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信:名副其实的全球化运营商_第1页
德国电信:名副其实的全球化运营商_第2页
德国电信:名副其实的全球化运营商_第3页
德国电信:名副其实的全球化运营商_第4页
德国电信:名副其实的全球化运营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德国电信:名副其实的全球化运营商        德国电信产业发展迅猛1989年7月,德国邮电系统打破由国家垄断经营的局面,开始引入市场竞争。1994年,德国电信开始民营化;1996年,出台并实施电信法,对电信竞争市场进行规范;1998年1月1日起,德国电信市场彻底开放,全面引入竞争。从德国电信打破垄断至今的十几年时间里,德国电信业发展迅猛,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全球电信产业的整体发展步伐。至2002年底,德国市话用户已经达到5372万户,普及率65%;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917万户,普及率71.77%。德国电信产业的改革和电信市

2、场的开放,为德国电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原来国家垄断经营下发展而来的德国主导电信公司德国电信(DT),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电信运营商,并在2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1个分公司、子公司、联盟公司和合资公司。目前,德国已经成为世界电信市场最为开放的国家之一。电信管制和法规是对电信市场进行规范的必要保障。通过各种管制措施,可以促进电信市场的公平竞争,确保在全国范围内提供高质量的电信服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德国电信业的管制1989年,德国的联邦邮电部成为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同时邮政、电信及邮政银行三者分开,终端设备市场和文本、数据传输业务市场放开竞争。1996年7月,德国颁布了电信法(

3、TKG),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电信监管促进竞争;在全国范围内保障适当充足的电信服务;对频率进行监管。1996年的电信法案将许可证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提供公众无线移动业务的传输;第二类:提供卫星业务的传输;第三类:提供第一、二类之外的其它公众电信业务的传输;第四类:基于自己运营的网络上运营语音电话业务(不包含传输的运营权限)。1998年1月1日,德国电信市场全面引入竞争,德国邮电管制局(RegTP)从原联邦邮电部(FMPT)手中接管了电信监管的权力,FMPT取消。新成立的RegTP由联邦经济部(BMWi)管辖。RegTP主要执行1996年德国电信法的有关条款规定和监管政策。他的主要目标是:* 保障

4、公平竞争;* 保障运营商之间必要的技术合作,防止歧视;* 在监管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考虑到经济层面和技术进步,以促进市场发展;* 充分保障全国范围内的通信和邮政业务服务。联邦经济部与内政部、金融部、司法部、经济部进行协商后确定许可证的费用。他们通常将费用定得高于成本。许可证并没有数量上的限制。Reg TP可以以频率资源匮乏、为公众安全利益考虑或者申请者没有生产运营能力为由,拒绝为其提供运营许可证。德国的电信法着重对主导运营商的网络接入服务进行了规定。主导运营商是指对市场控制超过25%的运营商。在固定网络和话音市场,只有德国电信(DT)符合标准。主导运营商必须提供所有网络元素的非绑定接入和非歧视性服

5、务。Reg TP还负责解决互联接入协议方面的争端,并有权对没有履行协议的运营商进行经济惩罚,不管该公司是有意还是疏漏。Reg TP还掌管着频率和号码资源。负责频率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计划,授权运营商使用并对其进行监督。1998年4月制定了全国的号码资源使用计划。德国电信业在电信法和Reg TP的管制下,不断对市场进行规范,维持竞争秩序,伴随着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入,德国电信业的经营企业层出不穷,电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德国电信业的市场竞争状况1. 本地电信市场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在2000年和2001年初,德国电信业主要致力于增强本地电信市场的竞争。德国在199

6、8年就开始发放无线本地环路(WLL)的频段,并分阶段发行无线本地环路(WLL)许可证。1998年1月,德国开始向400个地区发放WLL运营许可证,共有40个运营商提交了申请。1999年3月,第一批的150个许可证发放给了只有一个申请者的地区。拥有多个申请者的地区的WLL运营牌照分三次,分别于1999年8月、1999年11月、2000年12月竞拍发放。竞标成功的运营商为:Callino,获235张牌照;VIAG Interkom,获204张;STAR ONE,168张;Arcor,162张;FirstMark Communications,134张。到2000年底,已经发放了1000多个运营牌照

7、。在许可证条款中规定,必须在一年之内开展业务,但是一些电信公司并没有兑现,于是在2001年初,德国邮电管制局(Reg TP)便发出警告要收回他们的运营牌照。这些运营商抱怨说,他们有切实的技术上和业务上的困难,尤其是在与德国电信(DT)签订互联协议的问题上。为服从欧盟的法律,并开放本地市场,2002年12月,德国电信(DT)向其他的竞争者开放了其电信基础设施。2. 移动业务市场移动通信市场也在1990年开放。这一年,第一张无线业务运营牌照发放给一家私营企业Mannesmann Mobilfunk(现在的E-Plus Mobilfunk)。1990年10月,德国首次发放长途公众移动无线(PMR)许

8、可证,此时,德国电信正在建立一系列被称为CHEKKER的网络。同样在1990年10月,联邦邮政部(BMPT)向各公司招标建设并运营全国性的移动数字网,以和德国电信(DT)展开竞争,但是后来又取消了该计划。在1994年6月,长途公众移动无线许可证发放给了GfD,但是该公司于1996年底破产,该许可证被收回。1997年12月,该许可证又发放给了RegioKom Deutschland GmbH,1997年3月,加拿大TIW获得了该公司的小部分股份,后来又不断扩大自己的股权,最终将公司更名为Dolphin。Dolphin不断并购其他的运营商,包括德国电信的PMR运营业务,终于成为德国唯一一家经营PR

9、M的运营公司。无线呼叫业务(paging:一种商业移动无线服务)在1994年7月开放,Miniruf GmbH和DFR获得了全国范围的运营牌照,比德国电信(DT)晚了5年。其他的几张无线牌照发放时间如下:1993年5月,个人通信网络(PCN)发放给了E-plus;1996年10月,三张全国性的无线呼叫业务牌照分别发放给了T-mobil、Miniruf和MobileInfodienste;1997年2月,第二张PCN牌照发放给了E2 Mobilfunk(今天的德国O2)。2000年初,Reg TP宣布,它将向46家运营商发放3G/UMTS的频率资源,这些运营商将建设自己的网络,并可以利用网络来向

10、其他虚拟运营商提供接入服务。拍卖于2000年7月31日开始,有六家运营商竞拍成功,竞拍在8月结束。财政部起先的预算是102.25亿,但最终拍卖升至516.16亿欧元。高昂的竞拍价格不仅引起了运营商的注意,还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尽管后来这些国家的拍卖也并不成功。投资者关注的是3G业务的发展前景,担心运营商能否收回许可证的成本。德国3G的拍卖是英国电信撤离VIAG的一个重要因素;Hutchison Whampoa在拍卖结束的第二天就宣布它将撤离E-Plus Hutchison集团,并指出:许可证的价格太高了,并且频带资源并不能有效地满足业务的需要;同时,MobilCom Multimedia在9

11、月份宣布,它将努力降低运营成本,以缓解高许可证费用带来的压力。3. 互联网业务市场无论从用户数、带宽和速率,还是提供的业务种类来看,德国的DSL业务都可以说是欧洲最领先的。这要归功于管制机构。早在1998年,Reg TP就做出了德国电信用户环路的非绑定政策。同时德国电信交换能力的提高和铜质的用户环路也使DSL技术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实现。而且,德国很早就开展了ISDN业务,使得市场开始对高速互联网业务产生了需求。然而,用户环路非绑定(LLU)政策的执行尚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运营商抱怨说,德国电信有意拖延执行Reg TP的LLU政策。2000年9月,Reg TP对德国电信的LLU政策的执行做了调查之后

12、指出,这只是一些小的技术层面的问题。2000年11月,COLT Telecom GmbH要求Reg TP对德国电信的有意拖延提供设备接入的做法进行经济惩罚。德国电信回应说,它有大量的服务请求要处理,比如2000年,仅设备托管(co-location)业务请求就比以前多了6倍。2001年2月,Reg TP又对德国电信的ADSL业务定价作了调查,并对德国电信的DSL业务作了价格管制,以防止德国电信低价提供该项业务。随着VSATs和无线本地环路技术的发展,Internet接入市场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技术会促进Internet用户数的增长。VSAT网络和业务市场于1990年就开始引入竞争。到199

13、4年11月已有55家运营者。后来,VSAT业务的运营不再需要申请许可证,只需登记即可。无线本地环路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4. 有线电视业务市场德国电信(DT)计划与Bertelsmann和Kirch Group进行数字电视的风险合作,但条件是他要将自己的有线电视运营机构进行拆分,并出售每一个拆分后的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后来,德国电信取消了风险合作计划,在1999年1月成立了Kabel Deutschland GmbH公司,下设本地子公司,并在同年春天出售这些公司,引起了许多公司的兴趣。然而,出售的协商进程不断搁浅,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德国电信对出售附加了许多条件;德国电信对公司股

14、权出售的份额不能达成一致;竞标公司将竞标价格定得太高从而导致了一些问题等等。2001年6月,德国电信决定将六家本地有线电视公司以50亿欧元的价格出售给Liberty Media,总价格的10%-15%可以延期付款,并定于6月30日签订协议。然而,Liberty Media的董事长John Malone,将价格降到了25亿欧元,并要求改变付款方式。为了达成交易,德国电信又作了让步,同意降低自己的股份,并从监事会中撤出自己的代表。在6月下旬,德国电信终于宣布,它将自己下属的6家公司100%地出售给Liberty Media,最终的交易价格大约为55亿欧元。德国电信业发展的启示1. 互联与接入问题依

15、然是形成有效市场竞争的重大障碍在过去几年里,ITU的年度调查发现,网间互联一直是管制者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建立有效竞争的电信市场运营环境,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网间互联管制体系。在德国,主导电信公司DT在网间互联上所采取的妨碍竞争的策略和行为阻碍甚至排斥了竞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由于德国电信提供低资费的业务和收取较高的互联费用,使德国电信可以在2004年底之前增加6亿欧元的额外收入。不久前,欧洲委员会对德国电信处以了1260万欧元的罚款,理由是它向竞争公司收取了过高的本地网络接入费。欧洲委员会声称,Reg TP制定的互联费用依然过高,德国电信要么降低互联费,要么提高

16、对自己用户的业务资费水平。2003年6月,Reg TP声称,它允许德国电信向自己的最终用户提高业务资费水平(在2004年底之前可以提高10%左右),以缓解与欧洲委员会之间的反垄断争议。2. 有效调整业务发展战略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德国固定电话用户发展缓慢,而移动和互联网用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年,德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5625万。根据新的竞争态势和市场发展前景,德国电信(DT)也制定了自己的业务发展计划,目的是在基本传输业务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出售转让亏损单位,大力发展新型业务,通过创新形成全新的电信运营集团。首先根据市场竞争导致固定电话价格下降的

17、现实,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提高用户使用量,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业务,出售转让了有线电视和寻呼业务,将未来的业务发展重点定位在移动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电子商务业务等方面。还不断采取营销手段,将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组合销售。例如,将固网话音业务和互联网通信业务做套餐服务,实行月价格封顶策略;将固话和移动业务做捆绑销售等。在正确的业务发展战略和实际营销策略的指导下,德国电信的传统业务得到巩固,同时又大力发展了新业务市场。3. 集约化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提高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利润除了需要增加业务收入外,还必须减少运营成本,所以,必须实行集约化的生产运作方式。集约化经营可以通过企

18、业发展的内驱动力来拉动利润的增长,实现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量质并重的发展。1989年之前的德国邮电系统由国家垄断经营,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官僚机构,曾一度拥有50余万行政官员。同世界先进的国家相比,显得臃肿落后,效率低下,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竞争的挑战。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更使这一弊病显得尤为突出。后来演化而成的德国电信(DT),大力推行开源节流,降低成本的策略,以提高生产率,增加公司的利润。公司有计划地裁减人员,降低人力成本;降低债务水平和压缩融资计划,节约利息支出;紧缩资本支出,降低折旧水平;充分利用营销分布网络,高效推销移动电话业务,降低营销成本;出售亏损企业单元,减小公司亏损面。此外,德国电信还通过节省物品和劳务支出和其他运营费用来降低总成本。更重要的是,德国电信彻底改造了领导层,实行高层人员的职业化运作方式,从而使德国电信走上了以市场利润为导向的轨道。4. 企业要建立面向客户的经营理念在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德国电信(DT)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开拓市场、提高质量为根本,对公司的组织架构、营销方式、业务种类、业务流程等方方面面进行改进,努力发展用户,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德国电信把用户分为居民、企事业单位和国际三类,并按数据、线路租用、固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