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型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星宿(xiù)绾起(wn)桑梓( z)面面相觑(qù)B.聒噪(gu)虚忘(wàng)拖沓(tà)根深蒂固(dì)C.豢养(juàn)停滞(zhì)诓骗(kung)腐草为营(yíng)D.恣睢(shuì)阔绰(chuò)觅食(mì)正重其事(zhè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首先要懂得爱身边的人

2、,与身边的人和睦相处,就会快乐起来、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_,谅人所_,恕人所_礼人所_,让同事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增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A. 不欲 不及 不能 不知B.不及 不能 不知 不欲C. 不能 不知 不欲 不及 D.不知 不欲 不及 不能3.选出对下面一段话从语法角度表述有误的一项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从小没有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

3、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A.加点的"对"和"从"都是介词,"真正的读者"是偏正短语,"文化与修养"是并列短语。B."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C.是病句,应该去掉"能否"或者在"养成"前加上"能否"D.是条件关系的复句。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B.范爱农是一个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他看人总像是在藐视

4、。C.梁山泊义士林冲在最后一次战斗中,痛失一只手臂。D.儒林外史是一部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活动和精神面貌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是清代小说家。5.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分)(1) 春蚕到死丝方尽, (2) _,病树前头万木春。(3) 欲渡黄河冰塞川,_ (4居庙堂之高则有其民,_ (5)人有悲欢离合, _,此事古难全。二.阅读理解(55分)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 6题【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古离别-韦庄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

5、江南。【注释】漠漠;弥漫 毵毵sn柳条下垂的样子 不那同不奈,即无奈6.选出对下面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甲】诗一改送别诗的离愁别恨、伤感低沉的情调,写得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B."辅"是"辅佐""护卫"的意思,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宏伟,使诗歌意境开阔。C.【乙】第四句运用想象的手法,写出了江南春色宜人,尽是欢笑的美景。D.【乙】诗虚实相生,成功的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把离人的悲苦之情表达得含蓄而婉转。(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

6、-11题。(14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

7、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修欧阳修 掇(du)拾取,采取。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3分)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修

8、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B.朝而往,暮而归。 乐其地僻而事简。C.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D.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8.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道 其 风 俗 之 美 使 民 知 所 以安 此丰 年 之 乐 者 幸 生无 事 之时 也9.翻译下列句子。(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10.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2分)11.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3分)(三)、阅读选文完成12-13 题。(5分)材料一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

9、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犬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赃衣服回家。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家长 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已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家长 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劲,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家长 3作为 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

10、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已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家长 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摘自"校长会"微信公众号)材料二2017年9月到12月期间,XX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XX 省中小学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节选自追寻教育之源对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审思)材料三 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钊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

11、连柯曾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创造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

12、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劳动教育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入,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1日,有删节).12.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

13、材料三第、段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C.要增长青少年的劳动知识和见识,主要靠社会劳动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D.青少年学生只有在劳动创造中才能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13.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作答。(四)阅读选文完成14-18题。(20分)秋山寻野从维熙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山的苍绿和空中

14、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车子大约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走小路,保证会有发现。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但仍有不少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

15、。走了一段崎岖山路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野趣的"情痴",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的脚边。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溪水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

16、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有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己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物写生。静一一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

17、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南来的雁,北来的雁,在我篮里下窝蛋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一一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

18、,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等了。出山时,秋阳高悬。司机问我"您老玩得开心吗?我立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道遥游呢 (选自河北日报2019年5月17日,有改动)14."秋山寻野"中的"野",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4分)15.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受骗上当( )( )( )沁人心脾16.品析语言。(6分)静一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

19、匆匆南归。(从词语运用的角度)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17.文中引用了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有什么作用?(3分)18.请对文章的第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4分)(五).阅读选文,完成19-22题。(13分)读书要精到极致"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穷年皓首研治一经,虽受条件所限,难以遍览群书,但读一部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在精选中择好书。好书,能使人"通天下之精微、晓万物之是非"

20、;。书之好,在文、在理、在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蕴藏着文明的记忆,集聚着智慧的结晶。读书不失为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经验的一种捷径。选择一本好书,如同结识一位挚友,"交谈"之中体会人间五味、"相顾"之间看尽世事变迁、"聆听"之际感悟个中真谛。"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领袖论著,可以领悟精神实质,提升思维层次;读人文社科,可以纯正思想品性,陶冶品德情操;读历史典籍,可以通晓古今中

21、外,明辨是非善恶。在精品中得余味。对待读书,要有"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读书,是将所学转化为所得,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而精读,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知识快餐"的时代,一些人抱怨精读耗时太长、单位时间内获取知识量太少,实则不然。只有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才会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而只追求学习数量、不追求学习质量的人,即使拥有那些"匆匆掠过"却未消化吸收的知识,也对个人成长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虽"快"却是"慢"了。唯

22、怀有潜心钻研的工匠精神,下足"细功夫"读书,对妙语珠字精抠细品,方能万千笔墨胸中藏,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获。在精用中求实践。古人云"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精用是读书的试金石,也是读书成果的"实战场"。只会死读书而不能有效运用的人,学问再多也是纸上谈兵。会读书的人,把读书得到的知识、积累的成果向实践行动转化,与岗位需求对接,以学习力助推战斗力保障力的生成。在用的过程中,要有"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毅力与决心,远活名钓誉之心,戒急功近利之意,去冒进浮躁之气,才会避免陷入"蛮干、瞎干、胡干

23、"的误区,避免走进"空谈"的尴尬窘境,着力解决"用得对、用得准、用得好"的问题。"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读书"精"到极致才能有"质"的飞跃。19.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是什么?(3分)20.请分析第四段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21.阅读全文,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读书要有质的飞越"。B.作者提倡精读一本书,反对"博览群书"。C.作者认为只有精读才能促

24、进个人的成长。D.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实践,用于解决问题。22.下面文字应插入文中的第几段和第几段之间?说说理由。(4分) 段和_段之间理由 三.写作(两个题目任选其一)(50分)题目1._也是一种牵挂2.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而来自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喝彩,也将给我们的生活注入鲜活的美丽,有时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500字。答 案(九年级期末)一.积累与运用1.A 2.B 3.D 4.C 5.略 二.阅读(一) 6.C(二)文言文:7.D 8. 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9.(1)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2)又庆幸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10. 与民同乐11.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异:甲文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多用而字,有回环咏叹的意味。乙文用散句描写 12. D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