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反思(20220303044223)_第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反思(20220303044223)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颐和园教学反思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 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 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整篇文章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 成篇,写作结构非常清晰,是学生学习游记的范文之一。本文在教学思路上,本着为学生习作考虑,教学时抓住每一处景物,看看 它是怎样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既要领略颐和园的美丽,又要学会抓住特点 写景物的方法。一、课前布置搜集资料,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颐和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文中介绍了好多景物,为了让学 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

2、的形象美,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孩子们读通课文,在网上了解颐和园的相关资料,也可以选择性地打印 一点,带到学校来。第二天早自修,同学们都非常兴奋,我趁他们热情高 涨先交流了他们带来的资料。同学们带来的资料真是各种各样,有图片、 文字介绍、视频,还有自己游览颐和园的照片。我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了交 流,然后又全班做了展示交流,通过简短的介绍,已经让学生总体感受到 了颐和园的美,为认真学习全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二、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文章语句非常优美,我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指导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颐和园独特的美。课件中图文结合,又配上古筝的 音乐,很能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3、。我们在课中通过指名读、分组读、弓I读、 齐读等多种方式来感悟颐和园的大和美,并一边朗读一边背诵积累。让学 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三、依托文本,展开想象 因为课前学生对颐和园的图片看得比较多,每一处景物的理解和再现应该 不成问题。当然文中也有许多空白之处值得我们的同学进行想象。通过学 生丰富的想象, 让颐和园在他们头脑中的意象更美。 如学习长廊这一段时,我们写说说写出了长廊的哪些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学生马上说出长 廊的特点很美、 很长,分别从“七百多米长、 分成273间、一眼望不到头” 等地方看出长,从“每一间的横槛上,使人神清气爽”看出美。接着我 请一个学生来朗

4、读,其余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如果此时的你就行走在长廊 上,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睁开眼睛时都说得非常好,有的说:“我感受 到了昆明湖吹来的阵阵清风,闻着馥郁的花香,感到神清气爽,”有的说: “我看到横槛上的图案各种各样,真让我眼花缭乱。”有的说:“我情不 自禁地在长廊上跑了起来,哇,真的非常长,名副其实。”这样的想象让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当教学到十七孔桥时, 课文中写到“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 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话: “这么多的狮子, 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有的,仿佛

5、,有的,仿佛,有 的,仿佛,”学生一开始不太会说,我先示范了一句,学生马上有了 思路,既说了狮子的具体姿态,又根据姿态进行了想象。内容非常生动、 丰富。四、学法迁移,让学生共同板书整篇文章因为结构非常清晰,所以在学的时候我采用有扶到放的方法。先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写长廊的这一段,然后总结学法,让学生四人小组, 选择昆明湖或万寿山来进行自学,接着小组汇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 小组成员完成万寿山和昆明湖的部分板书。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作 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了景物的不同特点,还共同参与了课文的板书设 计,让学生学得非常有意思。五、读写结合语文最重要的两块即为读与写,学以致用是我最大的心愿。颐和园在写作 上很有特色,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时刻注重了写作的指导。板书时, 按总、分、总的叙述写下来,抓住三个主要景点:长廊万寿山昆 明湖,然后重点词语都一一写出来,这样文章的整个脉络都清晰地展现出 来。在学完这一课后,我马上让孩子们学习它的写法,尝试着写自己游览 过的一处景点,写一篇游记,这样学为所用,相信在我不断地渗透写作思 路的情况下,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会有所提高。学生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 能按地点转换的顺序观察景物,在写作中会自然过渡,能抓住景物的特点 来写具体, 还懂得了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