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5章章 反馈反馈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程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程5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53 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及对输入、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及对输入、 输出阻抗的影响输出阻抗的影响 54 反馈放大器的分析和近似计算反馈放大器的分析和近似计算 55 反馈放大器稳定性讨论反馈放大器稳定性讨论56 运算放大器的小信号闭环带宽、运算放大器的小信号闭环带宽、 压摆率及功率带宽压摆率及功率带宽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程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程 611 什么是反馈什么是反馈 反谓反馈,就是将放大器的输出量(电流或电压),通过一定的网络,回送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并同输
2、入信号一起参与放大器的输入控制作用,从而使放大器的某些性能获得有效改善的过程。 反馈电路我们并不陌生。在第二章,曾经讨论过的电流负反馈稳定工作点偏置电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图61所示. C1RB2RB1RECEC2RCRLUCCUiICQIEQV.Uo. 图61负反馈稳定工作点电路 612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框图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框图 为了使问题的讨论更具普遍性,我们将反馈放大器抽象为如图62所示的方框图。图中虚线表示反馈放大器,其输入信号为 ,输出信号为 。反馈放大器包含两部分,即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基本放大器的传输方向为输入到输出;反馈网络的传输方向为输出到输入(图中箭头方向就是信号的传输
3、方向)。 iXoX基本放大器A取样反馈网络F比较Xf.Xi.净 输入信号(反馈信号)(输出信号)(输入信号)Af反馈放大器Xi.Xo. 图62反馈放大器基本框图 613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方程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方程 基本放大器的传输增益(也称开环增益或开环放大倍数) ifofiofofofooXXXXXXAFTXXAXXFXXA.(61) (62) (63) (64) 反馈网络的传输系数(也称反馈系数)环路增益(回归比) 现在,我们来推导闭环增益Af与开环增益以及反馈系数之间的关系。由图6-2可见AFAXXAXAFAXXFXXXXXAAiofiooffiiio11(负反馈)(6 5) (66)(67
4、)(68)(69)6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21负反馈使放大倍数稳定度提高负反馈使放大倍数稳定度提高 负反馈稳定放大器增益的原理是因为负反馈有自动调节作用。工作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器件更换或老化、电源电压不稳等诸因素会导致基本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不稳定。 通常用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来衡量放大器的稳定性。 开环放大倍数相对稳定度为 闭环放大倍数相对稳定度为 AAffAAFAFAAAAAFAAAdAAFAAdAAFAFAdAAFdAAFAAffffff111111111)1 (112(613) (614) 例例1设计一个负反馈放大器,要求闭环放大倍数Af=100,
5、当开环放大倍数A变化10%时,Af的相对变化量在0.5%以内,试确定开环放大倍数A及反馈系数F值。 解解 因为 AFAAAAAAAFDAAAFAAfffff120%5 . 0%10/111所以,反馈深度D必须满足因为 %95. 02000191919120200020100)1 (AFAFAFAAf所以 因为 622负反馈使放大器通频带展宽,线性失真减小负反馈使放大器通频带展宽,线性失真减小 简单的数学分析将告诉我们,频带展宽的程度与反馈深度有关。设开环增益的高频响应具有一阶极点,即 HIIIffHIfFAfjFAAjfAjfAFjfAjfAffjAjfA)1 (11)()(1)()(1)(6
6、15 ) (616) (617) HfIffHIHfIIIfffjAjfAfFAfFAAA1)()1 (1(618a )(618b) (619) 显然,AIf是闭环中频放大倍数,它比开环中频放大倍数减小了(1+FAI)倍。fHf是闭环放大倍数的上限频率,它比开环上限频率展宽了(1+FAI)倍。定义增益频带积为中频增益与上限频率的乘积,即有ILLfHIHfIfFAfffAfA1(620) (621) 无反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有负反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增益AIAI 3 dBAIfAIf 3 dBfLffLfH无反馈放大器的带宽负反馈放大器的带宽fHff(频率) 图63负反馈改善放大器频率响应的示意图
7、AFABC1RLCoUo.Ui.UfUi.图64引起频率失真的因素必须包含在反馈环之内 623负反馈使非线性失真减小,输入动态范围展负反馈使非线性失真减小,输入动态范围展宽宽 负反馈减小非线性失真的原理可以用图65简要说明。若输入信号 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由于放大器内部器件(如晶体管)的非线性,使输出信号产生了非线性失真,如图65(a)所示,将输出信号形象地描述为“上长下短”的非正弦波。引入负反馈后(如图65(b) iXio0ubeAXi.Xo.xo0t0txi基本放大器(a)(b)io0ubeAFtxoXo.t0 xiXi.Xf.0txixf0tXi.0图65负反馈改善非线性失真的工作原理示
8、意图(a)无反馈;(b)负反馈使非线性失真减小 AFTHDTHDAFXXAFXXXXXXXTHDfnhnhfnhfnhnhfonhhh 11122322(622) (623) (624) (625) 624 负反馈可以减小放大器内部产生的噪声与负反馈可以减小放大器内部产生的噪声与干扰的影响干扰的影响 利用负反馈抑制放大器内部噪声及干扰的机理与减小非线性失真是一样的。负反馈输出噪声下降(1+AF)倍。如果输入信号本身不携带噪声和干扰,且其幅度可以增大,输出信号分量保持不变,那么放大器的信噪比将提高(1+AF)倍。 综上所述,负反馈有以下特点: (1)负反馈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但增益稳定度提高
9、,频带展宽,非线性失真减小,内部噪声干扰得到抑制,且所有性能改善的程度均与反馈深度(1+AF)有关。 (2)被改善的对象就是被取样的对象。例如,反馈取样的是输出电流,则有关输出电流的性能得到改善;反之,取样对象是输出电压,则有关输出电压的性能得到改善。 (3)负反馈只能改善包含在负反馈环节以内的放大器性能,对反馈环以外的,与输入信号一起进来的失真、干扰、噪声及其它不稳定因素是无能为力的。 63 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及对输入、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及对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输出阻抗的影响 631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按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不同,反馈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两种类
10、型。 如图66(a)所示,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器输出端并联连接,反馈信号直接取自于输出电压,且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若令 ,则反馈信号 立即为零,我们将这种反馈称之为电压反馈。 0oUfX(a)AF电流取样RLUo.Xf.(b)Io.反馈支路UCCRCuoVRERfui(c)反馈支路UCCRCuoRERfui(d)Ie.AF电压取样RLUo.Xf.图66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632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对放大器输出电阻的影响极为不同,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大。图67给出分析电压负反馈输出电阻的等效电路。其中,R
11、o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即开环输出电阻), 为等效路电压(A0为不计负载时的放大倍数)。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定义为 iXA0 AoXi.RoIofUo.RofXi 0.Xi Xf FUo.电压负反馈放大器. 图67 电压负反馈放大器输出电阻的计算 FARIURFARURUFAUIUFXXXXRXAUIIURooXofoofoooooooofoffiioiooofXofoofii1100(626) (627) (628) 式(628)表明,电压负反馈使放大器输出电阻减少了(1+A0F)倍。输出电阻减小,意味着负载RL变化时,输出电压 的稳定度提高了。这与上一节的分析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对于电流
12、负反馈,由于反馈信号 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所以我们采用恒流源等效电路,如图68所示。输出电阻Rof为 oUfXAXi.RoIofRofXi 0.Xi Xf FIof.电流负反馈放大器.Uo.图68电流负反馈放大器输出电阻的计算 )1 ()1 (00AFRIURAFRUIIAFRUIIFXXXXARUIIURoXofoofooofofooofoffiiiooofXofoofofof(630) (629) 式(630)表明,电流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增大为Ro的(1+AF)倍。输出电阻增大,意味着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稳定。这一点和上一节的分析结果也是完全一致的。 633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串联反馈与
13、并联反馈 根据反馈网络和基本放大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不同,反馈有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之分。如图69(a)所示,反馈网络串联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输入信号支路与反馈支路不接在同一节点上,控制端的净输入电压 等于输入电压 和反馈电压 的矢量和。如果是负反馈,则有 iUiUfUfiiUUU(631) ARfFUi.RifUfUiIi.ARfFUi.RifIi.Ii.If.(a)(b).图69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框图 (a)串联反馈;(b)并联反馈 图69(b)所示电路中,反馈网络直接并联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信号支路与反馈信号支路接到基本放大器的同一节点上。在这种反馈方式中,用节点电流描述较为方便
14、、直观,即放大器的净输入电流 等于输入电流 和反馈电流 的矢量和。如果是负反馈,则有fiiIIIiIiIfI(632) (a)(b)Ui.Ui.REUf.Rf反馈uiR1Ii.Ii.If.Rf反馈图610放大器输入回路中引入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a)串联反馈;(b)并联反馈 反馈输入端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入端反馈输入端V1V2R1R1Uf.Rf反馈IoUi.(b)R1Ii.Ii.If.Rf反馈Ui.IoV1V2R1(a)图611差分放大器中引入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a)串联反馈;(b)并联反馈 634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电阻的影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电阻的影响响 串联负反
15、馈使输入电阻增大,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如图69(a)所示,输入电阻Rif为iiifIUR)1 ()1 (,1AFRIURAFRUIAFUUUAFUUFUUUUiiiifiiiiiiioifii(633) FARIFAUIURIFAIIAFXFIIIIiiiiiifiiiofiff1)1 ()1 (634) (635) (636) (637) Ui.AFUo.Uf.Ui.(a)AFUo.Ui.Uf.Ui.(b)IoAFUo.(d)IoAFUo.Us.(c)RsIi.If.Us.RsIi.Ii.If.Ii. 图612四种典型的负反馈组态电路(a)串联电压负反馈;(b)串联电流负反馈;(c)
16、并联电压负反馈;(d)并联电流负反馈 64 反馈放大器的分析和近似计算反馈放大器的分析和近似计算 641四种组态反馈放大器增益和反馈系数的定义及近四种组态反馈放大器增益和反馈系数的定义及近似计算似计算 为了分析计算公式的一致性和反映四种反馈组态的特点,定义不同的增益和反馈系数。 一、串联电压负反馈一、串联电压负反馈 如图612(a)所示,串联电压负反馈的增益和反馈系数的定义为 二、串联电流负反馈二、串联电流负反馈 如图612(b)所示,电流反馈的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故串联电流负反馈的增益和反馈系数的定义为 uuuooufofuoouFAAUUAUUFUUA1,(638) rggooufof
17、roogFAAUIAIUFUIA1,(639) 三、并联电压负反馈三、并联电压负反馈 如图612(c)所示,并联反馈的输入量取电流,反馈量也为电流,而输出量是电压,故并联电压负反馈的增益和反馈系数的定义 grrioufofgoorFAAIUAUIFIUA1,(640) 四、并联电流负反馈四、并联电流负反馈 如图612(d)所示,并联电流负反馈的输入量、反馈量及输出量均取电流,故增益和反馈系数定义为iiiioifofiioiFAAIIAIIFIIA1,(641) 可见,Ai、Aif及Fi都是无量纲的。 fifiififiiIIIIIUUUUU, 0, 0(642) (643) 642集成运算放大
18、器的两种基本反馈阻态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种基本反馈阻态 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开环传输特性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开环传输特性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高增益的直接耦合放大器。在集成运算放大器中施加深度负反馈,就可以得到性能十分优异的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输出电压正比于两个输入电压之差。 AuudUCCUEEuouoUCCUEE0Auud U U(a)(b)图613集成运算放大器开环传输特性 (a)运算符号;(b)开环传输特性 二、并联电压负反馈二、并联电压负反馈反相比例放大器反相比例放大器如图614(a)所示 Auuo(a)R2Ii.If.Ii.R1uiuoUCCuiAuf R
19、2/R1UEE0(b)图614并联电压负反馈反相比例放大器 (a)电路;(b)闭环传输特性 1. 闭环增益闭环增益Auf根据深反馈条件 121211,0RRUUARURUUIRURUUIIIIIIioufooffiififii(644) (645) 2.闭环输入电阻闭环输入电阻Rif 由图614(a)可见,反馈电阻R2跨接在运放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应用密勒定理,将R2等效到运放的输入端,则等效阻抗Z1为011221ududARARZ(646) 111RRZRRiif (647) Z1 R2 /(1 |Au|)0RiAuuoIi.R1If.Rif R1uiIi.图615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3
20、. 闭环输出电阻闭环输出电阻Rof 因为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o0,施加电压负反馈后的输出电阻进一步减小,所以0ofR(648) 三、串联电压负反馈三、串联电压负反馈同相比例放大器同相比例放大器如图616(a)所示 121212111RRRRRUUAURRRUUUUUioufofifid(649) (650) UU(651) 图6-16 串联电压负反馈同相比例放大器 (a) 电路 (b) 闭环传输特性Auuo(a)R1uiR2ufuoUCCuiAuf(1 R2/R1)UEE0(b)图6-16 串联电压负反馈同相比例放大器 (a) 电路 (b) 闭环传输特性Auuo uiui 图617 运放
21、构成的电压跟随器 理想运算放大器开环输入阻抗Ri,输出电阻Ro0,串联电压负反馈又使输入阻抗增大,输出电阻减小,所以,闭环输入电阻Rif=,闭环输出电阻Rof=0。 643分立元件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计算分立元件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计算 一、单级负反馈放大器电路一、单级负反馈放大器电路 图618给出了三个单级放大器电路。这三个电路是大家十分熟识的电路,其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在第二章用等效电路方法已经计算过,这里我们仅从负反馈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它们。 1. 单级串联电压负反馈电路单级串联电压负反馈电路图618(a)为共集放大器,即射极跟随器。 RBUCCC1Ui.C2Ui.REUf Uo.RL
22、Uo.反馈网络(a)RBUCCC1Ui.C2Ui.RERL反馈网络(b)Uf.RofRCIc.图618三种不同反馈组态的单级放大器图618三种不同反馈组态的单级放大器(c)R2UCCC2Ui.RERLUo.CER1If.Ii.IiRC反馈网络 2. 单级串联电流负反馈电路单级串联电流负反馈电路 图618(b)电路是一个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的共射放大器。 ELioufLcLCcoEcEefiEeifieibeiRRUUARIRRIURIRIUURIUUUUUUU)(655) (656) 该电路的输出电阻可视为集电极负载电阻RC与管子支路的等效输出电阻Rof并联。因为电流反馈使管子支路的输出电阻增
23、大了,所以总的输出电阻Rof为CCofofRRRR(657)3. 单级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单级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图618(c)电路得122211RRUUARURUUIRURUUIIIIIIIioufooifiiiififibi (658) (659a) (659b) (659c) (660) 二、多级反馈放大器电路二、多级反馈放大器电路 1. 串联电压负反馈对串联电压负反馈对 图619给出一个二级级联的共射共射放大电路。观察该电路,发现R4将输出电压 反馈到第一级发射极,所以R4和R3组成两级间的大闭环反馈网络。 oUoofUFURRRU433(661) R2c1R1R5R4R6RLC1Ui.U
24、f.R3C3V1V2c2C2UoUCCUi.反馈网络e1b1 图619串联电压负反馈对 R4Ui.Ui.R3(a)Uo.Uf.V1Ui.(b)V1R3|R4Uf.R3R3 R4Uo FUo.图620等效到第一级射极的反馈电压(a)输入回路等效;(b)戴文宁等效电路 3434331RRRFUUAURRRUFUUioufoofi(662) (663) 2. 并联电流负反馈对并联电流负反馈对 如图621所示,R6将第二级射极和第一级基极连在一起,R1、 R6和R5构成了两级间的反馈网络。 51655652421165526552)()(RRRRRUUARRRRIRIRRIURURUUIRRRIRRR
25、IIIILioufLfLcLcoiiiiceffi(664)(665) (666) R2CCUi.R3RLUo.R6CER1Ii.c1If.Ui.e1V1e2UCCR4V2R5Rof反馈网络b1Ii.c2 图621 并联电流负反馈对 3.串联电流负反馈电路串联电流负反馈电路 图622是一个三级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其中,R8将V3射极电压反馈到V1的射极,信号从V3集电极输出,所以该电路是一个三级串联电流反馈电路。 R2Ui.R3c1Ui.V1c2R4V2R5CBUf.R8b1R1CCRLUo.e3UCCR6V3R7反馈网络 图622 串联电流负反馈电路 7378373783363378373
26、)(RRRRRRARRRRRRUUUUARIRRIUUURRRRRIULufLfoioufLeLeofief(667) (668) (669) 4.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 图623是一个三级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 Ui.V1R3CE1R1If.Ii.IiR2c1R4R6CE3R8R7UCCV2V3b1RifR1反馈网络Uo.c2c3R5.Ui.图623 三级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 1881,RRUUARUIRUIIIioufofiifi(670) 5. 串联电流正反馈电路串联电流正反馈电路 前面讨论的都是负反馈电路。但如果将第二级的射极电压反馈到第一级源极,则电路将引进正反馈。如图6
27、24所示 。fifiiUUUUU)(671) C2Uo.UCCRCRERDUf.RSugsC1Ui.Rf反馈网络RGD1E2图624 串联电流正反馈电路 6.复反馈放大器复反馈放大器 以上讨论的电路,其反馈系数F都是常数,与频率无关。所谓复反馈,就是反馈网络引入电抗元件(电容或电感等),以致于反馈系数F成为频率的函数。如图625(a)所示,图626(a),(b)分别给出两个单片集成宽带放大器电路,其中图(a)中的C1,C2就是高频补偿电容(即复反馈电容),R4,R5,C1引入三级间的串联电压复反馈,R3,R6,C2引入了两级间的并联电流复反馈。 UCCRCRBCBCE1CE2RE1RE2RLU
28、o.CLUi.CE1:几十几百pF(高频补偿电容)CE2:几十几百F(射极旁路电容)(a)CC 图625电流复反馈电路及高频响应的补偿(a)电流复反馈电路;(b)复反馈补偿电流高频响应 图625电流复反馈电路及高频响应的补偿(a)电流复反馈电路;(b)复反馈补偿电流高频响应 (b)电流增益Aif过补偿(CE1太大)欠补偿(CE1太小)f(频率)R1R2R4R3V1V2V379 12V65R6R523C120pC21 10p4(a)图626单片集成宽带放大器电路 图626单片集成宽带放大器电路 9RE18010RE214014Rf1.6k410RC287RC13kR704612V321RsUs.
29、C(b)V1CE1822pV2 三、反馈放大器例题分析三、反馈放大器例题分析 例2电路如图627所示。这是一个两级放大器, 第一级为场效应管差分放大器,第二级为运放构成的反相比例放大器。 (1)为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稳定度,试正确引入反馈。 (2)计算开环放大倍数 (3)计算引入反馈后的闭环放大倍数Auf=? (4)若一定要求引入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应如何改接? iouUUA/R4R3Rf1R5uo1ufR2 UDDR2V1V2Rf2abcuoR1uiIoR1 UEE( gm )IfS 图627 例2电路 解解 (1)为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稳定度,必须引入电压负反馈,如图6-27虚线所示。这有两种
30、可能:一种是将反馈引至V1管栅极(开关Sb)构成并联反馈;另一种是将反馈引至V2栅极(开关Sa)构成串联反馈。问题的关键是哪一种能保证是“负反馈”。根据瞬时极性判别法,我们将各点信号的极性标于图6-27中。判断结果,开关S接a点,构成了串联电压负反馈,而接b点则为正反馈,所以电路应将开关S接a点。 (2)开环增益。若将S接c点,则没有引入反馈,此时34232112111()(21RRARRgUUAAAUUUUUUAumiouuuooioiou单端输出)其中: (3)引入串联电压负反馈后的闭环增益Auf为 111RRAfuf (4)若一定要求引入并联电压负反馈,最简单的办法是将第一级输出由V1管
31、漏极改为V2管的漏极。 65 反馈放大器稳定性讨论反馈放大器稳定性讨论 651负反馈放大器稳定工作的条件负反馈放大器稳定工作的条件 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方程如式(672)所示: 1_)(/_)()()()(1)()()(1)()(jFjAFjAjFjAAFAAjAjFjAjAjAfff(673a) (672)FjAjAjAnnjFjAf)(1)()() 12()(1)(为整数)(673b) (673c) (674) 环路增益|AF|/dB0附加相移f(频率)幅度裕度0f相位裕度135180AB图628用环路增益来判断稳定性 652利用开环增益的波特图来判别放大器的稳定性利用开环增益的波特图来判别
32、放大器的稳定性 如果反馈网络F为常数,则我们可以用开环增益A(j)直接来判断放大器是否能稳定工作。我们以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例来说明该问题。某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特性A(j)为一个三极点放大器,即)1001)(101)(11 (10000)1)(1)(1 ()(321kHzfjkHzfjkHzfjjjjAjAI(675) 0.010.11101001000A/dB806040200204045|A(j)|(开环)20dB/10 倍频程13540dB/10 倍频程180225稳定不稳定(闭环)AfF1AfF1(不稳定)60dB/10 倍频程f / kHzaR2R1Uo.(a)(b)Ui.图629用开环特
33、性波特图来判断放大器的稳定性 1)()()(1)()(1)()(121FjAjAjARRRFjAFjAjAjAfff(676)(677) (678) 653常用的消振方法常用的消振方法相位补偿法相位补偿法 一、电容滞后补偿一、电容滞后补偿 这种补偿方法是在放大器时常数最大的那一级里并接补偿电容C,以高频增益下降更多来换取稳定工作之目的。如图630所示。 )(21211ioRRfC0.010.11101001000A/dB80604020020404520dB/10 倍频程13540dB/10 倍频程225加电容补偿后的开环特性0.001b (45)20dB/10倍频程(13540dB/10 倍
34、频程60dB/10 倍频程(22560dB/10 倍频程( f1 )( f1 )( f2 )( f3 )(补偿后的开环带宽)(补偿后的闭环带宽)A1A2Ro1CRi2f / kHzAfF10.11(20dB) a)图630电容滞后补偿的开环频率特性波特图 二、零极点对消二、零极点对消RC滞后补偿滞后补偿 与单纯的电容滞后补偿不同,RC滞后补偿可在A(j)中引入一个零点。 RCfCRRfCRRjRCjCjRRCjRUUARC21,)(21)(11112112(679) A1A2RCRo1RCRi2Ci2(a)(b)RRC(c)U1.U2.U1.U1.U2.U2.图631零极点相消RC滞后补偿(a
35、)RC串联补偿网络电路;(b)输出等效电路;(c)简化等效电路 )1)(1 ()()1)(1)(1 ()1 ()()1)(1)(1 ()()(113123212321112ffjffjAjfAffffjffjffjffjAjfAffjffjffjAjfAffffjffjAIIIRC(680) (681) (682) (683) (684) 0.010.11101001000A/dB8060402002040(45)20dB/10 倍频程13540dB/10 倍频程225加RC补偿的开环特性0.00120dB/10倍频程60dB/10 倍频程( f1 )( f3 )(RC补偿后的开环带宽)(补偿后的闭环带宽)f / kHz45AfF10.11(20dB)(135)图632零极点相消RC滞后补偿的开环频率响应波特图 三、密勒效应补偿三、密勒效应补偿 利用密勒效应进行补偿,可大大减小补偿电容的容量。如图633所示. CAC21 ( (685) 若C=30pF,|A2|=1000,则C=30000pF。密勒效应补偿在集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集成电路工艺不宜制作大容量电容,密勒效应补偿使小电容发挥大电容的作用。 A2C(a)(b)A2C图633 密勒电容补偿 四、导前补偿四、导前补偿 负反馈自激振荡的条件为环路增益|A(j)F(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层分类教师培训
- 班组级别安全培训课件
- 边防部队课件
- 交通银行2025常德市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生物打印器官研究
- 2025年3D打印的工业应用案例分析
- 工商银行2025吐鲁番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行业技术革新趋势预测报告
- 建设银行2025哈密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中国银行2025临夏回族自治州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2025年私人住宅装修合同及详细工程清单
- 2025年法本法硕真题及答案
- 师恩如灯照亮我们的成长路教师节主题班会课件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教学计划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JJF 1076-2020-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DBJ 14-073-2010 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
- 桥梁转体施工专项方案(收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