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由huzhihua1978贡献高级统计师考评结合考试参考资料高级统计师考评结合考试 应考人员备考指南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二 00 六年二月二十三日1目录第一部分高级统计师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要求 高级统计师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要求第二部分如何应考高级统计师一、考试的目标和要求 二、解读高级统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 三、考试命题的特点分析 四、考试的形式分析 五、复习考试的几点建议 六、考试的注意事项 七、考试样题分析第三部分答题样卡2为完善高级统计师的评价制度, 人事部和国家统计局决定对高级统计师的评审制度进行 改革,实行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制度,并规定,凡申请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的人员,须经全
2、 国统一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评审。2005 年,人事部和国家统计局首先选取了山东、山西 两省进行高级统计师考评结合试点,约有 1300 多人报名。为了便于应考人员参考,我们组 织编写了高级统计师考评结合考试应考人员备考指南 。该指南包括高级统计师专业技 术工作能力要求如何应考高级统计师答题样卡三部分。 、 、 高级统计师专业技术工 作能力要求 给出了高级统计师专业技术工作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检测这些能力要求是考试 命题的目标。 如何应考高级统计师中主要介绍了考试目标和要求,命题特点、考试形式 和注意事项,解读了考试大纲,提出了复习建议,并列举了大量的样题供应考人员学习时参 考。 答题样卡的给出
3、,使应考人员提前熟悉答题卡试样,克服对考试产生的陌生感。总 之,希望该指南对指导应考人员学习,提高应考人员应试能力,正确理解高级统计师考评结 合考试要求有所帮助。第一部分 高级统计师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要求高级统计师作为本行业、 本部门或本单位统计业务专家, 具有对其他统计人员提供技术 指导和工作指导, 以及检查评估其他统计人员工作项目执行情况的职责。 为有效地履行职责, 高级统计师不仅要系统地掌握统计理论和专业知识, 熟悉有关法律法规, 了解本专业及相关 领域国内外的现状及研究发展趋势;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 一、根据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用户要求,依法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工作 根据统
4、计报表制度和统计用户要求, 1、能够客观评估现有数据的有效性 2、能够正确判断新增调查的必要性 3、能够根据调查对象的要求设计统计调查指标 4、能够根据调查总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合实际调查方法,起草调查方案。 5、能够组织指导统计调查各环节的业务工作 6、能够正确处理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关系,维护政府统计的合法权益和调查对象的利 益,保证统计法规和统计调查制度的顺利实施。3二、对统计数据和统计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检查 1、熟悉经济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及其数量关系 2、能够客观地评价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3、能够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统计数据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4、能够对拟上报的统计数据提出评价意见 5、能够开发
5、和使用各种统计数据质量检查方法 三、对其他统计人员、统计对象和统计用户进行工作指导,保证统计调查的预期目标能够 对其他统计人员、统计对象和统计用户进行工作指导, 实现。 实现。 1、熟悉各种现场调查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应用 2、熟练设计调查问卷并撰写调查说明 3、熟悉统计分类标准并加以使用 4、能够发挥统计专业技术团队领导的作用 5、能够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有关基础数据口径、范围以及调查技巧等方面的统计专业 技术培训 四、熟悉统计数据库系统,能够提供可存储、可访问的计算机程序数据 熟悉统计数据库系统,能够提供可存储、 1、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进行数据抽取 2、能够针对特定数据处理程序编写
6、用户操作说明并能对其他统计人员编写的用户操作 说明进行审核 3、能够将统计数据从某种计算机语言转换为可兼容的格式 4、能够使用计算机对统计数据进行逻辑一致性检查 五、能够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1、能够有效地分析统计数据 (1)通过统计数据找出社会经济等领域存在的问题4(2)在找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并对此加以评估。 2、能够利用线性回归、BOX-JACHINS、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差和置信度分 析、差方检验、抽样调查等技术和方法建立统计模型、开展统计预测。 3、能够依据统计数据,研究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情况,或本部门、单位的 经营管理状况,写出有观点、有依据、有建议的
7、统计分析报告。 4、能够依据统计调查结果,对本地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情况,实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本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统计监督,及时向管 理决策层提出报告。 六、其他 作为中央和国家部委统计机构的高级统计师, 应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 能与其他国家同 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二部分 如何应考高级统计师一、考试的目标和要求 考试目标:评价应考人员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检测他们对统计理论理解的深度、了 解的广度,以及他们在工作中应用这些理论的能力,处理和解决统计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要求:只有资格审查合格的应考人员,才能参加考试。应考人员参加考试须携带黑 色
8、签字笔,按要求答题,遵守考场纪律。 二、解读高级统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 解读高级统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 目考试大纲 2005 年高级统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 包括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企业产权结构和企业生产理论,社会分配理论,国民经济运行和国民 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 该部分将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结合起 来。 要求应考人员能根据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论, 解释分析我国发展经济 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 分析理解政府在管理国民经济中所采取的宏 观调控政策
9、。 第二部分,统计理论与方法。包括统计学的对象和方法,统计分布的数值特征,概率与5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推断,统计指数,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 抽样调查和统计调查工作。本部分由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几种主要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调 查方法及实践组成。 要求应考人员能运用描述统计的基本方法解读国民经济或企业的统计数 据, 掌握推断统计和几种主要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方法的计算机输出 结果和参数含义, 会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抽样调查各种常用方法的区别 和适用场合。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流程。 第三部分,经济社会统计。包括经济社会统计基本内容概述,统计
10、分类标准,国民经济 核算方法及应用和经济社会专业统计调查方法与应用四部分内容。 要求应考人员了解国民经 济的运行过程和国民经济统计内容, 熟悉几种重要的统计分类标准, 掌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的内容和组成, 能够正确使用国民经济核算表进行计算和分析。 掌握各经济社会专业统 计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第四部分,统计法规与统计体制。包括统计法概述、统计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和统计体 制概述。 要求应考人员熟练掌握统计法的具体内容, 并能够运用统计法的有关知识正确判断 和处理各种统计违法现象。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 高级统计实务考试要求应考人员在已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和理论 的基础上,突出“重要性”“应用性
11、”和“综合性” 、 ,强调应考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命题的特点分析 1、 全面考核,突出重点 考试大纲是考题的命题依据, 高级统计师应具备的能力标准是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 此,在全面考核应考人员对大纲四部分内容全面了解掌握的基础上,注重突出“一名高级统 计师应具备的能力”这一考核重点。 2、 注重考核能力 高级统计实务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考人员的能力, 因此在题型上和分值分布上主要 倾向于考核应考人员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对计算机输出结 果的解释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能力和判断能力等。同时也关注应考人员的知识面宽度 和理论广度。
12、3、 综合度较高 案例分析计算题的综合度较高, 应考人员只有在对大纲中所列要点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才 可能较全面地回答问题。因此,应考人员在复习时不仅要知道考试大纲要点所在的位置,而6且对其内容的实质有所掌握。当然开卷考试,不要求应考人员死记硬背要点,但一定要懂得 如何利用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 4、 题量大 开卷考试的一大特点是题量大,因此要求应考人员合理把握考试时间,统筹安排,注意 答题结构,避免头重脚轻。 5、 一定比例的选答题 考虑到应考人员来自于不同的部门、岗位,在案例分析计算题中,考试赋予应考人员在 一定范围内选择答题的权利。这部分的考题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对于必答题,
13、顾名思义, 要求应考人员必须回答的问题;选答题,应考人员可以按要求从中选某一题目进行考试。因 此,要求应考人员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审题。 四、考试的形式分析 1、 考试的题型分析 考试的题型主要有两种:简答题和案例分析计算题。考试试题以案例分析计算题为主, 以简答题为辅,具体题型以当年试卷为准。简答题要求答题简明扼要,案例分析计算题要求 先认真审阅已给的背景材料, 然后判断考核要点, 并运用所学知识围绕要点展开计算或分析。 案例分析计算题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类型,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2、 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开卷笔答方式,考试时间是 2006 年 3 月 26 日
14、8:30 到 11:30,共 180 分钟。 采取开卷考试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做法, 因为参加考试的人员一般都年龄偏大, 工作经验比较 丰富,但记忆力弱一些,理解力较强,若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不一定能考出“能力” ,采用 开卷考试的方式,如应考人员在掌握大纲要点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携带必要的参考资料,则 能较好地达到通过考试选拔高级统计师的目的。 对于开卷考试, 建议携带推荐的参考书目和 相关的各种统计书籍。 五、复习考试的几点建议 1、 根据考试大纲, 在相应参考书中找出大纲中有关每章要点的论述。 由于考试采取了 开卷答题的形式,不要求应考人员对考试内容死记硬背,但应考人员对大纲中的知识要 点要能理
15、解、掌握,并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由于高级统计师考评结合考试的目的是测 试应考人员的能力,因此考试的题型中除简答题一般在参考书目中能够找到答案外,案 例分析计算题重点是考察应考人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对计算机输出结果的解释能7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能力和判断能力等。 2、 结合本书中所给出的考试样题分析,了解考试题型的分布及考试的方法,模拟进行考前练兵。在使用大纲复习时,根据自己对样题的感觉,分析每部分内容可能的考核 重点,进行充分准备。 六、考试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注意事项: (1) 务必用 2B 铅笔填写清楚准考证号,修改时务必用橡皮擦干净,务必保持卡面整洁。 (2) 务必用黑色签字笔
16、在答题卡的相应栏目内填写清楚姓名、 工作单位、 身份证号、考点考场。 (3) 答题时务必用黑色签字笔, 对照题号在相应答题栏内作答, 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栏边框。因采用计算机图象扫描阅卷,超出边框部分将不被评阅,请注意字体 大小,在答题栏外答题无效,另附答案无效。 (4) (5) 请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弄皱、弄破答题卡。 禁止在答题卡上做任何与答题无关的标记。2、答题时注意事项: (1) 统筹安排好每道考题的时间,设计好卷面。由于开卷考试,题量大,试题难度大,时间不易把握好,故建议考生考前做些模拟题,以便对答题时间的安排有 个感觉。对于不同分值的考题,要合理分配时间。 (2) 注意案例分析计算
17、题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 对于选择不答的题, 题卡上该题目位置要留出空白。 (3) 对于不同题型,要区别对待。该展开论述的要展开论述,不需要展开论述的,则答题时要简明扼要。 (4) (5) 清楚题目类型,认真阅读试题,切实把握考题要点。 遇到一时难以回答的题目时,不要死抠不放,可暂时放下,先做下面的试题,待考题全部做完后,再花时间仔细推敲作答。 (6) 答题时需要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条理清楚;答案完整。3、 考试前注意事项: 一定要携带计算器、2B 铅笔、黑色铅字笔和推荐的参考书目,也可带些年鉴,抽 样调查等方面的统计书籍。8七、考试样题分析 考试的题型主要有两种:简答题和案例分析计算题。
18、简答题 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分析理解应用能力和比较概括能力。 答题要求:紧扣题意,简明扼要。基本概念解释清楚,答出基本要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题注意事项:答题不必展开和发挥,切忌主次不清,论点模糊,不切题意。样题一:简答我国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样题一参考答案:我国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1、 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2、 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3、 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 4、 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 5、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样题二: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 2006 年 2 月 5 日发布报告称,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已比较大,而且这种收
19、入分配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合理的。 国家发改委 的相关论断是基于“全国城市居民综合社会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及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相 关数据资料。根据研究,发改委认为,总的看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到 合理值的上限,在 0.4 左右。而且这还是在各种岗位外收入、非正常收入难以准确估计的情 况下做出的。如果把后者也算上,则计算出的实际基尼系数肯定要更大一些。简答基尼系数 的含义及特点。样题二参考答案:1、所谓“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用来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异一个指标。其经济含义是: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2、特点:(1)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
20、之间。基尼系数最大为“”,最小等 于“”。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 对平均, 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 没有任何差异。 (2) 按照国际惯例, 基尼系数在 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9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 “警戒线”,认为为“差距偏大”,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样题三:简答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 样题三参考答案:1、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实现经济的一般均衡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2、 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中存在着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
21、和信息不充分。样题四:简答:什么是人口变动统计?它的指标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样题四参考答案:1、人口变动统计就是对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引起人口发生变化的现象和结果进行统 计。 2、指标体系是: (1)反映人口自然变动统计的指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人口出生 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率; (2)反映人口机械(迁移)变动统计 的指标: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 ,人口机械增长量,人 口机械增长率; (3)反映人口总变动统计的指标: 人口增长量, 人口增长率。样题五:比较整群抽样与多阶段抽样、分层抽样的区别。 样题五参考答案:1、整群抽样与多阶段
22、抽样的区别:整群抽样需要调查全部的次级抽样单元,而多阶段抽样 是在第一阶段从所有的群中抽取若干群, 在每个抽中的群中再抽取若干单元进行调查, 其第 二阶段只是抽取部分。 多阶段抽样在实际实施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抽样方式。 同时它的抽样 精度比整群抽样高,操作性更强。 2、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分层抽样是先分层,然后对每个层内的单元进行随机抽样。 而整群抽样是先随机抽取整群(类型区或地段) ,然后对每一个被抽取的群(类型区或地段) 中的所有单元(地块)进行取样。一般来说,如总体主要变异来源明显来自类型区间,则应 采取分层抽样;倘若主要变异来源乃来自地段内各单元之间,或来自各地段间,则应采用整
23、群抽样。案例分析计算题10考核目标: 考核考生对计算机输出结果的解释能力, 运用复杂知识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题要求: 要求考生对题目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 然后运用经济理论和统计知识等对所提出 的问题进行解答,或做出描述、评价。 答题注意事项:解答案例计算分析题,考生应该仔细阅读背景材料。一般试题中的问题会在 背景材料中有直接或间接的某种暗示。把握题意后,紧接着就应该确立分析重点,考虑需要 运用哪些理论知识或原理来进行分析。 同时注意在确立分析的原理或理论知识时, 要有主次 之分。原理的选用应该有较强的代表性,使之为重点内容的分析服务。要注意时间的合理搭 配和使用。样题一
24、: 下表是我国 2004 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其中有几个项目是空缺,请根据各项目之间的关系计算空缺项目的数值,并填在表上,同时要求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表中数据来 源于 2005 年中国统计年鉴) 单位:万美元 项目 一、经常项目 A货物和服务 B收益 C经常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A资本项目 B金融项目 三储备资产 31 货币黄金 32 特别提款权 33 在基金组织的储 备头寸 34 外汇 35 其它债权 四净误差与遗漏 -20668100 0 0 0 0 0 -16100 47800 11072910 47800 0 0 0 16100 0 0 4928364 -352267 2054
25、410 2432634 142815 23269040 6935 23262105 60654293 差额 贷方 借方11样题一参考答案:计算公式如下: 经常项目差额=经常项目贷方差额-经常项目借方差额 =货物和服务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贷方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借方差额 =资本项目差额+金融项目差额 储备资产差额=储备资产贷方差额-储备资产借方差额 =货币黄金差额+特别提款权差额+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差额 +外汇储备差额+其它债权差额 误差与遗漏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储备资产差额) 空缺的数据见下表黑斜体部分。 项目 一、经常项目
26、 A货物和服务 B收益 C经常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A资本项目 B金融项目 三储备资产 31 货币黄金 32 特别提款权 33 在基金组织的储 备头寸 34 外汇 35 其它债权 四净误差与遗漏 -20668100 0 0 0 差额 贷方 借方68659164928364 -35226770069701 655826582054410 243263463203785606542932406676142815 23269040 69352289819 11065976 -69351107291034335015 343350153433501547800 0 023262105-206364
27、000 -16100 47800206842000 16100 047800206681000270450827045080样题二:对于人均存款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式 S t = + Yt + t 使用美国 36 年的年度数据得如下估计模型,括号内为标准差:12? S t = 384.105 + 0.067Yt (151.105)R2要求: (1) 的经济解释是什么? (2) 和 的符号是什么?为什么?实际的符号与你的直觉一致吗?如果有冲突的话, 你可以给出可能的原因吗? (3)对于拟合优度你有什么看法吗? (4)检验是否每一个回归系数都与零显著不同(在 1%水平下) 。同时对零假设和备择假
28、设、检验统计值、其分布和自由度以及拒绝零假设的标准进行陈述。你的结论是什么?(当 自由度 n=34,由 t 分布表知,双侧 1%下的 t 临界值位于 2.750 与 2.704 之间。 ) 0.538(0.011)? = 199.023样题二参考答案: 样题二参考答案:(1) 为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表示人均收入每增加 1 美元时人均储蓄的预期平均变 化量。 (2)由于收入为零时,家庭仍会有支出,可预期零收入时的平均储蓄为负,因此 符 号应为负。储蓄是收入的一部分,且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预期 的符号为正。 实际的回归式中, 的符号为正,与预期的一致。但截距项为负,与预期不符。这可能与 由
29、于模型的错误设定形造成的。 如家庭的人口数可能影响家庭的储蓄形为, 省略该变量将对 截距项的估计产生影响;另一种可能就是线性设定可能不正确。 (3)拟合优度刻画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变化的解释能力。模型中 53.8%的拟合优度, 表明收入的变化可以解释储蓄中 53.8 %的变动。 (4)检验单个参数采用 t 检验,零假设为参数为零,备择假设为参数不为零。双变量 情形下在零假设下 t 分布的自由度为 n-2=36-2=34。由 t 分布表知,双侧 1%下的临界值位 于 2.750 与 2.704 之间。斜率项计算的 t 值为 0.067/0.011=6.09,截距项计算的 t 值为 384.105
30、/151.105=2.54。可见斜率项计算的 t 值大于临界值,截距项小于临界值,因此拒 绝斜率项为零的假设,但不拒绝截距项为零的假设。样题三:对 100 名学生的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历史、英语成绩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如下 SPSS 输出:13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Initial Eigenvalues Component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1 3.735 62.254 62.254 2 1.133 18.887 81.142 3 .457 7.619 88.761 4 .323 5.376 94.137 5
31、 .199 3.320 97.457 6 .153 2.543 100.000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3.735 62.254 62.254 1.133 18.887 81.142Component Matrix Component 1 2 3 MATH -.806 .353 -.040 PHYS -.674 .531 -.454 CHEM -.675 .513 .499 LITER
32、AT .893 .306 -.004 HISTORY .825 .435 .002 ENGLISH .836 .425 .000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 6 components extracted.a4 .468 -.240 -.181 -.037 .079 .0745 .021 -.001 .002 .077 -.342 .2766 .068 -.006 .003 .320 -.083 -.197要求: (1)根据上述计算机输出结果判断选择几个主成分(即原始的 6 个变量要降维到几个变 量)?依据是什么? (2
33、)写出所选择的主成分与原来变量关系的表达式,同时指出主成分载荷,并解释其含义。样题三参考答案: 样题三参考答案:(1) 根据总解释方差表的数据可知,第一大、第二大特征值分别大于 1,并且头两个主 成分的特征值累积占了总方差的 81.142%。根据特征值大于 1,同时特征值累积占了 总方差的比例大于 80%的原则,判断选取头二个主成分。 (2) 头二个主成分与原来变量关系的表达式是:y 1 = - 0 .8 0 6 x1 - 0 . 6 7 4 x 2 - 0 . 6 7 5 x 3 + 0 .8 9 3 x 4 + 0 . 8 2 5 x 5 + 0 . 8 3 6 x 6 y 2 = 0 .
34、3 5 3 x1 + 0 .5 3 1 x 2 + 0 .5 1 3 x 3 + 0 .3 0 6 x 4 + 0 .4 3 5 x 5 + 0 .4 2 5 x 6这些系数称为主成分载荷,它表示主成分和原来各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样题四:郑州某有限公司应分别于 2002 年 9 月 4 日, 月 8 日, 月 4 日前向郑州市统计局报 10 12 送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类值 (E2021 表)月报表,但该单位却分别于 200214年 9 月 6 日,10 月 10 日,12 月 6 日才上报报表。2002 年 12 月中旬,郑州市统计局以屡次 迟报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对郑州某有限公司下达
35、了行政处罚告知书。 郑州某有限公司接到告 知书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前来郑州市统计局进行了陈述申辩,在陈述申辩书中写到: “该单 位是郑州市的利税大户,为本地经济做出了较大贡献,因统计人员流动导致迟报统计资料。 该单位已经认识到错误并表示改正,对今后统计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整改措施。 ”郑州市经 济技术开发区也向郑州市统计局递交了关于对郑州某有限公司减轻处罚的申请 ,申请书 中说:某公司是开发区的纳税大户,一直守法经营,念其是初次违法并且认错态度较好,请 求减轻对该单位的处罚。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郑州市统计局最终对郑州某有限公司做出 了警告并处罚款五千元的处罚决定。 要求: (1)郑州某有限公司的
36、行为是否已构成统计违法行为?说明理由。 (2)如果确 实已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则郑州市统计局对其违法行为的处理是否恰当?请给出法律依据。样题四参考答案:1、郑州某有限公司的行为确实已构成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 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 伪造、篡改。根据国统字(1998)113 号文件所规定的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行为,是指在上一 年度已有迟报记录、当年又迟报两次或者上一年度虽无迟报记录,当年迟报三次的行为。郑 州某有限公司一年中三次迟报统计资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屡次迟报统计资 料行为的事实要件和法律要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七条对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作出了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稀土金属冶炼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试卷
- 融资租赁行业创新业务模式探讨考核试卷
- 碳酸饮料行业消费者偏好研究考核试卷
- 财务税务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培训考核试卷
- 纤维板制造中的生产数据挖掘与分析考核试卷
- 洗浴服务流程优化考核试卷
- 运动服装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措施考核试卷
- 新媒体广告内容策划与创意设计执行协议
- 股权转让手续中的股权回购及退出机制协议
- 金融服务合同纠纷赔偿补充协议
- 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安徽国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季度社会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考语文7-9年级总复习古诗词默写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练习(三)-2025届中职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教版(2023版)
- 情境+任务驱动作文(兼审“情境”与“任务”)-2024年中考语文重难点复习专练(江苏)学生版
- (二模)临沂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新疆巴楚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5月份联合考试语文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小学四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模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