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面用花岗岩矿普查实施方案_第1页
饰面用花岗岩矿普查实施方案_第2页
饰面用花岗岩矿普查实施方案_第3页
饰面用花岗岩矿普查实施方案_第4页
饰面用花岗岩矿普查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饰面用花岗岩矿普查实施方案*县*石材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七月*饰面用花岗岩矿普查实施方案 编写单位:*编写人:*审查人:单位负责人:总工程师: 提交单位:*县*石材有限公司提交时间:二一六年七月七日目 录一、绪言5(一)基本情况5(二)勘查目的和任务6(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7二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8三、勘查区地质情况9(一)矿区地质特征9(二)矿体地质特征10四、勘查工作部署13(一)总体工作部署13(二)勘查类型及布置依据13(三)勘查年度具体工作安排13五、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14(一)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14六、实物工作量及经费预算18(一)实物工作量

2、18(二)经费概算18七、预期成果22八、保障措施22(一)组织管理及人员配备22(二)经费保障措施22(三)质量保障措施22(四)安全生产措施23 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饰面用花岗岩矿地形地质图1:500022*饰面用花岗岩矿工程布置图1:5000一、绪言(一)基本情况1、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探矿权申请人:*县*石材有限公司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法人代表: 注册资金:壹佰万元整经营范围:建筑用石销售地址:*省市*县组2、勘查项目基本情况*饰面用花岗岩矿申请区勘查矿种为饰面用花岗岩矿,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0.16平方公里,申请区拐点坐标见表1.1。表

3、1-1 普查工作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80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面积(Km2)序号BLXY10.16234 探矿权申请人*县*石材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15日通过*省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易系统,采用网上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并于2016年6月30日与*省国土资源厅签订了该矿权出让合同,出让年限为自颁发勘查许可证之日起三年,出让价格为人民币124万元,已一次性全额缴纳探矿权价款124万元。申请区内无其他探矿权、采矿权登记,故探矿权范围内不存在矿权纠纷问题。3、项目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省资质证书编号:资质证书有效期:2014年06月26日至2019年06月25日勘查单位地址:*省法人代表:地质

4、勘查资质类别及资质等级:固体矿产勘查乙级;地质钻探乙级(二)勘查目的和任务1、勘查目的受*县*石材有限公司委托,*省地质勘探研究院承担“*饰面用花岗岩矿普查探矿权”地质普查工作。 矿区地质普查的目的是:通过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和前期预查成果,选择矿化有利地段开展地质普查工作,进一步圈定和寻找具工业价值的饰面用花岗岩矿体。为后期开展详查地质工作提供依据。2、工作任务 本次普查工作将通过地质填图、槽探、钻探及样品测试等工作手段大致查明区内饰面用花岗岩矿的分布范围,大致控制并圈定矿体。大致查明矿体的规模、品级及矿石类型,统计节理裂隙形态、大小、数量、产状、分布密集情况和规律及对荒料块度和荒料率的影响。通

5、过探矿工程对矿区矿体表面覆盖层进行控制,计算本矿区剥采比。采集相应的基本样、标准样对矿体的质量品级进行初步评价。利用槽探工程垂直矿体进行揭露控制,对揭露矿体进行详细编录,统计构造裂隙数,夹层规模,厚度等,大致确定矿区综合含矿率及荒料率,为矿石量、荒料量估算提供可靠参数数据。 探求饰面用花岗岩矿资源储量(333+334),编制*饰面用花岗岩矿普查地质报告,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图1 *饰面用花岗岩矿交通位置图勘查区位于*县城西方向,直距约55Km,属*县*辖,工作区有乡间公路与*县道相接,*县道与*相连可到达*县城,公路里程62.5公里,*县到*高速相连、

6、至*有*高速相连,区内交通尚属方便。(见图1 *饰面用花岗岩矿交通位置图)。 工作区属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程一般200-360米,最高360米,相对高程160米。山体地势东高西低,山坡自然坡角一般10°-15°,植被较发育,以松树为主。区内无大的水系,主要为山涧小溪,水量随季节而变化,工作区的西面有小河通过,常年有水。气候温和湿润,冬短夏长。年平均气温19,极低气温为-10,极高气温为38.2,全年平均无霜期260天。年平均降水量1672mm,多集中3-5月份,全年均可施工。 工作区内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其次豆类、花生、油菜。工业落后,周边有小型花岗岩采石厂,经济条件一般,

7、劳动条件较丰富。二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9581964年省区调队完成了1:20万*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提交了1:20万*幅地质图、矿产图及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20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覆盖矿区范围。*有院于2015年6月2015年8月开展开展*饰面用花岗岩矿公开出让前的预查工作。通过野外地质填图及槽探、剥土、浅井初步查明矿区地层分布情况及饰面用花岗岩矿的分布范围,初步圈出1个矿体。初步估算矿区饰面用花岗岩资源量(334)521.21万m3。主要完成实物工作量见下表1-2。 表1-2 完成实物工作量项目单位设计工作量实际工作量完成率(%)1:10000地质草测km20.480.48100

8、槽探(剥土)m3400319.880浅井m2016.281岩矿鉴定件22100标准样件22100基本样件44100基本分析样件44100三、勘查区地质情况1区域地质工作区位于九岭隆起的西段,区内仅出露燕山期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及第四系残坡积,未见其他岩性岩层,构造主要以近东西、北西、北东三组压性裂隙为主。1.1区域地层区域上为大面积花岗岩出露,主要见有白垩系(K2)分布于区域的南部、寒武系(1wg)分布于区域的南部,震旦系(Z1n)分布于北部、东部见有双桥山群*组第二、第三岩性段分布,低洼处为第四系。1.2区域构造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主要有北东向构造及次级小裂隙。1.3区域岩浆岩浆岩分布于广泛,呈

9、大面积出露。主要有晋宁期花岗岩,燕山早期、燕山晚期花岗岩。晋宁期花岗岩呈岩基出产。晋宁期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2-2),其同位素年龄837百万年(据:*省区域地质志),呈岩基产出,属九岭岩基的一部分,岩石发育硅化、黑鳞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燕山早期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大面积出露于工作区内,白色,灰白色,全晶质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黑云母及少量白云母,斑晶大小一般在13cm,含量约为5070%,常呈定向排列。燕山晚期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工作区的东北角,呈小面积出露,主要成份有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等,与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呈侵入接触关系。1.4区域矿产区内附

10、近主要分布有两个饰面用花岗岩矿山、丁家段长石矿,外围在上杉、古市、渣津、全丰分布有金矿,白岭有铍矿。2矿区地质工作区位于九岭隆起的西段,区内仅出露燕山期中粗粒二云母花岗岩及第四系残坡积,未见其他岩性岩层,构造主要以近东西、北西、北东三组压性裂隙为主。2.1地层工作区内未见有地层出露,山间凹地冲沟中发育第四系,主要为冲积淤泥、砂土,其厚度不一,一般15米,最厚10.0米;在山间鞍部及山顶平缓处见有残坡积层,主要为岩石碎块,砂土,厚度一般14米。2.2构造工作区未发现褶皱和断裂构造,但裂隙较发育,主要有三组:近东西向:走向近东西,一般呈密集不规则出现,对矿体荒料率影响较大。见有两组,一组倾向2&#

11、176;-20°,倾角55°-75°。走向延长一般2.0-4.0m,可见倾向延伸一般3.0-8.0m不等,倾向190°-235°,倾角35°-75°。走向延长一般5-10m,倾向延伸一般3.0-10.0m不等。近南北向:倾向93°-117°,倾角64°-75°。走向延长一般5.0-8.0m,倾向延伸一般3.0-8.0m不等。2.3岩浆岩工作区内出露燕山期中-粗粒二云母花岗岩,呈灰白色、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黑云母及少量白云母。石英多呈浑圆状、它形粒状,颜色

12、较暗,粒径一般为25mm,含量2040%,黑云母多呈细小鳞片状,自形程度较高,在岩石中分布均匀,含量为510%左右。(二)矿体地质特征1.1矿体规模根据地质填图利用等高线法与实际范围相结合大致圈出一个饰面用花岗岩矿体V1,矿体为一不规则分布的花岗岩体的一部分,总体北高南低,受地形控制,长轴长约602m,宽约326m,矿区内矿体出露最高标高为360米,最低为270米,相对高差90m。1.2矿体的盖层及风化深度特征矿体盖层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层及全风化花岗岩残坡积层所构成。盖层厚度不均匀,陡坡基岩往往直接裸露地表,局部山顶平缓处及山间鞍部及低洼处残坡积覆盖较厚,厚度一般0-10.0m,平均4.0m。在

13、山顶平缓处施工浅井工程中全风化花岗岩深度一般1.0-5.0m,平均2.5m。风化后呈砂土状,残留石英颗粒较多,地表风化层及残坡积层经采样分析Al2O3品位为15.1315.23%,Fe2O3+TiO2品位为1.211.30%,虽然品位满足于砂质高岭土的一般工业指标最低标准。由于矿体地表覆盖层较薄,中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层不厚,不具找瓷土矿资源潜力。根据邻近上水山饰面用花岗岩矿山采场揭露,工业矿体一般埋深为1520米,最浅10米。1.3矿石质量1.矿石品种本矿区矿石品种为白底黑花,整体为灰白色,主要为中粗粒二云母花岗岩,少量粗粒二云母花岗岩,属中粒“芝麻白”品种,分布于整个矿区,是矿区内的主要矿石

14、品种。1.4矿石矿物组分结构矿区矿体岩性为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主要矿物含量为钾长石(57%),斜长石(1015%),石英(2123%),黑云母(6%),白云母(3%),磷灰石(1%)。四、勘查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勘查工作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稀到密,面中求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根据前期预查地质工作成果,结合野外生产实际,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运用有效的勘查方法即1/5千地质测量,圈定地表矿体出露范围。在已知矿体露头施工槽探工程进行地表系统揭露,钻探工程控制中深部矿体在产状及厚度上的变化情况,在工作过程中采集各类样品进行测试,了解矿石质量。通过以上工作,重点查明区内成矿

15、地质背景,掌握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矿石质量变化等地质特征,推断饰面用花岗岩矿资源量,为今后的详查工作开展提供地质依据。(二)勘查类型及布置依据矿体走向大致呈北东向延伸,勘查基线定位42度,勘探线方向则为132度。矿体形态简单;矿体在矿区内延伸小于1000m,矿体规模属小型;矿体构造较发育,构造对矿体破坏影响较大;矿石质量较稳定,基本无夹石。因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 2002),初步确定本矿区勘查类型为为类,选用100m的勘查间距探求控制的(332)资源量,间距放大一倍探求推断的(

16、333)资源量。(三)勘查年度具体工作安排1、第一勘查年度:结合矿区矿体特征及已有地质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主要进行1:5000地质测量,基本查明饰面用花岗岩矿的分布范围,初步控制并圈定矿体。了解矿体的规模、品级及矿石类型,统计节理裂隙形态、大小、数量、产状、分布密集情况和规律及对荒料块度和荒料率的影响。通过探矿工程对矿区矿体表面覆盖层进行控制,计算本矿区剥采比。2、第二勘查年度:利用山地工程、钻探工程等探矿手段垂直矿体进行揭露控制,对揭露矿体进行详细编录,统计构造裂隙数,夹层规模,厚度等,基本查明确定矿区综合含矿率及荒料率,为矿石量、荒料量估算提供可靠参数数据。3、第三勘查年度:开展资料整理

17、和综合研究,提交普查报告及相关附图、附表。整个工作计划为36个月完成。五、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项目各阶段的实施技术质量管理按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 2002)执行。(一)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1、1:5千地质测量地质填图范围为矿权区范围,面积0.16km2。填图底图用1/1万地形图放大成1/5千地形地质图。地质观察路线尽量垂直矿体走向,线距一般为100m,矿体界线或构造复杂地带,路线加密在20-40m,点距一般为50m,加密部分为30-40m(接触带、断裂带、岩层有变化的地段)。对所有观察点、矿层点、

18、构造点采用GPS定位器测定上图,主干地质路线辅以路线信手剖面图,对重要的地质现象加以素描和照相。通过1:5千地质测量基本查明勘查区地层、构造、构造断裂或节理与矿体的关系,大致了解区内成矿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基本查明饰面用花岗岩矿的分布范围,初步控制并圈定矿体。2、槽探工程用以查明矿体地表形态、产状、规模、裂隙发育程度等情况。槽探一般施工至新鲜基岩,规格为:槽底宽0.60.8m,槽口宽1.21.8m,施工深度一般不超过3m。槽探编录前要仔细观察各种地质现象,测量各种数据并记录,必要时还应作素描图或照相等,编录内容包括:岩石名称、岩性特征、蚀变及矿化特征、构造裂隙特征、地质条件或构造

19、产状、接触关系、登记各类样品等。槽探素描图一般编绘一壁一底。槽壁根据导线(或基线)绘制实际轮廓,槽底按图上宽度1cm的规则矩形绘制,比例尺1:100,凡厚度(宽度)大于1m的地质体,均应在素描图上表示出来,工程中矿化蚀变明显地段及其顶底板围岩,应布置刻槽化学样。槽探位置一般根据特征标志物用仪器或导线测量法确定,必要时可用GPS进行定位验证。槽探代号用TC表示,在工作区内对开挖槽要进行统一编号,编号方法可用勘探线号/勘探线上探槽的顺序号,如TC01。提交资料:(1)槽探原始地质记录(2)槽探素描图(3)岩矿鉴定与分析测试成果3、钻探工程:目的在于研究和查明矿体深部延伸情况、矿石质量变化特征、节理

20、裂隙密度以及各类样品的采取,共设计钻孔4个。施工要求严格按照岩芯钻探规程执行。具体要求矿体及其顶底板围岩35m的采取率平均不得低于75%,采取率低于75%的不能超过5m,否则,要采取补救措施。围岩的岩心采取率要求平均达到65%。要做好钻孔设计理想柱状图,按照钻探进行中地质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原设计的钻孔柱状图,并通知机台。钻孔在钻探过程中必须按岩心钻探规定系统地测定顶角和方位,并保证测斜数据准确可靠。如钻孔偏斜与设计出入较大时,应设法补救。钻孔在钻探进行中必须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孔深校正,原始记录和岩心保管工作等。钻孔完工后,必须按照地质设计进行封孔,并埋设好孔口标志。做好钻孔地质编录,地质

21、人员要及时到现场进行编录工作。4、样品的采集饰面石材品种鉴定样:(1)标准样:预查区石材花色品种较少,限于目前预查区开采条件,尽可能在较为新鲜的岩石中选取2个品种样品。每个品种分两份:一份成材面(用于装饰的那个面)经加工抛光并测定光泽度,另一份成材面不加工抛光。抛光样成材面的规格为30 cm×30 cm,非抛光样成材面的规格为10 cm×5 cm。(2)基本样:按工程每间距5 m在较为新鲜岩石中采一件,共5个,样品的成材面规格为10 cm×5 cm,并选取了2个基本样加工抛光。(3)基本样分析样基本分析样品在勘查工程中分层、分段采取。样品在新鲜岩矿层中采取,采样一

22、般采用刻槽法取样,样长一般在2m,断面规格一般为(10cm×3cm),样槽的底及两壁平整,样品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误差不大于10%。采集样品时,避免外来物质(包括铁质)混入,样品的采集有专人负责。2)、岩矿鉴定样岩矿鉴定样采取新鲜有代表性的基岩,研究岩、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规格一般为3×6×9cm。岩矿鉴定样通常采两块。一块送鉴定,另一块留作副标本。5、原始编录及综合整理1)、原始编录原始地质编录主要包括槽探、钻探等各项工作的原始地质编录,编录工作按国、部颁发的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要求执行。原始编录进行班组自

23、检、互检,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每份原始图件附有质量检查卡。2)、综合整理及各种综合图件编制综合整理按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要求执行。随日常性资料综合整理的进展,不断完善和修改综合资料,编制最终综合成果图、表。六、实物工作量及经费预算(一)实物工作量1、设计总工作量1:5000地质测量0.16km21:2000剖面测量 0.8km21:5000水工环测量0.16km2钻 探 320m槽 探 400m3基 本 样65个岩 矿 鉴 定 5个2、第一勘查年度工作量1:5000地质测量 0.16km21:2000剖面测量 0.8km21:5000水工环测量

24、0.16km2基 本 样15个3、第二勘查年度工作量钻 探 320m槽 探 400m3基 本 分 析 样50个3、第三勘查年度工作量野外工作结束后进行综合地质资料整理,总结成矿规律,编制相关图件和编写普查地质报告。(二)经费概算参考普查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质复杂程度及交通等条件,将普查区依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和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标准修改意见划分等级,然后根据工作方法、技术要求等确定各项实物工作量的单价。本项目经费预算见表6.1。22 表6.1 *饰面用花岗岩矿普查预算表工作手段名称技术条件计量单位总工作量第一勘查年度工作量预算标准预算备注(元/单位工作量)总预算(万元)第

25、一勘查年度预算(万元)甲乙丙一、地形测绘1.94 1.94 1、控制点测量收集GPS(E级网)点3332600.98 0.98 2、工程点点测量个6616000.96 0.96 二、制图2.25 1、地质图计算机成图a、平面地质图困难类别幅229410.59 b、剖面图困难类别cm100070.70 c、槽探、柱状图困难类别cm120080.96 三.专项地质测量1.500.901、专项地质测量a、1:5000地质填图中常区()km20.160.4110380.18 0.18 b、1:2000剖面测量中常区()km0.80.853320.43 0.43 c、1:2000水工环地质测量中常区()

26、km20.160.4184340.29 0.29 d、图解荒料率测量m2600100.60 四、取样钻9.28 1、0-100m级岩石m3202909.28 五、山地工程2.40 1、槽探0-3mm3400602.40 六、岩矿试验2.34 0.69 1、化学分析SiO2、Ti02、Al203、Fe2O3、FeO、MgO、MnO2、CaO、Na2O、K2O、P2O3件15106000.90 0.60 2、岩矿鉴定与测试0.00 a、薄片磨制鉴定一般片551800.09 0.09 3、岩石测试a、抗压强度风干项42100.08 0.00 b、抗折强度风干项42100.08 0.00 c、吸水率项

27、4870.03 0.00 d、块体密度(容重)项4870.03 0.00 e、磨耗量项41300.05 0.00 f、光泽度项4870.03 0.00 g、耐酸度项4750.03 0.00 h、耐碱度项4750.03 0.00 j、肖氏硬度项4750.03 0.00 4、岩矿放射性核素测试镭、钍、钾套46300.25 0.00 5、品种石材签定a、标准样抛光件48000.32 0.00 b、基本样抛光(基本样10%)件66000.36 0.00 6、水质全分析件15000.05 0.00 7、工艺实验与试采点七、其它地质工作8.81 2.04 1、地质勘查工作测量a、勘探基线测量km1114000.14 0.14 b、剖面线测量km1112000.12 0.12 c、工程点测量点8816001.28 1.28 2、地质编录a、钻探m320200.64 0.00 b、槽探m400100.40 0.00 3、采样a、标准样30×30 cm件102000.20 0.00 b、基本样10×5 cm件15200.03 0.00 4、岩芯保管5、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