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兰州市安宁区局部路网调查数据的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分析1.引言1.1交通规划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规划以及交通流分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总是希望在现有的交通条件下寻求最好的交通出行模式,从而使得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所选择的交通路线或交通工具可以达到自己的最大满意度。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城市道路被越来越多的车辆共同使用着,这也使得交通问题更加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是城市交通的两个研究内容,其中,交通规划主要考虑城市间道路的修建和规划,适合于新兴城市的道路网建设;
2、而交通管理则是在现有交通条件下考虑如何进行交通流的分配与诱导。正因为我们的很多城市不可能大兴土木的在现有的基础上改建道路,所以,相比之下,交通管理更有实际意义,同时,因为交通道路复杂性和交通工具的多样性,也使得这一问题比较的复杂艰难。 近年来,交通管理问题中的交通流分配和信号配时两方面的研究己经比较成熟。对于交通流分配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方面是平衡分配模型的改进和求解,另一方面是非平衡分配方法的设计和分析比较。1.2交通流分配问题 所谓交通分配问题就是将预测获得的各方式机动车OD交通量,按照一定规则,符合实际地分配到路网中各条道路上,并求出各条道路的交通量。交通分配
3、的实质是对道路使用者交通出行路径选择过程的模拟,从而了解各起讫点间的交通量在道路网内的流动情况,确定各路段上的交通量,用于评价道路网的规划设计、扩容改造的合理性。在讨论交通分配问题时,我们往往把城市道路系统抽象成一个网络。当研究对象是一个城市时,网络的节点称为道路交叉点,连线为交叉点之间的路段;当研究对象是一个区域时,网络的节点为一城市,连线为城市间的道路。 交通分配问题就是在已知路段的交通流量与交通时间、OD量、路网图和路阻函数的前提下,求路网中各所谓出发点Original到目的地Destination量是指起讫点(OD对)间的交通量,即OD之间的交通量。1.3本次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
4、要进行基于兰州市局部路网调查数据的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分析,并在预测的OD交通量的基础上对交通流分别以0-1分配法、容量限制-增量分配法、多路径概率分配法进行分配,并对分配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2兰州市安宁区局部路网调查数据的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分析2.1交通小区划分交通小区是具有一定交通关联度和交通相似度的节点或连线的集合,随时间、关联度和相似度的变化而变化,反映城市路网交通特征的时空变化特性,是进行现状OD调查和未来OD预测的基础.交通调查和规划前,需要先将规划区域划分成若干交通小区。当我们对某一区域做交通小区划分时不同交通小区因其差异性而被区分,这些差异性会体现在每个交通小区都具有独特
5、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人口特性、土地特性、经济特性、社会特性。交通小区和交通网络确定后,需要将小区间的OD 交通量的作用点转移到与该小区重心比较靠近的交 通网络节点上。通常交通节点个数远多于OD作用点个数。2.1.1交通小区划分原则交通小区划分应遵照以下一些原则:1)同质性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尽量使其一致;2)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3)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以便能利用行政区政府现成的统计资料4)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内重心可取为路网中的结点5)分区数量适当,中等城市50个,大城市不超过100150个6)分区人口适当,约1000020000人。2.1.2交通小区划分标准交
6、通小区划分的标准一般有交通研究的目的、背景资料的采集、区域地理特征、土地利用特征等,这些因素一方面与交通小区的自身特性相一致,另一方面直接影响到交通小区必须遵循的划分原则。如图2-1,本文选取兰州市安宁区局部区域为研究范围,所选区域在同一行政区,又因其中间无天然屏障,也无铁路线路隔开。故划分标准为:1人口分布及土地规模培黎街道:2009年城镇用地280公顷,城镇人口6.03万人,人均城镇用地46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镇用地规模维持在280公顷,城镇人口4.95万人,人均城镇用地57平方米。十里店街道:2009年十里店街道城镇用地350公顷,城镇人口2.47万人,人均城镇用地142平方米。规
7、划至2015年城镇用地352公顷,城镇人口3.20万人,人均城镇用地110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镇用地356公顷,城镇人口3.22万人,人均城镇用地111平方米。孔家崖街道:2009年城镇用地283公顷,城镇人口1.91万人,人均城镇用地146平方米。规划至2015年城镇用地325公顷,城镇人口2.40万人,人均城镇用地135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镇用地371公顷,城镇人口4.50万人,人均城镇用地82平方米。银滩街道:2009年城镇用地191公顷,城镇人口2.93万人,人均城镇用地65平方米。规划至2015年城镇用地220公顷,城镇人口3.20万人,人均城镇用地69平方米。规划至20
8、20年城镇用地285公顷,城镇人口3.58万人,人均城镇用地80平方米。2主要交通出行特征对其进行划将兰州市安宁区政府划分至区而非区,康桥国际购物中心划分至区而非区,及小区分界线两边区域的界定,都是充分考虑其出行特性和交通特性,将其划分至与其相近、一致的区域。图 2-1 兰州市安宁区局部区域交通小区划分2.1.3小区划分结果根据小区的划分标准,将所选区域划分为五个小区,即,、。每个小区具体情况如下:区:包括费家营、兰州航空职业工业大学、长风公园,万欣家园,依园小区,桃花苑,新安雅区,葛家巷道村等,考虑该区交通流特性,将该区交通重心确定为A点。区:包括兰州交通大学、科教城、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市安
9、宁区政府、王家庄村、水挂庄村、好居名苑中心、东方学苑等。考虑该区交通流特性,将该区交通重心确定为B点。区:包括康桥国际购物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及其附属眷属楼、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甘肃省委党校等。考虑该区交通流特性,将该区交通重心确定为C点。区:包括培黎商城、安宁区妇幼保健院、培黎家属院、培黎体育馆、十里店南街小区等。考虑该区交通流特性,将该小区交通重心确定为D点。区:包括吴家湾、孔家崖村、天河宾馆、廖家庄村、怡园小区等。考虑该交通小区交通流特性,将该小区交通重心确定为E点。2.2交通网络的抽象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主要对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以及交通性的支路进行研究。在交通网络中,只有作为OD作
10、用点的交通节点之间有OD交通量需要进行分配,其它节点间并无OD交通量,不用进行分配。 兰州市安宁区局部区域路网抽象在图2-2所示的交通网络中,交通节点1、2、3、4、8分别为A、B、C、D、E五个交通小区的作用点。 图2-2 交通分配网络2.3 OD交通量预测 OD矩阵(辆/h) 表2-1 DOABCDEA0120010001400800B12000130012001000C10001300012001100D14001200120001500E80010001100150002.4路阻函数2.4.1交通阻抗 交通阻抗:交通路阻或阻抗,或者称服务水平,是对交通网络上路段或路径的交通时间、交通安
11、全、交通成本、舒适程度、便捷性和准时性等许多因素的综合,应能合理反映这些因素对出行者路径选择的影响。一般地,用交通时间表示阻抗,在具体分配过程中,有路段行驶时间和交叉口延误共同组成出行交通阻抗。2.4.2路阻函数交通阻抗在具体交通分配中可以通过路阻函数来描述。所谓路阻函数是指路段行驶时间与路段交通负荷,或交叉口延误与交叉口负荷之间的系。 本文我们用理论模型 U0(1-0.94V/C) , V/C0.9;U (2.1) U0/(7.4V/C), V/C0.9.U0:交通量为零时的行驶车速(零流车速, km/h) (1)零流车速的确定 U0= v0 r1 r2 r3; (2.2) U0:交通量为零
12、时的行驶车速(零流车速, km/h) ;v0:设计车速( km/h); r1: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r2: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 ;r3: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 ;a) 设计车速v0的确定 设计车速与道路等级的关系 表2-2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设计车速(km/h)6080406030402030单向机动车车道数24241312快速路:v0 = 80km/h (北滨河西路,即8-9-10) 建宁东路,即5-6-7-4;取 主干路:v0 = 50km/h 万新南路,即1-5-8安宁西路,即1-2-3-4次干路:v0 = 40km/h 宝石花路,即2-6-9;长新路,即3-7-10b) 自行车影
13、响修正系数r1的确定本文选的局部路网中,机动车道无分隔带,自行车未饱和,r1= 0.8;c) 车道宽度修正系数r2的确定 本文选的局部路网中机动车道宽3.5m,则:r2= 50(W0-1.5)x10-2 =50(3.5-1.5)x10-2 =1d)影响修正系数r3的确定r3 = S0 =1S0: 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比(2) 路段长度图 2-3 路段长(m)(3)路段通行能力每车道容量300pcu/h ,路段通行能力如下表2-3 路段通行能力 表2-3路线车道数(条)通行能力(pcu/h)1-2-3-42260025-6-7-42260028-9-103290021-5-82260022-6-9
14、2260023-7-10226002备注:由于所有路段都是对称的,所以上表只列出了一个方向的路段通行能力; 宝石花路原来为双向三车道,中间有渐变段,但无交叉口,不能把它处理为两条路,因此本设计处理为双向四车道;水挂庄桥两边的道路原为单车道,本设计把它两条路合为一条,即双向四车道。(4)初始交通阻抗用行驶时间表示阻抗,即 t= L/U (s) (2.3)图2-4 初始交通阻抗2.5.交通量分配2.5.1交通分配准则 交通分配准则,即用户选择路径的准则,它反映道路使用者在进行路径选择时的行为特征。一方面,所有OD对间的可选择路径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所有网络路段都具有各自的阻抗函数。这两方
15、面的共同作用,再加上道路使用者的路径选择原则,就确定了整个路网中平衡交通流的模式和相应的交通时间。2.5.2 最短路交通分配方法(最短路分配,0-1分配)1 算法思想 最短路分配又称为全有全无分配,它是一种静态的交通分配方法。在该分配方法中,取路权(两交叉口之间的出行时间)为常数,即假设车辆的路段行驶车速,交叉口延误不受路段、交通负荷的影响,每一OD点对的OD量被全部分配在连接该OD对的最短路线上,其它道路上分配不到交通量。具体的分配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l 确定路段行驶时间,寻找每个OD对之间的最短路径;l 将OD对之间的分布交通量分配至最短路径;l 计算路网中路段和交叉口的流量。2 计算:
16、1) 确定各路段走行时间,图2-4已算出。2) 确定最短路线,如下表2-4: 最短路线 表2-4OD对节点号OD对节点号A-B1-2C-D3-4A-C1-2-3C-E2-7-10-9-8A-D1-2-3-4D-A4-3-2-1A-E1-5-8D-B4-3-2B-A2-1D-C4-3B-C2-3D-E4-7-10-9-8B-D2-3-4E-A8-5-1B-E2-6-9-8E-B8-9-6-2C-A3-2-1E-C8-9-10-7-3C-B3-2E-D8-9-10-7-43)分配交通量将各OD对之间的OD交通量分配至其对应的最短路径上,并进行累加,得到如图2-5所示的分配结果。图2-5 全有全无分
17、配结果2.5.3容量限制-增量分配法1. 算法思想容量限制分配是一种动态的交通分配方法,它考虑了路权与交通负荷之间的关系,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现在比较通用。它有两种形式:容量限制一增量加载分配、容量限制一迭代平衡分配。容量限制一增量加载分配是一种近似的平衡分配法。采用容量限制一增量加载分配模型分配出行量时.将O-D表中的每一O-D量先分解成K部分。即将原O-D表(nn阶,n为出行发生、吸引点个数)分解成K个O-D分表(nn阶),然后分成K次用最短路分配模型分配O-D量,每次分配一个O-D分表,每分配一次,路权修正一次.路权采用路阻函数修正,直到把K个O-D分表全部分配到网络上。2.算法实质 将O
18、D交通量适当分割; 按全有全无法逐步分配3计算步骤本例使用容量限制一增量加载分配这种方法,具体分配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i. 将OD交通量分成若干份(等分或不等分);ii. 每次循环分配一份OD量到相应的最短路径上;iii. 每次循环均计算、更新各路段的走行时间,然后按更新后的走行时间重新计算最短路径;iv. 下一循环中按更新后的最短路径分配下一份OD量。4.计算:A. 分割OD分配次数k=4,每次OD量分配率为:40%、30%、20%、10%;a) 第一次分配,表2-5: 第一份OD矩阵 表2-5DOABCDEA0480400560320B4800520480400C4005200480
19、440D5604804800600E3204004406000b)第二次分配,表2-6:第二份OD矩阵 表2-6DOABCDEA0360300420240B3600390360300C3003900360330D4203603600450E2403003304500c)第三次分配,表2-7: 第三份OD矩阵 表2-7DOABCDEA0240200280160B2400260240200C2002600240220D2802403400300E1602002203000b)第四次分配,表2-8: 第四份OD矩阵 表2-8 DOABCDEA012010014080B1200130120100C10
20、01300120110D1401201200150E801001101500B分配第一份OD1) 计算路段走行时间,图2-4:2) 寻找各OD对间最短路,并将OD交通量分配至最短路,如表2-9; 最短路线 表2-9OD点对最短路线节点号路段容量(pcu/h)OD点对最短路线节点号路段容量(pcu/h)A-B1-2480C-D3-4480A-C1-2-3400C-E2-7-10-9-8440A-D1-2-3-4560D-A4-3-2-1560A-E1-5-8320D-B4-3-2480B-A2-1480D-C4-3480B-C2-3520D-E4-7-10-9-8600B-D2-3-4480E-
21、A8-5-1320B-E2-6-9-8400E-B8-9-6-2400C-A3-2-1400E-C8-9-10-7-3440C-B3-2520E-D8-9-10-7-46003)根据分配结果,统计路段交通量,如图2-6;图2-6第一次容量分配结果C.分配第二份OD1) 计算路段走行时间,图2-7:图2-7 第二次容量分配阻抗2) 寻找各OD对间最短路,并将OD交通量分配至最短路,如表2-10; 最短路径表 表2-10OD对节点号路段容量(pcu/h)OD对节点号路段容量(pcu/h)A-B1-5-6-2360C-D3-7-4360A-C1-5-6-7-3300C-E3-7-6-9-8330A-
22、D1-5-6-7-4420D-A4-7-6-5-1420A-E1-5-6-9-8240D-B4-7-6-2360B-A2-6-5-1360D-C4-7-3360B-C2-6-7-3390D-E4-7-6-9-8450B-D2-6-7-4360E-A8-9-6-5-1240B-E2-6-9-8300E-B8-9-6-2300C-A3-7-6-5-1300E-C8-9-6-7-3330C-B3-7-6-2390E-D8-9-6-7-44503)根据分配结果,统计路段交通量,如图2-8;图2-8第二次容量分配结果图2-9 第二次容量分配结果D.分配第三份OD1) 计算路段走行时间,图2-10:图2-
23、10第三次容量分配阻抗2) 寻找各OD对间最短路,并将OD交通量分配至最短路,如表2-11; 最短路径表 表2-11OD对节点号路段容量(pcu/h)OD对节点号路段容量(pcu/h)A-B1-2240C-D3-4240A-C1-2-3200C-E3-2-6-5-8220A-D1-2-3-4280D-A4-3-2-1280A-E1-5-8160D-B4-3-2240B-A2-1240D-C4-3240B-C2-3260D-E4-3-2-6-5-8300B-D2-3-4240E-A8-5-1160B-E2-6-5-8200E-B8-5-6-2200C-A3-2-1200E-C8-5-6-2-32
24、20C-B3-2260E-D8-5-6-2-3-43003)根据分配结果,统计路段交通量,如图2-11;图2-11第三次容量分配流量图2-12第三次容量分配结果E.分配第四份OD1) 计算路段走行时间,图2-13:图2-13第四份容量分配阻抗2) 寻找各OD对间最短路,并将OD交通量分配至最短路,如表2-12;最短路径表 表2-12OD对节点号路段容量(pcu/h)OD对节点号路段容量(pcu/h)A-B1-2120C-D3-4120A-C1-2-3100C-E3-2-6-9-8110A-D1-2-3-4140D-A4-3-2-1140A-E1-5-880D-B4-3-2120B-A2-112
25、0D-C4-3120B-C2-5130D-E4-3-2-6-9-8150B-D2-3-4-120E-A8-5-180B-E2-6-9-8100E-B8-9-6-2100C-A3-2-1100E-C8-9-6-2-3110C-B3-2130E-D8-9-6-2-3-41503) 根据分配结果,统计路段交通量,如图2-14;图2-14 第四次容量分配结果F.对所有路段,累加四次分配交通量,如图2-15:图2-15 容量限制分配总交通量2.5.4 多路径概率分配法1 算法静态多路径分配也称静态Logit分配方法。由于交通网络的复杂性和交通状况的不确定性,出行者对路线的选择可采用概率分配的方法,根据情
26、况定义不同路径的选择概率,然后将交通量根据概率分配到路网上去。1)算法实质:就是在假设路段阻抗为随机变量,以及每位出行者有不同阻抗估计值的基础上,研究有多少出行者使用每一条路径。求解上述问题的成功算法是众所周知的 Dial(1971)算法,该算法有效地实现了Logit路径选择模型。2)算法基本思想a) 出行者不是在出发点就决定选择哪条路径,而是在出行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做一次关于下一步选择哪条路段走向目的地的选择,即真正选择的不是路径,而是路段。b) 出行者在一个节点处选择路段时,并不是以该节点为起点的路段都考虑,只有那些有效路段才可能被选择到。3) 改进的多路径概率分配模型(改进的Logit
27、模型) P(r,s,k)=exp-t(k)/ /exp-t(i)/ (2.4)P(r,s,k)-OD量T(r,s)在第k条出行路线上的分配率; t(k)- 第k条出行路线的路权(出行时间);-分配参数; m有效出行路线条数。4) 各顶点至其它各交通作用点最短路长表2-13各节点至其它各OD作用点最短路长 表2-13DO1(A)2(B)3(C)4(D)8(E)108.3311.5520.5816.3628.3303.2212.2513.99311.553.2209.0316.16420.5812.259.03023.7754.2111.8415.0622.6812.15611.854.207.4
28、215.049.79715.087.424.2011.8111.96816.3613.9916.1623.710916.008.3510.5218.135.641018.0010.358.5216.137.642. 计算取=3.3;L(i-j,s)=d(i,j)+Lmin(j,s); (2.5)=/n; (2.6)Lw(i,j)=exp-L(i-j,s)/ ; (2.7)Nw(i)=Lw(i,j); (2.8)En(i)= Lw(i,j); (2.9)P(i,j)= Lw(i,j)/ Nw(i) (2.10) En(i)L w(i,j)/ Nw(i)Q(i,j)=P(i,j)T(r,s) (2
29、.11)(1)A-B -1) 计算各交通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1) 令r=, 即从出行起点开始进行分配;2) 判别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1,2、1,5,有效路段为1,2;L(1-2,2)=d(1,2)+Lmin(2,2)=8.33+0=8.33 = L(1-2,2);3) 计算有效路段1,2的边权Lw(1,2),取=3.3。4) Lw(1,2)=exp-L(1-2,2)/ = exp-8.33/8.33=0.03695) Nw(1)=Lw(1,2)=0.03696) P(1,2)= Lw(1,2)/Nw(1)=17) Q(1,2)=P(1,2
30、)T(1,2)=11200=1200辆/h(2) A-C -1) 计算各交通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2) 令r=, 即从出行起点1开始进行分配;3) 判别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1,2、1,5,有效路段为1,2;L(1-2,3)=d(1,2)+Lmin(2,3)=8.33+3.22=11.55; = L(1-2,3);4) 计算有效路段1,2的边权L w(1,2),取=3.3。5) Lw(1,2)=exp-L(1-2,3)/ = exp-8.33/8.33=0.03696) Nw(1)=Lw(1,2)=0.03697) P(1,2)= Lw(1,
31、2)/ Nw(1)=18) Q(1,2)=P(1,2)T(1,3)=11000=1000辆/h9) 令r=,即从开始进行分配,连接路段为2,3.2,6,有效路段为2,3;10) L(2-3,3)=d(2,3)+Lmin(3,3)=3.22=3.22; = L(2-3,3);11) Lw(2,3)=exp-L(2-3,3)/ = exp-3.22/3.33=0.036912) Nw(2)=Lw(2,3)=0.036913) P(2,3)= Lw(2,3)/ Nw(2)=114) Q(2,3)=P(2,3)T(1,3)=11000=1000辆/h(3)A-D -1) 计算各交通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
32、短路全,查表2-132) 令r=, 即从出行起点1开始进行分配;3) 判别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1,2、1,5,有效路段为1,2;L(1-2,4)=d(1,2)+Lmin(2,4)=8.33+12.25=20.58; = L(1-2,4);4) 计算有效路段1,2的边权Lw(1,2),取=3.3。5) Lw(1,2)=exp-L(1-2,3)/ = exp-20.58/20.58=0.03696) Nw(1)=Lw(1,2)=0.03697) P(1,2)= Lw(1,2)/ Nw(1)=18) Q(1,2)=P(1,2)T(1,4)=11400=1400辆/
33、h9) 令r=,即从开始进行分配,连接路段为2,3.2,6,有效路段为2,3;10) L(2-3,4)=d(2,3)+Lmin(3,4)=12.25; = L(2-3,4);11) Lw(2,3)=exp-L(2-3,4)/ =0.036912) Nw(2)=Lw(2,3)=0.036913) P(2,3)= Lw(2,3)/ Nw(2)=114) Q(2,3)=P(2,3)T(1,4)=11400=1400辆/h15) 令r=,即从开始进行分配,连接路段为3,4.3,7,有效路段为3,4;16) L(3,4,4)=d(3,4)+Lmin(4,4)=9.03; = L(3-4,4);17) L
34、w(3,4)=exp-L(3-4,4)/ =0.036918) Nw(3)=Lw(3,4)=0.036919) P(3,4)= Lw(3,4)/ Nw(3)=120) Q(3,4)=P(3,4)T(1,4)=11400=1400辆/h(4)A-E -1) 计算各交通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2) 令r=, 即从出行起点1开始进行分配;3) 判别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1,2、1,5,有效路段为1,2、1,5;4) L(1-2,8)=d(1,2)+Lmin(2,8)=22.32; L(1-5,8)=d(1,5)+Lmin(5,8)=16.36;= L
35、(1-2,8)+ L(1-5,8)/2=19.34;5) 计算有效路段1,2、1,5的边权Lw(1,2)、Lw(1,5);Lw(1,2)=exp-L(1-2,8)/ =0.0222Lw(1,5)=exp-L(1-5,8)/ =0.06136) Nw(1)=Lw(1,2)+ Lw(1,5)=0.08357) P(1,2)= Lw(1,2)/ Nw(1)=0.026P(1,5)= Lw(1,5)/ Nw(1)=0.7348) Q(1,2)=P(1,2)T(1,8)=0.026800 =213辆/hQ(1,5)=P(1,5)T(1,8)=0.734800 =587辆/h9) 令r=,即从开始进行分配
36、,连接路段为2,3.2,6,有效路段为2,6;10) L(2-6,8)=d(2,6)+Lmin(6,8)=13.99; = L(2-6,8);11) Lw(2,6)=exp-L(2-6,8)/ =0.0369 E(2)= P(1,2);12) Nw(2)=Lw(2,6)=0.036913) P(2,6)= Lw(2,6)/ Nw(2) E(2)=0.26614) Q(2,6)=P(2,6)T(2,8)=0.266800=213辆/h接着可依次取节点、为i点,重复上述步骤,便可将OD量T(1,8)分配到整个网络上,其分配结果为:Q(5,6)=138辆/h; Q(5,8)=449辆/h;Q(6,9
37、)=351辆/h; Q(9,8)=351辆/h;(5)B-A -2) 计算各交通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3) 令r=, 即从出行起点开始进行分配;4) 判别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2,1、2,3、2,6,有效路段为2,1;L(2-1,1)=d(2,1)+Lmin(1,1)=8.33+0=8.33 = L(2-1,1)=8.33;5) 计算有效路段2,1的边权Lw(2,1);6) Lw(2,1)=exp-L(2-1,1)/ =0.03697) Nw(2)=Lw(2,1)=0.03698) P(2,1)= Lw(2,1)/Nw(2)=19) Q(2,
38、1)=P(2,1)T(2,1)=11200=1200辆/h(6)B-C -10) 1)通过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2)i= 起点开始进行分配;3)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2,1,有效路段为2,3L(2-3,3)=d(2,3)+Lmin(3,3) =3.22= L(2-3,3)=3.224)有效路段2,3的边权Lw(2,3),取=3.3。5) Lw(2,3)=exp-L(1-2,3)/ = exp-3.22/3.22=0.03696) Nw(2)=Lw(1,2)=0.03697)P(2,3)= Lw(2,3)/ Nw(2)=18)Q(2,3)=P(
39、2,3)T(2,3)=11300=1300辆/h(7)B-D -11) 1)通过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2)i= 起点开始进行分配;3)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2,1,2,3,2,6有效路段为2,3L(2-3,4)=d(2,3)+Lmin(3,4)=3.22+9.03=12.25= L=12.254)有效路段2,3的边权Lw(2,3),取=3.3。5) Lw(2,3)=exp-L(2-3,4)/ = exp-12.25/12.25=0.03696) Nw(2)=Lw(2,3)=0.03697)P(2,3)= Lw(2,3)/ Nw(2)=18)Q
40、(2,3)=P(2,3)T(2,4)=11200=1200辆/h9) 令r=,即从开始进行分配12) 10)通过节点3至出行终点4的最短路全,查表2-1311)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3,4,3,2,3,7有效路段为3,4L(3-4,4)=d(3,4)+Lmin(4,4)=9.03= L=19.0312)有效路段3,4的边权Lw(3,4),取=3.3。Lw(3,4)=exp-L(3-4,4)/ = exp-9.03/9.03=0.036914) Nw(3)=Lw(3,4)=0.036915)P(3,4)= Lw(3,4)/ Nw(3)=116)Q(3,4)=P(
41、3,4)T(2,4)=11200=1200辆/h(8) B-E -13) 1)通过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2)i= 起点开始进行分配;3)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2,1,2,1,2,6有效路段为2,7L(2-7,1)=d(2,7)+Lmin(7,1)=13.99= L(2-7,1)=13.994)有效路段3,2的边权Lw(3,2),取=3.3。5) Lw(2,7)=exp-L(2-7,1)/ = exp-13.99/13.99=0.03696) Nw(2)=Lw(2,7)=0.03697)P(2,7)= Lw(2,7)/ Nw(7)=18)Q(2
42、,7)=P(2,7)T(2,8)=11000=1000辆/h9) 令r=,即从开始进行分配14) 10)通过节点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11)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6,5,6,7,6,9有效路段为6,9L(6-9,8)=d(6,9)+Lmin(9,8)=9.79= L(6-9,8)=9.7912)有效路段2,1的边权Lw(2,1),取=3.3。Lw(6,9)=exp-L(6-9,8)/ = exp-9.79/9.79=0.036914) Nw(6)=Lw(6,9)=0.036915)P(6,1)= Lw(6,9)/ Nw(6)=116)Q(6,9)=
43、P(6,9)T(2,8)=11000=1000辆/h17) 令r=,即从开始进行分配15) 18)通过节点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19)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9,6,9,8,9,10有效路段为9,8L(9-8,8)=d(9,8)+Lmin(8,8)=5.64= L(9-8,8)=5.6420)有效路段2,1的边权Lw(2,1),取=3.3。Lw(9,8)=exp-L(9-8,8)/ = exp-5.64/5.64=0.036921)Nw(9)=Lw(9,8)=0.036922)P(9,8)= Lw(9,8)/ Nw(9)=123)Q(9,8)=P(9
44、,8)T(2,8)=11000=1000辆/h(9)C-A -16) 1)通过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2)i= 起点开始进行分配;3)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3,2,3,4,3,7有效路段为3,2L(3-2,1)=d(3,2)+Lmin(2,1)=11.55= L=11.554)有效路段3,2的边权Lw(3,2),取=3.3。5) Lw(3,2)=exp-L(3-2,4)/ = exp-11,55/11.15=0.03696) Nw(3)=Lw(3,2)=0.03697)P(3,2)= Lw(3,2)/ Nw(3)=18)Q(3,2)=P(3,2
45、)T(3,1)=11000=1000辆/h9) 令r=,即从开始进行分配10)通过节点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11)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2,1,2,3,2,6有效路段为2,1L(2-1,1)=d(2,1)+Lmin(1,1)=8.33= L(2-1,1)=8.3312)有效路段2,1的边权Lw(2,1),取=3.3。Lw(2,1)=exp-L(2-1,1)/ = exp-8.33/8.33=0.036914) Nw(2)=Lw(2,1)=0.036915)P(2,1)= Lw(2,1)/ Nw(2)=116)Q(2,1)=P(2,1)T(3,1)=
46、11000=1000辆/h(10)C-B -1)通过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2)i= ,起点开始进行分配;3)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3,2,3,4,3,7有效路段为3,2L(3-2,2)=d(3,2)+Lmin(2,1)=3.22= L(3-2,2)= 3.224)有效路段3,2的边权Lw(3,2),取=3.3。5) Lw(3,2)=exp-L(3-2,4)/ = exp-11,55/11.15=0.03696) Nw(3)=Lw(3,2)=0.03697)P(3,2)= Lw(3,2)/ Nw(3)=18)Q(3,2)=P(3,2)T(3,2
47、)=11300=1300辆/h(11) C-D -1)通过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2)i= 起点开始进行分配;3)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3,2,3,4,3,7有效路段为3,4L(3-4,4)=d(3,4)+Lmin(4,4)=9.03= L(3-4,4)= 3.224)有效路段3,4的边权Lw(3,4),取=3.3。5) Lw(3,4)=exp-L(3-4,4)/ = exp-11,55/11.15=0.03696) Nw(3)=Lw(3,2)=0.03697)P(3,4)= Lw(3,4)/ Nw(3)=18)Q(3,4)=P(3,4)T(3
48、,4)=11200=1200辆/h(12)C-E -1)通过节点i至出行终点的最短路全,查表2-132)i= 起点开始进行分配;3)与节点邻接的有效路段,并计算有效出行路线长度;连接路段为3,2,3,4,3,7有效路段为3,2,3,7L(3-2,8)=d(3,2)+Lmin(2,8)=17.21L(3-7,8)=d(3,7)+Lmin(7,8)=16.19=L(3-4,8)+L(3-7,8)/2= 16.704)有效路段3,2,3,7的边权Lw(3,2),Lw(3,7)取=3.3。5)Lw(3,2)=exp-L(3-2,8)/ = exp-17.21/16.70=0.0333Lw(3,7)= exp-L(3-2,8)/ = exp-16.19/16.70=0.04086)Nw(3)= Lw(3,2)+Lw(3,7)=0.07417)P(3,2)= Lw(3,2)/ Nw(3)=0.449P(3,7)= Lw(3,7)/ Nw(3)=0.5518)Q(3,2)=P(3,2)T(3,8)= 0.4491100=494辆/hQ(3,7)=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支持服务高效承诺函4篇
- 无追索保理合同模板(3篇)
- 民族风格手工艺品质量认证承诺书6篇
- 2025年社交媒体行业内容传播与用户增长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项目管理任务分解WBS工作表样板
- 销售合同管理模板及条款审查流程
-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AI技术发展与智能化应用场景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山东安全员考试题库软件及答案解析
- 儿科急救护理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江南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好题汇编】2023-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有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消化内镜室护士护理应知应会考核试题及答案
- 牙科种植与修复病例的多学科联合治疗
- 2025年党纪学习教育应知应会100条(含答案)【收藏学习】
- 冠心病防治科普知识
-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案例
- 师承确有专长考试中药学功效表格记忆
- Unit1YouandMe单元知识清单-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图书管理员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命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