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_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_第1页
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_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_第2页
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_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_第3页
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_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_第4页
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_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章编号:100124918(20050320049253中图分类号:B844112 文献标识码:A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何 洁 徐琴美*王旭玲(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 310028摘 要:通过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访谈、家庭情绪表露问卷和幼儿社会行为评估问卷调查,考察了112名36岁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的表情调节知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具有更高的表情调节知识、更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2幼儿的表情调节知识与情绪表达的人际支持、工具支持的结果期望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幼儿

2、掩饰消极情绪是因为预期情绪表达不会得到他人理解和帮助;(3幼儿报告面对父母P 同伴P 教师不同在场者时具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且幼儿的人际支持结果预期存在年龄和在场者的交互作用;(4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的人际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工具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显著负相关;(5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认为表达消极情绪会带来不良结果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害羞2退缩行为。关键词: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家庭情绪表露;社会行为*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4321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资助项目(N M04JY02.*通讯作者:徐琴美(1965-,女,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

3、科学学院副教授.Email:xuq m1 前言情绪表现规则知识(knowledge of emotion display rules是引导人们调节情绪表达的知识,认识到个体表达的情绪与内部体验的情绪可能存在不同,表达的情绪或扩大、或缩小、或替代了真实情绪。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压力促使儿童根据社会期望来调节情绪,比如,即使得到一个喜欢的礼物,也要表现出微笑并表示喜欢这个礼物。儿童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对社会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包括表情调节和目标1,Zeman 把这种目标看作情绪表达的结果期望2。所以,本研究把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界定为表情调节知识和情绪表达的结果期望两个成分。有关情绪表现

4、规则知识的实证研究在我国还比较少见。国外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学生,但也有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已经对情绪表现规则知识有初步的认识。Blurton 和Jones 3对34岁的幼儿进行自然观察,发现幼儿受伤时,母亲在场比不在场幼儿表达的消极情绪更强烈。Cole 4使用失望情景范式,即给幼儿一个失望的礼物,比较实验者在场和不在场幼儿的情绪反应,发现4岁女孩已经能够使用情绪表现规则。大约6岁幼儿掌握了最初有关情绪表现规则的面部表露和内心体验的区分技能5。面对不同的在场者(父亲P 母亲P 同伴P 教师,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可能会存在差异,情绪掩饰可能跟在场人的熟悉度和地位有关。父母作为幼儿最亲密的人,幼

5、儿可能更自如地表达真实情绪。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与同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同伴的作用逐渐显现。另外教师作为幼儿的另一个重要权威人物,也对幼儿的情绪表达产生影响。Underw ood6有关小学生的研究发现,儿童在教师面前比在同伴面前更多地掩饰情绪。由于不同的社会化过程,情绪表现规则可能存在性别的差异。G nepp 7研究表明男孩更多表达生气,更少表达伤心,女孩相反。但也有研究没有发现性别的差异1。家庭环境可能在帮助幼儿获得情绪认知和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Malatesta 发现母亲和婴儿的情绪表达方式存在积极相关8,Cassidy 研究认为,家庭情绪表露对幼儿的情绪认知产生重要影响9。

6、但有关家庭情绪表露对学前儿童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见。49同时,情绪表现规则知识作为情绪理解的重要成分,对幼儿的社会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大量研究发现具有较强情绪理解力的儿童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10,而情绪理解存在缺陷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11。Jones1考察了情绪表现规则知识与小学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亲社会表现规则与社会能力有较大的相关。但学前儿童情绪表现规则知识与社会能力的关系还较少有研究。邓赐平等人的研究发现家庭情绪表露会影响儿童的情绪理解,而儿童的情绪理解又会进一步影响其社会行为的发展12,我们先前的一个研究也发现三者存在的一定关系。但是,这些研究考察的情绪理解主

7、要是表情识别、信念与愿望对情绪的作用理解等初级成分,而情绪表现规则知识是更高级的情绪理解成分,它与家庭情绪表露、社会行为的关系还没有探讨。所以综上所述,本研究使用结构性访谈考察幼儿自我报告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发展特点,探讨幼儿面对不同在场者(父亲、母亲、同伴和教师的表情调节知识和情绪表达的结果预期。同时,探讨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与家庭情绪表露、幼儿社会行为的关系,以期更好地了解幼儿情绪表达调节的社会化过程、为促进幼儿情绪理解以及社会性发展提供依据。2研究方法211被试被试来自杭州市某幼儿园共112名幼儿。其中小班幼儿40人,平均年龄3岁10个月;中班幼儿40人,平均年龄4岁9个月;大班幼儿32

8、人,平均年龄5岁10个月。所有被试男女各半。幼儿的父母和6个班主任教师为调查对象,其中95名幼儿的父母分别有效地完成了所有的调查问卷,另外5名幼儿的母亲有效完成问卷。6名教师有效地完成所有问卷。212研究材料21211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访谈材料参考Zeman1997年2的研究。向幼儿讲述3个他们非常熟悉的故事情景,每个情景中主人公引发消极情绪,让幼儿报告主人公的情绪体验,做出是否向在场者(爸爸P妈妈P同伴P教师表达情绪的决定(表情调节知识,并对情绪表达的结果作出预期(情绪表达的结果预期。访谈采用被试间设计,向一个幼儿讲述同一个在场者(爸爸P妈妈P同伴P教师的3个情景故事。为了帮助幼儿更真实地

9、想象情景,每个情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添加细节。也就是说,在访谈前先让幼儿列出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同伴的名字、玩的地方等等。这些信息插入情景中合适的位置。具体故事情景(在场者以爸爸为例:要吃中饭了,这时候你很饿了。你希望晚饭能吃到你最喜欢的(幼儿报告的喜欢的食物。但是当你坐下来跟爸爸一起吃饭的时候,你发现是你最不喜欢吃的(幼儿报告的不喜欢的食物。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的爸爸送给你一个很大的生日礼物。你希望这肯定是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但是当你打开礼物时,你发现这是一个很难看的娃娃,你一点儿都不喜欢。你的爸爸告诉你,他要带你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但这个地方现在不能告诉你,因为这是一个惊喜。你希望你们会到你最

10、喜欢的地方,在那里你可跑来跑去,玩各种各样的东西。可是,爸爸带你去的地方,你只能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一点儿都不好玩。访谈问题(在场者以爸爸为例:(1遇到这样的事情你的心情怎样?情绪体验(先自由回答,再从生气、伤心、害怕三种情绪中作选择。(2你会不会向爸爸表现出你很?表情调节知识(3点量表计分:1是、2也许、3否,3分表示幼儿能够掩饰情绪,表情调节知识得分高。(3你觉得爸爸知道你感到吗?人际支持(4你觉得爸爸会不会帮助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使你开心一点呢?工具支持(5如果你对爸爸表现出你很,你觉得爸爸会不会伤心或觉得不舒服?保护他人感受(6如果你对爸爸表现出你很,这样会不会对你不好呢?消极结果问题36

11、为情绪表达的结果预期,随机呈现,使用3点量表计分(1是、2也许、3否。21212家庭情绪表露问卷家庭情绪表露问卷最初由Cassidy编制,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9,邓赐平对此问卷作了修订(A为0184018512。问卷主要从情绪积极表露和情绪消极表露两方面加以描述。情绪积极表露50共22个项目,包括感谢家人为自己所做的一些事情等。情绪消极表露共18个项目,包括为家庭的困境而相互指责等。父、母分别完成问卷,得到父亲情绪积极P消极表露、母亲情绪积极P消极表露四个得分,A在01760186。对问卷做主成分分析表明,积极P消极表露两个因素可以解释32118%的总变异,只有3个项目与原问卷的分类有出入,说

12、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1213幼儿社会行为问卷幼儿社会行为问卷,由Walden编制13,邓赐平对此问卷作了修订(A为0185018712。问卷从亲社会行为、攻击2破坏行为和害羞2退缩行为三个方面加以描述,A分别为0189、0188、0189。对问卷做主成分分析,三个因素可以解释42197%的总变异,且所有项目的分类与原问卷相同,说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13研究过程本研究在下半学年的中期进行,在幼儿熟悉的教室由主试逐个对幼儿进行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临床访谈。幼儿的父母分别完成家庭情绪表露问卷,以调查幼儿的家庭气氛。幼儿的班主任老师填写幼儿社会行为问卷,以了解幼儿在校的社会行为表现。3结

13、果与分析311幼儿报告的情绪体验类型从表1可以看出,幼儿报告情绪类型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最多报告生气(47132%,其次是害怕(27198%,伤心(23151%,其他感受(1105%主要指奇怪、心痛等。表1情绪体验类型统计情绪类型生气伤心害怕其他V2频次(频率159(47132%79(23151%94(27198%4(1119%144164*注:*p<0105;*p<0101,以下同.312幼儿面对不同在场者的情绪体验比较幼儿面对不同在场者的情绪体验,结果表明,生气和伤心存在在场者的显著差异(V2= 13155,p<0101;V2=31123,p<0101,父母和同伴在

14、场时,幼儿报告更多生气,而教师在场时幼儿报告更多伤心。313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发展特点对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包括表情调节知识和各种情绪表达的结果预期作2(性别3(年龄 4(在场者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幼儿的表情调节知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F=4103,p< 0105。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班幼儿表情调节知识的得分(5190?2157显著高于小班幼儿(4156? 2109。即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倾向于掩饰自己的消极情绪,具有更高的表情调节知识。幼儿报告的人际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年龄和在场者显著的交互作用(F=4141,p<0101。具体表现在,小班幼儿母亲在场的得分(8167? 0175

15、显著高于其他人物在场的得分,即小班幼儿认为母亲比其他人不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中班幼儿同伴在场的得分(7189?0175显著高于父亲在场的得分(8167?0175,即中班幼儿认为父亲比同伴更能够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大班幼儿父亲在场的得分(6100?0171显著高于母亲在场的得分(3100?1159,即大班幼儿认为母亲比父亲更能够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对表情调节知识和各种情绪表达的结果预期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幼儿表情调节知识与人际支持和工具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显著正相关(r= 01328,p<0101;r=01284,p<0101,即幼儿认为不表达消极情绪与表达情绪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实际

16、帮助相联系。314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与家庭情绪表露的关系对父亲和母亲的情绪表露做相关,发现父亲和母亲的情绪积极表露,父亲和母亲的情绪消极表露存在高相关(r=0180,p<0101,0179,p< 0101,r=0179,p<0101,所以整合父母情绪积极P 消极表露为家庭情绪积极P消极表露。对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和家庭情绪表露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人际支持的结果预期与家庭情绪积极P消极表露存在显著负相关(r=-0132,p<0101,r=-0130,p<0101;工具支持的结果预期与家庭情绪积极P消极表露存在显著正相关(r=0134,p< 0101,r=0131

17、,p<0101。315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与社会行为的关系对情绪表现规则知识与亲社会行为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情调节知识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r=0123,p<0101;幼儿的害羞退缩与人际支持(r=-0117,p<0101、保护51何洁徐琴美王旭玲: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会行为的相关研究他人(r=-0116,p<0105和消极结果(r=0 0118,p<0101的结果预期存在显著负相关。为了进一步检验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对幼儿在校社会行为表现的预测能力,进行系列回归分析。分别以亲社会行为、攻击2破坏行为和害羞2退缩行为为因变量

18、。回归分析中幼儿的性别、年龄和在场者首先进入方程,幼儿表情调节知识和情绪表达的结果预期在第二步进入方程,以确定它们对因变量的独立贡献。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幼儿表情调节知识能够显著预测幼儿在校的亲社会行为,对相应变量的解释为正向贡献,即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有更高表情调节知识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幼儿报告的消极结果的结果预期,能够显著预测幼儿在校的害羞2退缩行为,对相应变量的解释为负向贡献,即认为表达消极情绪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结果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害羞2退缩行为。表2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对社会行为的独立贡献变量亲社会行为害羞2退缩行为B R2F B R2F表情调节知识01391010852

19、187*消极结果的结果预期-01207010662108* 4讨论本研究探讨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发展,可以看出3岁多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开始对情绪表达的调节有所了解。他们开始意识到情绪掩饰的需要,并逐渐开始理解在场者的不同反应,根据情绪表达的不同结果来调节自己的表达行为。在消极情景中,幼儿报告的生气情绪明显多于其他情绪,但是对于不同的在场者,幼儿报告的情绪体验有所不同,具体讲来,父母和同伴在场时,幼儿更多体验生气,而教师在场时,幼儿更多体验伤心。这个结果与Under wood6的结果一致。Under wood的解释认为儿童报告对待教师他们会感到伤心而非生气,因为他们认为对教

20、师表现出生气没有用,虽然他们会感到生气,但因为教师是权威,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但对于同伴,生气情绪是可以接受的。本研究的结果可能也说明这个现象,教师作为权威对幼儿起到作用,承认对权威人物的生气对幼儿说更危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可能也是情绪掩饰的一种形式,虽然这与通常意义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有所不同。同时,根据Kitayama的观点14,生气是一种典型自我中心的消极情绪,它更多指向外部,对他人产生潜在的威胁性;而伤心是一种典型的他人中心的消极情绪,更多指向内部,对自己产生影响,所以相比同伴,幼儿较少对教师表现出具有威胁性的生气情绪。本结果支持生气和伤心不同指向性的观点。本研究发现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

21、更倾向于掩饰自己的消极情绪,这个结果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逐渐增长,6岁左右是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的关键年龄,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5。情绪表现规则知识,作为一种情绪表达的调节知识,是情绪理解发展的高级阶段。而且幼儿掩饰情绪的理由更多是预期不会得到他人理解和帮助,该结果与Z ema n2的研究一致,说明幼儿使用情绪表现规则的目的更关注他人理解和实际帮助,而不是更多顾及到他人的感受或者自己的不良结果。对于情绪表达的结果预期,总体上发现幼儿向父母表达消极情绪,因为幼儿认为父母较其他对象更了解自己的情绪,这说明在幼儿阶段,父母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表

22、达消极情绪得到他人理解的结果预期上,小班幼儿认为母亲比其他人不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对于这个结果,我们进一步询问幼儿,发现母亲往往被认为要逼幼儿吃不喜欢的东西,带幼儿去不喜欢的地方,而不顾及幼儿的生气或者伤心,小班的幼儿尚未能分清结果和动机,所以他们可能觉得母亲不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性别差异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这可能是当前作为独生子女,对男孩与女孩的教育越来越趋于一致性,而且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社会期望的影响还不明显,可能随年龄的增大这种差异才会逐渐显现出来。本研究提供了有关家庭情绪表露对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影响。根据家庭情绪表露的报告,可以看出父母丰富的情绪表露,可以使

23、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自己表达的情绪如何引发他人行为反应,具体表现在幼儿更多认为他人可以理解自己的情绪,但较少认为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该结果与Ze man2的研究一致。这似乎表明,鼓励情绪积极或消极表露的家庭,幼儿可以得到更多情绪上的理解和支持,但对实际给予帮助、解决问题却没有强调。此外,本研究也进一步支持前人的观点,即情绪理解对社会行为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在排除了522005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性别、年龄和在场者的影响之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情绪表现规则知识能够独立地显著预测幼儿在校的亲社会行为和退缩行为。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表情调节知识掌握更好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认为表达消极情绪会

24、带来不良结果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害羞和退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对其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对我国儿童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作了初步探索,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有关情绪表现规则标准的设定还存在一定局限性,还不能清楚地区分这种能力的高低,尤其是在情绪表达的结果期望上,哪种期望的认知水平较高还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有关这些方面对社会能力等因素作用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为今后设计真正反映不同能力水平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研究提供参考。5结论(1幼儿的表情调节知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具有更高的表情调节知识、更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2幼儿的表情调节知识与情绪表达的

25、人际支持、工具支持的结果期望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幼儿掩饰消极情绪是因为预期情绪表达不会得到他人理解和帮助。(3幼儿报告面对父母P同伴P教师不同在场者时具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且幼儿的人际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年龄和在场者的交互作用。(4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的人际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工具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显著负相关。(5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认为表达消极情绪会带来不良结果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害羞2退缩行为。参考文献:1Jones D J.The development of displ ay rule knowledge:li nkage with fami ly exp

26、ressiveness and social com petence.Child devel opment, 1998,69,1209-122212Ze man J.Pres choolers as functionalis ts:The i mpact of social conte xt on emotion regulation.C hild Study Journal,1997,27,41-6713B lurton2Jones N.Ethological s tudies of chil d behavior. Cam 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

27、s.197214Cole P.C hildren.s spontaneous control of facial e xpressi on. Child Devel opm ent,1986,57,1309-132115Harri s P L.C hildren.s unders tanding of the distinction bet ween real and apparent em oti on.Child Developm ent,1986,57,895-90916Underw ood M,C oie J,Herbsm an C.Displ ay rules for anger a

28、nd aggress ion in school2age children.C hild Development,1992,63, 366-38017Gnepp J,Hess D L.Chi ldren.s unders tanding of verbal and facial dis play rules.Developm ental Psychology,1986,22,103-10818Brody L R,Hall J A.Gender and emotion.In M.Lewis&K. M.Haviland(Eds.,Handbook of em otions.New York

29、:Guilford Press.1993,447-46019Cassidy J,Parke R,B utkovs ky L,B raungart J.Family2peer connecti ons:The roles of em oti onal expressiveness within the fami ly an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s.C hild Development,1992,63,603 -618110Denham S A.Social cogniti on,pros ocial behavior,and em oti on

30、i n pres choolers:contextual validati on.Child Developm ent,1986,57, 194-201111Denham S A.Preschool unders tanding of em otions: contributions to class room anger and aggress ion.Journal of Child Psyc hology and Ps ychiatry,2002,43,901-916112邓赐平.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及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6-10113Walden T

31、,Field T.Preschool children.s s ocial com petence and production and di scri mination of affec tive experiences.B ri tis h J 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 ychology,1990,43,65-76114Kitayam a S,Markus H,Kurokawa M.C ulture,e motion,and well2being:Good feeli ngs in Japan and the Uni ted States.Cognition a

32、nd Em otion,2000,14(1:93-1241Young Children.s Use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Rules and itsRelation to Family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Social BehaviorsHE Jie XU Qin2mei WANG Xu2ling(De partment o f Psycho lo gy an d Behav io ral Science Zhe jian g U n ivers ity,Hangzhou310028Abstract:E motional expression rules include expression regulation knowledge and expectations of outc ome of e motional express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