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31D天馈线测试仪操作方法_第1页
S331D天馈线测试仪操作方法_第2页
S331D天馈线测试仪操作方法_第3页
S331D天馈线测试仪操作方法_第4页
S331D天馈线测试仪操作方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 SiteMaster 大馈线测试仪一、相关术语:FDR 频域反射;TDR 时域反射;DTF 故障点定位SWR驻波比二、相关仪表及测试功能:S113B/S114BS331B/C/DS810A/818A/820AC751/752频率范围: 51200MHz253300MHz3.310.5GHz51000MHz频谱分析: 0.13300MHz0.13300MHz(仅 S114B)(仅 S332B)频率精度: 75Ppm75ppm75ppm75ppm测试功能: 回波损耗回波损耗回波损耗回波损耗驻波比(SWR驻波比(SWR驻波比(SWR驻波比(SWR电缆损耗电缆损耗电缆/波导插入损耗电缆损耗故障点

2、定位故障点定位故障点定位故障点定位功能选件: RF 功率测量RF 功率测量RF 功率测量RF 功率测量抗干扰能力:+10dBm-5dBm0dBm12GHz-10dBm20GHz+10dBm三、相关仪表技术性能的比较:FDR-频域反射技术:采用 RF 扫描方式。扫描的频率正是被测天线的工作频率,因此可以准确的测试传输线的特性,可以准确的发现十分小的性能下降和确切的故障性质及故障位置。总之,FDR 技术对工作在 RF 段的天线、馈线的特性不仅可以进行精确的测试,而且可以准确的发现天线、馈线系统在出现故障以前的微小的特性下降和其确切的位置,进而把故障排除在萌芽之前。FDR 技术是评估天线系统质量的唯

3、一准确、完美的仪表。TDR-时域反射技术:用 dc 脉冲作为测试的激励信号,以时域反射法测试线路特性。因此只能在天/馈线系统出现故障后的故障查找(即用于故障的再处理的维护)。对于大馈线真实的 RF 特性及 RF 特性的变化 TDR 技术不能解决。 也就是说, TDR能够评估天线系统的质量。目前-采用 FD 刖域反射技术的仪表惟有 SiteMaster 序列的大馈线测试仪。四、SiteMaster天馈线测试仪测试内容:(1)电缆损耗测量:由于大多数天线的外在特性几乎是开路的,因此检查/测试大馈线的损耗不需要断开与天线的连接或爬到塔上,而只需要在 SiteMaster 大馈线测试仪上,进行天线频率

4、范围外的频率校正,然后,连接到传输线的输入端就可以进行电缆损耗的测试。这种测量对同一输入端口,进行测试结果的比较,将是十分有效的。回波损耗和驻波比(SWR 测量:SiteMaster 大馈线测试仪的 RF 扫描图为驻波比(SWR 或回波损耗对频率的显示。这种显示确保符合工程指标。 测量可以很容易的在回波损耗与驻波比之间转换他们之间的转换公式为:回波损耗=-20Log(VSWR-1)/(VSWR+1)(3)故障点定位(DTF 测量:一些 SiteMaster 大盔线测试仪内部装有故障定位系统。采用了特殊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对回波损耗或驻波比(SWR 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将数据显示为回波损耗或驻波比

5、(SWR 对频率的关系。RF 功率测量(选件):SiteMaster 大馈线测试仪配上精密的检波器,可以具有选用的 RF 功率测量。它具有优越的阻抗匹配,可极大的减小功率测量中常见的功率误差和不确定量。测量显示包括:绝对功率(dBm 或W、相对功率。内置自动平均功能,有效的减少了噪声的影响。零电平校准后,可对低电平进行最佳测试。微波大馈线测试仪 S800 序列:它是目前用于微波系统的安装、验收、故障查找和维修的最精确方便的手持式的测试工具。通过矢量误差校准和方便的用户接口,改善质量和减少维护成本。和实验室使用的网络分析仪或微波综合测试仪相比,测试波导和同轴电缆更为方便。S8000序列微波段大馈

6、线测试仪可存储多达 6 个带校准数据的测试设置, 可根据频段、 波导和同轴电缆的类型进行数据校正存储。五、主要技术指标:回波损耗:测试范围:0.0054.00dB分辨率:0.01dB精度:0.9dB(最坏情况下的典型值)驻波比 SWR 测试范围:1.0065.00分辨率:0.01精度:土 0.03SWR(最坏情况下的典型值)故障点定位:垂直范围:回波损耗:0.0054.00dB驻波比:1.0065.00水平范围:0数据点 X 分辨率最大到 1000m数据点=129、256、516水平分辨率:同轴(项=1.5X108(vp/Af)注:vp 为电缆的相对传播速度f 为起始和终止频率之差(Hz)波导

7、(项=1.5X108(SQR1-(Fc/F1)j/Af)注: Fc 为波导的截止频率(Hz)F1 为起始频率(Hz)f 为起始和终止频率之差(Hz)增益插入损耗:测试范围:-120.0+100.0dB分辨率:0.1dB测试精度:1.0dB 典型值,假设电缆回波损耗26dB,插入损耗4.0dBRF 功率检测:测试范围:-80.0+80.0dB、10.0pW/-100.0kW检波器范围:-50.0+20.0dBm、10.0uW-100.0mW 偏值范围:0.0+60.0dB、分辨率:0.1dB/0.1uW传输线损耗:范围:0.0020.00dB、分辨率:0.01dB、最大输入功率:N(f)测试端口

8、+20.0dBmRF 功率检波器+20.0dBm、50oHm存储器:曲线存储: 单端口射频40工作环境:A 序列单端口微波 70双端口 50B 序列 200校准和面板设置存储器A 序列单端口射频 9单端口微波 6双端口 4B 序列 10工作温度:0C50C(-10C 下也能工作,但 LCD 显示变暗)储存温度: -20C+70C重量:A 序列 J1.36KgB 序列 1.81Kg体积:A 序列 20.3X17.8X5.72cmB 序列 25.4X17.8X6.10cm北京鑫海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关于SiteMaster的操作方法SiteMaster的接口:RF 检测接口(RFDetecto

9、r):用于 RF 功率检测的输入口。RF 输入口(RFin):用于频谱测试的 RF 输入口(50Q)。RF 输出口(RFout):用于反射测试的 RF 输出口(50Q)。外接电源接口(ExternalPower):用于外接 AC 电源适配器/充电器。用性接口(SerialInterface):RS232DB9 用于外接打印机或与 PC 机连接自左 K1-K4.注:标注有 0 到 9 的数字双功能键,其数字部分用于数据的设置功能。K1 模式(MODE 选择键:用于选择测试模式。具测试模式分别为:射频-驻波比、射频-回波损耗、射频-电缆损耗(单口)、故障定位-驻波比、故障定位-回波损耗、功率检测(

10、选件)、频谱分析(选件)。按模式的选择键后调出模式屏,通过按八(光标上移)键或按V(光标下移)键,选择测试模式,之后按 K19(ENTER 键力以确认。K2 频率或间隔(FREQ/DIST 设置键:用于设置扫描测试的频率范围或扫描间隔。按此键后,软键 K5(F1)为扫描测试的起始频率,软键 K6(F2)为扫描测试的终止频率。按软键 K5(F1)键设置扫频测试的起始频率,如果需大范围内设置 F1的起始频率,可用 0 到 9 的数字键直接设置。如果是小数点以后为数的设置,可通过按八(数据增加)键或按V(数据减小)键进行设置。数据设置完成后,按K19(ENTER 键力口以确认。按软键 K6(F2)键

11、设置扫频测试的终止频率,如果需大范围内设置 F2 的终止频率,可用 0 到 9 的数字键直接设置。如果是小数点以后SiteMaster的键盘:显示屏幕+自上 K5-K10自右 K11-K13自右 K14-K16自右 K17-K18自右 K19-K21自右 K22-K24自右K25-K27为数设置,可通过按八(数据增加)键或按 V(数据减小)键进行设置。数据设置完成后,按 K19(ENTER 键加以确认。K3 振幅(AMPLITUDE 设置键:用于设置振幅的上限和振幅的下限值。按此键后,软键 K5 为 TOP(顶部)的上限振幅值设置,软键 K6 为 BOTTOM 底部)的下限振幅值设置。按软键

12、K5(TOP 键后。用 0 到 9 的数字键直接设置上限振幅值。按软键K6(BOTTOM 键后。用 0 到 9 的数字键直接设置下限振幅值,数据设置完成后,按 K19(ENTER 键加以确认。K4 扫频(SWEE)P 设置键:用于扫描特性的设置。包括:扫描的分辨率(130、259、517)、单次扫描、曲线运算、曲线叠加叠加开/关和选择曲线(包括:表首、向上翻页、向下翻页、表尾、删除已存曲线、删除全部曲线)返回。按 K4(SWEEP 键后:软键 K5 键为(分辨率)功能。按软键 K5 键后可以进行分辨率的选择, 此时 K5 键为 130,K6 键为 259,K7 键为 517,可根据需要分别选择

13、 K5、 KaK7 的分辨率,其扫频的分辨率将显示在屏幕的上方。软键 K6 为单次扫描键功能。按软键 K6 键为测试过程中的单次扫描。软键 K7 键为曲线运算功能。按软键 K7 键为曲线运算功能,可对曲线进行相关的运算功能。软键 K8 为曲线叠加功能。按软键 K8 可进行曲线的叠加,用于测试曲线与标准曲线的对比。按 K8 软键键后,软键的功能分别为:软键 K5 为是否允许曲线的叠加(即曲线的开/关),如果允许曲线的叠加(即进行曲线的对比功能),按软键 K5(开/关)键(曲线是否允许叠力口,在显示屏幕上可以看出),可以打开或关闭曲线叠加的功能。软键 K6 为选择曲线。按此键后,显示屏幕上将显示出

14、相关的曲线,此时通过按八(光标上移)键或按 V(光标下移)键,选择相关的对比曲线,之后按 K19(ENTER 键加以确认。(为了查找要选择的曲线,在按 K5 或 K6 软键后全部的软键变为:K5 软键选择曲线表的表首。K6 软键向上翻页。K7 软键向下翻页。K8 软键选择曲线的表底。K9 软键为删除曲线。K10 软键为删除全部曲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软键的操作。)软键 K10 为返回功能。按此键即可返回到扫描设置页面上。(注:在一些不具有返回功能键的显示界面、当需要功能返回时、按硬键 K11(ESCAPE/CLEA 魏即可。)K5-G 为操作软键:其功能随着显示界面的不同而不同,详情在上述

15、操作模式中已经注明。K11(ESCAPE/CLEA 就能返回及清除键:用于在一些功能设置及测试方式的消除和返回到仪表的待机状态。K12 显示对比度调整键:用于调整仪表显示的对比度。按此键后,通过按八键,可以逐渐将对比度提高。按 V 键,可以逐渐将对比度降低。K13 背光开/关键:用于打开或关闭仪表显示器的背景光。按 K13 键,如果仪表显示器的背景光是开着,即可关闭背景光。如果仪表显示器的背景光是关着,即可打开背景光。可以从仪表的显示器上看出效果。K14 递增(A)与递减(V)双功能键:用于数据的递增或递减,用于光标的上移或下移功能。在进行数据的设置时,通过八键和 V 键可以进行数据的增加与减

16、小设置。在选择相关测试功能时,用于光标的上/下移动功能。K15 自动定标(AUTOSCADE 键:用于自动选择最佳分辨率显示的定标。在进行测试时,按该键仪表将根据实际测试曲线的振幅,自动确定振幅的刻度,以保证显示的最佳分辨率。K16 开始校准(STARTCAL 键:用于仪表校准的开始。当进行驻波比(SWR回波损耗、电缆损耗及故障定位测试时,仪表需要进行校准,当在仪表的 RF 输出口连接上开/短路器以及负载时,按次键后仪表即刻进行相关的校准。K17 呼出设置(RECALLSETUP 键:用于呼出一个测试的设置状态。SiteMaster 测试的设置状态可以作为一个文件加以存储, 当再次进行测试并要

17、求测试的设置状态与前次(或以前的某次)一样时,可以通过该键对测试的设置状态调出使用。K18 存储设置(SAVESETUP 键:用于将此次测试的设置状态作为一个文件加以存储,以备将来使用。SiteMaster 测试的设置状态可以作为一个文件加以存储。 当将此次测试的设置完成后或测试结束后,通过此键可以将测试设置的状态作为文件加以存储。K19 确认(ENTER 键:用于仪表的校准、测试设置、参数修改、功能选择等的确认。对于SiteMaster 仪表的校准、设置、参数的修改以及功能的选择,最终都要通过该键进行最终的确认后才能生效。K20 游标(MARKER 键:用于设置显示的游标。SiteMaste

18、 允许通过此键在测试曲线设置多个显示游标。K21 极限(LIMIT)显示键:用于设置曲线扫描的状态,包括:单极曲线、多极曲线以及曲线扫描的起始/终止的频率等。当按该键后,软键 K5 为单极限线,软键 K6 为多极限线,软键 K7 为极限线告警。此时按软键 K5 键后,软键 K5 变为单极限线的开/关功能键(即是否打开或关闭单极限线功能),软键 K6 变为单极限线的编辑键 (即设置单极限线的极限值-如果需要设置新的数值, 按相应的数字键,设置完成后,按 ENTERS 加以确认。),软键 K10 变为返回键(即由此功能状态返回到前次的显示功能上。此时按软键 K6键后、软键 K5 到 K9 分别为:

19、线段 1、线段 2、线段 3、线段 4、线段 5,软键 K10 为返回键,此时无论按 K5 到 K9 任意软键,新的软键 K5 到 K10(除 K7 软键外)都会分别变为:该极限线段的开/关功能、 该极限线段的编辑 (即设置该极限线段的起始/终止频率) 功能、前一极限线段功能、下一极限线段功能、返回功能,可根据需要对相应的极限线段进行设置。此时按软键 K7(极限线报警),将会启动或关闭极限线的报警功能。极限线的报警开/关状态显示在屏幕的左下方。K22 节电控制键(RUN/HOLDRUN/HOLD):按此键仪表运行一次节电操作。节电状态显示在屏幕的右上方。该键的另一个功能(+/-)为:K23 读

20、出测试结果(RECALL/DIPLAY:将原先测试的测试结果读到显示屏幕上。按此键后将会看到仪表内存中的测试文件,按上下箭头键,选择相应的文件后,按 ENTER 键即可读出该文件。K24 存储测试结果(SAVEDISPLAY 将测试结果存储到仪表内存中。当测试结束后,按此键后再键入相应的数字键(1 到 200),选择相应的内存后,按 ENTER 键即可将测试结果进行存储。K25 系统操作键(SYS:用于对仪表系统参数进行修改和设置,包括:时钟、选件、语K26 打印键(PRIETR:用于对测试结果进行打印。K27 电源开/关键(ON/OFF:用于仪表电源的开和关。三、关于SiteMaster的测

21、试:1、关于仪表的校验:仪表在进行测试前必须进行校验,否则测试结果不可信。仪表在修改参数之后(涉及测试的参数,例如:频率,距离、扫频点、电缆类型等),也必须进行再校验。校验方法:将校验模块插入仪表的 RF 输出接立后,按 K16(STARTCAL)开始校验键,此时仪表将自动进行相关的校验。后验结束后、如果正常、仪表将提示校验有效。2、仪表的校验模块包括:短路测试、开路测试、负载测试。仪表在校验之前,必须将此次测试的全部参数进行设置,这些参数包括:扫频的上下频率(即 F1、F2)、扫频点数、故障定位的范围(即:D1、D2)电缆类型等。3、仪表在进行校验完毕后,将自动进入连续的测试状态。此时将校验

22、模块拆卸掉后,换上被测的电缆即可进行相应的测试。4、测试内容包括:驻波比、回波损耗、电缆损耗、驻波比故障定位、回波损耗故障定位等。测试功能的确定由“MODE”键确定。5、修改 X X 轴的频率及距离参数通过“FREQ/DIST”键实现(F1、F2 和 D1、D2)。修改 Y Y轴的顶部及底部的参数通过“AMPLITUDE”键实现。修改分辨率及确定单次或连续扫描的方式通过“SWEEP”键实现。6、由于驻波比、回波损耗、电缆损耗、驻波比故障定位、回波损耗故障定位等参数都与频率有关,故如需查看某一频点的参数时,先按“MARKER(即数字 8)键、然后选择某一频率游标,再按编辑键,此时编辑的是该游标频

23、点的特性,按“八”键或“V”可以移动该游标,在显示屏幕的左下方显示出该游标的频率和对应的相关值。7、当按“SYSSYS”键时、仪表将讲入仪表系统的参数设置、当设置完成后.按:“MODE”或“FREQ/DIST或AMPLITUDE”或“SWEEP”键进入相关的模式(也就自动退出系统模式。仪表不能够单纯的想退出系统模式)。8、关于测试结果的存储和读取:当测试结束后,按“SAVEDISPLAY”(即数字 9)键,此时 K5 到 K10 软键将变成为相关的英文字母键, 选择相关的键确定存储文件名称的区段,然后再按相关的键确定存储文件的具体名称,在按“ENTER”键加以确定既可。文件的读取过程是按“RE

24、CALLDISPLAY”(即数字 0)键,此时仪表菜单显示已存储文件的内存,移动光标(通过八或V 键实现)到读取的文件,按“ENTER”间即可调出。如果要对某一文件进行删除,按“RECALLDISPLAY”(即数字 0)键,此时仪表菜单显示已存储文件的内存,移动光标(通过八或 V 键实现)到要删除的文件上,先按“K9”(删除已存曲线),再按“ENTER”键加以确认,即可对被的选择文件加以删除。四、关于PC软件:1、PC 软件的安装:要求:100MHz 以上的处理器、至少 32M 字节的内存、预留不少于 15M 字节的硬盘、MicrosoftWindows95/98/NT。关于改变 PC 串口的

25、设置:打开 Windows 的控制面板,点击系统图形视窗后出现设备配置清单。2双击设备表中的端口 PORTS(COM&LPT)并在你所需要设置的通信口(COMMUNICTIONPORT)上进行双击,此时应该出现(COMMUNICTIONPORTPROPERTIES)的视窗(如不出现就是 PC的问题)。3选择端口设置(PORTSETTINGS)项,将参数改变为:BAUDRATE(波特率):9600DATABITS(数据位):8PARITY(校验位)NONE(无)STOPBITS(停止位):1FLOWCONTROL(流程控制)NONE(无)4选择资源项(RESOURCE)并确认你所设的串口基址和中断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点击 OK。5点击 OK,关闭系统性能(SESTEMPROPERTIES;)视窗。注意:如果改变了系统的串口基址和中断设置、就要重新启动 WindowsWindows 系统。关于 PC 软件的安装:1将 SiteMaster331C 的工具软件 CDROM 盘放入 P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