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九)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根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2据报道,因小龙虾(其食物和鲑鱼重合)入侵苏格兰的克莱德河,导致河中鲑鱼、石蝇(鲑鱼主要的食物来源)数量急剧减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龙虾和鲑鱼间存在竞争关系B限制鲑鱼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食物C因不存在天敌,小龙虾的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D引入合适的小龙虾天敌,是控制小
2、龙虾种群数量的最佳措施3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和迁出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4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1.3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A1.3N0B1.69N0C2.3N0 D5.29N05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A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C标志物脱落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
3、调查区域6把添加少量饲料的一定量的自来水均分到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槽甲和乙中,再分别投放少量并且相等的同种草履虫。以后只对乙水槽给予一次适量的饲料补充,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对甲、乙水槽中的草履虫进行培养。以下哪项预期结果较为合理(表示甲中种群,表示乙中种群)() 7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C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
4、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DK值具有种的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8.如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C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K值提高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9(2016·襄阳模拟)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1层第2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人工广场绿植物用地11849211321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A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10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鸭(鸟纲鸭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年份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
6、92.911.200.03A.这14年中,白头鸭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第12年时,白头鸭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该学校中,白头鸭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鸭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二、非选择题11(2016·菏泽模拟)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高原鼠兔的内分泌水平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的两样地(距约30 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
7、殖时期各样地内_,从其颈部取血4 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表不同密度的种群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g/mL)繁殖时期种群种群种群繁殖初期0.090.110.09繁殖盛期0.100.080.09繁殖中期0.060.060.06繁殖末期0.070.080.08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_。(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 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高原鼠兔密度约为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
8、_,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4)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_。1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确定放牧量,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_,为减小调查的误差,调查时应注意:_;_。(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图甲中虚线表示在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
9、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AB段实线与虚线重合的原因是_。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甲中_点不可能出现此种年龄组成。13回答种群密度的有关问题:.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初次捕获并标记只数(M)重捕只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只数(m)32364(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只/
10、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1)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2)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_。(样方大小1 m2)组别12345678910株数02334124233答案1解析:选A根据年龄组成的特点,甲国家人口幼年个体数较多,老年个体数较少,属于增长型;乙国家人口中幼年、老年个体数大体相同,属于稳定型。2解析:选C小龙虾的食物和鲑鱼重合,所以,两者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由题意可知,在小龙虾入
11、侵后,石蝇的数量急剧减少,而石蝇是鲑鱼的主要食物,因此,鲑鱼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减少,B正确;虽不存在小龙虾的天敌,但随着小龙虾种群数量的增长,其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等均会影响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故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C错误;引入合适的小龙虾天敌,是控制小龙虾种群数量的最佳措施,D正确。3解析:选C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呈现“J”型增长的种群,前提条件之一是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在增长过程中存在出生和死亡,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种群密度除了受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的影响,还受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影响,其中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12、可以用来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而性别比例则只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变化,所以图中b为年龄组成,C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密度也就达到了最大值,此时由于种间关系、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会使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D错误。4解析:选D在NtN0t中,代表的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不代表增长率;依增长率增加的个体数/原来的个体数计算,设第一年个体数为X1,第二年个体数为X2,则(X2X1)/X11.3,求得X2/X12.3,即2.3。第一年该昆虫的种群数量用N0表示,则第三年该昆虫的种群数量就是(2.3)2×N05.29N0。5解析:选A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
13、统计为标记个体,则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数偏大,会使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6解析:选B据题意:在一定量的自来水中添加少量饲料,此时培养液中营养物质较少。在补充饲料之前,甲、乙水槽中的草履虫数量变化相同,乙水槽补充饲料后,草履虫种群数量增加较甲水槽中快,由于空间和营养物质是有限的,补充饲料后草履虫的数量仍呈“S”型增长。7解析:选A种群数量达到e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种群中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A正确;环境阻力最小应在最初时期,B错误;因为统计中有死亡的个体,所以统计结果比实际值高,C错误;种群的K值可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D错误。8解析:选A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
14、,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A错误。9解析:选A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动物丰富度差异较小,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A正确;土壤中动物丰富度的调查采用的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C错误;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受季节、气候等影响,根据表中数据无法判断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D错误。10解析:选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白头鸭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说明该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第12年时增长速率为1.20,说明种群数量仍然增长,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第8年时白头鸭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种群数量大约是K/2,即白头鸭的K值约为
15、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C正确;调查白头鸭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D错误。11解析:(1)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影响,所以自变量是种群密度,对照实验中各组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所以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应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从其颈部取血4 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2)由于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不是同一种群。(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根据公式NMnm,则有N26172,得出N221只,样地3的面积为10 hm2,因此样地3种群密度为22只/hm2。分析曲线图可知
16、,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b,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增加密度梯度。(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答案:(1)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2)不是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3)22只/hm2 b增加密度梯度(4)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12解析:图甲中虚线表示“J”型增长曲线,是在理想状态下产生的。对田鼠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应为a×(1m);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1m)n。图乙中幼年个体多,为增长型,种群数量增加;图甲中D点种群数量稳定。答案:(1)样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宜取足够多的样方(任选两点)(2)理想(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等)a×(1m)n迁入之初草原的食物和空间充足,并且没有天敌等,近似理想条件D13解析:.根据公式NM·n/m,计算出2 hm2的种群总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意合作出资合同协议
- 专业建设工程合同
- 2025年丁炔二醇项目发展计划
- 冰箱压缩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眼镜盒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彩钢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旋转涤气器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膜分离装置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菊花茶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休闲雪地车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饭店转让合同简单版(三篇)
- 大数据与会计社会实践报告
- 小学一二年级必背古诗词73首带拼音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2024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生物医学电子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大学
- 《电磁学》梁灿彬课后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省事业单位历年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50套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术知情同意书
- Charter开发与立项流程(CD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