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科树种在古今园林中应用_第1页
蔷薇科树种在古今园林中应用_第2页
蔷薇科树种在古今园林中应用_第3页
蔷薇科树种在古今园林中应用_第4页
蔷薇科树种在古今园林中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析蔷薇科树种在古今园林中的应用摘要:蔷薇科树种在国内外均有很长的栽培应用历史,其花、叶、枝、千、姿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蔷薇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很强,在不同城市绿地中均有种植。本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蔷薇科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古代人们将蔷薇科树种作为观赏性的主题应用到园林中,而在现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植物景观的重要性。关键词:蔷薇科树种 园林 应用园林植物隶属于园林四大要素之一。蔷薇科树种作为重要观赏花木,它的应用发展也是以整个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为大背景的。根据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将蔷薇科树种的应用时期分为四个时期:隋唐以前、隋唐、宋元、明清这四个时期分别说明。蔷薇

2、科树种有着悠久观赏栽培历史,得到很多人的喜爱。如何能够使更多的人识花、赏花,这些都是在蔷薇科树种在应用推广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欲知其道,先观其史”。1.1 蔷薇科树种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人们常常把蔷薇科树种作为观赏的主题应用于园林中。蔷薇科树种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花台、孤植、丛植、群植等形式。植物的选择与应用深受文化寓意的影响,尤其讲究玉、堂、春、富贵。所以,可经常见到牡丹与玉兰、海棠、迎春的搭配,牡丹与松竹石进行组景。从文献和实地调查中发现,古代园林中,松、柏、玉兰、梧桐、海棠、竹、迎春、芍药、牡丹等经常一起搭配,这些植物原产我国,适应能力强,并具独特的观赏特性,这也反映

3、了人们在园林中应用植物的一种喜好或传统。殷、周、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为中国园林的生成期和转折期,隋唐时期是园林发展的全盛期。唐代是蔷薇科树种观赏栽培的第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宋元时期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明清时期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以后来的“三山五园”为代表:在植物选择上多为松、柏、榆等乡土树种,多用牡丹、芍药、海棠等珍贵花木以体现皇家气派。同时,吸收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手法,花木配置较为精致,讲究植物的姿态、构图入画理,蔷薇科树种与其它植物相配置方式更丰富。特别是清末,园林建筑的比例大大增加,在皇家园林中亦有借鉴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手法,将蔷薇科树种与其它花木的搭配时,注重前、中、后景之间的

4、层次错落。2.1 蔷薇科树种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园艺学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和审美情趣也在发生改变,蔷薇科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方式更加多样,不但继承了古代的花台、孤植、丛植等形式,还吸收了国外规则式的布置手法,如规则式的蔷薇园、花带,与园林中其它要素的结合更加紧密。不仅体现在园林绿化中的蔷薇科树种越来越多和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而且蔷薇科树种的在应用中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2.1.1专类园专类园可以是独立的花园,也可以是“园中园”,其最大优点是能够展示丰富多彩的品种和开花时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景象,也是科学研究和科普教学的好地方。其布置形式通常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类

5、。第一,规则式:规则式布置的专类园中植物比较整齐和统一,便于集中观赏、比较和研究,管理也方便。如果大面积栽培,花开时蔚为壮观。但是,这种布置缺乏意境的再创造,不能充分发挥观赏效果。第二,自然式:利用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以植物为主题,须结合地形特点和其它植物、山石、建筑等造景要素来衬托艳冠群芳之姿。如能够结合文化,设置雕像、壁画建筑来突出主题则更能增添全园的艺术魅力。如梅花山景区的蔷薇科植物的配置、中山植物园蔷薇园。2.1.2 花带、花台、花坛、花境花带 在公园或庭院园路两侧或城市主要道路分车带上,常常可布置花带,构成暮春至初夏观赏的主要景观。园路的两侧用绣线菊或月季,置以花带的形式,绿地间点缀

6、几株紫叶桃和紫叶李,远处以油松和侧柏等常绿树作为背景。花开时节,当然是花团锦簇,而在无花的时候景色也不显得单调。花台 花台的设置既要考虑满足生态习性要求,又要接近游客,使之亲切宜人。此外,牡丹花台要实用、经济、美观更要与全园的形式、风格、整体环境条件协调一致。自然式花台上栽植,其边缘置石,并配以麦冬为地被,来和自然流畅的园路和整个园子的风格相协调。如梅花山庄的入口广场就设计了一个月季花台,显得很典雅。花境 用绣线菊等构成花境,优雅而迷人。此外,在现代绿地中也有在人们视线的焦点处布置花坛来装点环境增加节日气氛。在公园绿地中也有花境的应用形式,使人倍感亲切。2.1.3 孤植、丛植、群植植物不同的配

7、置形式会形成不同的整体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跟古典园林相比,现代园林的配置方法更科学了。一般植物配置方式有以下几种:所谓对称配置,是指在轴线的两侧把树木作对称栽植。其关键在于有一条轴线,线两侧所栽的乔木和灌木,其品种、体型大小以及株距都应一致。对称配置在艺术构图上是用来强调主题的,作为主题的陪衬。常用于道路以及公共建筑大楼前两侧,行道树也可包括在内。列植是将同种的同龄树木按一定的株距进行行植或带植。株距小时,树木相互关系紧密,形成整体,起到屏障效果,可用来分割空间和组织空间,把两树列交错栽植,如三角形、五角形栽植,可以增加树列的厚度,同时更增加了空间的封闭性。常用于行道树、防护林带、沟

8、渠旁、规则式广场周围以及作树障或背景,要求列植景观达到整齐划一。交替配植是用两个树种作交替排列种植。如西湖苏白一堤的“一株杨柳一株桃”,成为桃红柳绿的著名春景。用两个树种作交替配置时,一定要注意两个树种在体型大小或色泽上有一定的对比,方显生动活泼。有些车行道分隔带或行道树带的绿化常采用两种树种的交替栽植。分层配植即将乔、灌、草以其小同的高度分层配置、前不掩后,以便能呈现各层的姿容,使花期互相衔接和相互衬托,同时还可起到防护隔离作用。雨花台风景区烈士陵园前的植物配置,背景为苍翠的雪松,中景为樱花和红枫,下面为灌木层和草本,互相衔接又彼此衬托,表现出庄严肃穆的气氛。自然式配植包括孤植、对植、丛植、

9、群植、林植和篱植等。孤植是指单一树木的栽植对这类树种的要求是体型端庄或姿态优美、开花繁茂、色泽鲜艳的。还有些树种在落叶之后,以其苍劲的枝干、潇洒的树冠,呈现出卓越的风姿,具有意境,令人赞赏。孤赏树适宜栽在空旷的草地上,林中空地,庭院、路旁、水边、巨石旁、林缘、高地以及田头地角等处。蔷薇科树种的石楠、批把、樱花、海棠、桃等都可以用孤植的配置方法。对植是指自然式栽植中的小对称栽植,即在轴线两边所栽植的植物,其树种、体型、大小完全不一样,但在重量感上却保持均衡状态。对植可以布置在园林建筑入口两旁、小桥头、登道石阶的两旁,配以假山石以增其势,调节重量感,力求平衡。丛植是由同种或不同种的树木组成,是树木

10、发挥群体美的表现方式之一。但对个美的要求也很高,在体型上要有大小高矮之分。树丛大小差别很大,组成树丛的最小单位为一株多至九株。若与灌木配置在一起则更多。群植是以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一般20-30株),要求树种的色调、层次要丰富多彩。在园林绿地中可以用它分隔空间,也可作为背景、障景及夹景等处理。配植时要注意群体的结构和植物个体之间相互消长的关系。一般来讲,高的宜栽在中间,矮的宜栽在外边,常绿乔木栽在开花亚乔木的后而作为背景。灌木的外围还可以用草花作为与草地的过渡,树群的外貌除层次、外缘变化外,还有季相变化。林植是指大量树木的聚合,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群落外貌。树木可分为密林(郁闭

11、度0.7-1.0)和疏林(郁闭度0.4-0.6)。多用于高速公路的防护林带。篱植指行列式密植的类型,因树种不同,在高度上可以分为矮篱、中篱、高篱,又有常绿、半常绿、落叶之别。树种对环境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叶形小,枝叶密集,萌发力强,耐修剪。也是城市道路绿化的常用形式,用于道路分车带、花坛、停车场等处,多为绿地的边缘界定。通过本文可以看出,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把蔷薇科树种作为观赏性的主题应用到园林中,树种的选择与应用深受文化寓意的影响。在现代园林中,人们己经逐渐意识到植物景观的重要性,开始注重生态效益,中、大、中型乔木与低矮地被植物之间的植物种类,形成植物的复层种植结构。参考文献:1 余树勋.植物园规划与设计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