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下册竞赛试卷_第1页
小升初数学下册竞赛试卷_第2页
小升初数学下册竞赛试卷_第3页
小升初数学下册竞赛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升初数学下册竞赛试卷小学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可以启迪孩子的心智,可以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下文供大家参考数学下册竞赛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1. =15÷? =? 162.把1.606、1 和1.6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3.一张半圆形纸片半径是1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要剪成这样的半圆形,至少要一张面积是? 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纸片。4. 一排长椅共有90个座位,其中一些座位已经有人就座了。这时,又来了一个人要坐在这排长椅上,有趣的是,他无论坐在哪个座位上都与已经就座的某个人相邻。原来至少有_? _人已经就座。5. 吨煤平均7次运完,每次运这些煤的? ,每次运煤? 吨

2、。6. 十几辆卡车运送315桶汽油,每辆卡车运的桶数一样多,且一次运完.那么, 每辆卡车运? 桶。7. 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0,假设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0,那么平均数是35,这个改动的数是? 。8.两个圆的直径比是 2 :5,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1.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那么女生人数就比男生少 。? ? 2.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 3.把圆分成假设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4.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是糖水的 。? ? 5.7吨的 和1吨的 一样重。? ? 三、选择每题3分,共18分1.下面图形中, 是正方体的外表展

3、开图.A.? B.? C.2.一种商品先降价 ,又提价 ,现价与原价相比? 。A.现价高;? B.原价高;? C.相等。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6,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4.甲数是m,比乙数的8倍多n,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A.8m+n? B.m+8+n? C.m-n÷85.正方形和圆的周长相等,那么面积谁大? A.同样大;? B.正方形大;? C.圆大;? D.无法比较。6.两件衣服都按80元出售,其中一件赚了 ,另一件亏了 ,那么两件衣服合算在一起,结果是? 。A.赚了? B.亏了? C.不赚不亏? D.无法比较四、

4、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每题4分,共8分÷ -3.6+6.25× +? × + × + ×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40分【在草稿本上算出得数,直接填答。】1.一个环形内圆半径是3米,外圆周长是37.68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这个环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2.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两个最大的圆,那么每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答:每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3.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 ,后来转来1名男生后,男生是女生的710 ,如今全班有多少人?答:如今全班?

5、人。4.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019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55米,乙每分钟行45米,假如一只狗与甲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120米,遇到乙后,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再向乙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甲和乙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答:狗共行了? 米。5.一块正方形木板,一边锯掉8厘米,一边锯掉5厘米,锯完后的面积比原来正方形面积少了415平方厘米,求原来木板的边长。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

6、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5厘米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答:原来木板的边长是? 厘米。供大家参考数学下册竞赛,希望大家纯熟掌握,灵敏运用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