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一 X线机的使用原则:(1) 了解机器的性能,规章,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留意事项,生疏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2) 严格遵守操作规章,正确娴熟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平安。(3) 在使用前,必需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外界电压不行超过额定电压的±10,频率波动范围不行超过±1Hz。(4) 在曝光过程中,不行以临时调整各种技术按纽,以免损坏机器。(5) 在使用过程中,留意把握台各仪表指示数值,留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特别,准时关机。(6) 

2、;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件猛烈震惊,移动部件时,留意空间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旋钮固定。(7) 以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投入使用。二 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1) 闭合外电源总开关。(2) 接通机器电源,调整电源调整器,使电源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3) 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盒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4) 依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5) 依据需要选择暴光条件,留意先调整毫安值和暴光时间,再调整千伏值。(6) 以上各部件调整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预备就绪,即可

3、按下手闸进行暴光。(7) 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三 摄影原则(1) 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接受小焦点摄影,以提高照片的清楚度。(2) 焦片距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欧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焦片距。(3) 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看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的相同效果。(4) 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患者的呼吸动作对摄片质量有很大影响,依据不同的部位,可

4、接受如下几种屏气方。1) 安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肋骨、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因呼吸时胸部肌肉牵拉,使以上部分发生抖动,故可予安静呼吸下屏气摄片。2) 深吸气后下屏气: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可增加肺内含气量,提高对比度,同时使膈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3) 深呼气后屏气:常用于腹部及隔下肋骨的摄影。呼气后膈肌上升,腹壁厚度减薄,影像较清楚。4) 缓慢连续呼吸:在暴光时患者左足慢而浅的呼吸动作,使某些重叠的组织因呼吸而模糊而被摄部位可较清楚地显示,如胸骨正位摄片。5) 安静呼吸下屏气:用于下肢、手及前臂、躯干等部位摄片。(5)  滤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kv时,一般需加滤过板、滤国器。(6) 位置对中心线:依照部位及检差目的,按标准位置摆好体位,尽量削减患者苦痛。依据要求将中心线对准被援部位,并校对胶片位置是否包括要求投照的肢体范围。(7) 测量肢体厚度。(8) 训练呼吸动作:在摆位置前依据要求做好呼气、吸气或屏气动作的训练。要求患者完全合作。(9) 选择焦片距:按部位要求依据选择好球管与胶片的距离。(10) 选择暴光条件:依据投照部位、体厚、生理和机器条件,选择最佳kv、mA准时间。(11) 暴光:以上各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