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资:一个文献综述_第1页
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资:一个文献综述_第2页
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资:一个文献综述_第3页
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资:一个文献综述_第4页
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资:一个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资一个文献综述摘 要: 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主体力量,对促进一国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R&D投资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制度环境与金融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影响企业R&D投资的因素进行系统的综述和分析,结果发现:制度环境的逐步改善与金融发展的日益完善有助于促进企业扩大R&D投资。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降低政府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干预、提高政府质量以及逐步降低信息不对称、完善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均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R&D投资有积极影响。关键词:R&D投资; 制度环境; 金融发展; 创新

2、驱动一、引言在中国经济的转轨时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机会,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与挑战。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惊人的发展速度让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置信,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不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这在无形中拉大了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质量方面的距离。因此,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注重科技的发展与创新,运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与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必须摆在国家战略规划的核心位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也指出

3、,技术进步与科技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研究与开发(R&D)则是技术与科技发展的主要源泉1。R&D投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助推器,加大对企业R&D活动的投入,使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名副其实地担当第二大经济体的角色2。但由于我国的制度环境不完善,使得企业的R&D投资成果易于被其他企业窃取和模仿,存在大量“搭便车”现象,从而导致民间资本对企业R&D投资不足3,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和银行业发展不健全所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致使企业R&D投资成本过高、内外部融资不平衡,进一步削弱了企业

4、进行R&D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科技的进步。当今国际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与知识方面的竞争,而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整体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加快企业的R&D发展,对处在时代进步浪潮中的中国而言是迫在眉睫的。本文立足于既有的研究文献,对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R&D投资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尽地论述,使企业更加深刻地理解R&D投资的重要性,使政府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促进企业R&D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使命,促使当局通过改善和优化制度环境来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进而使企业的R&D活动既能得到健全有效地法

5、律保护,也能得到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增加企业R&D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整个社会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发展。需提及的是,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制度环境与企业R&D投资4-16、金融发展与企业R&D投资17-28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这些颇有深度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分析企业R&D投资行为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理论基础,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与指引,深表遗憾的是,目前还鲜有学者从这三者的传导机制入手来进行论述。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论述制度环境与企业R&D投资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企业R&D投资;第四部分阐述制度环境、金融

6、发展与企业R&D投资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二、制度环境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市场的健康运行与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制度环境,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得益于制度环境的改善,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依赖制度环境的完善。霍尔和奥里亚尼(Hall & Oriani,2004)29针对不同国家企业的R&D投入强度(研发支出与销售收入之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发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R&D投入强度差距明显。鉴于此,要加快完善我国的制度环境,使其在企业R&D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企业R&D活动进一步发展。制度环境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的知识

7、产权保护力度、政府对企业活动的干预水平以及政府质量等诸多方面。(一)政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能够刺激企业增加R&D投资,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一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15。纳尔逊(Nelson,1959)30和艾瑞(Arrow,1962)17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企业先进的技术与产品很容易被其竞争者模仿,导致企业不能获得R&D投资所产生的全部收益,一部分收益被企业的竞争者攫取了。外部性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担心研发投资收益被竞争者掠夺,不愿意进行风险大、投入高、周期长的R&am

8、p;D活动,长此以往,将会削弱一国的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使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失去科技优势31。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国家之一,其知识产权法律建设起步较早。1790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并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多次对专利法进行修订,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除此之外,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普通法属于判例法,通过判例能够较为灵活的反映法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进而能够及时确立合乎社会需要的法律法规,判例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有助于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技术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主要关注其公

9、共作用14。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甚少,相关法律法规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政府的执法力度、执法效率以及执法行为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16。马斯科斯和多尔蒂(Maskus & Dougherty,2005)32等也都认为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国际知识产权联盟(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在其2007年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尤其是软件盗版方面与知识产权保护较好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10、能在一定范围内对企业的R&D活动产生刺激效应4533。一个国家要实行科技强国战略,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内外高新技术活动中,同时建立与自身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将科技创新与进步运用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增强企业R&D的综合实力。(二)政府干预水平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企业所处地区的政府干预水平越低,企业越倾向于进行R&D活动34。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制度体系很不完善,制度环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步调不完全一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仍然较为明显。政府会用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一些正式的制度安

11、排,以此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政府的强制性干预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形成一定强制约束力的同时也对企业的资源获取产生了一些干扰性因素。相对于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主导资源分配的情形来说,政府的干预程度、管制力度越大,企业获取资源的自由度和渠道将会越少,这种负面约束减弱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严重影响了企业R&D活动的投入。而随着政府干预程度的逐步弱化,企业获取资源的渠道将会明显扩大35。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干预下的企业R&D活动是低效率的,当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严重,这种现象将会越突出。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可以通过影响企业家的活动配置进而对企业的R&D活

12、动产生影响。鲍莫尔(Baumol,1990)36的相关研究将企业家的活动分为三类:生产性活动、非生产性活动与破坏性活动。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影响上述活动的相对回报率,因此企业家的活动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制度环境来进行抉择并相应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市场化改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企业家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也显著改善,但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仍掌握了大量资源,且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较为严重,与拥有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与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37。张杰等(2011)38认为,我国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同产品市场的市场化进程相比仍明显滞后。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干预为

13、企业构建政治关联进而获取便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39-41。陈爽英等(2010)42的研究证明,当企业通过“寻租”等活动获取了政治关联后,会更倾向于投资经营风险低、容易成功的项目,以此彰显自己的“经营业绩”,而不愿意从事风险高、投资较大的R&D项目,使企业的技术进步受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放松对各类市场进入的过度管制,减少地方行政权力对企业R&D活动的不当干预,减少权力设租的空间与机会,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对企业R&D活动的不利影响43。(三)政府质量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政府质量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刺激企业增加R&

14、D活动投入方面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林洲钰、林汉川(2013)44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质量对企业的R&D活动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政府通过提高自身的质量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R&D活动投资水平。政府质量是企业进行R&D活动的强大动力,预示着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更应该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对企业R&D活动的积极促进作用。由于制度环境的不完善,企业在进行R&D活动时常常面临各种阻碍与挑战。首先,企业R&D活动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特性,会产生正的外部收益,因此,企业R&D活动很可能会遇到市场失灵的问题45;其次,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

15、差的地区,企业由于担心竞争对手窃取R&D活动成果,也会造成企业R&D投资不足的问题;最后,企业在R&D投资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人才的制约,现存的户籍制度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与研发创新技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R&D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来保护企业R&D产品的相对独立性,鼓励企业积极地进行R&D项目,制定有效的人才引入计划来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深入到企业内部,以此来缓解企业所面临的人才约束。高质量的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与经济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46。鉴于此,政府应通过完善制度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制

16、定高效的人才与技术引入政策,不断提高政府质量,促进企业R&D活动的发展。在政府质量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R&D活动的积极性更为高涨。政府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为企业的R&D活动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构建企业完善的内部绩效激励机制与R&D活动的外部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增长,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在由主要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和大量的自然资源,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变,地方政府在提高自身质量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当地企业增加R&D活

17、动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进而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三、金融发展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在很大意义上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与高效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以及较为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扩大企业的R&D投资47-49。而我国的金融市场与有效的金融市场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法律体系不健全,金融自由化程度不高,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企业扩大R&D投资规模。金融发展不完善对企业R&

18、D投资的影响主要从信息不对称、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三个视角进行分析:(一)信息不对称视角法扎里、哈伯德和彼得森(Fazzari,Hubbard & Petersen,1988)50在其研究中对融资约束的解释为:在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的背景下,企业内外部融资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内外部融资具有不完全替代性,企业发展过度依赖内部资金,同时指出企业的融资约束是由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旧车市场中的“柠檬溢价”51-52,指在现实的经济交往活动中,交易活动双方由于对交易对象、周围环境的认识及自己的爱好、

19、习惯上有差异,导致对事物相关信息的掌握存在显著的差异47。信息不对称理论在融资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企业与投资者的交往过程中,企业拥有相关信息的绝对优势,而投资者是信息的短缺方,投资者了解相关信息的多寡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即由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压力。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进而使得企业内外部融资不能相互替代51。当外部融资成本显著高于内部融资成本时,公司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会更多地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内部融资,但由于内部融资的使用程度有限,特别是对于一些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的新兴企业,其内部资金非常有限,不能运用大量充足的

20、资金进行R&D活动,因此会限制这一类新兴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潜在的外部投资者获取企业R&D项目完整的信息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投资者在权衡自己的利益得失后可能会适当地减少或放弃对企业R&D项目的投资,由于投资者承担了项目不成功投资受损的风险,也会要求企业提供相对较高的风险投资回报率,这就削减了企业R&D活动所产生的利润,进一步导致公司融资成本的增加。(二)资本市场视角纵观全世界,由于各国资本市场的健全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不同国家的企业所面临的R&D融资约束具有差异性。虽然发达国家的企业也面临外部融资

21、约束的压力,但是其健全的金融市场扩大了企业R&D活动的资金来源渠道,特别是股权融资。与之相比,我国企业由于外部融资约束以及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只能相对较多地依赖企业内部资金进行R&D活动。相比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在激励企业R&D投资以及减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具有非常显著地优势2152。股票市场的存在与发展为上市公司筹集发展所需资金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渠道,是间接融资方式的有效补充。一些国家由于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导致企业不能得到有效的外部融资,很可能会阻碍公司扩大R&D投资1243153。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国外学者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面对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更为健全

22、、开放的市场体系,而以发展中国家为背景考察的文献还相对较为匮乏。相对于金融市场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企业的R&D活动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而我国是一个新兴加转型的特殊经济体,立足于我国特殊的金融发展背景,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压力更为严峻。因此,积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逐步解决企业R&D活动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为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有针对性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压力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企业的R&D活动提供适宜的环境,进而为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提供核心驱动力。(三)信贷市场视角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很不健全,整个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核心的,并且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导

23、,缺乏更加有活力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参与。在此背景下,大多数的银行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28。正如艾伦等(Allen,2005)22的相关研究指出,国有企业发展资金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于银行贷款,而私营企业仅有十分之一来自于银行贷款,这充分显示出银行的信贷资源分配很不均衡,不利于私营企业扩大R&D投资。由于我国金融市场整体上还不够完善,投融资环境不够成熟,国内A股市场中小板、创业板的准入门槛很高,这对于初创阶段的新兴企业来说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能依赖股权融资为企业的成长提供长期有效的资金支持。鉴于资本市场的不健全,限制了企业依

24、靠股权融资来缓解R&D活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就迫使企业急需从信贷市场获得资金来缓解R&D活动的资金短缺问题。此外,许多研究也表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是企业R&D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债务融资一般须利用抵押品来获得,由于R&D成果的特殊性,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损失47,主要表现为:一是R&D投资活动的成果大多为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具有较为显著地正外部效应与专用性,很难成为合格的抵押品;二是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价体系尚未成熟,使其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可信度大打折扣,且无形资产的价值缺乏稳定性,未来可能存在贬值的危险;这些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债务融资的运

25、用,银行出于自己利益的权衡,不太愿意为风险较大的R&D产品提供信贷支持,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阻碍了企业R&D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众多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商业银行贷款是企业R&D活动最主要的外源性间接融资方式。美国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占到中小企业融资总额的26.78%,占到这类企业负债融资总额的53.21%,在英国这一比例虽然有所降低,但商业银行贷款在中小企业的R&D融资活动中仍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银行大多是政府所有或控股的,这使得我国银行贷款等金融资源的分配极为不均衡,信贷资金更多的是投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商

26、业银行在垄断优势下缺乏向更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R&D项目发放贷款的动力。商业银行的贷款远远不能满足企业R&D项目对资金的大量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R&D活动。政府应逐步健全与研发创新产业相适应的融资体系,加大对企业R&D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深入企业,为企业的R&D活动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完善的金融体系为企业R&D活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霍尔(Hall,2002)54通过对发展中国家与转型经济体的研究表明,低水平的金融发展严重制约了企业的R&D活动,从而削弱了微

27、观经济主体的R&D产出,拉詹和津加莱斯(Rajan & Zingales,1995)55相关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发达的金融市场通过转移系统风险,分散非系统风险,改变资源配置方式,促使大量资金流入企业的R&D项目,强化R&D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四、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健全有效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促进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进而逐步减少交易主体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促进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稳步发展。刘煜辉(2007)56的研究表明,地区的司法执行效率与其信贷资产不良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完善的制度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的各项权利,进而防止不良资

28、产的产生。卢峰和姚洋(2004)57的研究发现,法律执行效率的逐步强化有助于银行的信贷资金流向私人经济部门,支持私人经济部门的发展。一个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完善,该地区各权利主体的相关利益保护的越充分,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发展更全面,整个社会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应地就会越高。因此,进一步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将有助于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压力的作用,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度环境的逐步改善有助于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将对企业的R&D活动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企业R&D活动的投资,健全完善的制

29、度环境和行之有效的执法力度促使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逐渐弱化,银行对于企业的R&D活动拥有大量完整可靠的信息,不会再对企业采取“惜贷”策略,而是通过持续有效的资金支持来促进企业R&D活动的发展。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迎刃而解与制度环境的日益改善也进一步促使企业愿意披露更多的关于R&D活动的相关信息,在资本市场中也因真实完整的信息披露,投资者对R&D活动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包括外部债务融资、非正式金融机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企业也愿意将更大比例的资金投入到R&D活动中,开发出更多的专利技术与新产品73154。拉詹和津加莱

30、斯(Rajan & Zingales,2002)58认为当不存在融资约束时,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不再依靠原有的财富,而主要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有利于激发企业进行R&D活动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R&D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高。完善的制度环境有利于金融的发展,而金融的发展会进一步扩大企业外部融资的数量与渠道,进而缓解企业R&D投资的融资约束压力。余明桂、潘红波(2008)59指出,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合同的顺利进行缺乏司法体系有效地保护,由此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与银行贷款风险,而制度环境较完善的地区,由于其健全

31、的法律保护机制和行之有效的执法力度与执法效率,使企业处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中,银行也因此对企业的R&D活动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持积极鼓励的态度,促使其信贷规模不断地扩大,减轻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压力。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健全有效的金融市场共同促进企业R&D活动的扩大与发展,也使得国家整体的研发创新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从而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浪潮中把握科技优势,运用创新理念促使经济稳步前进。五、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纵观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点对企业的R&D活动进行详细且深刻的论述:第一,从企业自身出发讨论企业的内部股权结构与内部治理对R&D活动的影响60-64

32、;第二,从政府财政支持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65-70。第三,从金融发展的完善程度来论述其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71-75。本文从既有的研究出发,详细论述了制度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R&D投资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的完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都有利于促进企业扩大R&D投资,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现如今,环境保护已俨然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课题,一些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以及科技含量低的传统企业会逐渐被淘汰,加快发展企业的R&D活动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其幸免淘汰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制度环境与金融发展的改善对

33、企业R&D活动的影响也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本文是基于中国转轨时期的特殊制度环境与金融发展水平展开讨论的,且有关制度环境对企业R&D投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新,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以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引入计量模型对文中的相关结论进行实证分析与证明,以求得到一个充分、可信的研究结论。参考文献:1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71-102.2杜兴强,曾泉,杜颖洁.政治联系对中国上市公司的R&D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吗?J

34、.投资研究,2012(6):98-113.3戴晨,刘怡.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对企业R&D影响的比较分析J.经济科学,2008(3):58-71.4HELPMAN E. Innovation,imit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Econometrica,1993,61(6):1247-1280.5SHERWOOD R M.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s and investment stimulations: the rating systems of eighteen developing countrie

35、sJ.IDEA: The Journal of Law and Technology,1997,37(2):261-370.6MASKUS K E,YANG 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competition issu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0,19(1):22-34.7ANTON J,YAO D. The sale of ideas: strategic disclo

36、sure,property rights and contract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69(3):513-531.8吴秀波.税收激励对R&D投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与政策工具选拔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2):36-41.9UEDA M. Banks versus venture capital: project evaluation,screening and expropriationJ.Journal of Finance,2004,59(2):601-621.10沈艺峰,许年行,杨熠.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历史实践的实证检验J

37、.经济研究,2004(9):90-100.11沈艺峰,肖王民,黄娟娟.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木J.经济研究,2005(6):115-124.12程华,赵祥.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8(6):519-525.13安同良,周绍东,皮建才.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J.经济研究,2009(10):87-120.14吴超鹏.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的国家如何发展高科技产业?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厦门大学,2009.15赵亚静.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政策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12.16郑晓

38、红.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大学,2013.17ARROW K.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M.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18HARHOFF D. Are there financing constraints for R&D and investment in German manufacturing firms?J. Annales d'Économi

39、e et de Statistique,1998,49(50):421-456.19CHIAO C. Relationship between debt R&D and physical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US firm-level data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es,2002,12(2):105-121.20BOND S,HARHOFF D,REENEN J V. Investment,R&D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in Britain and GermanyJ.Annales d

40、'Économie et de Statistique,2005,79(80):433-460.21AGHION P,BOND S,KLEMM A,MARINESCU I.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are innovative firms different?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4,2(3):277-288.22ALLEN F, QIAN J,QIAN M J. L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

41、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7(5):57-116.23岳鹄,张宗益. R&D投入、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8(11):110-126.24UGHETTO E. Does internal finance matter for R&D? new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Italian firm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32(6):907-925.25BROWN J R,PETERSEN B C. Cash holdings and

42、 R&D smoothing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1,17(3):694-709.26解维敏,方红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金融研究,2011(5):171-182.27王文华,张卓.金融发展、政府补贴与研发融资约束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51-57.28王山慧.中国上市公司R&D投资的融资约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29HALL B H,ORIANI R. Does the market value R&D investment by European f

43、irms?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manufacturing firms in FranceD.NBER Working Paper,2004.30NELSON R R. The simple economics of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9,67(3):297-306.31GRILICHES Z. The search of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on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Scandina

44、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94(7):29-47. 32MASKUS K E,DOUGHERTY S M.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M.New Hav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33SEGERSTROM P S. Innovation,imit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07-827.34蔡地,万迪昉.制度环境影响企

45、业的研发投入吗?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4):121-128.35方军雄.所有制、制度环境与信贷资金配置J.经济研究,2007(12):82-92.36BAUMOL W J. Entrepreneurship: productive,unproductive and destru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6,11(1):3-22.37廖开容,陈爽英.制度环境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9):1342-1347.38张杰,周晓艳,李勇.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D?J.经济研究,2011(

46、8):78-91.39罗党论,唐清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制度环境与绩效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9(2):106-118.40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管理世界,2005(7):94-l05.41谢家智,刘思亚,李后建.政治关联、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财经研究,2014(8):81-93.42陈爽英,井润田,龙小宁等.民营企业家社会关系资本对研发投资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88-97.43邵传林.制度环境、产权性质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5(3):20-25.44林洲钰,林汉川.政府质量与企业研发投资J.中

47、国软科学,2013(2):102-110.45TASSEY G. Policy issues for R&D investment in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4,29(2):153-185.46陈德球,李思飞,王丛.政府质量、终极产权与公司现金持有J.管理世界,2011(11):127-141.47HALL B H. Investment,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 the firm level: does the source of financi

48、ng matter?D.NBER Working Paper,1992.48HIMMELBERG C P,PETERSEN B C. R&D and internal finance: a panel study of small firms in high-tech industri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4,76(1):38-51.49MULKAY B,HALL B.H,MAIRESSE J. Firm level investment and R&D 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

49、ates: a comparisonD.NBER Working Paper,2000.50FAZZARI S,HUBBARD R G,PETERSEN B C.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D.NBER Working Paper,1987.51MYERS S C,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50、Economics,1984,13(2):187-221.52SINGH M,FAIRCLOTH S.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of debt on long term invest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J.Applied Economics,2005,37(37):875-883.53CARPENTER R E,PETERSEN B C. Capital market imperfections,high-tech investment and new equity financingJ.The Economic Journal,2002,

51、112(447):54-72.54HALL B. 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2,18(1):35-51.55RAJAN R G,ZINGALES L. What do we know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J.Journal of Finance,1995,50(5):1421-1460.56刘煜辉.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6-2007)M.北京:中国金融

52、出版社,2007.57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4(1):42-55.58RAJAN R G,ZINGALES L.“The great reversals: the politic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20th century”D.NBER Working Paper,2002.59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8):9-21.60朱恒鹏.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民营企业创新行为J.世界经济,2006(12):41-52.61吴延兵.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R&D: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5):67-75.62聂辉华,谭松涛,王宇锋.创新,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J.世界经济,2008(7):57-66.63唐清泉,甄丽明.管理层风险偏爱,薪酬激励与企业R&D投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