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doc_第1页
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doc_第2页
改变进针角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改变进针角度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最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临床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虽然医学教科书上写明静脉穿刺有明确的操作流程,但在临床操作时,患者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实际上是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因此,减轻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为此,笔者以传统穿刺法为对照,增加穿刺角度,并快速进针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了2008年10月-12月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300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男76例,女224例。患者均神志清醒、智力正

2、常,且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和输液次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 方法:由笔者操作,选用同一厂家的7号一次性针头、一次性输液管及消毒用品和护贴等。对照组操作方法:选择左手背及前臂静脉为穿刺点,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即进针角度为针头与皮肤呈30,进针速度稍慢。观察组操作方法:选择右手背及前臂静脉为穿刺点,扎好压脉带,并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改变进针角度,即针头与皮肤呈50-60,进针速度较快。再减少角度约呈30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针头进入少许,固定好针头进行静推。 疼痛程度的判断标准:无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自然,平静,询问基本上无痛感。微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紧张,有皱眉等

3、反应,询问局部有微 痛感。较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高度紧张,皱眉或咬牙,疼痛时间小于10秒。剧痛:即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高度紧张,皱眉或咬牙,甚至大声呼痛,有缩回上肢的抵抗动作,询问穿刺很痛,持续时间超过15秒。 统计学处理:穿刺结果进行x2 检验。2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静脉穿刺引起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的比较,见表l。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表1 两种穿刺角度效果比较 效果组别 无痛 微痛 较痛 剧痛 穿刺成功例数 %例数 %例数 %例数 %例数 % 观察组 227 76 47 16 23 7 3 129398 对照组 41 14 58 1

4、9 142 47 59 2028796注:经x2 检验,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表中的百分比按照四舍五入法,没有保留小数点。3 讨论 3.1 皮肤构造: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及基底层,真皮由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两种结缔组织构成,还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及感觉末梢器等,皮下组织主要由粗大的结缔组织纤维束及多脂肪组织所构成,纤维束中含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3.2 皮肤的血管:由身体内部分布到皮下组织的血管较粗,到真皮及皮下组织之间分枝较细,说明血管大部分在皮下组织。3.3 皮肤的神经:皮肤的神经分有髓鞘及无髓鞘两种,有髓鞘神经纤维是属于中枢神经系

5、统的感觉神经纤维,接受刺激而产生感觉;无髓鞘神经纤维是属于交感神经系统的植物神经,支配血管,竖毛肌和汗腺。感觉神经干在皮下组织与皮肤表面平行,神经分支随动脉分支进入真皮,再分成细支,深入乳头内并分散成网状。3.4 结论:通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静脉穿刺时,患者穿刺处疼痛强度与外在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及作用面积有关。观察组采用从血管上方与皮肤约50-60,并且进针速度较快,针头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相对减小,皮肤受损范围小,针头刺激皮肤的时间缩短,所以疼痛感减轻。其次这种穿刺法省略了针头在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步骤,直接刺入静脉腔,缩短了针尖在皮下运行时间和距离,针头对皮下组织、神经末梢刺激程度小,故临床穿

6、刺疼痛不明显。对照组采用穿刺针从血管与皮肤30角度进针,一方面针头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相对增大,皮肤受损范围大,作用于针尖的压强相对小,使进针速度减慢,因而针头刺激皮肤的时间延长,痛觉增加。另一方面,针头从静脉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针头对皮下组织、神经末梢刺激时间长,所以疼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而且针尖进入血管后,落空感不明显,影响穿刺成功率;针尖在皮下潜行距离长(约0.5-0.8mm),拔针时按压皮肤着力点与静脉管壁进针点易出现偏差,着力点不能完全有效地作用于静脉管壁进针点,故易出现皮下瘀血。综上所述,增大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快速进针,既可减轻患者对穿刺的疼痛反应,又可改善护患关

7、系。本文的研究为静脉穿刺患者又找到了一种无痛穿刺的新方法,从而提高了静脉穿刺、治愈率及抢救成功率,使绝大多数患者在不增加经济负担的基础上达到了无痛或微痛的效果,符合患者对健康、舒适的要求,使静脉穿刺在安静祥和的气氛中顺利进行,体现了现代护理学走向人性化服务的宗旨,解除了以往由于静脉穿刺疼痛给患者所带来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不良影响,为治疗疾病提供有效的保证,因此,这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操作技术。参考文献:1宋新然,周清宏,孙玉红.“无痛”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04,16(4):378-3792陈嘉妍,陈仙秀,陈翠珍减轻静脉穿刺进针疼痛方法的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4):86-913谢玉凤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与患者对疼痛感受性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414马维润改进手背浅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观察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