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_第1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_第2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_第3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词牌名是_。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B.走了一路,很累。3我能用成语来形容这样的行军生活之艰难:_4分享一首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_5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夜深了,诗人站在军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_2. 古诗阅读。已亥杂诗作者

2、: 代诗人   。(   ),(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下来词语的意思。生气:_。 恃:_。 抖擞:_。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 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4写出诗中的成语:_。5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_。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表现了

3、龚自珍对清朝初期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 (_)(2)全诗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_)3.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1这四句诗描绘的是山间_(季节)_(时间)的景色。其中“_”一句描绘的是静态的景物,“_”“_,_”三句描绘的是动态的景物。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出这四句诗描绘的景象。_4. 阅读理解。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峡蝶飞。(注释)麦花:养麦花。养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日长:天长了。篱落:篱笆。峡蝶:蝴蝶。1诗的一、二

4、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_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三、四两句的内容。_5. 古诗词阅读。1稚子弄冰写出了幼童寒冬弄冰玩耍的过程:脱晓冰穿_当_碎晓冰。2三首古诗分别通过童孙_,稚子脱晓冰,_的场景,刻画了儿童_的形象,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3三句诗中,我最喜欢的是:_。读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_,仿佛听到了_。6. 古诗乐园。把古诗补充完整,回答问题。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_,_。1补充诗的后两句。2这首诗前两句意思是_。3给这首诗配幅画吧。7. 类文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

5、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作用是(   )A. 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B. 渲染了秋天凉快的感觉。C. 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事? (   )A. 统一国家的大业。   B. 天下正在发生的大事

6、。   C. 国家的战事。3“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A. 哀叹年华老去的悲凉心情。B.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C. 慨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在的失落。4这两首词的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   )A.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婉约的,后者是豪放的。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豪放的,后者是婉约的。C. 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风格,只是后者稍微婉约一点。5这两首词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7、60;第一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B. 第一首词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则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喜爱和向往。C. 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8. 课外类文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8、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岳;指“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遗民:指沦陷在金人占领区的宋朝百姓。1读了诗的前两句,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景象?_2“泪尽”表达了(_),“又”字极写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现(_)。a.诗人心头的失望b.人们生活困苦,受到胡人的压迫,非常痛苦c.遗民迫切希望王师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9. 课外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注释)土膏:指肥沃的土地。一饷,片刻。饷,通“晌”。鞭笋:细长的竹笋。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

9、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3这首诗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

10、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  _4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5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6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_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

11、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_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_3这首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_4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_5前两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_12. 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_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_13. 按要求练习。游子吟慈母手中线,_。_,意恐迟迟归。_,_。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最后两句诗把阳光对小草的照耀比作_,表达了诗人对慈母的_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