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1页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2页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3页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4页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毕业论文(2011届)设计(论文)题目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 办学点(系) 宿迁办学点 专 业 机电一体化 班 级 08机电普专(2) 学 号 081301350301 学生姓名 陈彬 指导教师 蔡猛 职称 高级 2011年 3 月 3 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制目录开题报告 3-4摘要 5关键词 6引言 7一 水塔水位系统方案11系统方案论证 812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813水塔水位发展与应用 9二 电路设计 21电路原理 10 22系统原理框图 10 23水泵电机主控图 11 24电路的组成 11 25工作原理 12 26元件清单 13三 水塔

2、水位自动控制电路的结构 31控制原理 14 32系统结构 14四 PLC 4.1 PLC的发展 15 4.2 PLC的基本结构 16 4.3 PLC的特点 22 4.4PLC的工作原理 23五 输入、输出分配 29六 水塔水位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30七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PLC软件设计 7.1 工作过程 317.2 程序流程图 327.3 梯形图 337.4水塔水位控制系统梯形图对应的指令表 34结论 35参考文献 36附录 37致谢 38开题报告一、 研究的目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是我国住宅小区广泛应用的供水系统,传统的控制方式存在控制精度低、能耗大的缺点,而自动控制原理, 依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调

3、节系统的运行参数,保持水压恒定以满足用水要求, 从而提高了供水系统的质量。而且成本低,安装方便,经过多次实验证明,灵敏性好,是节约水源,方便家庭和单位控制水塔水位的理想装置。水塔水位控制系统采用交流电压检测水位,水位低于下限B点水位时,水泵抽水,水位达到最高水位线A时,水泵停止抽水,水位降低到最低水位线B以下时,恢复运行抽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二、 研究的意义不论社会经济如何飞速,水在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断了水,轻则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重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及损失,从而对供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及时、准确、安全充足的供水。如果仍然使用人工方式,劳动强度大,工

4、作效率低,安全性难以保障,由此必须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造。从而实现提供足够的水量、平稳的水压、水塔水位的自动控制有设计低成本、高实用价值的控制器。该设计采用分立的电路实现超高、低警戒水位处理,实现自动控制,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提高了供水系统的质量。三、 主要内容和要求水塔水位自动控制器,包括接于电源的继电器、三极管以及一端设于水塔内的导线,在所述电源的一端接于三极管的e极,而b极由导线接于水塔的近低部,三极管的c极串经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的另一端相接;同时,设于水塔高水位的导线的另一端也并接于c极,而设于水塔低水位的导线的另一端串经继电器J的常开触头也并接于c极;继电器J的常闭触头串接在水泵的控

5、制回路上。检测电路有电阻串联探针,探针下端为低水位控制点,电阻上面为高水位控制点,控制电路两分压电阻串联的连接点经电阻连接控制集成块,控制集成块的输出脚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连接继电器,检测电路的电阻连接两分压电阻的连接点。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操作维修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四、计划进度1、2011年1月20日之前查阅资料,完成总体方案的论证、比较、选择。2、2011年2月20日之前完成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及电路图绘制。3、2011年3月10日之前完成设计报告的编写。4、2011年3月15日之前进行排错、改进,完善设计报告。5、2011年4月15日之前进行设计答辩。摘要采用分立

6、元件电路实现了水塔水位的自动控制,设计出一种低成本、高实用价值的水塔水位控制器。该系统具有水源检测、等功能。采用独立的电路实现超高、低水位水位处理,自动控制电机电路。它能自动完成上水停水的全部工作循环,保证液面高度始终处于较理想的范围内,它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灵敏度高,节约能源显著,是用于各种高层液体储存的理想设备。 AbstractUsing discrete components circuit towers to achieve the level of automation, design a cost-end, high practical value of the water t

7、ower water level controller. The water system has tested feature, and so on. The use of an independent ultra-high circuit, the water level in the water level at the end of processing, automatic electric circuit. It can auto-complete all the work of the Sheung Shui water cycle and ensure a high level

8、 is always better, its simple structure, at the end of the manufacturing cost, high sensitivity, significant energy is used for a variety of high-level liquid storage ideal Device关键词 :水位 自动控制电路 设计 调试 Key wordsAutomatic water level design debug 引 言我国的供水自动化系统发展已初有成效。供水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水厂自动化和供水管网调度自动化两个方面。由水工业

9、的社会性所决定,水工业的学科体系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组成,包括:水质与水处理技术、水工业工程技术、水处理基础科学、水社会科学、水工业设备制造技术等,它们共同支撑着水工业的工业体系。而在这些学科中水质与水处理技术和水工业工程技术是水工业学科体系中的主导学科。近几十年来,自动控制技术迅猛发展,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和航空,航天事业等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至今已渗透到各种科学领域,成为促进当今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比如在生活方面的温度调节、湿度调节、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自动电梯、空气调节器、电冰箱、自动路灯、自动门、保安系统等。在工业

10、方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气体、液体、粉体、石油化工制药、轻工食品、建材等行业。需要对温度、压力、物位、流量、成分等参数进行控制。另一类是对已成型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或者对多种已成型材料的装配,主要控制位移、速度、角度等参数这些都需要应用自动控制学科的知识。控制理论一般分为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大部分。 经典控制理论最初称为自动调节原理,适用于较简单系统特定变量的调节。随着后期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故改称为经典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

11、别是空间技术和各类高速飞行器的发展,使各受控对象要求高速度、高精度,而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要求控制理论解决动态耦合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形以及时变系统的设计问题。此外,对控制性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很多情况下要求系统的某种性能是最优的,而且对环境的变化要有一定适应能力等。这些新的要求用经典理论是无法解决的,这同时也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操作维修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是用于各种高层液体储存的理想设备。第一章 水塔水位系统方案系统方案论证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时域法,是建立在状态空间基础上的,它不用传递函数,而是用状态向量方程作基本工具,从而大大简化了数学表

12、达方式,因此原则上可以分析多输入多输出、非线形以及时变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控制理论的发展,而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又指导了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其进一步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和理论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科技、冶金、石油、化工、电子、电力、航空、航海、航天、核反应堆等各个学科领域。 近年来,控制科学的范围还扩展到生物、医学、环境、经济管理和其它许多社会领域,并为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起了促进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自动控制技术和理论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生产过程自动化,从而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劳动条件,而且在

13、探索新能源,发展空间技术和创造社会文明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水塔水位控制系统是我国住宅小区广泛应用的供水系统,传统的控制方式存在控制精度低、能耗大的缺点,而自动控制原理, 依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保持水压恒定以满足用水要求, 从而提高了供水系统的质量。而且成本低,安装方便,经过多次实验证明,灵敏性好,是节约水源,方便家庭和单位控制水塔水位的理想装置。水塔水位控制系统采用交流电压检测水位,水位低于下限B点水位时,水泵抽水,水位达到最高水位线A时,水泵停止抽水,水位降低到最低水位线B以下时,恢复运行抽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该系统采用分立元件电路实现了水塔水

14、位的自动控制,设计出一种低成本、高实用价值的水塔水位控制器。采用分立的电路实现超高、低水位处理,自动控制电机电路。它能自动完成上水停水的全部工作循环,保证液面高度始终处于较理想的范围内,它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灵敏度高,节约能源显著,是用于各种高层液体储存的理想设备。 1.3水塔水位发展与应用我国的水工业科技发展较快,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水工业科技体系已初步形成,拥有一支从事水工业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制和工程化产业化开发的科技队伍。但是,在水工业科技领域普遍存在着实用性差、转化率低的情况。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水工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水工业科技产业化大潮到来之际,认真分析我

15、国水工业科技发展历程,总结我国水工业科技的特点和特长是寻找水工业产业化突破口的关键。目前,我国的供水自动化系统发展已初有成效。供水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水厂自动化和供水管网调度自动化两个方面。我国供水行业是推动水科技产业化的龙头。给水行业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在体制上,供水企业体制的变革已成为市场化发展的必然;在技术上,供水行业则面临着关键给水装备国产化、工艺技术成套设备化、自动控制现代化的迫切的技术要求。优质供水是水工业市场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要倡导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水工业学科体系。完善的水工业学科体系是水工业产业发展的必要保证。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体

16、系已难以包还水工业的丰富内涵,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水工业发展的需要,而水工业学科体系正是在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体系发展而来。由水工业的社会性所决定,水工业学科体系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组成,包括:水质与水处理技术、水工业工程技术、水处理基础科学、水社会科学、水工业设备制造技术等,它们共同支撑着水工业的工业体系。而在这些学科中水质与水处理技术和水工业工程技术是水工业学科体系中的主导学科。第二章 电路设计 2.1电路原理本电路采用分立元件电路实现了对水塔水位的自动控制,设计出一种低成本、高实用价值的水塔水位控制器。该系统具有水源检测、等功能。采用独立的电路实现超高、低水位处理,超高水位处理,自动控制电机电路

17、。水塔水位自动控制器,包括接于电源的继电器、三极管以及一端设于水塔内的导线,在所述电源的一端接于三极管的e极,而b极由导线接于水塔的近低部,三极管的c极串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的另一端相接;同时,设于水塔高水位的导线的另一端也并接于c极,而设于水塔低水位的导线的另一端串继电器J的常开触头也并接于c极;继电器J的常闭触头串接在水泵的控制回路上。检测电路有电阻串联探针,探针下端为低水位控制点,电阻上面为高水位控制点,控制电路两分压电阻串联的连接点经电阻连接控制,控制输出脚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连接继电器,检测电路的电阻连接两分压电阻的连接点。2.2 系统原理框图图 2-1系统原理框图2.3水泵电机主

18、控图图 2-2电机主图2.4电路的组成电源电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器组成。液位检测电路由高液位电极A、低液位电极B和主电极组成。控制执行电路由继电器、控制晶体管和交流接触器等元件组成。交流220V电压经电源变压器降压电容滤波后,产生交流12V电压,供给控制执行电路。元器件选择输出交流12V变压器IN4004或I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C1选用耐压值为25V470F的铝电解电容器C2、C3选用耐压值为25V4.7F的铝电解电容器选用C185型硅NPN型晶体管,要求其电流放大倍数大于25R1 R2和R3均选用碳膜电阻器R1 5.6KR2 5.6KR3 6.8K选用小型12V直流继电器

19、交流220V继电器2.5工作原理水位低于B点 VBVD6VB3VD4VB2VC2J工作有电流流过继电器J吸合,启动水泵。水位到A点时 VD3VB1VB2而且截止继电器J释放水泵停止工作。2.4.1 当水位低于B时,B点的电压为0V,BG3截止,BG3的C极为高电平,D4导通,BG2基极电位升高。BG2导通继电器J吸合,启动水泵向水塔灌水;2.4.2 当水位高于B低于A时,继电器常开触点自保,因此升到B以上时,继电器并不立即释放,电机仍然供水;2.4.3 当水位达到A时,电压经D3,D2整流滤波,BG1导通,BG1的C极电压降零,导致BG2降低,继电器释放,水泵停止工作;2.4.4 用水过程中,

20、水位降到A以下,BG1的C极为低电平,维持原状,电机不工作,直到降到B以下,如此循环往复。在水池内无水或水位低于低水位电极B时,控制管、因基极电位与发射极电位相同而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动作,其常开触头接通,交流接触器通电吸合,使电动机通电运转。当水池内水位到达高水位电极A处时,12V电压经电阻器R3、高水位电极A、导通主电极D3加至BG1的基极,使BG1正偏导通,继电器停止工作,其常开触头断开,交流接触器断电,其触头释放,切断电动机的电源,水泵停止上水。当水池内的水位下降至低水位电极B以下时,又因基极电位与发射极电位相同而导通,继电器接通,其常开触头接通,使交流接触器吸合,电动机通电,重新开始

21、工作。如此周而复始,实现无人值守自动水塔水位控制。2.6元件清单 位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R1、R2碳膜电阻器5.6K-1/2-5%2R3碳膜电阻器6.8K-1/2-5%1C1电解电容470F 25V1C2、C3电解电容4.7F 25V2D1、D2、D3、D6、D7整流二极管1N40045D4、D5二极管1N41482开关二极管BG1、BG2、BG3三极管C18153B变压器220V/12V-5W1J继电器JQX13F-DC12V1CJ交流接触器220V1第三章 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电路的结构3.1控制原理在水池内无水或水位低于低水位电极B时,控制管因基极电位与发射极电位相同而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动作

22、,其常开触点接通,交流接触器通电吸合,使电动机通电运转;当水池内水位到达高水位电极A处时,12V电压经电阻R3、高水位电极A,导通主电极D3加至三极管BG1的基极,使BG1正向导通,继电器停止工作,其常开触点断开,交流接触器断电,其触点释放,切断与电动机的电源,水泵停止供水;当水池内水位下降至低水位电极B以下时,三极管又因基极电位与发射极电位相同而导通,继电器接通,其常开触点接通,使交流接触器吸合,电动机通电,水泵重新开始供水。如此周而复始,实现无人值守自动水塔水位控制。当水位低于最低水位线时,水位B将缺水信号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接通水泵电源,水泵开始工作,水位上升,将水位升至设定的最高水位时,

23、最高水位线处的水位A将水位信号传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水泵电源切断,停止抽水,直到将水用到低于最低水位时再次启动水泵抽水。3.2系统结构本系统由220V电压经变压器降压限流,输出约12V直流电供继电器(继电器型号为:小型大功率继电器K:JQX-20F-C)和控制电路使用。本控制电路包括由设于水塔中的两个水位探测装置,控制单元,及水泵等组成。水位探测装置向输入触发信号,控制单元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水泵工作状态。该系统采用分立元件电路实现了水塔水位的自动控制,设计出一种低成本、高实用价值的水塔水位控制器。系统具有水源检测等功能。采用独立的电路实现水位检测处理,自动控制电机电路。它能自动完成上水、停水的全部

24、工作循环过程,保证水面高度始终处于较理想的范围内,它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灵敏度高,节约能源显著,是适用于各种场合的理想设备。为了精确地实现对水位的控制,必须建立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水塔中的进、出水的水位可以自动控制水泵的运行与停止,使水位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控制系统主要分为水位的模拟检测和执行两部分组成。第四章 PLC 4. 1 PLC的发展虽然PLC问世时间不长,但是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PLC也迅速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各阶段: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是的PLC多少由电继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

25、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它在硬件上 以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装置种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离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器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示,能重复使用等。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用至今。在七十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

26、(CPU)。这样,使PLC的功能大大增强。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再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快、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是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插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档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纷纷开发研制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这样使得PLC软、硬功能

27、发生了巨大变化。42 PLC的基本结构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中央处理单元(CPU),如下图所示。4.21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控制中枢。它PLC系统程序赋予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命令解释后按指令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

28、区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数据传送到相应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进一步提高PLC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表决式系统。这样,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4.22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1、PLC常用存储器类型(1)RAM (Random Assess Memory) 这是一种读/写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其存取速度最快,由锂电池支持。(2)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这是一种可擦除只读存储器。断电情况下,存储

29、器内所有内容保持不变。紫外线连续照射下可擦除存储器内容)。(3)EEPROM(Electrical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这是一种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使用编程器就能很容易对其所存储内容进行修改。2、PLC存储空间分配各种PLCCPU最大寻址空间各不相同,PLC工作原理,其存储空间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区域:(1)系统程序存储区(2)系统RAM存储区(包括I/O映象区和系统软设备等)(3)用户程序存储区系统程序存储区:系统程序存储区中存放着相当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系统程序。包括监控程序、管理程序、命令解释程序、功能子程序、系统诊断子程序等。由制造厂商

30、将其固化EPROM中,用户不能直接存取。它和硬件一起决定了该PLC性能。系统RAM存储区:系统RAM存储区包括I/O映象区以及各类软设备,如:逻辑线圈;数据寄存器;计时器;计数器;变址寄存器;累加器等存储器。(1)I/O映象区:PLC投入运行后,输入采样阶段才依次读入各输入状态和数据,输出刷新阶段才将输出状态和数据送至相应外设。它需要一定数量存储单元(RAM)以存放I/O状态和数据,这些单元称作I/O映象区。一个开关量I/O占用存储单元中一个位(bit),一个模拟量I/O占用存储单元中一个字(16个bit)。整个I/O映象区可看作两个部分组成:开关量I/O映象区;模拟量I/O映象区。(2)系统

31、软设备存储区 :I/O映象区区以外,系统RAM存储区还包括PLC内部各类软设备(逻辑线圈、计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和累加器等)存储区。该存储区又分为具有失电保持存储区域和无失电保持存储区域,前者PLC断电时,由内部锂电池供电,数据不会遗失;后者当PLC断电时,数据被清零。用户程序存储区:主要用来存放用户的应用程序。所谓用户程序时指使用户根据工程现场的的产生过程和工艺要求编写的控制程序。次程序由使用者通过编程器输入到PLC机的RAM存贮器中,以便于用户随时修改。也可将用户程序存放在EEPROM中。4.23、输入/输出模块输入/输出模块是可编程控制器与工业生产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连接的借口。现场的

32、输入信号,如按钮开关,行程开关、限位开关以及传感输出的开关量或模拟量(压力、流量、温度、电压、电流)等,都要通过输入模块送到PLC。由于这些信号电平各式各样,而可编程控制器CPU所处理的信息只能是标准电平,所以输入模块还需将这些信号转换成PLC能够接受和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入模块的作用是接收中央处理器处理过的数字信号,并把它转换成现场执行部件所能接收的控制信号,以驱动如电磁阀、灯光显示、电机等执行机构。可编程控制器有多种输入/输出模块其类型有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这些模块分直流和交流、电压和电流类型,每种类型又有不同的参数等级,主要有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

33、块,部件上都设有接线端子排,为了滤除信号的噪声和便于PLC内部对信号的处理,这些模块上都带有滤波、电平转换、信号锁存电路。数字量输入模块带有广电耦合电路,其目的是把PLC与外部电路隔离起来,以提高PLC的抗干扰能力。数字两输出有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可控硅输出三种方式。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主要用来实现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转换,即A/D或D/A转换。由于工业控制系统中有传感器或执行机构有一些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因此这些模拟量必须通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与PLC的中央处理器连接。模拟量输入模块A/D转换后的二进制数字量,经光电耦合器和输出锁存器宇PLC的1/0总线挂接。现在标准量程的模拟电压

34、主要是05伏和010伏两种。另外还有:0somV、0IV、5+SV、10+10V,010mA等。模拟量输入模块接收标准量程的模拟电压或电流猴,把它转换成8未、10未或12位的二进制数字信号,送给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模拟量输出模块将中央处理器的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成标准量程的电压或电流输出信号,提供给执行机构。4.24、扩展模块当一个PLC中心单元的I/O点数不够用时,就要对系统进行扩展,扩展接口就是用于连接中心基本单元与扩展单元的。模块随着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使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更加强大和完善。只能I/O接口模块种类很多,例如高速计数模块、PLCA控制模块、数字位基于PLC

35、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置译码模块、阀门控制模块、智能存贮弄快以及智能I/O模块等。4.25、编程器它的作用是供用户进行程序的编制、编辑、调试和监视。有的编程器还可与打印机或磁带机相连,以将用户程序和有关信息打印出来或存放在它的作用是供用户进行程序的编制、编辑、调试和监视。有的编程器还可与打印机或磁带机相连,以将用户程序和有关信息打印出来或存放在磁带上,磁带上的信息可以重新装入PLC。目前编程器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便携式编程器(也叫简易编程器);2.图形编程器;3.用于IBMPC及其兼容机的编程器。便于携带的特点,一般只能用指令形式编程,通过按键输入指令,通过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器加以显示、这

36、种编程器适合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要求。图形编程器以液晶显示器(LCD)或阴极射线管(CRT)作屏幕,用来显示编程内容和提供如输入、输出、辅助继电器的占有情况、程序容量等各种信息,还可在调试程序、检查程序执行时显示各种信号状态、出错提示等。使用图形编程器可以月多种编程语言编程,梯形图显示在屏幕上十分直观。图形编程器还可与打印机、录音机、绘画仪等设备连接,有较强的监控功能。但它的价格高,适用于中、大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要求。用于IBMPC及其兼容机的编程器是个人计算机加上适当的硬件接口和软件包作为编程器,也可直接编制成梯形图,其监控功能也很强。编程器工作方式主要有编程和监控两种,编程工作方式是在

37、PLC机处于停机状态时可以进行编程,它的功能主要是输入新的程序,或者对已有的程序予以编辑和修改。监控工作方式可以对运行中的控制器工作状态进行监视和跟踪,一般可以对某一线圈或触点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也可以对成组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还可以跟踪某一器件在不同时间的工作状态,除搜索、监视、跟踪外,还可以对一些器件进行操作。因此编程器的监控方式对控制器中新输入程序的调试与试运行是非常有用和方便的。编程器的结构一般包括显示部分与键盘部分。显示一般用液晶显示器,主要的显示内容包括地址、数据、工作方式、指令执行情况及系统工作状态等。键盘有单功能键和双功能键,在使用双功能键的时候键盘中都备有一个选择键,以选

38、择其中一种方式工作。现在产品越来越模块化,可编程控制器也不例外,它的结构紧密、坚固,外形小巧,CPU本身只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字输入和输出点数。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PLC的输入输出点数也不同,有的大型机输入输出点数可达16K,而很多小型机仅有10来点,而且CPU本身不带模拟输入与输出,但CPU一般都带有扩展接口。因此,用户选型后,所需的输入或输出点数不够时,就需对系统做出必要的扩展,各个厂家也生产了专用于扩展用的各模板供用户选用。扩展模板的外形一般也小巧、坚固,有易于接线的端子排,带有扩展总线或通过总线连接器与CPU相连。主要有数字输入输出模板,模拟输入输出模板,热电阻、热电偶扩展模板,还有智能

39、模板等许多具有专用功能的特殊模板。用扩展模板来扩展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用户可根据自己时间控制系统的要求,选用各种合适的扩展模块对PLC作硬件组态,以求达到各种功能或控制精度,同时节省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当已运行的系统需要改造或扩充时,PLC可以随时进行升级或改版,所作的工作仅仅是替换或增加扩展模板和修改相应的控制软件。特殊模板及智能模板的开发将进一步扩展可编程控制的功能,专用模板的开发不仅扩大了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而且将进一步提高控制质量与可靠性。4.26、电源PLC中的电源一般有三类:1、+5V、15V直流电源:供PLC中TTL芯片和集成运放使用;2、供输出接口使用的高压大电流的功

40、率电源;3、锂电池及其充电电源。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光电隔离器的使用,不同类型的电源其地线也不同。目前PLC的发展非常迅速,型号众多,各种特殊功能模板不断涌现。通常根据其I/O点的数量将 PLC分为三大类:小型机:256点以下(无模拟量); 中型机:256 2048点(64 128路模拟量); 大型机:2048点以上(128 512路模拟量)。 具体实现时,通常采用模板式结构,以便用户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配置。但一些小型机常制作成一体机,其配置固定,主要供定型成套设备使用;而一些大型机一般在电源、或者CPU,甚至两者都作了热备。43PLC的特点(一) 高可靠性1. 所有的I/O 接口电路均采

41、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PLC 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2. 各输入端均采用R-C 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3. 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4. 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5. 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6. 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7. 大型PLC 还可以采用由双CPU 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CPU 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二) 丰富的I/O 接口模块1. PLC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如:交流或直流;开关量或模拟量;电压或电流;脉冲或电位;强电或弱电等。2. 有相应的I/O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如

42、: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及变送器;电磁线圈;控制阀。3. 直接连接另外为了提高操作性能它还有多种人-机对话的接口模块; 为了组成工业局部网络它还有多种通讯联网的接口模块等等。(三) 采用模块化结构为了适应各种工业控制需要除了单元式的小型PLC 以外,绝大多数PLC 均采用模块化结构,PLC 的各个部件包括CPU 电源I/O 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机架及电缆将各模块连接起来,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组合。(四) 编程简单易学PLC的编程大多采用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梯形图形式,对使用者来说不需要具备计算机的专门知识,因此很容易被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理解和掌握。(五) 安装简单

43、维修方便PLC不需要专门的机房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下直接运行,使用时只需将现场的各种设备与PLC 相应的I/O 端相连接即可投入运行,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和故障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因此一旦某模块发生故障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法使系统迅速恢复运行。4.4PLC的工作原理最初研制生产的PLC主要用于代替传统的由继电器接触器构成的控制装置,但这两者的运行方式是不相同的: (1)继电器控制装置采用硬逻辑并行运行的方式,即如果这个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或断电,该继电器所有的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在继电器控制线路的哪个位置上都会立即同时动作。 (2)PLC的CPU则

44、采用顺序逻辑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方式,即如果一个输出线圈或逻辑线圈被接通或断开,该线圈的所有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不会立即动作,必须等扫描到该触点时才会动作。为了消除二者之间由于运行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考虑到继电器控制装置各类触点的动作时间一般在100ms以上,而PLC扫描用户程序的时间一般均小于100ms,因此,PLC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这样在对于I/O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PLC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处理结果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1、扫描技术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

45、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如下图PLC 扫描周期(1)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

46、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

47、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3)输出刷新阶段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2、PLC的I/O响应时间为了增强PLC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其可*性,PLC的每个开关量输入端都采用光电隔离等技术。为了能实现继电器控制线路的硬逻辑并行控制,PLC采用了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以上两个主要原因,使得PLC得I/O响应比一般微型计算机构成的工业控制系统满的多,其响应时间至少等于一个扫描周期,一般均大于一个扫描周期甚至更长。所谓I/O响应时间

48、指从PLC的某一输入信号变化开始到系统有关输出端信号的改变所需的时间。如下图:PLC扫描周期示意图梯形图程序设计及工作过程分析梯形图编程语言是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它沿用了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中的触点、线圈、串并联等术语和图形符号,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原理电路图非常相似,但又加入了许多功能强而又使用灵活的指令,它比较直观、形象,对于那些熟悉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系统的人来说,易被接受。继电器梯形图多半适用于比较简单的控制功能的编程,绝大多数PLC用户都首选使用梯形图编程。指令是用英文名称的缩写字母来表达PLC的各种功能的助记符号,类似于计算机汇编语言。由指令构成的能够完成控制任务的指令组合就是指令表,

49、每一条指令一般由指令助记符和作用器件编号组成,比较抽象,通常都先用其它方式表达,然后改写成相应的语句表,编程设备简单价廉。状态转移图语言(SFC)类似于计算机常用的程序框图,但有它自己的规则,描述控制过程比较详细具体,包括每一框前的输入信号,框内的判断和工作内容,框后的输出状态。这种方式容易构思,是一种常用的程序表达方式。高级语言类似于BACIC语言、C语言等,它们在某些厂家的PLC中应用。通常微、小型PLC主要采用继电器梯形图编程,其编程的一般规则有:1)梯形图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每一个逻辑行起始于左母线然后是触点的各种连接,最后是线圈或线圈与右母线相连,整个图形呈阶梯形。梯形图

50、所使用的元件编号地址必须在所使用PLC的有效范围内。2)梯形图是PLC形象化的编程方式,其左右两侧母线并不接任何电源,因而图中各支路也没有真实的电流流过。但为了读图方便,常用“有电流”、“得电”等来形象地描述用户程序解算中满足输出线圈的动作条件,它仅仅是概念上虚拟的“电流”,而且认为它只能由左向右单方向流:层次的改变也只能自上而下。3)梯形图中的继电器实质上是变量存储器中的位触发器,相应某位触发器为“l态”,表示该继电器线圈通电,其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打开,反之为“o态”。梯形图中继电器的线圈又是广义的,除了输出继电器、内部继电器线圈外,还包括定时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状态器等的线圈以及各

51、种比较、运算的结果。4)梯形图中信息流程从左到右,继电器线圈应与右母线直接相连,线圈的右边不能有触点,而左边必须有触点。5)继电器线圈在一个程序中不能重复使用:而继电器的触点,编程中可以重复使用,且使用次数不受限制。6)PLC在解算用户逻辑时,是按照梯形图由上而下、从左到右的先后顺序逐步进行的,即按扫描方式顺序执行程序,不存在几条并列支路同时动作,这在设计梯形图时,可以减少许多有约束关系的联锁电路,从而使电路设计大大简化。所以,由梯形图编写指令程序时,应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梯形图中的每个符号对应于一条指令,一条指令为一个步序。当PLC运行时,用户程序中有众多的操作需要去执行,但CPU

52、是不能同时去执行多个操作的,它只能按分时操作原理每一时刻执行一个操作。这种分时操作的过程称为CPU对程序的扫描。扫描从0000号存储地址所存放的第一条用户程序开始,在无中断或跳转控制的情况下,按存储地址号递增顺序逐条扫描用户程序,也就是顺序逐条执行用户程序,直到程序结束。每扫描完一次程序就构成一个扫描周期,然后再从头开始扫描,并周而复始。水塔水位系统PLC硬件设计水塔水位控制装置图要求独立完成水塔水位控制PLC系统设计与调试1)保持水池的水位在S3S4之间,当水池水位低于下限液位开关S3,此时S3为ON,电磁阀打开,开始往水池里注水,当5S以后,若水池水位没有超过水池下限液位开关S3时,则系统

53、发出警报;若系统正常运行,此时水池下限液位开关S3为OFF,表示水位高于下限水位。当页面高于上限水位S4时,则S4为ON,电磁阀关闭。2)保持水塔的水位在S1S2之间,当水塔水位低于水塔下限水位开关S2时,则水塔下限液位开关S2为ON,则驱动电机M开始工作,向水塔供水。当S2为OFF时,表示水塔水位高于水塔下限水位。当水塔液面高于水塔上限水位开关S1时,则S1为ON,电机M停止抽水。当水塔水位低于下限水位时,同时水池水位也低于下限水位时,电机M不能启动。第五章 输入、输出分配列出水塔水位控制系统PLC的输入、输出接口分配表水塔水位系统PLC的输入/输出接口分配表输入继电器输入变量名输出继电器输出变量名X0控制开关Y0电磁阀X1水塔上限液位开关Y1电机MX2水塔下限液位开关Y2水池下限指示灯a1X3水池下限液位开关Y3水池上限指示灯a2X4水池上限液位开关Y4水塔下限指示灯a3Y5水塔上限指示灯a4Y6报警指示灯a5第六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