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茅盾故土谚语的地域特色湖州师范学院俞允海313000桐乡第七中学王峰明314500摘要桐乡地方谚语是桐乡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反映出桐乡地区的生产生活、地理风土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关键词桐乡地方谚语地域特色桐乡是茅盾的故土,地处杭嘉湖平原中部,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物产富饶,交通便利,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之美誉.生息于这方土地的先民及其后代,凭杰出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光芒业绩,孕育了彪炳千秋的灿烂文化.这里是江南极少见之于?春秋?的古代名区,人文鼎盛,经济繁荣.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和语言的繁荣,地方谚语是桐乡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2、,反映出桐乡地区文体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一、茅盾故土谚语反映的农事活动特色据?桐乡县志?记载:“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在境内今罗家角一带,以石器为工具,种植水稻等作物,并从事驯化牛、猪和渔猎活动.长期以来,桐乡地区保存了传统的“刀耕火种的方式,逐步形成以水稻为根底,蚕桑为重点,多种经济作物协同开展的农业格局,近年来杭白菊、晒红烟、桑苗等经济作物又得到了快速开展,形成了明显的农业经济特色.但是,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特征很强,这在桐乡地方谚语中表现得十分突出.1 .农时.节令农时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农业生产受季节气候限制,每种农活都要在特定的期限内完成,不能耽误.基于此
3、种因素,桐乡人民经过长期观察、总结、归纳出了大量符合桐乡地区生产的农时谚语.如:二月清明多落种,三月清明少插秧.大暑过后双季稻,最迟不过立秋关.勿要问爷问娘,清明前后好插秧.麦到小满稻到秋,早熟迟熟叫得收.清明芋芳谷雨薯.麦看四月四,稻看八月八.五月黄梅好种田,错过黄梅勿种田.早稻勿过六月田,晚稻勿过立秋关.八月半,芋芳吃一半.九月廿六,芋芳长足.寒露油菜霜降麦.桐乡地属东南沿海北亚热带,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四季清楚,气候温和,雨水充分,因而形成了农作物栽培特有的时间限定.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正适合播种,桐乡地区开春日期为3月31日,终末为6月17日,长79天.在这一段时间内,水稻育秧较适宜
4、,一般3月底早稻始播,清明前后旺播.因而有“勿要问爷问娘,清明前后好插秧.的说法.同时期,又是豆类、芋芳、番薯的栽培时段,有“清明芋芳谷雨薯之说.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有利于作物生长.初夏又有梅雨天气,桐乡地区一般六月中旬入梅,夏季是水稻插秧的关键期,一般两熟制早稻于“立夏前后旺插,5月5日至10日插秧为多,反映在谚语中为“五月黄梅好种田,错过黄梅勿种田.、“早稻勿过六月田,晚稻勿过立秋关.等.而秋冬季又是春花播种和冬收关键期,桐乡地区一般春花作物为麦和油菜,“寒露油菜霜降麦.正说明了桐乡地区的春花始播时间,即寒露与霜降之间.2 .气象.气象状况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桐乡地区历代自然灾害严重
5、,境内发生最多,危害最大的是水灾、旱灾、风灾.据史料记载,从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至1948年中,发生水灾388次,平均4.5年一次,故有“湖杭之际苦水,约四年一潦之说.旱灾相对少于水灾.冬、春旱不多,以夏、秋旱为主.从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至1948年,共发生旱灾315次,约5.5年一次.2频繁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历代桐乡劳动人民通过对天气变化、灾害侵蚀的观察、总结,归纳出了大量反映天气与农业生产关系,有关旱涝预测及有关收成丰欠预测的谚语,颇具地域特色.这些谚语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验证,沿用至今,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如:当热不热,禾苗不长.当冷不冷,开年虫荒.麦怕清明连夜雨,稻怕
6、寒露一朝霜.雨打芒种,早稻虫棕.秋分雨,偷稻鬼.惊蛰一个雷,白米贱如泥.这些谚语说明天气情况对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作物在不同的生产时期受天气的影响很大.这也是由桐乡地区一定时期的天气状况决定的.又如:十月赤膊,稻要汰浴.大伏旱,秋雨多.六月初一隆隆响,四十二日好晒酱.谷雨勿落雨,水车早准备.夏至东风摇,小麦坐水牢.这些谚语反映了桐乡地区的劳动人民通过对于一些关键时段的天气情况来对未来的旱涝情况进行展望,虽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总体上讲还是符合实际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而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人们还善于通过对天气情况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一系列关于收成丰欠预测的谚语,其可信性强,也反映了桐
7、乡地区的气候,气象特征.如:八月八月初八,十八,廿八勿落雨,碧糠变白米.大年初一老白霜,一个稻把两人抗.小雪见雪,米价跌贱.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吃无米.六月里打夜阵,叫花子结米囤.黄梅无雨,种田无米.3 .农事.桐乡地区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之外,最具特色的就是蚕桑生产.从桐乡地区出土的文物可知,桑蚕丝织生产历史久远.“南宋时境内蚕业到达鼎盛时期,濮院等集镇,依托蚕桑丝织业的开展而逐渐扩大,崇德的丝织也已知名乾隆屡次南下,曾关注江南农桑蚕务,并做蚕事诗多首.乾隆十六年1781年,舟过嘉兴、石门时写道:夹岸桑树数十里,果然蚕事此邦多.其实,乡间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3至今为止,蚕桑生产仍是桐乡地区
8、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农民收入的一大支柱.桐乡人民历来重视开展蚕桑生产,同时劳动人民从长期的蚕桑生产中总结了一系列有特色的蚕事谚语.古人为了专心致志的养好蚕,在养蚕时节,各家都紧闭大门,谢绝亲友.桐乡有“蚕期家家搭山棚,至亲好友勿来往的谚语,其实质是生怕外人进出影响了蚕的生长,这就形成了桐乡独特的蚕乡禁忌.蚕宝宝从蚕种催青到上族共要经过四眠,即:头眠、二眠、出火、大眠,然后进入壮蚕饲养.各个阶段的蚕宝宝特性不同,所以饲养技巧也有所不同.“有收无收看小蚕,多收少收看大蚕,通常把大眠以前的蚕称为小蚕,大眠以后称为老蚕.小蚕的饲养最辛苦,谚语有“三日三夜提头眠,两日两夜提二眠之说.只是既要注意
9、温度,又要注意湿度,要求很高,又很容易出蚕病,要影响到壮蚕期的饲养.由于小蚕期饲养正逢天气较凉,因此又有“小蚕靠火养,大蚕靠风养之说,说明小蚕要加温.谚语日:“二眠顶重要,宁可勿胭觉.小蚕期的二眠又是一个关键期,饲养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以后蚕的生长.谚日:“蚕到出火凉爽去火,“出火是蚕的第三眠,开始不用加温饲养,因此称“出火.但是身体条件还是娇嫩,蚕家有“捉出火,攒大眠之谚,说明“出火与“大眠的情况完全不同,“捉与“攒两个动词即形象说明.这又是最重要的一眠,要求很注重技巧:“出火嗷来一片皮,大眠眠起来崭崭齐.“出火眠好后,要让蚕宝宝饿一段时间,再让它们同时食桑,是蚕大眠眠的齐.“蚕出过火,叶饲
10、连枝,说明“出火之后,蚕的食桑量大大增加,可是连枝给桑.谚日:“小蚕靠火养,大蚕靠风养.大眠是最后一眠,过了大眠蚕就进入壮蚕饲养.大眠的要求是通风,所谓“千个眠头像朵花,说明蚕在眠期要发热,而大眠更是如此,就更要注意通风.过了大眠期就更增加桑叶饲养量,直到上族,因此有谚日:“大眠开桑,桑叶紧张.蚕到上族,各处蚕病就会发出来了,特别是“僵蚕病,很吓人.因此农家有谚语日:“蚕皇天子马鸣王,难医宝宝上山僵、“蚕花勿圣堂,难保蚕勿僵蚕皇天子马鸣王、蚕花五圣堂都是民间传说的蚕神,掌管养蚕,但他们也拿“僵没方法,可见此病的危害性之严重.农家谚语有“上半年靠蚕,下半年靠田、“吃饭靠田,用钿靠蚕的说法,这就形
11、象的说明了桐乡地区的蚕桑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可见养蚕的意义就在于蚕桑生产是农业的一大局部,也是农民收入的一大支柱,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二茅盾故土谚语反映的地理风土特色桐乡地处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江南水乡,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方特产.这在谚语中有所反映.1 .反映地理环境.“碗大桐乡城,筷长炉头镇桐乡城指的是桐乡县城所在地梧桐镇,古代这里有一棵梧桐树,故宋时称为梧桐乡.据说五代时梧桐树上曾经有凤凰来栖,又有凤凰鸣于其中,故梧桐旧时又称凤鸣里或凤鸣市.梧桐镇虽为古镇,但昔时民舍破旧,镇压区狭小,素有“碗大桐乡城之说.炉头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东南距县城5.7公里.其时镇之两端炉火熊熊,昼夜不绝,
12、因称炉头.旧时镇区街道狭且短,素有“筷长炉头镇之称“走到天边,难到洲泉,到特洲泉,苦如黄连“洲泉镇地处县境西部,东距县城22公里.就是洲泉地处偏僻,交通不便.2、反映地方特色.“梧桐崇福大丝厂,同福虎啸桑苗场.梧桐为桐乡县城所在地,近来工业开展迅速,有煤机场、电机厂、梧桐丝厂等大型企业设在镇区.崇福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北距县城16公里.为重要的工业基地,有桐乡化肥厂.桐乡农药厂,崇德丝厂等大企业设于镇区.同福、虎啸均为崇福镇所辖的两个乡,为重要的小桑苗培植基地.“永秀养鱼场,青石皮鞋厂.永秀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东北距县城21.5公里,境内多荡漾,水产养殖是一项重要副业.青石乡位于县境西部,东北距
13、县城20公里,乡村企业兴旺,曾有不少生产皮鞋的企业.3 .反映地方特产.“乌镇姑嫂饼,名气进京城.清代和民国间,境内集镇上有诸如前店后坊的茶食店、饴糖坊,用手工制作糕点.饴糖等食品.其时,乌镇的姑嫂饼更是著名远近.“洲泉白水漾,红菱鲜如羊.洲泉地区境内多荡漾,生产红菱,味道鲜美.4 .反映地方治安状况.“乌镇北栅头,有天无日头.乌镇位于县境北部,南距县城13公里.民国前是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桐乡、崇德、秀水、乌程、归安、吴江、震泽错镶之地.北栅为乌镇四栅之一,是当时治安状况非常复杂的地区.“义马众安桥,划桨当大刀.义马乡位于县境西部与德清、余杭两县交界处,东北距县城23公里
14、.旧时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复杂,治安状况很差,境内河道内常有治安混乱的状况发生.“羔羊十里塘,隔日强盗抢.羔羊乡位于县境中部偏西,东距县城13公里,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成为羔羊、同福两乡的分界线.就是境区大羔羊港十里塘附近治安混乱,常有强盗出没.可见桐乡地方谚语运用概括的手法,寥寥数语就突出了桐乡地区各地的地理状况、特产特点、地方人情.其地方色彩浓厚,有广泛的群众根底,广为流传.三茅盾故土谚语反映的民间风俗桐乡境内民风淳朴,民性勤劳.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和宗教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地方风俗习惯.这些特有的地方风俗大量反映在桐乡地方谚语中,有些有积极作用,有的带有迷信色彩.“猪头三牲大蜡烛,初五财
15、神初四到.年初五,俗为“财神日.工商户和居民户在初四夜设供请神,谓之同“接财神,规模与过年请神相仿,唯只供“五路财神:东路招财,西路进宝,南路利市,北路财神,中路玄坛.这一天,梧桐、乌镇等地店主邀伙计吃“财神酒,互相祝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伙计不为店主续聘,那么不邀吃财神酒.谚语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汤团好吃磨难牵.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十三上灯十八落,即从十三开始,镇市张灯结彩,至十八上灯结束.这五夜间假设无风雨,旧俗称为是“五谷丰收之兆.十五日称“上元,是认夜灯火最盛,还有调龙灯等,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五月端午裹粽子.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时有裹粽子之习.桐乡地区粽子有三锥形、四角枕
16、形两种,用碧叶包裹糯米.谚日:“端午不吃粽,死特无人送.说明这一习俗的广泛性与重要性.又因端午以后毒虫繁殖,故该日吃黄鱼、黄瓜、黄鳍、雄黄酒、黄豆,名之“吃五黄以避毒.各家门口挂菖蒲、艾叶和大蒜头以避瘟解毒,故又有“端午勾挂蒜,鬼在门口窜之谚.“七月三十藏地香,有钿插香无钿忘.农历七月三十,七月小为二十九日,相传系地藏王生日,晚上家家在门口地上插香点烛,有未成年孩子之家,依孩子的年龄点烛,每岁一支,香多少均可.此外,崇福地区还有点“狗屎香只说,是木屑拌油脚做成,民间传说谓:此香名义上给鬼魂吸烟之用,暗中实为思念抗元而亡的张九思名自诚,“狗屎与“九思互为谐音.“三月初三正清明,踏青上坟烧纸钿、“
17、清明大如年.清明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既是时令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源于纪念介子推焚死绵山.桐乡各地区寒食是由草头、麦芽、米粉做成的“甜麦塌饼,故有“甜麦塌饼过清明,芝村水会迎蚕神.之谚.旧俗清明前一日称“清明夜,是夜传统吃螺蛔,把吃出的壳撒在屋上,透瓦刺如壳,以免其害.清明日称“正清明或“头忙日,下一天称“二忙日,在下一天称“三忙日.清明前三天内,家家请神祭祖,有“三日清明四日年之谚,还要给祖坟扫墓,俗称“上坟.“立夏坐门槛,生病床胭坍.立夏阳历在5月5日至7日之间.此间禁止小孩子坐门槛,把小孩子领至野外,身靠桑树,边吃粽子,边喊“你疵我不疵,迷信者认为这样就不会“疵
18、夏.是日,孩童成群结伙携炊具到郊野拾野柴,以咸肉、竹笋、新蚕豆烧饭,煮成“野火饭,认为共食可健身.据传是日如有雾,桑叶价贱,谚语日:“立夏三朝雾,老叶换豆腐之说.谚曰:“十里成风,百里成俗.桐乡地区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历史文化在得以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俗,劳动人民通过这种简洁,明了的语言形式,把这些风俗付诸于口头,使其得以流传.四茅盾故土谚语的方言色彩茅盾故土的谚语作为一种地方性谚语,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其中以名词、动词、形容词最具代表性,它们既有丰富,深刻的含义,更有鲜明,独特的地域特色.1 .名词老三老四称百晓,爷叫儿子叫大佬.揽缭小伯穷娘舅,来借铜钿难回头.冬吃萝卜夏吃姜,郎中
19、先生卖老娘.老僧老信要老,小娘子小娘子要小.千拣万拣,拣着只无底饭盏.自称大好佬,一碰就攒倒.田里只怕鸭舌头,屋里只怕烦舌头.尿出狗,家家有.宁交双脚跳,勿交咪咪笑.出门常带小鸡钿.为怕生活苦,只怕秋老虎.其中,“爷,“大佬,“小伯,“老娘,“老信,“小娘子等都是吴语称谓用词,分别为“父亲,“哥哥,“叔叔,“妻子的意思.又如:“大好佬形容大人物,了不起的人物.“无底饭盏"比喻败家精,“双脚跳形容性情暴躁的人,“咪咪笑形容外表慈善而内心阴暗的人,“秋老虎喻立秋过后的一段炎热天气名词形象生动.而如“烦舌头形容废话很多的人,“尿出狗比喻把尿拉身上的小孩子,“小鸡钿形容钱的数量很少,通常指零
20、用钱等等又显得十分诙谐幽默了.2 .动词天要落雨无法改,娘要嫁人无法逮.吃特酒省的饭,乘特车省特践.打勿过盘,卖勿过贱.有特两钿晓介狠,讨饭沿出你家门.头痛身体热,硬撑介勿得.麦要发,唤些人来踏.乱说独怕对证.桐乡地方谚语中的动词一般以单个字居多,如上述谚语中的“逮阻挡,“践走路,“盘躲藏,“沿绕过,不靠近,“介拖延,“唤叫,有时是雇用的意思.这些单个的字保存了古代汉语的某些特征,文言一般都以单音节词表达意思,这也是吴方言中动词的一大特色.同时,在谚语中的动词也不乏有双音节词的,如“乱说撒谎,“回头拒绝等.3 .形容词刀小只要快,人小只要茄.农民靠天,商人靠尖.讲讲看老机,做做看见鬼.越吃越饕食,越白相越懒惰.门槛老老精,裤子剩条筋.邻居好无价宝,邻居不好活倒灶.田庄整年忙,口粮勿着抗.今日打,明日打,生产打得滑汰光.这些谚语,巧妙的运用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形容词.如“茄厉害,熟练、“见鬼很糟糕、“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农业生态园区开发合作协议
- 2025年新余危险品考试题考试
- 房产买卖及交易合同
- 农户家庭农场农事承包经营合同
- 月度收入及年终奖金详细证明(5篇)
- 软件开发项目外包合同验收及流程指南
- 投资合作协议书式规范
- 正式离职证明与劳动经历确认(8篇)
- 深入了解市政学考试纲要试题及答案
- 施工合同谈判与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GB/T 1355-2021小麦粉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第1章-无人机结构与飞行原理课件
- (完整)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 2023年STD温盐深剖面仪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 护理管理中的组织沟通课件
- 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 认识脑性瘫痪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知识点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泌尿系结石课件
- 重庆市历年中考语文标准答题卡
- DB34-T 4016-2021 健康体检机构 建设和管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