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训二、局域网互联 一、实训目的熟悉组建局域网的常用设备及其性能;熟悉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中的服务器工作站的安装、配置及管理。理解基于c/s模式的网络特点;熟悉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的配置;掌握华为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协议配置过程。二、实训环境硬件环境:华为3com的路由器一台、交换机1台、服务器2台(已安装了活动目录)、客户端2台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er。三、实训内容与方法实际组网中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两个物理网络的,为了模拟实际环境,我们在实验中采用背靠背直接相连来模拟广域网连接。下图显示的是模拟实验环境,共两台路由器
2、,一台交换机, 4台PC机。其中server1和pc1为一个局域网网段,server2和pc2为一个局域网网段。两网段中的计算机采用微软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网络结构为域模式(c/s)网络。要实现两段之间的互相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转发IP数据包。配置路由协议实验环境路由器各接口IP地址设置如下: RTA RTBE0 20200124 20201124S0 19200124 19200224PC机的IP地址和缺省网关的IP地址如下: Server1 server2 IP Address 20200224 20201224Gateway 202001 202011pc1 pc2IP Add
3、ress 20200324 20201324Gateway 202001 202011注:路由器的串口缺省封装PPP协议实验中不做另外配置。为了不受路由器原来的配置影响,在实验之前请先将所有路由器的配置数据擦除后重新启动。交换机在此只用作连接主机和路由器用,不需做配置。局域网的组建方法服务器的网络设置依次选择“开始”“设置”“网络和拨号连接”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本地连接”,并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在此窗口中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弹出“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在设置IP地址时,可以有两种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使用下面的
4、IP地址设置完“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后,可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设置,然后在主界面窗口单击“确定”按钮,以使设置生效。客户端的网络设置以本地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到Windows 2000 Server独立服务器上,添加并设置网络协议,给出IP地址。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图标,并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然后从出现的“系统属性”中选择“网络标识”标签,并单击“属性”按钮,弹出“标识更改”对话框。在“域”一栏的文本框中输入要加入的域名。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域用户名和密码”对话框中输入一个用户账户与其密码。若成功加入域,则会出现“欢迎加入“jltc”的提示。
5、重新启动计算机,在登录时用户可以选择登录到域,还是本机。路由器的配置方法:通过配置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Console口配置:配置步骤如下:步骤一、硬件环境搭配。按照上图所示完成PC机和路由器之间的物理连接。使用路由器随机所带的配置电缆,将它的RJ-45头一端接在路由器的console口上,9针(或25针)RS232接口一端接在本地PC的串行口上。步骤二、在本地PC上,创建超级终端。进入操作系统,点击“开始”“程序”“附件”运行“超级终端”。则进入下图所示的界面。你可以为创建的“超级终端”取一个名字。如:HCNE;同时,还要为它选择一个图标,它们都是根据你的意愿来决定的,对路由器的配置没有影响。设
6、置完毕后,选择“确定”,进入下一步骤。建立新连接步骤三、选择串口。选择与路由器相连的计算机的那个串口。这里的串口是所连接Console电缆的接口,它的串口号是固定的。否则,在“超级终端”中将看不到任何内容,如下图所示。选择实际连接使用的微机串口步骤四、端口设置。用户选择了直接连接的COMl口,并点击“确定”按钮之后,超级终端程序将会显示一个“端口设置”对话框,如下图显示了COMl端口的端口设置对话框,这是为我们所希望的到路由器的连接而配置的端口。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9600波特、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无流控。设置端口通信参数步骤五、配置结束。现在,你已经完成了“超级终端”的创建,系统将
7、自动进入你创建的“超级终端”界面。如果此时你的路由器没有上电,则界面没有任何信息。打开路由器,超级终端将自动弹出登陆信息。 静态路由协议配置为了标识路由器,修改路由器名称为RTA,接口和主机IP地址。Quidwaysysname RTARTAint e0RTA-Ethernet0ip addr 202001 24RTA-Ethernet0int s0RTA-Seriai0ip addr l92001 24完成配置并用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命令显示配置信息;并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命令显示路由表信息。路由表信息显示如下:RTAdis
8、play ip routing-tableRoutingTables: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f Metric Nexthop Interface 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LoopBack0 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LoopBack0 19200024 Direct 0 0 192002 Serial0 19200132 Direct 0 0 127001 LoopBack0 19200232 Direct 0 0 192002 Serial0 20200024 Direct 0 0 202001Etherne
9、t0 20200132 Direct 0 0 127001 LoopBack0RTB的相关信息类似RTA,可以自己在实验中显示比较。注意:串口的配置需要在接口视图下完成shutdown和undo shutdown命令之后才生效。完成上述配置之后,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互通性,会发现两个以太网段不能互通。你知道为什么吗?仔细看看路由表就可以明白,路由器还没有相关的路由。在这里我们采用配置静态路由的办法来添加路由。分别在RTA,RTB上配置到对端以太网段的静态路由,在此只列出RTA的配置命令:RTAip route-static 202010 2552552550 192002 preferenc
10、e 60使用命令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和display中routing-table检查配置信息和路由表信息。路由表信息显示如下:RTAdisplay ip rouudingtableRoutingTables: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f Metric Nexthop Interface 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LoopBack0 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LoopBack0 19200024 Direct 0 0 192002 Serial0 19200132 Direct 0 0 127001LoopBack0 19200232 Direct 0 0 192002Serial0 20200024 Direct 0 0 202001Ethernet0 20200132 Direct 0 0 127001LoopBack0 20201024 Static 60 0 192002Serial0RTB的相关信息类似RT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课件+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新解读《GB-T 30588-2014钢丝绳绳端 合金熔铸套接》
- 重庆春山学课件
- 新解读《GB 18145-2014陶瓷片密封水嘴》
- 重庆卫生类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重庆中医男科知识培训班课件
- 企业智慧数字化运营平台产品管理能力中心设计与应用方案
- 醉美课件教学课件
- 大数据多维可视化平台解决方案
- 老年人床上擦浴教学课件
- 长跑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 2025 护理法律风险防范课件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造型基础教学课件
- 托班特殊天气活动方案
-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培训
- 问界培训课件
- 2019-2025年中国私人农庄行业市场运营趋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中国先秦文学课件
- 森林生态系统韧性-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