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1页
《采暖》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2页
《采暖》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3页
《采暖》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4页
《采暖》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暖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课程设计目的要求本课程设计是继课程之后进行的。它是深入学习和消化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采暖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同时具有运用设计资料,进行方案分析比较,计算和选择设备,作施工图等能力。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为引导和帮助同学更深入而顺利地掌握设计程序,特编写此指示书。由于工程实际的千差万别,指示内容不能包罗完全,学生在设计中应密切结合自己的工程实际,独立思考,不可生搬硬套。二、 采暖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一) 熟悉和收集资料设计的原始资料是考虑方案,选择设备,进行计算的根据,应确切无误。实际工程中,不少资料是设计者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得到。设计

2、中需主要的原始资料如下:(1) 建筑物修筑地址,它是决定采暖室内外气象条件的重要资料,一般由工程所属单位提供。(2) 气象资料,它是决定耗热量及热媒种类的重要依据,一般可按设计规范选用(见采暖通风及空气条节设计规范附表一)。(3) 土建资料,一般由土建设计人提供,它是计算耗热量,选择系统方案,布置管网及设备等的依据。通常有建筑总平面图,剖面图等,从中可知建筑物形状,尺寸及结构。如:各维护结构(门窗,外墙,天棚,地板)的具体尺寸及材料组成。同时还应了解房间性质及对采暖要求,以便决定热媒及室内计算温度等。(4) 动力资料,它主要影响热媒,系统及设备的选择。动力资料主要包括:a)热源的性质及位置;b

3、)热源内锅炉型号,热媒的种类和参数。若采暖系统与外网连接时,应了解外网的位置,热媒种类及参数。(二) 外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1) 根据各层建筑平面图,进行房间编号,并应尽量使各层编号号码对齐。(2) 确定室内外计算温度。室外计算温度及采暖的总日数以及风速等均可由设计规范查得。室内计算参数见设计手册。(3) 确定外维护结构得最小热阻Rmin(或最大)参见教材有关章节,以及设计规范。(4) 计算外墙,天棚,地板等维护结构得传热系数,并校核是否符合要求(即R>Rmin)。对于地板,直接铺设于土壤上得非保温地板的传热系数,可按设计手册快速计算。如有其他表格,也可使用。(5)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德

4、丈量根据建筑平面图及采暖设计中德具体规定(详见教材有关部分)丈量各维护物的面积,丈量中应注意:a、 建筑图上是以离外墙内表明半砖处为轴线来标注尺寸的。b、 建筑尺寸要求精度到一位小数。(6) 维护物基本耗热量的计算根据上述各值对各房间进行基本耗热量计算,计算中应注意:a、 民用建筑德走廊若不设散热器,则应按非采暖房间处理。b、 计算中要注意方法的简化,准中求快,把凡是能统一德数据都先标出来。(如:对门、窗可按其型号先计算出每一个德耗热量)c、 耗热量计算要求精度只到10W。(7) 附加耗热量计算a、 朝向修正(只对垂直德外维护结构进行修正)应按规范或教材选用。b、 风力修正,c、 高度修正d、

5、 冷风渗透附加,见教材有关章节。建议采用缝隙法。(8) 总耗热量计算计算各房间及整个建筑物德总耗热量,并将计算结构逐项填入热负荷计算表格中。并计算建筑物热特性指标,以便进行经济比较的参考。(三) 选择热媒及供暖系统(1) 热媒及参数的选择可根据热源给定的具体条件加以考虑。当热媒尚未定出锅炉种类时,可根据本建筑采暖要求进行考虑。(2) 供暖系统应包括a、 用户引入口的型式(与外网的连接方式及主要设备)一般绘一草图说明之。b、 采暖系统图式。水平干管,离管的布置,走向(即上分与下分,单管与双管,串连与并联等型式)。c、 系统中各附属设备,配件的布置,补偿器、排水、排气、膨胀水箱、除污器等。在选择某

6、种热媒和系统型式时,最好能找出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行的方案加以分析比较,最后阐明所选某种方案的理由。(在必要时,进行经济比较与指导教师商量决定)。(四) 散热器的选择计算(1) 选择散热器型式,确定与支管的连接方式。(2) 确定各房间散热器的组合片数。(3) 计算中应注意各种修正值。该部分参见教材有关章节及设计手册。对单管系统应在水力计算后确定散热器片数。以上供暖系统的型式,热媒的种类以及散热器的选择计算在设计中应综合反复考虑。例如某系统采用低温热水,计算结果室内布置散热器过多,这迫使改变热媒或参数以至整个系统。同时,在管网及散热器布置,还应兼顾到有利于水力阻力的平衡。(如:散热器的布置上尽量

7、使立管两侧相互均匀分布)。(五) 管道的水力计算管路布置好后便可进行水力计算,首先应绘制计算草图(系统斜视图)。在该图上注明立管编号,各管段长度及局部阻力,热负荷的大小等(注意检查总供、回两管的负荷值是否与建筑耗热量相符)。根据各种采暖图式特点,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循环压力值(包括摩擦阻力及局部阻力)按以下原则确定:a、 集中锅炉房或间接连接于城市(或区域)热网的室内采暖系统,其循环压力应根据管道内水流速度(在允许范围内)并考虑各环路压力损失的平衡来计算决定。(一般在25米水柱的范围内)。b、 对直接连接于已建成的热网(城市或区域)应根据连接点处供回水压力差决定,

8、当供给压力过大时,可用缩小管径,装调压板,调节阀门等加以解决。(2)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由于管道内冷却而产生的自然循环压力(或附加压头)不予考虑,由于散热器冷却而产生的自然循环压力应予考虑。对于机械循环双管系统,由于立管本身的各层散热器均匀并联循环环路,应考虑各层不同的自然循环压力,以避免竖向失调。(自然循环压力一般可以按设计水温条件下最大循环压力的1/5计算)。(3) 设计低压蒸汽系统时,除遵守管道流速的限制外,还应考虑到各环路的压力易于平衡,异程式系统,建议每米管长压力损失平均为6毫米水柱左右,且室内系统的作用半径最后在5060米以内为好。(4) 在计算系统时,一般选最远环路为最不利环

9、路。但当它的热负荷很小,即使选15的管径,比摩阻R仍小于允许平均R平均时,可考虑以邻近一根立管为最不利环路,以避免其它管径过粗。水力计算的具体步骤,因所选系统图式及所用计算方法而异,这一部分可参考教材中的例题。计算中所用图表一定要注意与所设计的热媒参数等使用条件一致。计算中所用图表及各种数据(如:并联环路的平衡要求,管道中流体最大允许流速,以及采暖系统的局部阻力系数值等)均可查教材附表,附录以及设计手册。(六) 管道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a、 三层或高于三层以上的立管上应安装阀门,并应考虑排水设施。双管热水采暖系统中的散热器,除有冻结危险的地方(如门厅、楼梯间、次要房间)外,一般均应安装调节阀门。

10、b、 减压阀后的管道上应设安全阀,减压阀前后均应安装压力表。c、 管道内的热膨胀应尽量利用自然转弯补偿。当不足以补偿时,应选补偿器,一般室内选用“型”伸缩器。(根据系统管路的布置,先把固定支架布置好见设计手册,然后确定,伸缩器的具体尺寸。其选择见设计手册。计算管道的伸长量时,管道的安装温度可按0计)d、 膨胀水箱的选择计算,要求确定膨胀水箱的尺寸,同时把膨胀水箱上的各根连接好,绘出安装草图。(参见教材有关章节及设计手册)。e、 调节板除污器及集气罐的选择计算(参加手册)。f、 疏水器的选择计算,应按手册进行。(七) 管道的保温a、 当管道沿程温降超过要求数值,不能满足所要求的热媒参数时,管道应

11、保温。b、 管道敷设于易冻地方或设于地沟及闷顶、阁楼内时,应进行保温。c、 当管道表面温度高于100,易于使人烫伤的地方,应进行保温。(八) 管沟当室内敷设管沟时,应考虑检修方便,每30米距离(或小于30米)应设人孔,尺寸不小于0.5×0.6米。在过门时应作过门地沟,且设排水、排气阀。人孔小室高度不得小于1.2米,宽度应能满足观察及条件操作的要求。三、 设计成果要求1) 说明书,主要根据设计题目所规定的各项内容,逐项加以说明。内容要求密切结合自己的设计实际并说明具体,层次清楚,选择方案的理由充分,论点明确。叙述要简明,书写工整。说明书中所绘草图不得徒手草绘,应力求按规定图例绘制。各种

12、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线条清晰,大小合适。2) 计算书要求运算公式正确,引用数据要有根据,计算图表应与使用条件一致,计算书应步骤层次清楚,计算结果应列入计算表格内。如耗热量计算,水力计算表等。说明书和计算书可以分开写,也可以合之。3) 图纸本课程设计图纸应按施工图深度要求,即所绘图应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图是设计者意图的集中表现形式,是施工人员的施工依据,所以对图纸的具体要求是:a、 与设计意图完全一致(与说明书、计算书一致)。b、 图纸上的内容应符合施工要求。c、 要统一图例。d、 比例合适,线条清晰,图面布置匀称(轻、重、主次分明)。采暖应完成的主要图纸a、 采暖系统分层平面图: 平面图上应有建

13、筑面积,形状及尺寸(主要与采暖有关的部分,如轴线,开间尺寸,总尺寸,门窗、柱、管沟、检查孔位置等),从而表示出采暖管道及设备的安装位置及尺寸。 平面图上应绘出散热器的位置,标出每个系统的耗热量。热媒参数、散热器的规格(当有两种类型散热器时应分别以不同图例表示)及片数。 平面图上应注出系统的阀门,放气、排水、固定卡(固定支座)伸缩节等位置。在热水系统中应绘出膨胀水箱、集气罐的位置。 主管编号应注出于每根立管旁。管道标高尽可能在平面图上标出。室内以地平的绝对标高为准一律注管中心线标高,室外一律注管底标高。(以米为单位)沿干管坡向一般应注明起点、终点和抬头前后的标高。管道通过基础,梁或预制砌块及地板

14、外的标高应注明。 若多层建筑,允许对相同的各层合并为一张平面图,但应加以说明。 注明施工说明及主要材料预算表。b、 采暖系统斜视图为便于采暖系统各层间的连接,走向等一目了然,需要绘制斜视图,斜视图要求: 绘出整个系统图,管道走向,膨胀水箱的位置及与系统管道的连接,集气罐,空气管导管与系统(高度尺寸)的连接及其高度。 系统图中所注尺寸与平面图一致。 当图中有前后管道或散热器重叠时,应将系统切断表示,并注明切断的连接符号。c、 详图在平面和透视图中,某些构件与建筑物的关系(如果采暖系统入口管道连接,膨胀水箱的构造和安装等),不能清楚表达设计意图的部分,或需要施工单位另行加工的构件及现场组长者应有详图。当采用统一图册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