眠的作用。如七味广枣丸、二十五味珊瑚丸。21216感染性创伤及烧伤蜂蜜中含有酸性物质和高

6、浓度糖类物质,涂于创伤部位则细菌难以生存,同时所含的生物素等对机体代谢起着促进作用,使创伤部位能够迅速长出肉芽组织。故具消炎、解毒和抑菌等功效,能治疗感染性创伤,如下肢溃疡、小儿鹅口疮、冻疮、烫伤、褥疮,或皮肤外伤、各种烧伤烫伤。213常用作药用辅料,中药饮片炮制的辅料蜂蜜为中药材饮片炮制中常用的辅料之一,其炮制用蜂蜜的目的是,使蜂蜜渗入药材饮片组织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加疗效或减少副作用。如蜜炙黄芪、甘草可增加补中益气的作用;蜜炙百部、款冬花可增加润肺止咳作用。蜂蜜可作为液体制剂和食品的甜味剂: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有苦味,患者不易接受,蜂蜜的甜度与同重量的蔗糖大致相同,但口感和稳定性更好,同时又

7、含有大量的还原糖,具抗氧剂的作用,而且相对密度大,对液体剂型,有悬浮作用,可提高澄明度,减少沉淀,并可调和诸药,故常用于中药的液体制剂矫味。如滋补肝肾的二至膏、益气健体的人参蜂王浆等。蜂蜜还可用作固体制剂的粘合剂:中药蜜丸是传统中成药中应用较广泛的剂型,至今仍居重要地位,蜂蜜经加热炼制后,粘合力增强,与药粉混合后制丸,操作简便,丸粒光洁、滋润、崩解缓慢、作用持久,是一种良好的粘合剂,如消食健脾的大山楂丸、祛风除湿的大活络丸、小2004年第22卷第1期Vol122,No11,2004JournalofSichua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四川中医31麻黄并非“肺经

8、专药”邹永祥蔡典明钟春玉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提要:通过有关古典医籍对麻黄的论述,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肺经专药”。其调血脉、利关节、关键词:肺经专药麻黄血脉关节称“归肺、。笔者通过多,麻黄并非“肺经专药”,沿袭前述归经理论势必会妨碍麻黄其它功效的发挥,影响其临床应用的范围。故在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商榷。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某经或某几经的选择性作用。目前麻黄入中药复方中多取其宣肺平喘,而下列的功能和作用部位却未加以重视。1调血脉药品化义称麻黄“入肺、大肠、包络、膀胱四经”。日华子本草中其功效有“通九窍,调血脉”的作用。麻黄味辛,辛可散,可行气行血。性温,可振奋阳气,提高机体

9、应激能力,对阴寒凝集的病理产物和状态有改善和修复作用。草麻黄所含生物硷中多为麻黄碱,而麻黄碱能使冠状血管扩张,增加冠脉流量。“调血脉”与“活血化瘀”有概念上的差异。调血脉通常指药物对血管壁张力的影响,即表现为对血管的收缩或扩张作用。而活血化瘀一般则是指减少血液粘滞度,提高其通透性的抗凝作用。纵观目前市售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功效雷同,组方相差无几,大都以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为主。殊不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动脉硬化的内科治疗除需活血化瘀的抗凝外,还应考虑到调血脉以扩张血管才能共同促进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供应。在此麻黄因其调血脉的作用就不失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药物。2通痹止痛素问痹论认为“风、

10、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因患者体质的强弱、感邪的轻重、病位的深浅、临床表现症状活络丸、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等。由于炼蜜需要加热,容易破坏蜂蜜中的维生素、酶等活性物质、营养成分和天然的花香味,而且蜜丸用蜜量较大,且吸潮性强,易霉变,现有的品种多改为水蜜丸或其他剂型。3蜂蜜的贮存蜂蜜具有发酵性,不成熟的蜂蜜水分含量较多,在温度较高等适宜的条件下,耐糖性酵母菌和其他一些细菌就在其中生长和大量繁殖,把蜂蜜中的糖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醋酸菌把酒精分解为醋酸和水。发酵的蜂蜜失去了原有的芳香,气味变成酒味和酸味。对轻度发酵的蜂蜜,可以隔水加热到60左右,保持半小时,就可杀死酵母菌

11、,并去掉上面的泡沫,然后密,但据观察,痹证通常以骨关节疾病最为多见。药性论称麻黄可治“毒风顽痹,皮肉不仁”。现代实用中药认为“对关节疼痛有效”。辛味可祛风,温性可散寒运湿,因此麻黄对“风、寒、湿三气”都同时具有针对性。近代之乌附麻辛桂姜汤中就选用麻黄以增强其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效果。已知麻黄碱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因此,麻黄对一些骨关节疼痛或增生性疾病如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退行性关节疾病的疗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前述疾病的治疗时使用麻黄就屡收显效。3御瘴气日华子本草称麻黄能“御山岚瘴气”。本草正义则说:“麻黄以轻扬之味

12、,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祛除寒毒。一应温疫、疟疾、瘴气、山岚,凡足三阳表实之证,必宜用之。”御瘴气通常是指药物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草麻黄中提取的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麻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些区域性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如初始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清涕等伤寒表实证,此时麻黄因其辛温解表的功能和抗病毒作用,当为应证方药之首选。综上所述,麻黄并非“肺经专药”,其调血脉、利关节、御瘴气等功能有理由加以重新认识。临床上因其辛温发汗为医者在使用上感到掣肘,这个顾虑本草正义已作了解答:“不知麻黄发汗,必热服温覆,乃始得汗,不加温覆,并不作汗,此则治验以来,凿凿可据者”。也就是在使用范围上不应受到过多的约束。笔者认为在教材类中医药书籍中麻黄的归经应定位于肺、包络、膀胱经为妥。(收稿日期2003-09-19)封贮存。发酵严重的蜂蜜,质量已经发生变化,不可食用。高浓度成熟蜂蜜,在贮存条件下不会出现发酵现象。正确贮存蜂蜜,是确保其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蜂蜜是一种酸性粘稠液体,对金属以及塑料桶有腐蚀作用,为避免蜂蜜遭受污染,应用玻瓶、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