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该如何关注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该如何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一直备受关注,是个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本文结合案例,对引导单亲家庭学生成长的心理策略进行创新性的探讨。在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尝试运用避免不当关注及过度关注、先肯定再批评、提供发泄机会等心理辅导方法,协助和引导单亲家庭学
2、生的健康成长,以求促进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防止不当关注单亲家庭孩子 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容易使孩子心理失衡,出现较多心理问题。这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形成自卑、敏感、孤僻、攻击、怯懦、逃避、感情淡薄、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特征。基于单亲家庭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采取更巧妙、更灵活实用的方法,运用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知识,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其朝正确方向发展。一、避免不当关注,防止过度关注在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中,我们一直沿用“积极关注,尽力关怀”的原则,不可否认,这个学生群体非常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关怀,但效果如何关键却
3、在于关怀的方法和程度,教育者应尽量避免不当关注、防止过度关注。在教育实例中,许多教师面对单亲家庭学生时,不自觉就把“单亲家庭学生”这个帽子直接当面扣给学生。殊不知,这样的关注不但不一定被接受,且很可能让学生突然再次撕裂伤口。下面是三个典型的场景:(一)教师在第一次与单亲家庭学生交流时,为表达自己的关切和知情,对学生说已经我知道你父母亲离婚的事了,你以后有困难就告诉我,老师会帮助你;(二)教师说对学生说,我已经了解到你没有爸爸,家庭情况困难,不过你不要担心,我会多加留意你的;(三)教师在班集体中,不避嫌公开说到某某同学家庭情况特殊,同学们要怎么怎么样,等等。在过度关注方面,单亲家庭学生大多数自卑
4、感强烈,较容易猜疑,对人对事容易不安敏感,教师或同学出于关心和重视,在公众场合多次提起单亲家庭学生的情况也很不宜,这种情形最容易加重当事人的心理压力,感觉弱点被放大,被提到一个新高度,倍感自己与众不同,如针芒在背,疑虑他人用有色眼光看待自己。其实单亲家庭学生最渴望被社会平等对待,尤其在学校,希望被老师和同学一视同仁,老师和同学若过多注意他们的家庭问题,则效果过犹不及。所以教育者要留心自己对单亲家庭学生是否关注得当,是否造成他们更大的思想包袱和心理负担。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怀,最好潜移默化,间接含蓄,重在细节,一切尽在行动中的方式,相信效果会更理想。二、先肯定,再批评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庭的特殊性,
5、导致他们在成长中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正因如此,他们从小接受许多来自各方的训导、批评、教育,甚至歧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对待单亲家庭学生我们更要注意方式,注意分寸,最做到先肯定再批评。先肯定个人优点,再指出缺点不足,以达到“每次进步一小点,长期积累进大步”的效果。许多教师出于“爱之深责之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在教育单亲家庭学生时,迫切而直接地指出学生的缺点或错误,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勇气来详述事件或澄清事实,便开始进行填鸭式的批评教育。虽然教师的动机很好,但如若没有对学生先肯定就进行批评的话,则非常容易让这些本
6、身自卑、敏感、怯懦、怀疑的学生,对教育者、对世界更加充满恐惧、不安、仇恨,甚至心理世界完全失衡;也加深他们对自己的负面悲观认识,深感自己一无是处,不被喜欢不被接受不被关怀,遭受许多不公平待遇,对自己对世界丧失信心,导致更加自我封闭和消极。因此,在单亲家庭学生教育上要多用“引导”,少用“训导”,采用“欲抑先扬”的方法,每次批评前先进行铺垫式的表扬和接纳,降低他们的警惕性和自卑心理后,进而提出批评,再提供改正的建议,循序渐进,引导其自己领悟如何改正和完善。三、提供发泄的机会对于单亲家庭学生,我们习惯了“两部曲”,第一步找出他们身上自卑、狭隘、攻击、冷漠、自我封闭等性格弱点,找他们身上成绩差、行为不
7、良、不善交际等行为问题;第二步针对他们的不足进行道德教育、批评教育和心理辅导。但事实上除了这两部曲,我们应该提供另一个更加重要和必要的渠道:发泄的机会。让单亲家庭学生把心里的最原始的负担释放,再对他们进行改善或重塑,效果会更好。心理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未完成事件”,即自己很想完成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完成的事情。人们对这种事件都有一种难割舍的感觉,误以为只有完成了才完美,这种遗憾一般都成为当事人不能磨灭的痛或心结。对于单亲家庭学生来说,面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家庭结构缺失,他们都有各自的未完成情结,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对自己的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带有怨恨、敌视情感(如离婚式单亲家庭学生和非婚生单亲家
8、庭学生);(二)对自己的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带有悲痛、愧疚、不理解、不能接受或混合的复杂情感(如丧偶式单亲家庭);(三)对世界充满仇视、敌意和不公平感觉(如非婚生单亲家庭学生)。他们的这些感情在生活中大多受到压抑,长期堆积在内心,久而久之就形成心理症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所以对于单亲家庭学生,我们要适当地提供发泄的机会,让他们把心中的未完成事件完成,未表达情感进行表达。发泄的方式则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一)倾诉。给他们提供倾诉的机会,许多单亲家庭学生由于自卑、怯懦等原因,一直以来把自己的伤痛或愤怒埋藏得很深,教师要懂得在恰当时机诱导他们诉说,听他们真情流露,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
9、己的悲伤、愤怒,把心中的负面情绪尽量宣泄、释放出来,减少内心的折磨和矛盾;(二)运动。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会教单亲家庭学生通过运动调节心理。在运动中把身体里面的不愉悦感觉通过肢体活动、出汗发散出来,比如打篮球、打羽毛球、打沙包、跑步等,在汗水的挥发过程排放内心的不良情绪,使心情得到舒展;(三)大喊。有一些单亲家庭学生无法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那就给他们大喊的机会,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在没有人打扰也不打扰人的地方,让他们把心中的种种负面情绪叫喊出来,通过喊叫来平衡和缓和他们不安、复杂、混乱的内心世界。(四)写作。不是人人都能说清楚自己的心情,也不是人人愿意说,有的单亲家庭学生内向内敛,那么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写作,把心中的结写出来,把自己的不满、对事情的理解和疑问都写下来,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减轻内心承受的压力,也有助于理顺他们自己的思维。 总之,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也是一项细致费力的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模拟试卷测试题(带答案)
- (完整版)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测试试题A卷答案
- 八年级英语单项选择(50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 (完整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真题模拟试题(比较难)答案
- 2025年软考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软考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历届中级经济师建筑专业考试真题及答案
-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多选题练习及答案
- 湘菜五周年活动方案策划
- 美容店里搞活动方案策划
- 有利润点的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零售用显示屏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月考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视觉点胶机市场运行状况与未来发展走势预测报告
- 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 种草莓劳动课件
- 雀巢牛奶购销合同范本
- 多模态交互体验评估-洞察及研究
- 100MW光伏发电场光伏电站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华中师大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文书档案管理培训课件
- 固态电解质界面调控-第1篇-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