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洁净空调系统验证方案新_第1页
2017洁净空调系统验证方案新_第2页
2017洁净空调系统验证方案新_第3页
2017洁净空调系统验证方案新_第4页
2017洁净空调系统验证方案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类别:部门:文件编号:页数:洁净厂房(区)空调净化系统再确认方案XXXXXXXXXXX公司1 .引言1.1 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的概述1.2 设备的基本情况:1.3 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的验证简述1.3.1 验证范围1.3.2 验证目的1.3.3 验证标准1.3.4 验证进度安排1.4 变更确认1.5 风险评估1.5.1 降低计划1.5.2 雎和确认的质量风险评估2 .验证小组及职责2.1 验证领导小组2.2 验证领导小组职责2.3 验证实施小组及职责3 .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3.1 运行确认所需的文件3.2 仪器仪表的检定3.3 空调净化系统操作手册、SOP及控制标准3.4 高效过滤

2、器的检漏试验3.5 空调设备的测试3.6 高效过滤器的风速测定3.6.1 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3.6.2 风量计算3.6.3 房间静压差测定(风压测定)3.6.4 房间温湿度测定3.6.5 主要工作间照度测定3.6.6 自净时间的确定4 .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性能确认4.1 支持性文件及相关操作规程的检查4.2 性能确认的运行周期4.3 HVAC系统性能确认项目及监测频率4.4 洁净区各房间悬浮粒子的测定4.5 洁净区各房间的沉降菌的测定4.6 悬浮粒子、沉降菌采样点分布原则:4.7 悬浮粒子、沉降菌取样计划4.8 表面菌测试4.9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5 .洁净室臭氧消毒的验证:5.1 验证目

3、的:5.2 设备基本情况:5.3 臭氧浓度和分布均匀度测试5.4 灭菌周期的确定6 .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7 .偏差分析及处理8 .相关SOP的修订9 .验证结果分析及评价10 .验证结论批准附件:附件1:变更确认表附件2:培训评估表附件3:仪器仪表校验记录附件4:相关sop检查记录附件5: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记录附件6:空调机组的运行测试记录附件7:冷凝机组运行测试记录附件8:洁净室风量测试和换气次数记录附件9:洁净室压差监测记录附件10:洁净室温度、相对湿度监测记录附件11:主要工作间照度检测记录附件12:自净时间确认记录附件13:各房间悬浮粒子测定记录附件14:各房间的沉降菌测定记录

4、附件15:表面菌监测记录附件16:臭氧浓度测试记录附件17:洁净室微生物灭菌前后对比测试记录附件18:HVA面统日常监测项目、频率与验证周期附件19:偏差处理单1 .引言1.1 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的概述公司于XX年XX月份建造XXXX心间,XXX间建筑面积为XXXXX2做中洁净区面积xxxxXm洁净级别参照d级。空调净化系统供xxxx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简称HVAC(统)由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冷热源)、空气输送和分配设备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空气进行冷却、加热加湿和净化处理,还能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为确保XXXXXXA句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符合GM体口生产工艺要求,必须对洁净区、洁

5、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进行验证和日常监控。1.2 设备的基本情况:组合式空调机组一览表(供洁净区用)型号设备编号制造商安装位置组合式空调机组技术参数型号设备编码送风段标定风量(M/h)余压(Pa)风机电机功率380/3/50加热段翅片形式加热量表冷段氟盘管段加湿段力口湿量(kg/h)初效段滤料材质/形式中效段滤料材质/形式外形尺寸1.3 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的验证简述1.3.1 验证范围此文件适用于本公司XXX车间XXX洁净区净化系统的验证,包括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和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性能确认。1.3.2 验证目的通过验证活动,证明XXX»吉净区空调净化系统能在要求范围内正确运

6、行并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生产工艺要求及验证标准。1.3.3 验证标准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标准洁净级别项目参照D级换气次数/h压差(Pa)悬浮粒子/M3>0.5um>5um沉降菌(CFU/4h)表面微生物动态温度(C)相对湿度(为1.3.4 验证进度安排验证小组批准再验证方案后组织实施,该项目验证活动主要包括运行确认、性能确认。时间安排:1.4 、变更确认再验证确认前的关键部件、高效过滤器系统标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的变更情况,并确认。变更确认见附表11.5 风险评估确认为了降低和控制XXXXX吉净区空调系统相关的风险,建立有效的洁净区空调系统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危险进行识别、评价

7、,制定减小风险的计划和对风险减少计划的执行,及执行后的评价,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风险分析内容。1.5.1 降低风险计划(1)在验证的准备阶段,对所有相关的文件均进行一次核查,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2)对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以确保全部验证过程能按文件规定执行。(3)确保各种仪表均经过校验。设备操作完全按SOP勺要求执行。1.5.2 验证和确认的质量风险评估表1.6 、验证培训验证方案确定后,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评估培训效果培训评估表见附件22 .验证小组及职责2.1 验证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2 验证领导小组职责组长、副组长:成员:2.3 验证实施小组及职责小组职务姓名

8、所在部门职责3 .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是为证明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生产工艺要求而进行的实际运行试验。在运行确认阶段,所有的空调设备必须开动,与空调系统有关的工艺排风、除尘机也必须开动,以利于空气平衡,调节房间的压力。运行确认的主要内容有:空调设备测试、高效过滤器的检漏和风速测定、空调调试和空气平衡。3.1 运行确认所需的文件运行确认所需的文件序号文件或调试报告名称存放地点3.2 仪器仪表的检定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必须对空调机组上的仪表及HAVC8统测试仪器进行校验。空调机组上的仪表有压差计、压力表、温度表。HVAC系统测试仪器有风速仪、

9、微压计、温湿度计,悬浮粒子计数器。仪器仪表校验记录见附件33.3 空调净化系统操作手册、SO吸控制标准检查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空调机组、风冷机组等设备操作手册,本公司制定的空调机组操作、风冷机组操作等SOPZ及洁净区温度、湿度、洁净度的控制标准。相关sop检查记录附件43.4 高效过滤器的检漏试验通过检测高效过滤器的泄漏量,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的缺陷所在,以便采取补救措施。测试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合格标准:高效过滤器与四周边框密封严密,高效过滤器自身不得有泄漏处。测试方法: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扫描巡检法,采样头距离高效过滤器约24cm先沿着过滤器的四周边框扫描,然后沿着高效出风面来回扫描,巡检速度

10、约在35cm/s以下。另一人员同时观察检测仪器的数据变化情况,如各点的数值均符合要求且数据相近,则表明高效过滤器完好,如数值超出要求范围,或不同点数值突然增大,则需要重新进行检测。确认高效过滤器的四周边框有漏点需对高效过滤进行密封处理,处理后需新进行检测;如果是高效过滤器的滤材有漏点,用专用胶水进行修补,全部泄露处的面积大于总面积的5%则需更换高效过滤器,并对新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检漏小意图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记录见附件53.5 空调设备的测试(1)空调机组的运行测试启动空调机组,检查电机电流、电压,初效及中效过滤段的初阻力,加热或表冷段进出口压力、温度等。空调机组的运行测试记录附件6(2)制冷

11、供热系统的运行测试夏天启动风冷机组,检查风冷机组电流、电压,压力、温度。冬天开启蒸汽调节阀,对空调机组加热段加热。风冷机组运行测试记录附件73.6 高效过滤器的风速测定3.6.1 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进行风量测试的目的是证明空调系统能够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风量。测试仪器:数字风速仪和测定支架测试方法:采用风速仪测定送风口风量,按风口截面大小把它划分为5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每个中心处测量。按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药品生产验证指南中规定进行测定送风口风量。风口测定布置示意图:V1+V2+V3+V4+VnV=-m/sn式中:Vi、V、VV4Vn各测定的风速m/sn测点总数,个可接受标准:系统实测风量

12、:在设计风量的100%120无间。实测新风量:在设计新风量的90%110无间。各风口的风量:在各自设计的风量的85%1150%问。D级:换气次数15次/h。实测平均风速应在设计风速的100%-120股问。送风口风速应0.35m/s风速不均匀度应00.253.6.2 风量计算:L=3600.f.V.m3/hf-风口通风面积,V-平均风速换气次数的计算:L1+L2+L3+Lnn=AXH式中:n换气次数(次/h)L1、L2Ln房间各送风口的送风量A房间面积H房间高度洁净室风量测试和换气次数的计算记录见附件83.6.3 房间静压差测定(风压测定)在风量测定后进行房间静压差测定的目的是查明洁净室和邻室之

13、间是否保持一定的压差,且对非洁净区成正压,并符合GMP勺规定。测试仪表:2000型微压差计(量程060pa)测试方法:按洁净室施工及检收规范及药品生产验证指南中规定进行检测,检测前将所有门关闭,并开启房间中的排风机,以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测定。检测频率:每日检测,上下午各读数记录1次,连续5天。可接受标准:洁净室与室外的压差应>10Pa;产尘大的房间同其他房间呈相对负压(标注房间和数据)洁净室压差监测记录见附件9根据测定结果调整空调系统,使各房间静压差符合标准要求。3.6.4 房间温湿度测定进行房间温湿度测定的目的是确认HVAC(统具有将洁净厂房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的

14、能力。温湿度测定应在风量风压调整后进行。测试仪器:温湿度表测定方法:温湿度表,距地150cmi直接读数记录。按洁净区温湿度检测控制程序进行测试。检测频率:每日检测,上下午各读数记录1次,连续5天。可接受标准:温度1826C、相对湿度4565%测点分布:温度、相对湿度的测点应放在工作区或洁净室的中心点。洁净室温度、相对湿度监测记录见附件103.6.5 主要工作间照度测试洁净室主要房间测定照度,测试过程是在静态环境中测试的测试仪器:照度仪测定方法:测量时房间照明全部打开,按照照度仪XXXXXXXXSOP-ZL.QA-030进行检测。检验标准:主要工作间300LUX检测频率:每日检测一次,检测3天主

15、要工作问照度检测记录见附件113.6.6 自净时间的确定空调机组20分钟后,静态监测主要工作间和系统最远端房间的尘埃粒子数量。检测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方法:空调机组运行20分钟后,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主要工作间和系统最远端房间的尘埃浓度。检测频率:连续监测3天。可接受标准:尘埃粒子数达到D级洁净区静态标准:0.5m粒子0352000个/m3;5m粒子02900个/m3测点分布;每个房间取2点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采样点距地面0.8-1.5米处。自净时间确认记录见附后件124 .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性能确认HVAC系统运行确认完成后,经验证小组审核试验结果,认为系统运转正常后,应对HVAC

16、(统进行性能确认,以确认HVAC(统能够连续、稳定地使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设计标准及生产工艺的要求。性能确认在静态条件下进行,主要进行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的测定。4.1 支持性文件及相关操作规程的检查4.2 性能确认的运行周期:HVAC(统连续运行3天,每个周期运行7天,并且在每天均按照臭氧消毒规定的方法对整个空调系统进行消毒。4.3 HVAC系统性能确认项目及监测频率4.4 洁净区各房间悬浮粒子的测定检测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方法: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5pm尘粒浓度及0.5pm尘粒浓度。测量时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测试,HVAC(统至少运行30分钟,开始采样。检测频率:连续监测3个周期,每个周期每个

17、房间轮流监测1次。可接受标准:见HVAC(统性能确认项目及检测频率表悬浮粒子数标准测点分布:采样点应在房间内均匀分布,每个房间采样点按1表测定,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2次。采样点距地面0.8-1.5米处表1悬浮粒子最少采样点数面积2m洁净级别D级<102>10<202>20-<402140<1002>100-2003表2最小采样量洁净度级别采样量,L/次>0.5nm>5nmD级28.3各房间悬浮粒子测定记录见附件134.5 洁净区各房间的沉降菌测定检测器具:90mms璃培养皿和营养琼脂培养基检测方法:在HVAC(统至少运行30分钟,房间的温湿度

18、及相对压力达到要求后,可进行沉降菌测定。用90mm玻璃培养皿和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采样点放置,打开平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30分钟后,将平皿盖盖上,然后在3035c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计数。检测频率:连续监测3个周期,每个周期7天,每个周期每个房间轮流监测1次可接受标准:动态监测微生物每皿<100CFU/4h测点分布:取样点每个房间按表3计算,在回风口设一点,在主操作区设一点表3最少采样点数面积2m洁净度D级验证监测<10r22>10-<2022>20-<4022>40-<7522175<12033各房间的沉降菌测定记录见附件144.6 悬浮

19、粒子、沉降菌采样点分布原则:4.7 制剂一车间洁净区测试空气中含有悬浮粒子、沉降菌取样计划若在连续运行3个周期中,悬浮粒子数、空气中微生物数、压差控制均符合设计要求及D级洁净区标准规定的要求,可判定系统通过性能确认。4.8 表面菌测试:监测器具:55mn«触碟大豆酪蛋白培养基检测方法:动态测试,去掉接触碟包装,将培养基与检测表面充分接触,将平皿盖盖上,然后在3035c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累计计数。检测频率:连续监测3个周期,每个周期每个取样点监测1次。可接受标准:<50cfu/碟表面菌检测取样点及监控计划表面菌监测记录见附件15若在连续运行3个周期中,悬浮粒子数、空气中微生物数

20、、压差控制均符合设计要求及D级洁净区标准规定的要求,可判定系统通过性能确认。4.9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在HVA面统性能确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空调机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悬浮粒子和沉降菌检测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判定,如出现各别项目不符合标准的结果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待HVA僚统稳定后重新采样检测若属系统运行方面的原因,应调整系统运行参数或对系统进行处理。在HVA僚统运行过程中,随时监测初效过滤器的压力表,若发现表压突然下降,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找原因,检查初效过滤袋是否有破损现象,若有应及时更换,以免污染中效过滤袋。5 .洁净室臭氧消毒的验证与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同时进行,验证3个周期,每

21、个周期7天,每个周期的第一天灭菌,每次灭菌1.5h,每次灭菌1.5h,对比霉菌前后微生物指标。5.1 目的:确保按照臭氧灭菌操作规程操作,空气中臭氧分布浓度和作用时间能够保证灭菌效果。5.2 设备基本情况:洁净区采用臭氧对洁净区内建筑物及设备表面、空气和相关的HAVC(统(净化空调箱、送、回风管道、过滤器等)进行灭菌。安装臭氧发生器XXX台臭氧发生器生产厂家:XXXXXXXXXXXXW:XXXXXXXXXXXXX臭氧产量:XXXXXXXXXX双氧流量:XXXXXXXXX5.3 臭氧浓度和分布均匀度测试:测定仪器:XXXXX理真空手动采样器、臭氧气体检测管(2-50ppm)。测定方法:系统灭菌20分钟和90分钟后立即检测臭氧浓度。测试点:主要工作间和系统最远点可接受标准:主要工作间和系统最远点房间灭菌20分钟和90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