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5奔月的理想 沪教版_第1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5奔月的理想 沪教版_第2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5奔月的理想 沪教版_第3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5奔月的理想 沪教版_第4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5奔月的理想 沪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 奔月的理想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教学目标1能收集、讲述嫦娥奔月等与中秋节有关的一些民间传说;2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为祖国发展感到自豪。教学重点激发奔月的兴趣和理想。教学难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教材说明本课是中秋与重阳单元的第一课。关于中秋节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编了两课:第1课是从中秋的传说、嫦娥奔月引出人类奔月的理想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第2课

2、是从中秋的习俗引出家庭团圆和祖国统一。本课共有3个板块:,“聪明豆”: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看到的月亮,发挥想象。由此可以联系到嫦娥奔月等与月亮有关的传说。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但本课着重于有关人类向往登月这方面的故事,有关团圆的故事可放在下一课去讲。“七色光”:教材提供了一组照片:科学幻想探险小说环绕月球,进一步表明了人们对探索月球奥秘的兴趣,而阿波罗登月表明人们从幻想走向现实,用科学去探索和开发月球。此外,还有关于我国航天事业成就的照片,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上网搜寻有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信息,组织一次交流活动,或组织一次小报编写展示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发展感到自豪的情感。“我

3、能行”:科学是不断被发现和创造的。在实现了登月的理想后,让学生再插上理想的翅膀,展开想象,让他们畅想:“假如我到地球上,会做什么?”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的强烈欲望。这一栏目的教学顺序可以调整,启示学生人类要对月球进一步开发。教学活动活动一:课前活动: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与中秋有关的民间传说,和父母交流这些民间传说所表达的人们的愿望,特别是向往了解月球的愿望。活动二:猜猜谜语:“有时像眉毛,有时像小船,有时挂树梢,有时玉盘照。”交流看到月亮时会想些什么。活动三:故事交流:师生一起讲述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交流关于月亮的传说。活动四:上网浏览:收集人类登月的过程及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信息,并向大家交流。活动

4、五:奇思妙想:画一画自己登月、开发月球的理想,进行交流。学习评价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评价意见,贯彻目标趋向和过程趋向相结合的原则,重在过程中评价。本课的学习评价结合上课进行,主要项目是:1能说出与中秋节有关的一些民间传说,主要采用家长评价;2能收集我国航天事业成就的资料,主要采用小组评价;3会交流自己的科学畅想,主要采用集体评价。注意事项教学资源文字资料资料名: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

5、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逢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使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领徒弟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等后羿他们走后不久,逢蒙手持宝

6、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逢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  

7、0;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烛,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老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这个传说反映了人们向往了解月亮的心愿。文字资料资料名: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

8、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文字资料资料名:环绕月球内容提要被誉为科学幻想和探险小说之父的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所写的环绕月球是从地球到月球的续集。说的是三位旅行家到月球去探险,由于途中一颗火流星的影响使他们逸出轨道,无法抵达月球。旅行家们不顾危险,仔细观测月球的面貌并作了笔记。他们乘坐的炮弹最后坠人太平洋,被一艘军舰救起,并受到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本书通过三位旅行家的奇异历险,描绘了太空变幻无穷的美景。文字资料资料名: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加加林1934年出生于苏联格扎茨克区克

9、卢希诺镇,1955年从学校毕业后参军,1957年成为战斗机飞行员,1960年被选为宇航员,1968年因飞机失事遇难。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9时叮分,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飞船,在“东方”号运载火箭的驱动下,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太空飞行的壮举,他在1小时48分钟绕地球飞行的太空旅行中,留下了“地球是蓝色的”这一名言。“东方”1号飞船由球形密封舱和圆柱形仪器舱组成,重约473吨。“东方”号运载火箭是三级火箭,总长3836米,起飞重量287吨,最大飞行速度是每秒8千米,刚好略大于物体   

10、0;绕地球飞行的环绕速度(每秒79千米)。“东方”1号飞船在近地点180千米、远地点222-327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了一圈后,加加林乘坐密封舱返回地面,在离地7千米高度时,加加林弹出飞船座舱,然后在距地面4千米的高度打开巨大的降落伞软着陆,密封舱也以同样的方式着陆。文字资料资料名: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又一里程碑。    为实现载人登月,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初就组织实施了“阿波罗”计划,到登月成功,历时近十年,耗资200多亿美元。

11、0;   载人登月决非轻而易举的事,美国为此做了三件重大的事情。首先他们在对“土星”号运载火箭进行改造完善以后,研制出了“土星”5号运载火箭;其次是进行了六次不载人登月飞行试验;最后是设计出了性能优异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它由服务舱、指挥舱和登月舱三个部分组成,指挥舱是宇航员生活、工作的地方,也是全船的控制中心,服务舱与指挥舱一道构成飞船的主体,登月舱是供登月使用的,它分为下降级和上升级两个部分。1969年7月16日,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在肯尼迪宇航中心腾空而起,“土星”5号火箭将飞船送上了登月的遥远航程,经过两天半的飞行,飞船进入

12、了月球轨道,登月舱与飞船脱离,载着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另一名宇航员科林斯仍留在飞船的指挥舱内。两名宇航员艰难地踏上了月球表面,他们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两个半小时,行走了大约100米,采集了22千克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然后驾驶登月舱的上升级与飞船会合对接,重新返回地球,并于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着陆。    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阿姆斯特朗,他在踩下第一步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对于个人来说,这是很小的一步,但对于人类,它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这次成功的登月行动为人类在不远的将来踏上更多的其他

13、星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今,人们正在计划重返月球,并期待着在那儿实现永久性移民,在月球上生活和生产。文字资料资料名: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是指绕地球运行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包括科学探测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科学探测卫星主要为各种应用卫星及载人飞船等人造飞行器提供科学数据。美国1958年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探险者”1号,主要任务是探测大气层、太阳辐射、空间电磁场和测定地球形状等。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这也是科学探测卫星。  

14、;  技术试验卫星是进行新技术试验的卫星。如验证航天技术中的新原理、新材料、新方案、新仪器等;在人类进入太空之前,科学家就曾多次发射乘载动物如狗、猴子、白鼠等的技术试验卫星,用来验证生物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情况。    应用卫星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卫星,在所有人造卫星中其数量最多,约占90。按不同的用途,应用卫星可分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    人造卫星的运行区域几乎是真空,没有空气的阻力,因此其外形不用像收音机那样一定得设计成流线型,根据不同用

15、途,卫星的形状各异,有球形、多面体形、方体形以及圆锥形等。卫星的组成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仪器设备,称为专用系统,如用于测量、遥感·、转发等的仪器;另一部分为保障系统,包括壳体、太阳能电池、传热系统及各种控制系统,它们用于保证卫星在太空正常飞行。别看一颗卫星不大,里面包含有几万个元器件,结构可复杂呢!(摘自黄元森等编著的从航空到航天,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文字资料资料名:“神舟”号宇宙飞船“神舟”一号宇宙飞船于201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15时4C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工作人员从飞船内取出有效载

16、荷表明完全满足载人医学要求。此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神舟”二号宇宙飞船于2019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在轨道上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式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17、。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神舟”二号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各种实验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    “神舟”三号宇宙飞船于2019年3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18、,b发射升空,在太空预定轨道运行了180多天,环绕地球飞行2821圈后返回地面。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在低轨飞行e8的轨道衰变规律、陨落分析燃料最优分配、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突破。“神舟”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诲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载的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多种重要生理参数:脉搏、心跳、呼吸、饮食、排泄,等等,并随时受到地面指挥中心的监控。文字资

19、料资料名:“神舟”四号飞船升空返回始末2019年12月30日凌晨,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北京航天城。这里是中国太空飞船的飞行控制中心,也是载人中国航天测控的神经中枢,担负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任务的指挥调度、信息处理、监控显示、分析计算和飞行控制等任务。在现代化指控大厅,4块面积为48平方米的巨幅屏幕上,显示着从我国西北大漠载人航天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火箭上端承载着中国航天的新生代“神舟”四号飞船。大屏幕上方的液晶显示屏上清晰地标示着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飞行时间,大厅里排列有序的数百台终端微机的显示屏上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数据,不断传来各测控站(

20、船)宏亮、准确的报告声,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在参试阵容中,有年逾花甲、两鬓斑白的科技专家,也有30岁左右的年轻人,而且大部分是近几年毕业的博士、硕士和学士。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密切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在出色地完成了3次“神舟”号飞船的飞行控制任务之后,广大科技人员紧紧围绕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积极探索新途径,刻苦研究新技术,不断提高中心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应急处理能力,在进一步研制和完善航天器透明控制、应急逃逸救生、高精度轨道确定、飞控计划自动生成、返回控制和着陆预报、高速数据处理和可视

21、化监视显示等一系列重点技术的基础上,又先后突破了应急控制、自主应急返回、舱内仪器仪表仿真、故障自动判决等关键技术,在工程技术上实现了飞控手段自动化、飞控决策智能化、飞控过程可视化,真正成为一个功能丰富、反应快捷、运算正确、控制精准的现代化飞行控制中心。在这次任务中,中心主要担负着试验飞船遥测数据接收、处理和显示,遥控指令和数据注入实施,轨道计算和确定,飞船返回控制监视和搜救指挥以及留轨舱的长期管理等任务。按照工程总体计划安排,这次飞行试验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一致。0时39分,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大厅里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10、9、8、7、6”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点火!”“起飞”在

22、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神舟”四号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亮点,最后隐匿在无穷的天际里。来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的测控数据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飞船飞行情况在这里采用了可视化的显示方式。飞船发回的一组组抽象数据,在巨幅显示屏上还原成真实的画面。在大屏幕显示的画面上,记者看到:火箭正常起飞2分钟后,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塔和船箭进行了正常分离。发射后约10分钟,船箭分离。此时,担任这次飞行试验任务的年轻总调度果断地下达了帆板展开的命令。从“神舟”号飞船首次飞行试验任务开

23、始,他已是第四次坐在这个关键岗位上。随即,遥测机房内一位年龄不足30岁的技术人员用鼠标迅速地点击了发令键,向飞船发出了人轨指令,这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采用透明控制方式向“神舟”四号飞船送的第一个极其关键的指令。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1秒钟后到达飞船,飞船徐徐打开太阳能帆板。    在计算机机房,科技人员日不转睛地监视、处理着计算机显示屏幕上一组组流动的数字,手指在飞速敲击着微机键盘,计算着飞船实时轨道。船箭分离8分钟,轨道专家组综合技术人员通过计算和选优,得出了飞船人轨参数。    稍顷,北京航天指挥

24、控制中心正式宣布:“神舟”四号飞船准确进人预定轨道。据技术专家透露,在前3次飞行试验中,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对飞船的实时轨道计算精度优于100米,这种精密定轨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此时,指控大厅大屏幕蔚蓝色的背景上,相互交织而又排列有序的飞船飞行曲线,真实而又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中心技术人员的指挥控制下,“神舟”四号飞船仿佛一只牵在手中的风筝,在太空中尽情地遨游文字资料资料名:中国为什么要探月?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被誉为“地球的情人”,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首先,月球

25、是研究地球起源与演化的最佳“标本”。月球表面保存着自46亿年前形成以来至31亿年以前的地质活动记录,这有助于人们认识地球、太阳系以至整个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历史。    其次,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月球广泛分布的岩石中,蕴藏有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仅玄武岩中含有可开采利用的钛金属至少就有100万亿吨。    第三,月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岩屑、粉尘、角砾岩和冲击玻璃组成的细小颗粒状“土壤”。这层月壤中富含由太阳风粒子积累所形成的气体,如氢、氦、氖等,这些气体尤其是氦3,是核

26、聚变反应的高效燃料,地球上极为稀少。每年从月球上开采100吨氦3,就能满足世界范围内能源的需求。    另外,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磁场、地质构造稳定、弱重力、高洁净的特殊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是进行许多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制造一些昂贵生物制品与特殊材料的理想场所。(参见中国科技画报2019年第1期)文字资料资料名:我国探月的技术和财力够不够?从1962年起,中国就开始对美苏两国发射的各种月球探测器进行了跟踪研究。目前,无论从运载火箭、卫星研制探测仪器,还是测控能力,乃至对月球信息的处理、对月球样品的分析,我们基本上都能依靠现有力量独立承担。仅就运载火箭而言,我

27、国一共有三大类型九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中,“长征”3号甲系列的3种火箭,可分别将1600千克、2400千克和3300千克的探测器直接送人奔月轨道。将来月球探测器要在月球表面着陆并返回,会对运载火箭提出更高的要求,届时最大运载能力达到28吨的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完全能满足要求。    应该承认中国还不可能投入太多经费用于深空探测,但据估算,基于现有的技术,只需投入修2-3千米地铁的经费,我们就能实现首次探月计划,我国的月球探测将是目标先进、技术可靠、廉价高效的。文字资料资料名:现在探测月球迟吗?当前,各国都把目光投向月球,希望开发利用月球资源,促进科学研究,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美、俄、日本和欧洲都组织力量进行研究,相继制定了各自的探月计划。2019年美国提出了“新盛世”计划,将发射大量低成本的小型月球探测器。在世界航天大会上,美国宣布了“新前锋月球探测计划”,明确今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