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感悟(精)_第1页
中医养生之感悟(精)_第2页
中医养生之感悟(精)_第3页
中医养生之感悟(精)_第4页
中医养生之感悟(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非常多的朋友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想知道怎样少生病,不得病,以及如何延年益寿的一些方法。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广告铺天盖地,报纸的一些宣传也是目不睱接,让我们无从选择究竟用什么样的一种方式来养生是最好的。当然其中还有一些朋友对养生抱有一种平淡的态度,认为我真的需要保养吗,保养会有用吗?那是有钱的人的事情,与我无关,我正在创业阶段,等有我钱了再去保养,或者是退休了再去保养不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医养生方面的一些观点。我们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假如没有指南针,哥伦布就不会发现新大陆。假如没有造纸术,今天我们看书就要用笨重的竹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那么,还有一个文化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那就是:中医文化。大家都知道西医进入到我们中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概明末清初的时候。而我们已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五千年来,炎黄子孙的繁衍生息跟我们的中医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医产生于中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养生方法和广泛诊疗手段。比如说中国的四大经典医书:1、黄帝内经-古代医学理论的奠基。曾有很多人在争议说,黄帝内经应该不是我们中国人写的,可能是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2、神农本草经-中国最早的中医中药的一部药典。它里面记载着365 种中草药 ,120种上品 ,120种下品 ,125种下品 ,这是

3、我们中医很独特的一个特点。3、伤寒杂病论:是医圣张仲景写的一部医学著作,对当时的中医起到了一个挽救的作用。它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的方位,采用不同的方子。所以说中医养生讲的是对他的人,而不是对他身上的病。4、八十一难经-相传为古代名医扁鹊所著,内容主要提出了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后来扁鹊被称为“经络之父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维护着世代华夏儿女的身体健康,延续了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在对待人类疾病的态度上,用的是“养、调、治”的这样一个基本原则,科学规范地提出了养生要点是“保养 ”与 “补养 ”。那么在坐的各位朋友,你们是愿意先养,先调,还是愿意等得了病之后再找医生去治呢?中医养生

4、最大的特点就在养、调,我们把它称之为养生之道。最新一个统计表明,在我国现有人群当中,健康人群占15%,疾病人群占15%,其它 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什么是亚健康状态呢?就是在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灰色状态。通俗的说就是你去医院看病,医生说你没病,但你觉得总是不舒服:吃不好、睡不好、头晕、怕冷、容易疲劳 这 70%的人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调养,将会发展成为疾病人群,那么我们怎样保养?让他不发展成为疾病呢?中医的养生之道恰恰是我们所追求的。中医养生观点一、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也不舒服,但却还是不以为然,认为现在不需要调理,等我赚到了很多钱再去最好的医院,请最

5、好的医生为我治病。那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王均瑶和梅艳芳。我请问在座的各位,今天你比王均瑶有钱吗?比梅艳芳更出名吗?他们的病情发展到今天是不是也有一个慢性的、亚健康的过程?他们也可以请全世界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物来治疗,对吗?可是即使有钱如他们,有名如他们,不也没有办法挽救他们年轻的生命吗?那么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在哪里呢?在这里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扁鹊见蔡桓公: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有一天进到皇宫里,看到了桓侯对他说: “齐侯你有病 ,要好好养一阵。” 桓侯没有理他。过了一段时间第二次看见桓侯,非常着急地对桓侯说: “桓侯你真的需要好好调养一下。 ” 桓侯照样没有理他。当他第三次看见桓

6、侯时掉头就走,桓侯非常好奇,就叫专人去问他:为什么看见他就走?扁鹊感叹地说出了这样的话:我第一次看见桓侯时他的病在发肤养一阵子就非常好了;第二次看见桓侯他病在肠胃里,这个时候只要好好的调养一下子就没事了。可第三次见到桓侯时,他已经病入骨髓了。”黄帝内经讲的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 “上工医未病之病,中工医预病之病,下工医已病之病。”就是还未生病的时候能去发现并帮你调养,叫上等的医者。治即将发生的病只能说是中等的医者,而下等的医者治的是已经得了的病。我们是愿意在未得病的时候让上工来医治,还是等得了重病之后再让下工来救治呢?你选哪一个?二、中草药 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即食品,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同时又

7、有功能调节作用的食品叫上品。比如:春天树木都在生长,人是不是也要跟天地合一?人也要生长,大家知道春天吃什么最好吗 ?韭菜,是助阳气的,对我们的生长发育非常的好。那韭菜算是食品还是药品呢?它是药品中的上品。又比如大家经常都喝冬瓜汤,萝卜汤对不对?冬瓜皮可以利尿,冬瓜瓤去暑,冬瓜籽是润肺的,冬瓜全身都是宝,它是能入药的,那么冬瓜是药品还是食品?是食品,但又是药品中的上品,因为它有功能调节的作用。中品和下品就是它对你现在发生病变的疾病有治疗作用,但是对我们的身体是有伤害的。2003年的时候发生过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叫什么?“非典事件”! 大家知道 ,全国得非典的人数是多少?7000人 !死亡是多少?3

8、000人 !是不是引起全球的震动?大家感到非常的恐慌。那么同样在2003 年 ,我们的政府发布了一个报告,滥用抗生素类药全国死亡的人数达到了8 万人。抗生素类药是现代医学一个宠儿,对抗病毒、抗病菌这块是非常有奇效的。但是,就是在抗生素的发源地西方国家,它的使用率也只有3%左右而已,而在号称中医大国的中国今天对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60%-70%,非典仅仅死 3000人大家觉得非常的恐慌,可是一个抗生素要死8万人的时候,却没有人有感觉。这就是中品和下品。而我们中医养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尽量运用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上品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摄养。三、三分治七分养:有朋友这样认为:无限极是很好,可是我

9、正在生病,等我病好了以后再来吃。不要吃冲突了,到时候都不知道是哪个吃好的。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胃肠的炎症”。看病时都听说一句这样的话: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炎症就是病毒侵入人的身体,那么炎症就是标,本呢就是胃。如果我们只用抗生素来治我们的炎症,就好像今天我有一个房子非常的漂亮,可是我的门锁坏了,小偷 (炎症就进来了。我(抗生素在家就不会让小偷得逞啊,于是就和小偷打一架把他赶走了。可是门锁没修好,下次小偷又来了,而且还带了把刀!于是我们又生病了,又用枪赶走了小偷。终而复始,炎症不断的来找我们,我们又不断的升级或加大抗生素的用量。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只要把门锁(抵抗力修好,小偷不就

10、没那么容易进来了?我们不治本,老是去治标,老是与小偷打架,打得你死我活的,而忘记了最简单的就是一开始就把门锁修好,那样就预防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大家知道先锋的抗生素已到几号了吗?25号了!说三分治七分养是什么?就是今天我在家预备小偷会来,我在练拳头、准备刀枪的同时 ,还不忘了修好门锁。也就是说在吃药的同时,一定要来调理好我们的身体。那又有朋友问了:你们的产品是不是有依赖性,我吃好了还要不要再吃呢?同样的,就像今天我们的这个门锁,我修好了之后,房子有折旧,是不是要经常修补?,即精神体和肌体的平衡,就是精神体和肌体合二为一是分不开的。所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道器合一 ”。器:肉眼可以看到的

11、,比如肌肉、血管、有形的肌体等。道:无形无色 ,如经络、精神体等。今天我们如果是去专门的心理医院看病,医生会在心理上给我们一些辅导,打开心结。如果你是肠胃毛病,他是不会跟你聊天的 ,直接给你开药就好了,对不对 ?中医最讲究的是情志这一块的调养,也就是说精神体是驾驭肌肉体的。(二次大战后大兵的故事和“血刑 ”的故事。现代医学是不认同人有精神体的,可是从多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的健康一定是精神体驾驭肌体的健康。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都是自己得来的,当你正气非常充足的时候,外邪是很难入侵的。当然,我们人体的防线也不是强不可破的,也要注意到一些外邪。中医五行里面讲到,五行跟五气是相对应的。春、夏、秋、冬

12、对应的是风、暑、燥、寒,也就是说春避风,夏避暑 ,秋避燥,冬避寒。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湖南人到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喜欢光脚,在空调下,脚没穿鞋子,游泳出来也不穿鞋子,像这种情况就是没有避湿寒。当寒气入侵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保养,总有一天会找你算帐的。我们不但要注意这些,还要配合天时地利的作息时间。比如说11 点到 3点是我们肝胆排毒的时间,如果晚上还喝酒、抽烟,不按时休息,就增加了肝脏的负担。长期这样,肝脏是不是就出问题了?可能开始的时候有些病兆,如 “小三阳 ”、 “大三阳 ”、“脂肪肝 ”等 ,接着就是肝癌了。早上7点到 9点是胃经最旺盛的时候,不管你有没有吃东西,胃都要分泌胃酸。如果你不吃

13、早餐,就容易长结石。9点到 11 点是脾经最旺的时候,如果我们吃了早餐的话,那么一天的精气神都是非常足的。六、辩证调理,整体平衡。人体是一个整体,每个部分都是息息相关的,都是不能失去的。比如说感冒了,扁桃体经常发炎,医生说干脆把扁桃体摘掉了。大家知道扁桃体经常发炎是什么意思吗 ?比如:省政府门口的士兵在那站岗,当有人来访时都会走上前去阻止他,询问他。如果没有人来,他就是站在那里,像没事一样对不对?如果我们让他下岗,一旦有坏人进来就是畅通无阻了。扁桃体也就是起这样一个作用的。如果割掉了,一旦外邪入侵,就会有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最后就会是肺癌了。我见过一个例子,小孩子10岁割掉扁桃体,14岁死于肺癌。什么叫辨证呢?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张仲景给侍中大夫王仲宣看病的故事。我们不是张仲景,那如何给朋友们来辨证呢?今天教大家一套行之有效的家庭备用的辩证方法,好不好?我很喜欢种花,买回来之后每天浇水,巴不得它快点开花。可是浇了几天之后,叶子就黄了。开始我不懂,就把黄的叶子摘掉。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叶子又黄了,我又摘掉 ,最后叶子全摘了,变成光秃秃的,最后死掉了。如果遇到一个种花的行家,在第一片叶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