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研究_第1页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研究_第2页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研究_第3页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研究_第4页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研究    【关键词】  桂枝汤;临床应用;文献综述桂枝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被誉为“群方之冠”,原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不和证。方中以桂枝解肌发表,透达营卫,为君药;芍药敛阴和营,为臣药。君臣相合,共调营卫。生姜辛温止呕,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补中,助芍药益阴以和营;姜枣合用以升腾脾胃之气津;炙甘草调和诸药,且配桂姜辛甘化阳以助卫气,和芍枣酸甘化阴以滋营阴,为佐使之用。五药相合,共奏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敛阴和阳之效。在临床应用中,通过随证加减,该方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为了方便临床用药,现将近几年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综

2、述如下。    1  感冒以桂枝汤加减治疗空调病52例,疗效满意。空调病的本质是人为手段影响了人体营卫的调节,导致人体对突变的环境不适应。“虚邪贼风”是一种致病因素,而空调的时间模拟也是一种“虚邪贼风”,非其时而有其气,人长期处于这种反常的室内小环境中,与自然界的大环境不协调,导致营卫之气渐虚,所以会引发诸多疑难病症。组方:桂枝、白芍各612 g,炙甘草63 g,生姜3片,大枣3枚。根据病情轻重及患者体质临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服后饮白米热粥,令其出微汗。其中痊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1。杨福龙2以桂

3、枝汤加减治疗阴暑证135例,取得良好疗效。阴暑证临床表现为精神衰惫,肢体困倦,头昏嗜睡,胸闷不畅,多汗肢冷,微有畏寒,恶心呕吐,渴不欲饮,舌淡、苔薄腻,脉濡细。按门诊顺序随机分为桂枝汤组和对照组。其中桂枝汤组(治疗组)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1069岁。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070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以桂枝汤原方化裁:桂枝10 g,炒白芍10 g,生姜10 g,红枣10 g,蜜甘草10 g。加减法:汗出过多者取桂枝加附汤意,加黑附片10 g;畏寒症状明显者取香薷饮意加香薷10 g;呕吐、腹泻者加白扁豆10 g,砂仁6 g或白

4、豆蔻6 g(后入)。3剂,水煎服,每日1剂,三煎,三服。对照组给予藿香正气水10 ml,每天3次。两组均以3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桂枝汤组痊愈66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00%。对照组痊愈35例,好转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00%。桂枝汤组好转8例及对照组好转21例、无效4例再经第2个疗程治疗,均以桂枝汤加减调治获愈。    2  汗证杜文彪3采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汗证38例,疗效满意。治疗方法以桂枝汤为主方,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等以益气固表;汗多者加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糯稻根等以固涩敛汗;阳虚者加附片;肌腠疏松,表卫不固

5、,易于感冒而汗出恶风者与玉屏风散合用。3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6岁。中医辨证为营卫不调,营强卫弱,阳虚卫外不固者。治疗后,治愈31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李同新等4以桂枝汤治疗鼻汗证24例,效果较好。方药组成:桂枝10 g,白芍12 g,炙甘草5 g,生姜3片,大枣3枚。上药加水600 ml,文火煎取汁200 ml,分2次服,每次1剂。7天为1个疗程。本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5岁,平均38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年。经1个疗程治疗,治愈18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100%。王媞5用桂枝汤加减治中风半

6、身汗出38例,疗效满意。方药如下:桂枝15 g,白芍9 g,甘草6 g,生姜6 g,大枣6 g,麦冬20 g,淮小麦9 g。汗出多可加生龙骨,兼气虚加生黄芪,阳虚加制附子。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早晨空腹服,晚上睡觉前服,4剂为1个疗程,间隔1日可继续下1个疗程。2个疗程本组治愈(症状完全消失)26例,有效(症状明显减轻)9例,3例无效,总有效率92%。    3  咳嗽韩爱鱼6以桂枝汤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收到较好效果。60例中,男20例,女40例,年龄370岁,病程3天3个月。处方:桂枝、白芍、苦杏仁(后下)、川贝母、荆芥、贯众、茜草、枳壳、

7、甘草各10 g,沙参、玄参、桔梗、蝉蜕各15 g,僵蚕8 g,防风6 g,生姜3片,红枣3枚。加减:外感风寒加大桂枝、防风用量;外感风热加桑叶10 g,连翘15 g;肺有内热加黄芩10 g;扁桃体炎、咽炎、喉头水肿治后遗留咳嗽加射干、丹参各10 g,玄参用至30 g;有少量白沫痰加款冬花9 g;原有基础肺病,咳嗽伴痰多色白加茯苓15 g,陈皮、白前各10 g;肺阴虚加百合30 g,炙百部15 g;夜间咳嗽加重加知母10 g,黄柏15 g;盗汗加地骨皮、银柴胡各10 g;咽痒甚蝉蜕加重至20 g,或加白僵蚕6 g,或加花椒6 g,炙百部15 g;咳甚而喘者加地龙15 g;病程日久,久咳不愈,耗伤

8、肺气加诃子10 g,五味子15 g或粟壳6 g。每天1剂,水煎服,小儿酌减。治疗3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疗程,最多治疗5疗程。1疗程治愈30例,2疗程治愈15例,3疗程治愈5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陆青7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咳嗽50例,疗效满意。50例中,门诊45例,住院5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有40例已经用过抗生素治疗,10例为初发者;有过敏史者35例,兼有过敏性鼻炎者16例;兼有皮肤瘙痒者20例,平时易感冒者30例。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药物组成:桂枝10 g,白芍10 g,炙甘草5 g,生姜3 g,大枣1

9、0 g,黄芪15 g,白术10 g,防风10 g,杏仁12 g,咽痒重者加千层纸、蝉蜕,痰多者加陈皮、半夏、茯苓,鼻塞者加细辛。每日一剂,水煎分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忌吃海鲜类及煎炸食品。50例中,显效38例,占76%;好转8例,占16%,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4  风疹金玲等8采用加味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6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风邪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主要条件,因该病反复发作,病情多为气虚血亏,久病多瘀,而病理实质为皮肤腠理经脉不通,血行失畅,瘀血阻络,皮肤腠理失去营养濡润作用,其与西医学中小

10、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等病理改变基本相同。本组66例患者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2076岁,平均48岁;病程3个月15年;伴高蛋白血症者32例,贫血者9例,皮肤划痕试验显阳性者58例。处方:黄芪45 g,桂枝2030 g,白芍20 g,荆芥15 g,细辛5 g,当归尾20 g,乳香10 g,大枣10枚,甘草15 g,生姜10 g。用法:冷水浸泡15 min,煎沸分3次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随证加减:瘙痒剧烈者加蜈蚣2条,乌梢蛇30 g,白鲜皮30 g;腑气不通加生大黄15 g,枳实15 g;肠燥便秘者加生首乌30 g,桃仁20 g;腹痛者加郁金20 g,青皮15 g;痰湿中阻,见头

11、痛如裹,胸闷恶心,苔腻者合二陈汤等健脾化痰药;痰阻气机,郁而化热,苔黄腻,脉弦滑者加川黄连10 g,厚朴20 g,黄芩30 g;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者合四君子汤(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末观察记录患者风团大小与数目、瘙痒程度)。所有病例治疗2个疗程,治愈57例,显效4例,进步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齐爱珍等9用桂枝汤加减治疗30例顽固性经行风疹块患者,临床效果满意,随访未见复发。30例患者中1421岁3例,2235岁18例,3649岁9例;已婚28例,未婚2例;病程3个月以内4例,4个月1年15例,1年以上11例;血虚21例,血热9例。桂枝、白芍、生姜各9 g,炙甘草5 g,大枣4

12、枚,血虚者加当归、黄芪、何首乌、蝉蜕以益气养血、调和营卫、解肌疏风止痒。每于经前服药56剂,并重用黄芪以益气固表、扶正达邪;经后5天开始服药56剂,并重用当归等以滋阴养血,使营充卫强,营卫调和;血热者每于经前服药56剂,减轻桂枝用量,去生姜,加生地、紫草、丹皮、蝉蜕等以养血凉血、调和营卫、疏风止痒。均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经治疗,痊愈21例,占70%;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5  痹病贾健民10运用桂枝汤加防风治疗风寒湿痹患者32例,收效显著。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4岁,平均36.3岁;病变部位

13、:上肢7例,下肢15例,肩背部13例,胸胁部8例。桂枝汤加防风:桂枝9 g,白芍10 g,炙甘草9 g,防风10 g,生姜3片,大枣12枚,加水800 ml,文火煎30 min,取汁400 ml,冲入红糖30 g,温服,须臾服热稀粥约300 ml以助药力,每次1剂,每日2次。服后似有汗出者为佳,不可大汗;汗出病差者停后服,不必尽剂;病症犹在者,更作服。一般服用37天。如兼有外感表证者,酌加解表药;风盛者加秦艽;寒盛者加细辛;湿盛者加苍术;在上肢者加羌活;在下肢者加独活。禁食生冷酒肉等食物。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8%。李彩霞等11采用桂枝汤加减治疗不

14、安腿综合征38例,效果显著。中医对不安腿综合征虽无确切命名,但伤寒杂病论中所描述的“血痹”、“痉病”、“腿挛急”等亦与本病的表现相似。本病外因主要为风、寒、湿诸邪客于经脉,致脉道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内因主要为肝肾虚衰,气血不足,筋肉失养而发病。治疗组38例患者中,男15例,女23例;40岁以下1例,40岁以上37例;病程6个月10年,平均65个月。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14例,女23例;40岁以下1例,40岁以上36例;病程6个月8年,平均60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肌醇片1 g,

15、每晚1次,口服;卡马西平片0.1 g,睡前1次,口服;潘生丁25 mg,每日3次。21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桂枝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桂枝15 g,白芍40 g,丹参15 g,甘草9 g,生姜2片。加减:瘀血阻络加当归、赤芍、桃仁、川芎、地龙、牛膝;湿滞经脉加木瓜、防己、薏苡仁、羌活、栀子;血虚不濡筋者加黄芪、熟地黄、酸枣仁、木瓜、天麻、鸡血藤;年老肾精亏损加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川牛膝、杜仲;血虚寒凝经脉加当归、细辛、木通、附子、木瓜;以上各型伴睡眠障碍者加夜交藤30 g,柏子仁20 g。日1剂,煎两次,混合取汁,早晚温服,21天为1个疗程。经治疗后,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5例,

16、有效10例,无效4例,有效率89.5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有效率64.90%。两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李琴12采用桂枝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女32例,男10例;年龄1562岁,平均38.5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2.25年;病情分级,按RA关节功能分级标准,其中I级12例,级15例,级15例;曾接受过各种治疗37例。药物组成:桂枝9 g,白芍9 g,炙甘草9 g,生姜9 g,大枣3枚。随证加减:关节痛甚加制川乌8 g,制草乌8 g,羌活15 g,独活15 g,秦艽15

17、 g,制没药12 g;僵硬者加白芷15 g,白芥子15 g,乳香10 g,天花粉10 g;热痹者加生石膏40 g,知母12 g,忍冬藤30 g,黄柏10 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治疗以3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仅予甲氨蝶呤每周10 mg口服,监测血常规及肝功能。显效9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8%。    6  肠易激综合征杜长湘13采用桂枝汤为主治疗35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较满意的近期效果。35例均为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29.3岁;病程最短2个月,

18、最长10年,平均2.6年。组方:桂枝10 g,白芍药15 g,生姜10 g,大枣10枚,灸甘草6 g。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加减:腹痛甚加木香10 g,槟榔10 g;腹泻剧加葛根20 g,黄连6 g;阴虚肠燥加生地黄30 g,玄参20 g,麦冬15 g;阳虚便秘加肉苁蓉15 g;湿热者加通幽草20 g,败酱草20 g;气阴虚加太子参30 g。治疗结果:35例中,治愈28例(80.0%),有效5例(14.3%),无效2例(5.7%)。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比较有明显改善。腹痛:治疗前28例,治疗后5例。腹泻:治疗前23例,治疗后4例。便秘:治疗前18例

19、,治疗后2例。结肠痉挛:治疗前25例,治疗后3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P<0.01。    7  慢性肾衰竭荆所俊等14采用桂枝汤化裁治疗慢性肾衰竭18例,疗效较好。18例患者中,男7例,女11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4年。其中肾功能失代偿期8例,氮质血症期6例,尿毒症期4例。基本方:桂枝10 g,白芍10 g,炙甘草9 g,生姜10 g,大枣8枚。加减:胃脘胀满,恶心纳差,大便溏泻,舌淡苔白,属脾胃虚弱、痰湿阻滞者,加香砂六君子汤;口苦咽干,纳差,体温高者,加小柴胡汤;兼水肿,小便不利者,配五苓散;气血虚者,加当归补

20、血汤;血压高者,加钙离子拮抗剂降血压药;贫血者,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近期疗效:运用桂枝汤治疗6个月至2年,大多数患者症状和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占83.32%。    8  肋间神经痛黎俏梅等15运用桂枝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肋间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并与西药治疗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观察病例共107例,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56例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为3265岁,平均36.5岁;病程6个月2年;疼痛次数每日为36次。对照组51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3067岁,平

21、均35岁;病程7个月2.5年;疼痛次数每日为26次。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疼痛次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均符合肋间神经痛诊断标准。治疗组用桂枝汤加减,药物:桂枝、白芷、田三七、没药、乳香各10 g,白芍、延胡索各20 g,甘草、细辛(后下)各6 g。马钱子粉、樟脑各3 g(均另包备用)。加减:情志抑郁,遇怒痛甚者,加柴胡、郁金各10 g,每逢经前痛甚者加当归、桃仁各10 g,遇寒而痛甚者加干姜、荆芥各10 g,遇热痛甚者加生地、槐花各20 g。用法:每日1剂,加清水750 ml浸泡,文火煎煮30 min,滤汁约250 ml,其中150 ml内服,

22、另100 ml乘热加入马钱子粉、樟脑粉,拌匀后将药汁浸入小纱巾上,热敷痛处。早晚各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 20 mg,强的松5 mg,颅痛定60 mg,均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56例,治愈26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51例,治愈20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9  椎动脉型颈椎病张向阳16用桂枝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12例,疗效较好。312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6例,男87例,女99例;年龄1978岁,平均46.3岁。对照组126例,男58例,女68例;年龄17

23、83岁,平均44.6岁。均经神经系统、颈椎片、TCD等相关检查确诊,排除枕大神经痛、梅尼埃综合征、颅内疾患等引起的头痛、头昏及颈部不适。药用:桂枝10 g,白芍16 g,炙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5枚。体虚和气温较高时最低可减为桂枝6 g,生姜2片;反之,最高可增至桂枝12 g,生姜6片。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服药后遂进稀饭1碗,卧床覆被,待以微汗后起床退汗,避风,汗退后方可外出。对照组用尼莫地平10 mg,每日3次。两组均用药5天。两组治疗前后均行TCD检测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组186例:治愈108例,显效61例,好转1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0.86%。对照组1

24、26例:治愈62例,显效34例,好转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16.19%。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  小儿厌食症魏丽华17运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本病68例,取得较好疗效。6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6个月6岁,其中1岁以下22例,13岁26例,3岁以上20例;病程13个月。全部病例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药用:桂枝、陈皮、炒山楂各35 g,炒白术、太子参各36 g,生姜2片,红枣5枚,炙甘草3 g,炒谷芽、炒

25、麦芽各510 g。水煎,每日1剂,取药汁100 ml,可加入冰糖5 g,分数次温服。服药15天为1个疗程,并停用其他中西药物。治疗前后测体重、血红蛋白、尿木糖排泄量、尿淀粉酶等指标。用上法治疗2个疗程后,68例中35例痊愈,30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59%。    11  心律失常梁广和18运用桂枝汤合方辨证加减,治疗心律失常60例,取得满意疗效。6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1665岁,心律失常病程3个月4年。其中冠心病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更年期综合征2

26、例,心脏神经官能症2例,原因不明1例。所有病例经心电图检查或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频发房性早搏16例,交界性早搏6例,频发室性早搏(包括多源性室早)15例,病窦综合征6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房颤2例。所有病例均接受过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基本方:桂枝、苦参、白芍、人参、麦冬、当归各10 g,五味子6 g,丹参、玄参、炙甘草各15 g,生地30 g。加减:胸痹心痛者,加瓜蒌15 g,薤白10 g,郁金10 g;阴虚阳亢而症见失眠、烦躁、潮热者,重用白芍、玄参各20 g,加龙骨、牡蛎各30 g;心动过速者,加柏子仁15 g,石菖蒲10 g;阳虚心动过缓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