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跳水》教案(冀教版)_第1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跳水》教案(冀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跳水 教案(冀教版)1、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 智果断的品质。重点难点:1、通过事情的发展, 使学生能理解父亲为什么逼孩子跳 水,并通过换位思考,分析出孩子是否也能理解。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及写作方法的特殊之处。 教学过程:一、谈话质疑,激发兴趣谈话: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跳水一课,你还记得 故事中都出现了那些角色,他们谁是主角吗?2、既然父亲是主角, 为什么在文章中所占笔墨却并不多, 却主要描写了小男孩?二、处理字词,扫清理解障碍出示:取乐 放肆提问:这两个词都

2、是说的谁?请用因为,所以,表达出示:桅杆 教师:结合图讲解桅杆的高度 出示:不知所措提问:什么意思?三、体会危机、渲染气氛1、课件出图航行的轮船和甲板上的人和猴 谈话: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 平浪静,人们都在甲板上。学生:指名读1、2段,思考:猴子为什么要摘孩子的帽 子?2、教师:猴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可为什么小男孩最 后也爬上了桅杆?3、学生:默读课文36段,找到相关的语句说明(拿 帽子 水手起哄 好面子 失去理智等)4、教师:爬上桅杆也没关系,怎么就变成了小男孩跳水 呢?为什么他要跳水? 从哪看出他处境危险?5、学生:读课文5、6、7段,课件出示重点句, 指名读: 你

3、想通过读告诉我们什么?理解当时的危险程度。6、课件出示第7段, 能不能去掉两个关联词?体会危险 的程度,推进理解后面毫无退路的选择7、提问:我们在作者的文字中看到了危险, 那小男孩呢?他有没有意识到?你从文中的那个词知道的?(理解醒悟,字面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教师:刚刚还只顾着拿到帽子的孩子,这时双手是毫无 攀附,双腿开始摇摇晃晃,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孩 子们这才是最可怕的呀!提问: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词来形容是什么?(千钧一发 岌岌可危 危在旦夕 万分紧急等)8、谈话:是啊,这是多么危险的一幕呀,必须要想办法 赶紧救下孩子! (随即指名) 你有办法吗?你呢?,我们无能 为力,水

4、手们也不知所措。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孩子失足的情 况下会有怎样的后果,四、深入文本,品味人物品质1、谈话:事情好像已经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却发生了戏 剧性的转折2、学生:默读课文第9段,有什么让你困惑的地方? (引导孩子质疑出本课难点:为什么枪口指向孩子?会 不会真的开枪?孩子听到之后会怎么想?根据学生提出的疑 点,随机处理,重点讨论问题,船长不是孩子的父亲吗?当 他用枪指着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会想些什么?相信父亲,不 管是埋怨还是后悔,这一刻剩下的就只有服从了)3、谈话:就在孩子跳入海中的那一刻,水手们也跳了下 去,尽管在海水中只有短短的40秒钟,却仿佛让人们经历了 一场生死的考验,所幸的是孩子终于

5、得救了。4、学生:再读第9段,思考: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组讨论并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说明。(随机处理语句:船长机智在哪?从哪看出冷静?父亲 真的会开枪吗?果断比较难,教师可以设疑:从走出船舱看 到那危险的一幕,到命令孩子跳水他凭什么做出的决定?) (找到生存的概率,理解短时间的决定所透露出的果断,风 平浪静、水手都在甲板上、孩子会游泳)指导朗读,你想像一下,是你最亲近的人站在那个横木 上,而惟一能救他的人是你,你要怎样对他说?你希望他快 点往海里跳,以挽救他的生命。5、教师:在这么危机的时刻,在关乎到自己亲人生死的 时刻,船长竟然能想出了这么一个看似绝望的办法,这就叫 “置之死地而后生

6、”,这足以证明他确实是一位 处事冷静、 果断的人。也难怪他能够带领船员们闯过大风大浪平安环游 世界了。五、升华感情,体会写法1、提问: 作为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此时此刻才登场?如 果父亲一直站在甲板上还会有后面的故事吗?如果让你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你应该怎样说?(出示 课件导图)(通过这样的思考,使学生再次回顾全文,认识到前面 的的描写是为了父亲 的出场做铺垫, 学生能够按顺序说出主要内容)2、提问: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两个故事都 是急中生智想到的办法, 但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孩子理 解出一个是事发突然,一个是逐步推进)3、谈话: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用了四分之三的篇 幅把事情推到了

7、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就是为了父亲的出场 做铺垫,作者写主人公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却让整个事 情化险为夷。作家用这样的描写告诉我们,写作要真实、自 然,而我们也明白了,写事情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境来写, 这样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4、提问:学完了这篇文章,不论是在情感上或写作上都 有了新的收获,能说说你的想法吗?5、教师总结提升:作为老师,学完文章我也有些话想对 你们说:孩子的冲动做法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我们要引以 为戒。而水手们虽说与孩子很 熟悉,就像我们同学之间,但 开玩笑也要适可而止, 否则也会伤及性命。 我更希望你们能 做一个像船长那样处事冷静果断的人。板书设计:22、跳水情况危急

8、 - 急中生智 - 处事冷静、果断孩子 船长父亲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认读字。2.能力目标: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 文的主要内容。能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关联词语造句。3.情感目标: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 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并练习归纳。教学重点: 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船长是怎样一个人。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品格,并能正确表达。查阅资料:教学具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2课跳水。这篇课文是俄国 作

9、家托尔斯泰,结合预习能谈谈你对这位作家的了解 吗?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检查学生是否能通过预习,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课题质疑,初步感知课文, 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我们知道, 读一篇文章, 从接触题目开始, 看到“跳 水”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把同学们提过的问题汇集 一下,就是谁跳水?为什么跳水?他在什么情况下跳的水? 经过怎么样?跳水的结果又如何?)(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从事情的起因、经过 和结果划分段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解决问题。3.交流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4.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

10、试着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跳水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回顾内容 请学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细读课文,感受理解(一)引导学生通过读简单了解跳水的起因。(二)引导学生抓住水手、猴子和孩子的言行、神态、心理的变化,了解事情的经过,感受孩子遇险的情景1.请学生默读课文, 结合表格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把描 写“水手、猴子和孩子的言行、神态、心理的变化”的词句 画一画,批注出自己的感受。2.小组交流学习:3.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师:孩子是怎样一步一步陷入绝境的呢? 重点体会两句话: 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

11、粉碎。即使 他不会失足,拿到了帽 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 (重点指导朗读) 体会完后问学生 还能用哪些词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或情况的紧急?(千钧一发、迫在眉睫、 危在旦夕、十万火急、万分危急)目的是进行词语积累。体会后问:难道这顶帽子就真的这么贵重,值得孩子不 顾危险地去追猴子?师小结:孩子准是被调皮的猴子气昏了头,一心只想着 取回帽子,挽回面子,其余的可什么也没想了,就这样,孩 子冲动的、不计后果地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困境。(三)引导学生从船长的办法,体会人物品质。1.用一句话概括船长的办法。2.想一想,这是不是救孩子的办法,为什么?3.通过这一段的描写,说说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方面体会出来的

12、?(小组讨论)沉着镇定、机智果断4.指导读船长的两句话。5.自读最后一自然段,看看结果怎样。(四)创设情景,拓展教材。 孩子终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了。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了 下来,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写下来。 (可对孩子说、对船 长说、对水手们说)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后反思: 教师:能指导学生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 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 遇事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 不足:在概括主要内容方 面有部分学生抓不住重点。篇三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4个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好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 题的思

13、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控学习时间、演示、引导与点2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3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然后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让学生看相关演示,直观感受当 时紧张的氛围,从而悟出船长的办法是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故事的惊 险,并从中受到启示。重难点分析:1、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的办法?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了解其作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跳水,让你

14、想到了什么?课件展示2简单介绍作者。课件展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展示课件,了解故事内容。学生汇报交流,谈初读课文的印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和脉络。课件展示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3汇报初读情况。交流初读印象。(1)船长的儿子被猴子戏弄,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后来 走上的横木遇到了危险。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 救上船。(2)对于文中的船长印象最深,他是个有头脑的人。三、质疑问难,师生交流。1这个孩子是怎样走上的横木的?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的 处境危险?课件展示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课件展示3有没有其他方法救孩子?课件展示四、将自己最感兴趣

15、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五、作业1读熟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读全文。2说说读懂了什么?3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标。 (由学生质疑时的疑点整理 出来。)二探究课文,师生交流。1自读课文,围绕目标进行感悟、探究。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收获,探讨疑点,教师巡视 指导。3班上汇报与交流。课件展示关于“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的横木的,以及孩子处境 怎样?”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弄清如下内容:(1)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 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 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猴子戏弄孩子,水手们又在一旁“大笑”,孩子

16、很尴 尬。)2)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 不但不制止,反而“笑得更欢了”。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他 脱下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 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引导: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我一定要追上猴子,夺回帽子,再狠狠地教训猴子一 顿。)(我一定要挽回面子,不能便宜了这只可恶的猴子。 )(3)猴子一边不断向上爬,一边回头逗孩子。爬到了桅 杆的顶端把帽子挂在的横木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的横木的一 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的横木

17、去取 帽子。)(4) 引导:孩子此刻处境如何?从哪儿看出来的? (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从水手们的表情可看出“全都吓呆了”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从“横 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只要一失足,直摔 到甲板上就没命了”“难以回转身来”“发起抖来”等词句 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5) 帮助: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桅杆的高(与甲板之间的距离大) ,横木的窄,突现处境的危险。6)引导:形容处境危险,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7)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关于“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弄懂以下原因:(l)船长手里正拿着枪。(2)船长肯定很着急,他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