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调速控制系统设计_第1页
CDIO调速控制系统设计_第2页
CDIO调速控制系统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闭环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图1-1是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在此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这是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二者之间实行嵌套联接,或称申级联IUi*nR0RPiASRR0R0UnA-+LMR0'WOTAUcRiCir-CZHH'ACR图1-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1.1稳态结构图及其静特性由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可以很方便地画出稳态结构框图,如图1-2UiU*nASRU*iAC

2、RUcUP"UnIdn图1-2双闭环调速系统静态结构图CL转速反馈系数;P一电流反馈系数这种PI调节器的稳态特征,一般存在两种状况:饱和和不饱和。输出如果达到限幅值就是饱和,输出如果没有达到限幅值就是不饱和。当输出为包值,输入量的变化不会再影响输出时,调节器处丁饱和状态。当PI的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AU在稳态时总是等丁零时,调节器处丁不饱和状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在负载电流小丁Idm时,转速负反馈起主要调节作用,此时,系统表现为转速无静差。当转速调节器处丁饱和输出时,负载电流达到最大电流,电流调节器起主要调节作用,此时,系统表现为电流无静差7。这就是采用了两个PI调节器分别形成内、

3、外两个闭环的效果。这样的静特性显然比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系统静特性要好得多。1.2系统动态校正PI调节器的设计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1-3所示:图1-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在设计闭环调速系统时,常常会遇到动态稳定性与稳态性能指标发生矛盾的情况。为了使系统同时满足动态稳定和稳态指标两方面的要求,必须设计合适的动态校正装置。在此调速系统中,由丁其传递函数的阶次不是很高,采用PID调节器的申联校正方案就可以完成动态校正的任务。由PD调节器构成的超前校正,可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并且具有足够的快速性,可是稳态精度却不高;由PI调节器构成的滞后校正,可以保证稳态精度,但是快

4、速性却不高;用PID调节器实现的滞后一超前校正则兼有二者的优点,可以全面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但具体的操作和调试却非常复杂8。一般的调速系统要求以动态稳定和稳态精度为主,对快速性的要求可以差一些,所以主要采用PI调节器。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是:先设计内环,后设计外环。在这里,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1.3参数优化设计本设计中主要采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1.3.1调节器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先选择调节器的结构,确保系统稳定,同时满足所需要的稳态精度。再选择调节器的参数,以满足动态性能指标。设计多环控制的一般原则是:从内环开

5、始,一环一环地逐步向外扩展,本设计中先从电流环入手,首先设计好电流调节器,然后将电流环看做转速环的一个环节,再进行转速调节器的设计。1.3.2调节器的参数整定本设计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1、设计指标:1)静态指标: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巧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研G0%。2、电机基本数据如下:1)电枢电阻Ra=1.5Q;2)电机额定电流=3.24A;3)电机额定转速n=1450r/min;4)电枢回路总电阻R=4Q;5)回路总电感=2mH03、其它参数计算1)Ce=UN一1N尺=0.0338V-min/r2)Cm=30Ce/R=0.3236N-min/r2gd2r)Tm=

6、0.02903s375CeCm3 )Tl=L/R=0.0005s5)控制电压Uc的调节范围是010V,由丁是双极性控制,所以Uc=5V;整流电压Ud的变化范围是054V。Ks=54/5=10.86)电流反馈系数E设最大允许电流Idm=1.5IN,限幅值Ui,定为10V,电压给定U;m也为10V。则Idm=153.24=4.86A*Uim-二=10/4.86=4.44V/Adm7)速度反馈系数双*Unm=10/1450=0.0069V-min/rnmax1.4电流环的设计将电流环校正成典型I型系统ACR(7>+1)(有+1)1、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可按典型I型设计电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

7、双惯性型的,所以把电流调节器设计成PI型的,其传递函数为Wacr(S)Kis1iS式中Ki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们一一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2、选择电流调节器的参数AC盈前时间常数i=Tl=0.0005s;电流环开环时间增益:要求舟<5%,故应取KiT#=0.5,因此0.50.5mmcr-IKI6666.67sT,0.0001167iRKs丁是,ACR勺比例系数为:0.000546666.67=0.62.05810.83、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_1ci-KI=6666.67s(1) pwiMI置传递函数近似条件:1''ci-3Ts13Ts130.00005=666

8、6.67SJ_ci满足近似条件;(2) 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影响的条件:ci-33I1=3TT0.029030.0005=.249s,-ci满足近似条件;(3)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1,'ci、_3TsToi满足近似条件。(4)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调节器输入电阻为R°=40kQ,各电阻和电容值计算如下R=KiR=0.6x40kQ=24kQ,取24kQG=%=0.0005乂106呼=0.0208RF,取0.02叩R24x103c4Toi40.00006676Coi=3*10PF=0.00667xF取0.R0401031.5转速环的设计1、确定时间常数1)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

9、n=0.001s00670F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T=2T可+Lm=0.00115s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能较好的原则,在负载扰动点后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还必须在扰动作用点以前设置一个积分环节,因此需要皿由设计要求,转速调节器必须含有积分环节,故按典型n型系统一选用设计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Wasr(S)=匕nS1nS3、选择调节器的参数根据跟随性和抗干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ASR®前时间常数为n=hTn=50.00115s=0.00575s转速开环增益:h1622Knf=2s=90737.24s2h2T"2250.00

10、1152ASR勺比例系数:Kn(h1)-CeTm2hRTn=42.484、近似校验转速截止频率为:K,cn=Knn=521.73s'1(1)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cn现在1Ki3屯一2519.4sJ.wcn满足简化条件(2)转速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现在-'cn满足近似条件(3)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调节器输入电阻R0=40kQ,则Rn=KnR=42.48X40kQ=1699.2g,取1700kQ-n0.005756Cn=x10HF=0.00338HF,取0.00340FRn1700103Con106呻=0.1HF,取0.1叩4Ton_40.001R0一40103(4) 检验转速超调量当h=5时,查表得,=37.6%,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实际上,由丁这是按线性系统计算的,而突加阶跃给定时,ASR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ASR!饱和的情况重新计算超调量。设理想空载起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