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4)_第1页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4)_第2页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4)_第3页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4)_第4页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彩教育网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2、 Na23 P 311右图表示某种细菌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下列各项与第4段曲线下降无关的是( )A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B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C细菌天敌数量的增加DpH值等生存条件的变化2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试验时,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液泡的颜色变深,体积变小C能区分原生质层外界面的位置D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壁3马铃薯在空气中贮藏了一周,然后在纯氮中贮藏一周,最后又置于空气中贮藏。在实验中测定释放的CO2,结果如右图。在第三周多产生和释放的CO2可能来自( )A酒精B淀粉C乳酸D葡萄糖4将2株同样健壮的植物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假设2株植物的

3、溶液以上部分大小完全相同,实验过程中则会出现( )A2植株蒸腾速率和离子吸收速率相等B2植株蒸腾速率和离子吸收速率不同C2植株蒸腾速率相同,离子吸收速率不同D2植株蒸腾速率不同,离子吸收速率相同5近年来科学家报导大气圈的臭氧层严重受损,造成紫外线增强的现象。紫外线为高能量的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前提,植物短暂的暴露在高紫外光条件下,其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显现受抑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B囊状膜受到破坏C暗反应受抑制DDNA受到破坏6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子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番茄无子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

4、变异B无子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子果实C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D无子番茄属于单倍体植物7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B.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丝织物和毛织物。C. 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后,pH值由4.68变为4.28,这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D. 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8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

5、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9室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0.1 mol·L1氨水; 0.1 mol·L1 NH4Cl溶液; 含有0.1 mol·L1盐酸和0.1 mol·L1 NH4Cl的混合溶液; 含有0.1 mol·L1 NaOH溶液和0.1 mol·L1氨水的混合溶液。四种溶液中C(NH4)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BCD10反应(1)、(2)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

6、I2(1)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反应中NaHSO4均为氧化产物BI2在反应(1)是还原产物,在反应(2)中是氧化产物C氧化性:MnO2>>>I2D反应(1)、(2)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15112006年中国防治禽流感药物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从中药材提取的金丝桃素对人工感染的H5N1亚型禽流感家禽活体具有良好的治愈率。已知金丝桃素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金丝桃素的分子式为C17H22O3NB. 金丝桃素能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两种芳香族化合物C. 在加热条件下金丝桃素能

7、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 D. 1mol金丝桃素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12A-D是含同一元素的四种物质,相互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D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那么A不可能是( ) A. S B. Si C. Al D. Fe 13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H 0。4 s(秒)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A 、B、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4s内用物质B表示的

8、反应速率为0.075 mol·L1·s1C达平衡后若通入一定量氦气,A的转化率降低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增大 14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的大小为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不可能有:( ) AE1<E0    Bp1<p0       CE2>E0     Dp2>p015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

9、路中电容器极板1上的电量随时间变化的qt曲线如图所示,则( )At1、t3两个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且方向相同 Bt1、t3两个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且方向相反Ct2、t4两个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且方向相同 Dt2、t4两个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且方向相反16如图,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轴上a、b两点相距12m。t 0时a点为波峰,b点为波谷t 0.5s时,a点为波谷,b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a0x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长可能是8m;C周期可能是0.5s D波速一定是24m/s.17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

10、位置,而后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应是( )A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B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D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3m+M)gAOBC18如图所示,圆O在匀强电场中,场强方向与圆O所在平面平行,带正电的微粒以相同的初动能沿着各个方向从A点进入圆形区域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从圆周上不同点离开圆形区域,其中从C点离开圆形区域的带电微粒的动能最大,图中O是圆心,AB是圆的直径,AC是与AB成角的弦,则匀强电场的方向为( )A沿AB方向B沿AC方向C沿OC方向D沿BC方向1

11、9有一块质料均匀、厚度一定的透明玻璃平板,一束单色光由空气中照射到玻璃板上,第一次沿垂直于板面方向入射,第二次沿与板面成某一倾角方向入射。( ) A. 第一次入射时光的方向未发生偏折,说明此时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中相同B. 一、二两次光在玻璃中传播时经历的时间相同C. 一、二两次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不同D.一、二两次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相同20中子n、质子p、氘核D的质量分别为现用光子能量为E的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的方程为.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 ) A B C D21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

12、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 ) 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班级_姓名_准考证号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 第卷(共10题共174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2(18分)(4分)用米尺测量一杆的长度。杆的两端A、B在米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杆的长度为 cm。 (6分)本实验利用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层的油膜,估测

13、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将5 mL的油酸倒入盛有酒精的玻璃量杯中,盖上盖并摇动,使油酸均匀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读出该溶液的体积为N mL。用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空量杯中,记下当杯中溶液达到1mL时的总滴数n。在边长约40 cm的浅盘里倒入自来水,深约2 cm,将少许石膏粉均匀地轻轻撒在水面上。用滴管往盘中水面上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由于酒精溶于水而油酸不溶于水,于是该滴中的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形成油酸薄膜。将平板玻璃放在浅方盘上,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可认为已形成单分子层油酸膜。用彩笔将该单分子层油酸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取下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量出该单分子层油酸膜的面积s。在估算

14、油酸分子大小时,可将分子看成球形。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数据和符号表示,油酸分子的半径 r 。(8分)图示的电路可用于测量电池E的内阻r。电池的电动势未知。图中A是电流表,其内阻并不很小,V为电压表,其内阻亦不很大,R是一限流电阻,阻值未知,3个电键K1、K2、K3都处于断开状态。(4分)写出测量电池内阻的实验步骤,用适当的符号表示该步骤中应测量的物理量:(4分)用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池内阻的表示式为r 。23(18分)一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如图1所示。磁场对圆环的磁通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的最大磁通量0和变化周期T都是已知量。求在t = 2T

15、时间内,金属环中消耗的电能。24(18分)一圆环A套在一均匀圆木棒B上,A的高度相对B的长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A和B的质量都等于m,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 < mg)。开始时B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面高度为h,A在B的顶端,如图所示。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木棒与地面相碰后,木棒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反向运动,并且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设碰撞时间很短,不考虑空气阻力,问:在B再次着地前,要使A不脱离B,B至少应该多长?hAB25(20分)有一种电子仪器叫示波器,可以用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示波器的核心部件是示波管,它由电子枪、偏转极板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图所示是示波

16、管的工作原理图。设灯丝产生的热电子由阴极飞出时的初速度忽略不计,电子枪间的加速电压为U0。竖直偏转极板YY和水平偏转极板XX长都为,YY和XX两极板间的距离均为d。YY和XX紧密相连,不计它们间的间隙。水平偏转极板XX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D。如果在偏转极板XX上不加电压,偏转析板YY上也不加电压,电子将打到荧光屏上中点O(即坐标轴的坐标原点)。如果在偏转极板XX上不加电压,只在偏转极板YY上加一电压Uy(正值),电子将打到荧光屏y轴上正方向某一点,求光点的y坐标值。如果在偏转极板YY上不加电压,只在偏转极板XX上加一电压Ux(正值),电子将打到荧光屏上x轴上正方向某一点,求光点的x坐标值。若加速

17、电压为U0=500V,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1cm,偏转极板长=10cm,D=20cm,Uy=4sin10t(V);而XX方向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荧光屏上观察到的亮线的yx的函数关系式。 26(13分)某无色水溶液,由H+、NH4+、Ca2+、Na+、SiO32-、CO32-、NO3-、SO42- 中若干组成,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A. 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3.4g气体B. 取与A等体积溶液通入过量CO2,产生白色沉淀0.1mol,再向其中加入过量H2SO4溶液,产生气体,沉淀不溶解,过滤,取滤液做如下实验。C. 取B中滤液适量,微热浓缩,再向其中加入少量

18、Cu粉,产生红棕色气体。D. 取B中滤液少量,向其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实验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C的化学方程式: 。原无色水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7(19分)X、Y、M、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Z单质和水,X与Y、W可分别形成YX3和XW型共价化合物,YX3极易溶于水。X与M可形成电子总数为18的液态化合物,该化合物电子式是_,是 _(极性或非极性)分子。Z元素氢化物的沸点比M的氢化物_(填“

19、低”或“高”)。原因是:_已知X单质和Y单质反应生成YX3是可逆反应,H<0。将X、Y的两种单质以等物质的量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达到化学平衡时,任何一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b. 反应过程中,Y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c. 达到化学平衡时,X、Y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 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e. 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YX3的体积分数增大Z元素与常见的金属元素N形成NZ2的化合物,该物质消耗1mol氧气,放出Q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示装置

20、,两玻璃管中盛满XW溶液,C()、 C()为多孔石墨电极。接通S1后,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C(I)的电极名称是 ;C(II)的电极反应式是 。28(17分)高一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a、_; b、_。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 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实验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

21、有任何变化时,取出试管,往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消褪,为探究此现象,该小组同学从查阅有关材料中得知:Na2O2与H2O反应可生成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试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观点:(可选用试剂:Na2SO3、Na2S、FeSO4)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实验现象为_。29(17分)某有机物X(分子式为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为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式进行如下实验(见下表),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格。实验步骤实验内容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X与醇或羧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均能生成有果香味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X

22、的分子内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33.5g X与100 mL 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X的可能结构简式_写出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_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X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填序号)_。A水解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消去反应E加聚反应F中和反应OH a. HOOCCHCH2CH2CH2COOH下列物质与X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_,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_。c. HOOCCHCOOCH3OH b. HOOCCHCHCHOOH OH d. H3COOCCH(CH2)4COOCH3OH e. H3COOCCOOCH3f. H

23、2CCHCHCOOHOH OH OH 写出X与O2在铜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所得到的所有可能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班级_姓名_准考证号_30(一)(10分)在盛有稀葡萄糖溶液的A、B玻璃管内加入不同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敝口放在光亮处,每隔1小时测定葡萄糖液的浓度和酸碱度(pH),前3小时数值变化如图所示,再撤去光照,重复上述测定工作,又历经3小时。请回答:(1)呈绿色的是 管,理由是 。(2)在最初3小时内,葡萄糖浓度在A管上升而在B管下降的原因是 。(3)撤去光照后3小时内,两支玻璃管中葡萄糖浓度和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在图中画出。(二)(14分)在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可以用人

24、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载培蔬菜。 左下表为营养液成分表,右下图解为无土载培的番茄体内代谢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成分含量Ca(NO3)21gKH2PO40.25gKCl0.12gMgSO4Fe(NO3)20.25g0.25gMo极少蒸馏水1000ml O2 CO2 温室气体 C6H12O6 E CO2+H2O+能量 H2O 矿营 质养 离液 子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 多糖番茄体内 (1)天气晴朗,光照充足,营养液中矿质离子完全满足需要,为使番茄增产,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列举两项)。(2)过程中,在释放O2的同时,还产生的物质有 ;在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 。(3)图中物质E是 作用非常重要的中间产物

25、,它产生于细胞质基质。此外,E还可以通过 作用转变为丙氨酸。(4)营养液中, 离子进入番茄体内后,将成为不可再利用元素,而H2PO4- 进入番茄后,可用于 等物质的合成。31、(12分)为了研究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是否对植物的开花具有影响,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取20个水仙头,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0个不做任何处理,任其自然生长,作为对照;另一组10个水仙头均剥去部分鳞片叶,露出花芽,并用0.1mg/mL的萘乙酸处理。两组放在相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培养。实验组的10个水仙头除2个死亡外,其他8个分别在69天时间内开花,平均比对照组早开花一个月。据此得出萘乙酸可以促进水仙开化的结论,在实验中有

26、哪些不够严密的地方,请你列举三处并分别加以改正。(1) 改正: (2) 改正: (3) 改正: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参考答案第卷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DCCBAADBD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答案DBCDBDCDCC第卷22、38.48 (4分); 答案在38.46至38.51之间的均给4分,有效数字错的不给分。 (6分) 实验步骤及应测的物理量为:闭合k1,k3打向1,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0,电流表的读数为I0(设为电压表的内阻,则有)k3打向2,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1(以表示电池的电动势,I1表示通过

27、电池的电流,则有,;由、式得)闭合k2,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2,电流表的读数I2(设通过电池的电流为I,则有,设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为I2,则有I = I2+ I2)23解:由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可知在t=0到时间内,环中的感应电动势在到时间内,环中的感应电动势 2 = 0 在到时间内,环中的感应电动势 在到t = T 时间内,环中的感应电动势4 = 0 由欧姆定律可知以上各段时间内环中电流分别为, i2 = 0 , , i4 = 0 在t=2T时间内环所消耗的电能 由、式得24解:释放后A和B相对静止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B着地前瞬间的速度为 B与地面碰撞后,A继续向下做匀加速运动,B竖直向上做匀

28、减速运动。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和 B与地碰后向上运动到再次落回地面所需时间 在此时间内A的位移 要在B再次着地前A不脱离B,木棒长度L必须满足条件 L x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L 25解:(1)设电子从电子枪打出时的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得: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后作类平抛运动,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离开电场时好象从极板中点沿末速度方向射出一样,所以:或(2)同理可得:(3)分析知:光点始终不会打到偏转极板上。将代入得:(cm)在轴方向上,00.2s内(V),代入得:(cm)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光点在荧光屏上参与了两个运动,方向上作周期为的简谐运动,而在轴方向上,00.2S内从坐标原点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方向运动的最大距离是2cm;以后每隔0.2S都从坐标原点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由于荧光屏上的光点有一定的暂留时间,所以在荧光屏上显示的图象是一个周期的完整的正弦曲线图象,即:(cm)26、(13分)(1)(3分) (2)(3分)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