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老建筑实现空间再造,老校区老厂房集聚高新技术产业_第1页
盘活老建筑实现空间再造,老校区老厂房集聚高新技术产业_第2页
盘活老建筑实现空间再造,老校区老厂房集聚高新技术产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盘活老建筑实现空间再造,老校区老厂房集聚高新技术产业5月 8日,南京城市硅巷现场会在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举行,该 市首个由大学老校区整体改造而成的硅巷载体南师大玄武科技园 正式亮相,谈妥一批契合玄武区主导产业的创新项目签约落地。城市硅巷,是南京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破解老城产业“空心化” 的具体举措。自 2018年首次提出“硅巷”概念以来,南京连续 3 年将 城市硅巷建设写入“一号文件”,通过深化校地融合、升级低效载体、 导入产业资源、优化创新生态,探索中心城区转型发展发展战略的新 思维。目前,南京玄武、秦淮和鼓楼三个老城区建成市级备案载体 32 家,总面积 102.54 万平方米,集聚轻工业企业

2、 154 家,培育和引进科 技型企业 1180 家。空间再造,盘活低效载体玄武区板仓街 78号,3 栋改建出新的建筑错落分布。 2019年,南 师大紫金校区最后一批中学生离校后,玄武区与南师大引入专业企业 打造科技园区。目前,这个全新的硅巷载体顺利开园,一期运营面积 1.1 万平方米,近 40 家企业签约落户。2018 年,南京吹响创新古都建设“集结号”。面对老城空间与载 体稀缺、产业和人才外流的现实,南京推动存量载体导入升级,融通 中心城区创新资源,打造“无边界”的城市硅巷。在珠江路,闲置多 年的未来城变身高品质科研办公空间 ;在蓝旗街, 5311厂房老厂房被打 造成秦淮硅巷国际黄浦创新广场

3、 ; 在模范马路,南京工业大学虹桥校区 搭载“创新孵化器”3年探索,主城一批老校区、老厂房、老楼宇 换装出发,“百万硅巷”打开创新名城“逐梦空间”。建设城市硅巷,没有固定套路。从最初的政府引导示范,到社会 资本踊跃参与,南京坚持“一案一策”,探索多元化推进模式。玄武 区同仁西街 7 号依托市属抓手资源,区级平台对其承租扩建 ;南理工科 技园利用卫岗奶业原有玻璃厂厂房,协作南京理工大学相互合作建设 成果转化基地 ; 骐谷科技园由省信息协会牵头导入资源,由社会企业负责运营管理。目前,玄武区累计投入硅巷专项建设专题研究资金 3 亿 元,撬动社会资本超 10亿元,建成 14 个市级备案硅巷载体,实现

4、7 个街道全域覆盖。资源重组,构建生态体系达特建设启动之初,南京提出“四大原则”,其中两条就是避免 “二房东”思维不能满足于收租金、当甩手掌柜,而是要聚焦创 新创业全要素、全流程,让各类资源在硅巷内所发生“化学反应”, 构建服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生态。落在城市硅韭园的“创新种子”,大多小贷是初创团队和小微企 业,尤其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和“专业园丁”的呵护。依托专业 服务机构专业领域密集的资源优势,主城区通过健全科技中国金融、 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文化产业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创 新服务链条。“租金早已不是载体运营方的主要收入。”万谷集团在 南京管理多个硅巷载体,董事长刘煊表示

5、,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 放行,运营方盈利模式迭代升级,发展壮大更多的是通过成立基金扶 持有成长空间的企业团队,为其链接内外部资源,实现共同成长。西安倍格、上海瑞安等中介运营机构竞相入驻,创熠派嘉创业投 资合伙企业基金、信安科创 - 硅巷科创授粉基金、 5G 物联网产业投资基 金等一批引入基金导入,成为风险投资与创新创业成果对接的平台, 让自主创新资源就地遇到“良媒”、找到“婆家”。既有产业上下游,又有服务上下楼,一个更完整的生态体系快速 构建。玄武区组建硅巷联盟, 28家成员单位包括 14 个载体运营方和 14 家创服、创投机构,大力推进各类资源的多向流动、优势互补,形 成“抱团”发展的集群

6、效应。达特秦淮区成立硅巷创新实验室,聘请 51 名专家,专门所研究如何服务创新。秦淮区提出,研发推广更多符 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产品和项目,成为企业成长训练营、企业服务加速 器、创新创业朋友圈、信息资源交换机、硅巷自主创新创新型策源地 和区域发展智囊团。人才回流,释放创新活力打开南京的“硅巷版图”,新增载体几乎全部集中于靠近高校院 所的核心,这里区域交通便捷、公共服务完善、消费场景多元,创新 圈叠加市中心区,让年轻创客在老城街巷灵感迸发、活力涌动。“如果不是城市硅巷,我们也许早就搬到郊区,甚至离开南 京。” 2016 年诞生于珠江路的达斯琪,是专注于全息裸眼 3D 技术的新 锐企业, 29岁的创始

7、人赵府选择在这里创业,一方面是因为初创团队 里有东南大学的学弟创业团队学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舍不得的 环境。从最初的格子间到租下 1200 平方米的整层空间,达斯琪迅速抢 占市场制高点,目前完成三千万 Pre-A 轮融资。留不住创新人才,就谈不上产业转型。老城区抓住机遇产业特色, 积极引导培育,一批创新“黑马”脱颖而出。南京市科技局局长方靖 介绍,围绕驻地高校的优势专业和解放后龙头企业的关联产业,每个 硅巷载体均明确 1-2 个主导产业,目前产业集聚度已经超过 70%。玄武 区主打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医疗方向,秦淮区聚焦芯片应用、航天 技术重点发力,鼓楼区大力扶持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金融 人才。硅巷载体多为“小而美”,企业发展壮大后往哪里去 ?合肥统筹全 市创新空间,推动硅巷与高新区相互支撑,在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的基 础上,打造差异化、专业化创新空间组合,推动优质企业“孵化加速 在硅巷、产业化在高新区”,形成“梯度培育、链式复合”的创新闭 环,在创新名城厚植“科创森林”。根据计划,南京今年不但将新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