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栽培土壤改良_第1页
蓝莓栽培土壤改良_第2页
蓝莓栽培土壤改良_第3页
蓝莓栽培土壤改良_第4页
蓝莓栽培土壤改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案例(蓝莓栽培土壤改良技术)1 内容提要及关键词1.1内容提要本案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蓝莓园土壤改良的必要性以及土壤改良主要方法。我国蓝莓栽培起步较晚,1983年开始引入并进行栽培研究工作,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由于蓝莓栽培对土壤酸性条件和土壤有机质、理化性状等苛刻,土壤改良成为一项重要的生产技术要求。生产中蓝莓园土壤改良主要通过土壤中施用硫磺粉和投放有机物进行改良土壤。1.2 关键词蓝莓;菌根;土壤提酸;土壤改良2 相关背景蓝莓属杜鹃科越桔属植物又称越桔、蓝浆果,蓝莓果实色泽美观,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据美国蓝莓专家

2、预测,蓝莓将成为木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果树树种。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蓝莓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新兴的果树,蓝莓的栽培管理与其它果树相比明显不同。蓝莓根毛少,浅根性,根群的分布在浅层土壤中,适合生长于有机质含量达到5%以上,同时要求pH 4. 5-5.5的强酸性的土壤。虽然南方山区土壤一般呈酸性,但大部分土壤的相对于蓝莓生产的要求其酸性不够,而且有机质含量偏低,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土壤改良,才能符合满足蓝莓生产的要求。本案例主要针对浙西南山区主要土壤类型的特点,介绍相应的土壤改良方法,以期为当地蓝莓栽培在土壤改良上起到技术指导作用。蓝莓根系特性:蓝莓类果树的

3、根系不太发达,纤细根多,粗壮根少,根系分布浅。蓝莓的根没有根毛,而有内生菌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吸收能力。因此多数品种在土壤水分含量、通气状况好的疏松土壤上形成良好的菌根替代根毛的吸收功能,蓝莓植株才能正常生长。蓝莓菌根:菌根是某些真菌侵染植物根部与其形成的共生体。侵染蓝莓的菌根真菌统称为石楠属菌根真菌,专一寄生于石楠属植物,在酸性土壤环境条件下,蓝莓根系被石楠属真菌侵染后形成内生菌根。形成菌根的真菌自身所需的养料由植物供应,但真菌菌丝起到类似根毛的功能。蓝莓菌根吸收磷、铁等营养元素和水分,并能阻止磷从蓝莓根向外排泄。菌根真菌还可以分泌有机酸,促使一些不易溶解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态养分

4、,被蓝莓吸收。蓝莓对土壤pH值要求: 土壤pH值影响土壤中各营养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可利用性。蓝莓属喜铵态氮植物,它对土壤中的NH4一N比N03-N吸收能力强。土壤pH值过高,土壤的铵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不易被蓝莓吸收的硝态氮。引起植株缺氧,生长受阻,叶片失绿,结果不良。当pH高于5. 2时,土壤中的自由铁会与有机物质形成络合物,使铁被固定,而不能被蓝莓根系吸收。pH过高,土壤中可溶性M n, Zn, Cu含量都会下降。蓝莓要求土壤pH 4. 5- 5. 5,最适土壤pH 4. 5- 5.0。蓝莓对土壤有机质要求:蓝莓与其它果树相比,根毛少,浅根性,根群的分布在浅层土壤中,所以不耐干旱,板结的

5、土壤不利于根系的伸长生长。土壤透水性、通气性及排水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是蓝莓的根系生长状况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高低是决定蓝莓产量的重要因素。3 主题内容3. 1土壤提酸改良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偏高的土壤类型,主要问题是pH偏高对蓝莓栽培的限制,生产上普遍采用施硫磺粉来调节土壤pH。硫磺对土壤pH的调节主要特点是效果持久稳定。其作用机理是硫磺施入土壤后,被硫细菌氧化成硫酸酐,硫酸酐再转化成硫酸,硫酸起到了调节pH的作用。硫磺施入土壤后,需要40- 80天分解后才能起到调节PH的作用。使用松针配合硫磺粉进行土壤改良效果更佳,不仅能效地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的缓冲性,还能提高对土壤中

6、矿质元素的吸收效率,更有利于促进蓝莓植株的生长。具体可用1份松针+2份原土+粪肥(1 kg/ m3+硫磺粉(0. 5 kg/ m3 )配比施用。3.2提高有机质的土壤改良在建园前,可种植绿肥,整地时可在土壤中混入泥炭、碎松树皮、松树锯屑和其他作物的腐熟或半腐熟的秸秆等。如果有条件,泥炭的用量可达耕作层土壤体积的1/3碎松树皮的使用量没有上限,有些地方甚至不加土,让树苗直接长在碎松树皮上。不过这时要注意不能偏施氮肥,以免造成树皮分解过快。松树锯屑、作物秸秆等的使用量也可达到整个耕作层土壤体积的2/3这里所说的用量不是必须达到,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使用。在这些范围内越多越好。混入土壤中的有机残体在完

7、全腐熟前可增加土壤的疏松程度和保存肥水的能力,腐熟后可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如果一时无法获得这么多填充材料,可以定植时先在定植沟或定植穴中填加一部分,以后填加的范围再每年向外扩展。在定植后,还可将覆盖的树皮、锯屑在适当腐熟后混入土壤。3.3地面覆盖改良土壤地面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土壤疏松程度,调节土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防止水土流失,并可控制杂草的孳生。用于地面覆盖的材料可以是锯屑、碎松树皮、松针、农作物的秸秆等有机残体或塑料地膜等。锯屑最好是针叶树的,尤其是松树。松树锯屑、松树皮、松针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酸度。有机残体覆盖的厚度至少要达到10厘米,最好达到15厘米。以后每年适当增铺一定的厚度,以补充腐熟而减少的厚度。材料充足时覆盖的面积可以大些。材料不足则在行内铺直径80100厘米宽的一个带,甚至以植株基部为中心铺直径80100厘米的圆盘状覆盖层。若用未腐熟的材料覆盖,在施肥时要增施一定数量(通常50%)的氮肥,以补充微生物在分解覆盖物时从土壤中争夺的氮素。但此时施肥一定要施入土层内,切不可撒施于土壤表面,以免进一步加速覆盖材料的腐熟分解。3.4间作套种改良土壤进行合理耕作的可以改善蓝浆果的根际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