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计量基础问答题_第1页
石油计量基础问答题_第2页
石油计量基础问答题_第3页
石油计量基础问答题_第4页
石油计量基础问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简答题 1、简述成品油计量中散装成品油重量计算时数据处理的一般规定?答:1. 油品单位为吨和立方米时,有效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单位为千克和升时,有效数字为整数。 2. 油品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时,有效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3. 油品密度单位为g/cm3时,有效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单位为 kg/m3时,有效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4. VCF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五位; 5. 损耗率保留至万分位; 6. 取3.14159; 7. 油品空气浮力修正:容量计算油量时采用(201.1), 流量计计算油量时采用Fa值; 8. 在计算油量的重量过程中中间步骤可以多保留一位。3、根据立式罐内轻

2、质油品测温是如何规定的?答:1.测罐内油品温度的温度计应是最小分度值为0.2玻璃棒全浸式水银温度计,读取温度时估读至0.1;或用最小分辨率为0.1的防爆型的便携式电阻温度计(PET)。2. 立式罐内轻质油品测温部位:当油面高度3m时,在油面深度的1/2处测一点;当3m油面高度4.5m时,在顶液面下1/6处和顶液面下5/6处测两点;当油面高度4.5m时,在顶液面下1/6处、油面深度的1/2处和顶液面下5/6处测三点。3. 当使用保温盒测量立式油罐罐内轻质油品温度时的测温点停留时间:油品标准密度小于775kg/m3时,运动状态浸没时间为 5分钟,静止状态浸没时间为10分钟;油品标准密度775825

3、 kg/m3时,运动状态浸没时间为 5分钟,静止状态浸没时间为15分钟;油品标准密度825875 kg/m3时,运动状态浸没时间为12分钟,静止状态浸没时间为25分钟;油品标准密度875925 kg/m3时,运动状态浸没时间为20分钟,静止状态浸没时间为45分钟。4. 罐内油温的确定:当有2个以上测温点,取各测油位置的测量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为罐内平均油温;若 3点测温,当某点的温度大于三点的平均温度的1,则在上部与中部、中部与下部测温点之间加测一点,取 5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油品的平均温度。4、油品损耗按储运作业环节分哪几种,油品损耗处理原则是什么?答:油品损耗按储运作业环节可分为保管损耗、运输损

4、耗和零售损耗。油品损耗的处理原则是:一切损耗处理必须实事求是,有依据,有凭证,不得弄虚作假。出库前的一切损耗由经营单位负担,不得转嫁给用户和其它单位。中转、代管油品在油库等保管、收、发各环节发生的一切定额损耗由委托方负担。5、油品超耗后计量员如何处理?索赔工作主要包括哪几项内容?答:1、油库收油,计量员发现油品进库出现超耗(溢)时,应及时指派另一计量员进行复测,共同分析超耗(溢)情况,并及时上报值班领导。 2、当属于非保量运输,确证发货方责任且超耗大于互不找补幅度时,油库可向发货方索赔。索赔手续如下:(1) 油库应按规定填写经计量员和油库主任共同签名的油罐验收计量记录油品运输超耗(溢)通知书,

5、并立即传真给发货方和大区公司,在10天内将上述资料寄出。 (2) 认真保管好有效的计量工具和原始记录,如油罐测量原始记录、收油凭证、油罐动态分户账、计量器具检定修正表等以备发货方和大区公司复核。 油品超耗后索赔工作主要内容1、超耗索赔必须具备下列文件: (1) 根据收油凭证填制油品 运输超耗(溢余)通知书 (2)罐车验收及复测记录或油罐验收计量记录、油船舱容计量记 录。以上表据必须在规定的时期内寄 给发货单位。2、超耗(溢余)索赔(退赔)货款,按结算程序单独核算。 3、处理期限:收货方必须于同批油品全部到达后10天内提出索赔资料(以邮戳为准),逾期由收货方负担。发货方收到索赔资料后,于一个季度

6、内结清。4、如供货合同有协议规定的,就应按合同规定要求办理。 6、按照误差表现的特性可以把误差分为哪三种,消除这三种误差的办法各是什么?答:在误差理论中,按照误差的表现的特性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消除系统误差的基本方法有:以修正值的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在实验过程中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在测量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使系统误差抵消而不致带入测量结果中。根据随机误差的对称性和抵偿性可知,当无限次的增加测量次数时,就会发现测量误差的算术平均值的极限为零。因此,只要测量次数无限多,其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就不存在随机误差。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测量次数不可能无限多,但我们可以尽量多

7、测几次,并以多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得值,以达到减少或消除随机误差的目的。 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会歪曲客观现象,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设法从测量列中找出含有粗大误差的测得值并加以剔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判别粗大误差的主要方法是采用莱依达准则(3 准则),通过计算来找到粗大误差予以剔除。 7、混油有什么危害?答:油品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对其质量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同性质的油品不能相混,否则会使油品的质量下降,严重时还会使油品变质。尤其是各种中、高档的润滑油,含有多种特殊作用的添加剂,当加有不同体系的添加剂的油品相混时,就会影响它的使用性能,甚至会使添加剂沉淀变质。比如

8、润滑油中混入轻油会降低闪点和粘度。食品机械油脂混入其他润滑油脂则会污染食品。 8、简述大呼吸损耗的发生过程?答:大呼吸损耗是指在收油发油时罐内气体空间体积改变而产生的损耗。 油罐收油时,罐内液面升高,压缩上部的气体,使气体的压强增大而导致呼吸阀打开产生排气。一般收进多少体积的油品,就要排出大致相同的体积的混合气体,损耗是很大的。发油时,罐内体积空间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罐外的空气通过真空阀被吸入罐内,补充因发油而多出来的空间体积。吸入的大量空气使罐内油蒸气的浓度降至很低,这样又加剧了油品的蒸发。 大呼吸损耗虽然只在进行收发作业时才会发生,但因为它每次引起的排气量和蒸发量一般都很大,所以由此产生的损

9、耗数量也是很大的。9、降低油品损耗的措施有哪些?答:降低油品损耗,主要依靠在储运工作中的科学地合理地进行管理和操作,按照损耗发生的规律采用适当的降耗措施,加强工作责任心,防止产生不应出现的额外损耗。 油品损耗数量的大小,除了与容器的操作质量不良而产生的残漏损耗有关之外,还分别与油罐经大小呼吸排出罐外的混合气数量以及混合气中油蒸气的浓度成正比。残漏量、排气量和油气浓度,这三者的数量越大,损耗量也就越大。因此,制定有效可行的降耗措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降低油品损耗的措施主要有: 1、减少操作环节,合理使用油罐; 2、合理安排储运作业,减少呼吸损耗;3、利用辅助设备,减少呼吸损耗; 4、降

10、低油罐温度,减少蒸发损耗;5、保持设备状态完好;6、用好计量口,避免大呼吸损耗; 7、认真操作,防止发生滴洒残漏。 10、什么是虚假盈亏?虚假盈亏有什么危害?答:因受技术水平和条件的限制或数量管理方法的不完善,油品计量结果不能反映真实的数量,这种因计量数量管理原因而造成的油品数量虚假的盈或亏,称做“虚假盈亏”。 虚假盈亏的危害性主要是歪曲掩盖了损耗的真实情况,使油品计量无法做到准确可靠,给结算和管理带来了混乱,它不仅使企业或某一交接方受到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使我们难以发现工作上的差错,管理上薄弱环节以及容器设备使用上的缺损和失误。 六、论述题1、根据人工计量时何种情况下,测量数据不能作计

11、量交接?计量中发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测量数据不能作计量交接的主要有以下情况: 1、计量器具未经检定直接使用; 2、使用超周期的计量器具; 3、计量器具有明显的损坏或缺陷(如立式油罐严重倾斜或罐底严重变形);4、液面在浮盘的非计量区内进行测量;5、测量过程中未按国家标准的规范进行测量的数据(如收发油后油面稳定时间不足;测温点和浸没时间不到位,取样代表性差等);6、违反了量油的顺序(应先量油高、再测水高,后测温和取样);7、收(发)的最小测量油高小于2m;8、未取得计量员上岗证或到期未复证的人员所测量的数据; 9、在测量过程中,有串油、漏油现象;10、测量数据的读数不规范(如SY-05#

12、密度计的读数估读至0.1kg/m3,而采用靠近法)等。 油品计量中发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体积、温度和密度三方面造成的,其表现如下: 油罐容积表不准;油高(水高)测量有错,未正确使用修正值及尺带的温度修正;罐底严重变形;大油罐收(发)小批量;管线存量不清;串油;运输容器余油未卸净;未考虑浮顶状况;导向管积水;油温未读准:温度计失准;未在规定位置测温;未正确使用温度修正值;量油口位置不适;测密度时读数不准;密度计失准;未正确使用密度修正值;未在规定部位采集油样;油品分层等;油量计算时取舍数不规范等。 2、什么是虚假盈亏?虚假盈亏有什么危害?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检查虚假盈亏?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论述检查方法及

13、发生差错的原因。答:因受技术水平和测量条件的限制以及计量操作中疏忽大意的影响,油品的计量数值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不能反映真实的数量,这种因素都被计量损耗量的公式包容在内,使得按照公式计量出来的数量并非是真正合理的损耗量。有时因额外的丢失和差错使作业前后的差量很大而实际损耗并不大,有时又因计量不准确使计算量有盈余而实际却是亏损了很多。这种情况,就是计量工作中通常所说的“虚假盈亏”。虚假盈亏的危害性主要是歪曲掩盖了损耗的真实情况,使油品计量无法做到准确可靠,给结算和管理带来了混乱,它不仅使企业或某一交接方受到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使我们难以发现工作上的差错,管理上薄弱环节以及容器设备使用上

14、的缺损和失误。 在实际损耗管理工作中不能只是简单地计算和统计差量,还应核对出损耗量加以分析、比较,认真检查,找出其中虚假成分,使油品计量数据更加合理,准确,一般可以从油品的体积、温度和密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检查。 从油品体积上检查经过每一道储运环节以后,油品体积的减少量都不应该超出定额损耗规定的范围,如果体积的变化超过了定额损耗所规定的很多,就应该分析原因、查明情况。为发现油品的体积变化有无异常或差错,可以在作业前后分别测量参与作业油品的体积和温度,然后根据相应的体积修正系数将油品的体积换算为标准体积进行比较。也可以用另一方法:设作业前的体积为V1,体积修正系数为VCF1,作业后的体积为V2,

15、体积修正系数为VCF2,可以求出V2VCF2VCF1与V1比较,或V1VCF1VCF2与V2比较。体积上发生差错可能有以下各种原因:1、容量表数不准;2、油品测量是否有错;3、罐底是否存在影响液高测量的变化;4、大罐做小批量的收发作业;5、管线中的存油量在在作业前后有变化使计量结果不准;6、防止串油;7、注意检查车船等运输容器的余油是否卸净;8、用浮顶罐计量时要考虑浮顶的起浮状态;9、外浮顶浮船的底部积水进入导向管内将影响测量结果。 3、论述油品损耗的发生原因及其类型,针对于此我们可采取那些措施降低损耗?答: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油品的自然蒸发以及装液容器难以避免的洒滴、渗漏、容

16、器内壁的黏附,车船底部余油未能卸净等而造成的。油品损耗按照油品物理形态变化可分为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在发生损耗的两种情况中,蒸发是造成油品损失的主要原因。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过程。任何温度下这个过程都在不断地进行。油品蒸发时,油蒸气分子从液体表面逸出,扩散到液面之上的大气空间中,除了一部分油蒸气返回液面中去重新凝结成液体之外,其余的油蒸气就存留在气体空间里,使油品数量减少,形成永久的损失。在蒸发过程中,逸出液面的油蒸气数量不断增加,直到饱和才会停止。如果装油容器是敞开的,或者有孔隙与大气相通时,油蒸气就会散出容器之外,使容器内的油气浓度降低,无法达到饱和状态(除非温度极低,很少的油蒸气就

17、会饱和)。这样就不断地进行,使损耗数量增加。在密闭的装油容器中,随着油气的蒸发,或者当液面升高压缩容器中的气体时,气体的压强也会逐渐变大,超过呼吸阀的控制压力时,油气也会排出容器之外,产生大量损耗。 在蒸发过程中,油品由液态变为气态。这种损耗的产生主要是因油品本身的物理性质而决定的。 除了自然蒸发以外,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因容器的洒漏而产生的残漏损耗。包括作业中滴洒渗漏的油液,容器内壁粘附的薄油层,容器底部未能卸净的残留余油等,也是造成损耗的重要原因。在发生这些损耗时,油品不发生形态变化。这种损耗主要是由容器以及操作完成的质量决定的。 油品损耗按照油品物理形态变化可分为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按作业环

18、节可分为保管损耗,运输损耗和零售损耗。其中,蒸发损耗可以按照发生原因分为自然通风损耗、小呼吸损耗、大呼吸损耗和装油损耗。 油品损耗数量的大小,除了与容器和操作质量不良而产生的残漏损耗有关之外,还分别与油罐经大小呼吸排出罐外的混合气数量以及混合气中油蒸气的浓度成正比。残漏量、排气量和油气浓度,这三者的数量越大,损耗量也就越大。因此,制定有效可行的降耗措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根据各项措施的操作范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操作环节,合理使用油罐。2、合理安排储运作业,减少呼吸损耗。3、利用附属设备,减少呼吸损耗。4、降低油罐温度,减少蒸发损耗。5、保持设备状态完好。6、用好计量口,避

19、免大呼吸损耗。7、认真操作,防止发生滴洒残漏。4、油品损耗处理的原则?油品运输损耗的处理规定有哪些? 答:油品损耗的处理必须实事求是,有依据,有凭证,不得弄虚作假。 收货方负担定额损耗,发货方承受溢余,责任方负担超耗。确系由于承运方责任造成超耗时,由承运方负担。油品运输损耗的处理规定主要有: 铁路运输损耗按批次结算,同批、同品种发运的油品溢耗可以相抵,但其中单车超耗500 kg以上时,应单独核算,不得相抵。运输损耗在扣除定额损耗后,超耗、溢余的互不找补幅度:油轮、油驳为发货量的0.3 ,铁路罐车、汽车罐车为发货量的0.2 。 对超耗量和溢余量的规定是,油品的运输损耗超过定额损耗并超过互不找补幅

20、度时,超出部分为超耗量。超耗量有时就简称超耗。收货量与定额运输损耗量之和大于发货量部分为溢余量。当超耗量、溢余量不超出互不找幅度时,由收货方承担。 发生超耗后,收货方在确认己方没有责任时可以提出索赔。超耗(溢)量从1 kg算起,并作为索赔(退款)的数量。 索赔量的计算方法: 索赔量运输损耗定额损耗互不找补幅度 索赔量的计算结果为正值时,由承运方承担索赔,计算结果为负值时,油库不必申报索赔。 出现超溢量时,退还的数量计算方法: 退还量收货量发货量互不找补幅度 退还量的计算结果为正值时,由油库如实做退还手续,计算结果为负值时,油库不必退还。 无论是收油方的退赔还是购油方的退还,赔还的数量一旦确认之

21、后,这些油品将在账面上予以结算。依照规定退赔的货款应该按程序单独核算。 为防止混油和容器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 1、油品在收发、输转和灌装等作业时,应根据油品的不同性质,将各管线、油泵分组专用。在管线、油泵需混用时,应清扫管线及泵内余油,对特种油品和高档润滑油要专管、专泵、专用。 2、油罐、油罐汽车、铁路罐车和油船如改装其他油品时,应进行清洗,确认容器合乎要求方可使用数。我国计量立法的宗旨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立法的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什么是检定?检定

22、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工作内容:检定是由计量检定人员利用测量标准,按照法定的计量检定规程要求,包括外观检查在内,对新制造的,使用中的和修理后的计量器具进行一系列的具体检验活动,以确定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等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可供使用,计量检定必须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及封印等,以判断其是否合格。什么叫校准?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结果既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校准

23、还可确定其它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校准结果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按照误差表现的特性可以把误差分为哪三种,消除这三种误差的办法各是什么?在误差理论中,按照误差的表现特性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消除系统误差的基本方法有: 以修正值的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在实验过程中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 在测量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使系统误差抵消而不致带入测量结果中。根据随机误差的对称性和抵偿性可知,当无限次的增加测量次数时,就会发现测量误差的算术平均值的极限为零。因此,只要测量次数无限多,其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就不存在随机误差。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测量次数不可能无限多,但

24、我们可以尽量多测几次,并以多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得值,以达到减少或消除随机误差的目的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会歪曲客观现象,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设法从测量列中找出含有粗大误差的测得值并加以剔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判别粗大误差的主要方法是采用莱依达准则(3 准则),通过计算来找到粗大误差予以剔除。论述检定与校准的区别1.校准不具有法制性,是企业资源溯源的自愿行为;检定具有法制性,是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2.校准主要用以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3.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规定,检定的依据

25、必须是检定规程。4.校准不评定计量器具合格与否,但当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要求;检5.定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6.校准结果通常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立式油罐罐内轻质油品测温部位、取样部位是如何规定的? 答:立式油罐罐内轻质油品测温部位: 当油面高度3 m时,在油面深度的1/2处测一点; 当3m油面高度4.5m时,在顶液面下1/6处和顶液面下5/6处测两点; 当油面高度4.5 m时,在顶液面下1/6处、油面深度的1/2处和顶液面下5/6处测三点。立式罐罐内轻质油品取样部位的规定: 当油面

26、高度3 m时,在油面深度的1/2处取样; 当油面高度3m时,取样位置在油品深度1/6处(上部)、油品深度1/2处(中部)和油品深度5/6处(下部); 油样按1:1:1的等比例体积做混合样。写出GB/T1885中标准密度表的使用。 根据油品类别选择相应油品的标准密度表; 确定视密度所在标准密度表中的密度区间; 在视密度栏中,查找已知的视密度值;在温度栏中找到已知的试验温度值。该视密度值与试验温度值的交叉数即为该油品的标准密度值。 如果已知视密度值正好介于视密度栏中两个相邻视密度值之间,则可以采用内插法确定标准密度。已知温度值正好界于温度栏中两个相邻温度值之间,但不采用内插法,用较接近的温度值查表

27、。密度计的使用规定有哪些? 用于油品贸易交接计量的密度计应选用SY-05型或SY-02石油密度计,使用密度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密度计的玻璃应光洁、透明、无裂痕和其他影响读数的缺陷; 密度计的分度标尺刻线和数字应清晰,标尺纸条应牢固地贴于干管内壁,并应有判断标尺是否发生移动的标记; 密度计的压载物应固定在压载室内,即躯体底部,压载物为干燥的金属弹丸,金属弹丸不得有明显的移动; 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 密度计要依照JJG1302004工作玻璃浮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检定周期最长不超过 2年,用于油品贸易交接计量的石油密度计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量油尺的使用规定有哪些? 使用量油尺前

28、,应检查量油尺是否合格,使用中的量油尺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尺带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各连接部件,应牢固可靠; 尺带不许扭折、弯曲及镶接; 刻度线、数字应清晰,分度值为1mm; 尺砣尖部无损坏; 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 根据被测油品的黏度,选用不同类型量油尺,使用量油尺前应校对零点,并检查尺砣与挂钩是否连接牢固。 量油尺使用后应擦净,收卷好,放在固定的尺架上。 油品交接计量使用的量油尺要依照J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进行检定,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检定周期最长不超过 6个月。液体玻璃温度计的使用规定有哪些? 一、油品计量交接应选择最小分度值为0.2的玻璃棒全浸式水银温度计。使用中的温度计应符合

29、以下规定: 玻璃棒内的毛细管水银柱不许断裂; 感温泡无裂痕; 温度计的刻线和数字清晰; 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二、为避免由视差引起的误差,读数时应抓住温度计,使视线与杆管基本垂直。温度计的感温泡应始终浸泡在液体中,读数时应按温度计校准时的浸液深度将液柱部分浸入液体中。 三、当温度计不在校准的浸液条件下使用时,为获得正确的读数,应按杆管露出部分的修正的规定进行露出液柱的修正。 玻璃液体温度计要依照JJG1302004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检定周期为1年。写出GB/T1885中20体积修正系数表的使用。 根据油品类别选择相应油品的体积修正系数表; 确定标准密度所在体积修正系数表中的密度区间; 在标准密度栏中,查找已知的标准密度值,在温度栏中找到油品的计量温度值,二者的交叉数即为该油品由计量温度修正到标准温度的体积修正系数。 如果已知标准密度值界于标准密度行中两相邻标准密度值之间,则可以采用内插法。温度值不必采用内插法,用较接近的温度值查表。根据立式罐内轻质油品测温是如何规定的? 1.测罐内油品温度的温度计应是最小分度值为0.2玻璃棒全浸式水银温度计,读取温度时估读至0.1;或用最小分辨率为0.1的防爆型的便携式电阻温度计(PET)。 2. 立式罐内轻质油品测温部位:当油面高度3m时,在油面深度的1/2处测一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