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确定CB25-8.83/1.47/0.49型号的汽轮机属于下列哪种型式?A.凝汽式B.调整抽汽式C.背压式D.抽气背压式 2.型号为N300-16.7/538/538的汽轮机是B.凝汽式汽轮机A. 一次调整抽汽式汽轮机C.背压式汽轮机D.工业用汽轮机3.新蒸汽压力为15.69MPa17.65MPa的汽轮机属于A.高压汽轮机B.超高压汽轮机C.亚临界汽轮机D.超临界汽轮机4.根据汽轮机的型号CB25-8.83/1.47/0.49可知,该汽轮机主汽压力为8.83 , 1.47表示汽轮机的抽汽压1 .汽轮机的级是由 组成的。A.隔板+喷嘴C.喷嘴+动叶2 .当喷嘴的压力比 n大于临界压力比第一章
2、B.汽缸+转子D.主轴+叶轮cr时,则喷嘴的出口蒸汽流速CA. Cl CcrD. ClCcr3.当渐缩喷嘴出口压力pi小于临界压力Pcr时,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发生膨胀,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B】A.只要降低pi,即可获得更大的超音速汽流B.可以获得超音速汽流,但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是有限的C.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等于临界速度CcrD.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小于临界速度Ccr4 .汽轮机的轴向位置是依靠 确定的?【D】A.靠背轮B.轴封C.支持轴承D.推力轴承5 .蒸汽流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叶轮旋转对外做功的有效力是 o【C】A.轴向力B.径向力C.周向力D.蒸汽压差6 .在其他条件
3、不变的情况下,余速利用系数增加,级的轮周效率A.增大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7 .工作在湿蒸汽区的汽轮机的级,受水珠冲刷腐蚀最严重的部位是:A.动叶顶部背弧处B.动叶顶部内弧处C.动叶根部背弧处D.喷嘴背弧处8 .降低部分进汽损失,可以采取下列哪个措施?A.加隔板汽封B.减小轴向间隙C.选择合适的反动度D.在非工作段的动叶两侧加装护罩装置9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主要任务是:B.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A.将热能转化成电能C.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D.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10 .在纯冲动式汽轮机级中,如果不考虑损失,蒸汽在动叶通道中【C】A.相对速度增加B.相对速度降低;C.相对速度只改变方向,而大小不
4、变D.相对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11.已知蒸汽在汽轮机某级的滞止理想始降为40 kJ/kg,该级的反动度为 0.187,则喷嘴出口的理想汽流速度为【D】A. 8 m/sB. 122 m/sD. 255 m/sC. 161 m/s12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喷嘴流量总是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B.喷嘴流量不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喷嘴流量可能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保持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13 .冲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出口压力为 P2,则Pi和P2有 关系。A. PiP2C. Pi = P2D. P1=0.5P214 .工作段弧长为1037mm,平均直径1100
5、mm ,该级的部分进汽度:B. 0.5A. 0.3C. 0.6615 .汽机中反动度为0.5的级被称为:A.纯冲动级C.复速级16 .蒸汽在某反动级喷嘴中的滞止理想始降为D. 1B.带反动度的冲动级D.反动级30 kJ/kg ,则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的理想始降为: 【C】A. 0 kJ/kgC. 30 kJ/kg17.在反动式汽轮机级中,如果不考虑损失,则:8. 15 kJ/kgD. 45 kJ/kgA.B.C.D.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的绝对速度增大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绝对速度降低 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相对速度只改变方向, 以上说法都不对而大小不变18.假设喷嘴前的蒸汽滞止始为3350 kJ/kg ,喷嘴出口
6、蒸汽理想比始值为速度为3304.4 kJ/kg ,则喷嘴实际出口 【A】A. 9.5 m/sB. 81.3 m/sC. 81.9 m/sD. 320 m/s19.关于喷嘴临界流量,在喷嘴出口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B.C.D.喷嘴临界流量只与喷嘴初参数有关喷嘴临界流量只与喷嘴终参数有关喷嘴临界流量与喷嘴压力比有关喷嘴临界流量既与喷嘴初参数有关,也与喷嘴终参数有关20.反动级中,若喷嘴出口汽流角? 1=15。,当速比取下列哪个值时,该级的轮周效率最高A. 0.24B. 0.48C. 0.6A. 1:2C. 1:122 .汽轮机级采用部分进汽的原因是A.叶片太长C.存在鼓风损
7、失23 .下列哪几项损失不属于叶栅损失。A.喷嘴损失C.余速损失D. 0.96621.在喷嘴出口方向角?i和圆周速度U相等时,纯冲动级和反动级在最佳速比下所能承担的始降之比为【B】B. 2: 1D. 1:4【B】B.叶片太短D.存在斥汽损失【C】B.动叶损失D.叶高损失24 .在圆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作功能力最大的级为A.纯冲动级C.复速级25 .在各自最佳速比下,轮周效率最高的级是A.纯冲动级C.复速级26 .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膨胀的条件是A.喷嘴后压力小于临界压力C.喷嘴后压力大于临界压力27 .在反动级中,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蒸汽在喷嘴中理想始降为零B. 蒸汽在动叶中理想始降为零C. 蒸
8、汽在喷嘴与动叶中的理想始降相等D. 蒸汽在喷嘴的理想始降小于动叶的理想始降【C】B.带反动度的冲动级D.反动级【D】B.带反动度的冲动级D.反动级【A】B.喷嘴后压力等于临界压力D.喷嘴后压力大于喷嘴前压力【C】28 .下列哪个措施可以减小叶高损失A.加长叶片C.加厚叶片29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扇形损失A.采用部分进汽C.采用扭叶片【A】B.缩短叶片D.减薄叶片【C】B.采用去湿槽D.采用复速级30.在汽轮机工作过程中,下列哪些部件是静止不动的?BDA 叶轮C 隔板31 .哪些措施可以减小斥汽损失?A.采用扭叶片C.在叶轮上开孔32 .纯冲动级内能量转换的特点是A.蒸汽只在动叶栅中进行
9、膨胀C.喷嘴进出口蒸汽压力相等33 .汽在叶片斜切部分膨胀的特点包括A.蒸汽汽流方向不变B.其叶片前后的压力比e e crD.叶片出口只能得到音速汽流【C叶片轴【BB.减少喷嘴组数D.在动叶非工作弧段加装护罩【BB.蒸汽仅对喷嘴施加冲动力D.喷嘴理想始降等于动叶理想始降【B34 .大型气轮机低压末级的反动度一般为【D】A 0 B 0.3 C 0.5 D0.535 .汽轮机级内漏汽主要发生在隔板 和动叶顶部。36 .叶轮上开平衡孔可以起到减小轴向推力 的作用。37 .部分进汽损失包括鼓风损失和斥汽 损失。38 .汽轮机的外部损失主要有机械损失 和 轴封损失 。39 .湿气损失主要存在于汽轮机的末
10、级和次末级。40 .在反动级、冲动级和速度级三种方式中,要使单级汽轮机的始降大,损失较少,应采用 反动级。41 .轮周损失包括:喷嘴损失 、动叶损失 、 余速损失。42 .速度比和最佳速比答:将(级动叶的)圆周速度u与喷嘴出口(蒸汽的)速度Ci的比值定义为速度比,轮周效率最大时的速度比称为最佳速度比。43 .假想速比答:圆周速度u与假想全级滞止理想比始降都在喷嘴中等比嫡膨胀的假想出口速度的比值。44 .汽轮机的级答:汽轮机的级是汽轮机中由一列静叶栅和一列动叶栅组成的将蒸汽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基本工作单元。45 .级的轮周效率答:1kg蒸汽在轮周上所作的轮周功与整个级所消耗的蒸汽理想能量之比。46
11、 .滞止参数答:具有一定流动速度的蒸汽,如果假想蒸汽等嫡地滞止到速度为零时的状态,该状态为滞止状态,其对应的参数称为滞止参数。47 .临界压比答:汽流达到音速时的压力与滞止压力之比。48 .级的相对内效率答:级的相对内效率是指级的有效始降和级的理想能量之比。49 .喷嘴的极限膨胀压力答:随着背压降低,参加膨胀的斜切部分扩大,斜切部分达到极限膨胀时喷嘴出口所对应的压力50 .级的反动度答:动叶的理想比始降与级的理想比始降的比值。表示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程度大小的指标。51 .余速损失答:汽流离开动叶通道时具有一定的速度,且这个速度对应的动能在该级内不能转换为机械功,这种损失为余速损失。52 .临
12、界流量答:喷嘴通过的最大流量。53 .漏气损失答:汽轮机在工作中由于漏气而产生的损失。54 .部分进汽损失答:由于部分进汽而带来的能量损失。55 .湿气损失答:饱和蒸汽汽轮机的各级和普通凝汽式汽轮机的最后几级都工作与湿蒸汽区,从而对干蒸汽的工作造成 一种能量损失称为湿气损失。56 .盖度答:指动叶进口高度超过喷嘴出口高度的那部分叶高。57 .级的部分进汽度答:装有喷嘴的弧段长度与整个圆周长度的比值。58 .冲动级和反动级的做功原理有何不同?在相等直径和转速的情况下,比较二者的做功能力的大小并说 明原因。 (8分)答:冲动级做功原理的特点是:蒸汽只在喷嘴中膨胀,在动叶汽道中不膨胀加速,只改变流动
13、方向,动叶中只有动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反动级做功原理的特点是:蒸汽在动叶汽道中不仅改变流动方向,而且还进行膨胀加速。动叶中既有动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同时有部分热能转化成动能。在同等直径和转速的情况下,纯冲动级和反动级的最佳速比比值:u 、 im. . u 、 re , 1、 .1 . , re . . . im(xi)op/ (xi)op=()/( ) = ( - cos% ) / cosa i = J Aht / 丫 Aht C1Ci22,reimAht / h =1/2上式说明反动级的理想始降比冲动级的小一倍59 .分别说明高压级内和低压级内主要包括哪几项损失?答:高压级内:叶高损失、喷嘴损失、
14、动叶损失、余速损失、扇形损失、漏气损失、叶轮摩擦损失等; 低压级内:湿气损失、喷嘴损失、动叶损失、余速损失,扇形损失、漏气损失、叶轮摩擦损失很小。60 .简述在汽轮机的工作过程。答: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流经喷嘴,并在其中膨胀,蒸汽的压力、温度不断降低,速度不断升高, 使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喷嘴出口的高速汽流以一定的方向进入装在叶轮上的通道中,汽流给动叶片一 作用力,推动叶轮旋转,即蒸汽在汽轮机中将热能转化为了机械功。61 .汽轮机级内有哪些损失?答:汽轮机级内的损失有:喷嘴损失、动叶损失、余速损失、叶高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汽损失、 漏汽损失、扇形损失、湿气损失9种。62 .指出汽轮
15、机中喷嘴和动叶的作用。答:蒸汽通过喷嘴实现了由热能向动能的转换,通过动叶将动能转化为机械功。63 .据喷嘴斜切部分截面积变化图,请说明:(1) 当喷嘴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比p1/po大于或等于临界压比时,蒸汽的膨胀特点;(2) 当喷嘴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比pdpo小于临界压比时,蒸汽的膨胀特点。答:(D ppo大于或等于临界压比时,喷嘴出口截面AC上的气流速度和方向与喉部界面AB相同,斜切部分不发生膨胀,只起导向作用。(2)当喷嘴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比p“po小于临界压比时,气流膨胀至AB时,压力等于临界压力,速度为临界速度。且蒸汽在斜切部分ABC的稍前面部分继续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超过临界速度,且
16、气流的方向偏转一个角度。64 .什么是速度比?什么是级的轮周效率?试分析纯冲动级余速不利用时,速度比对轮周效率的影响。答:将(级动叶的)圆周速度u与喷嘴出口(蒸汽的)速度5的比值定义为速度比。1kg蒸汽在轮周上所作的轮周功与整个级所消耗的蒸汽理想能量之比称为轮周效率。在纯冲动级中,反动度 Qm=0,则其轮周效率可表示为:,u=2CP2(COS1)f1+COsJ2IcosP1 )叶型选定后,4、。、a 1、3 1数值基本确定,由公式来看,随速比变化,轮周效率存在一个最大 值。同时,速比增大时,喷嘴损失不变,动叶损失减小,余速损失变化最大,当余速损失取最小时, 轮周效率最大。65 .什么是汽轮机的
17、最佳速比?并应用最佳速度比公式分析,为什么在圆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反动级能 承担的始降或做功能力比纯冲动级小?答:轮周效率最大时的速度比称为最佳速度比。cosCa2 1 U对于纯冲动级,(工1 kp =;反动级(1 1p = cosot1 ;在圆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纯冲动级4 ht=u1 -cos1 2 J Ca2 1 U $1 U Vht=222 2 J 2 c1 J 2 Cosa1 J由上式可比较得到,反动级能承担的始降或做功能力比纯冲动级小。66 .简述蒸汽在轴流式汽轮机的冲动级、反动级和复速级内的能量转换特点,并比较它们的 效率及作工能力。答:冲动级介于纯冲动级和反动级之间,蒸汽的膨胀
18、大部分发生在喷嘴中,只有少部分发生在动叶中;反 动级蒸汽在喷嘴和动叶中理想比始降相等;复速级喷嘴出口流速很高,高速气流流经第一列动叶作功 后其具有余速的汽流流进导向叶栅,其方向与第二列动叶进汽方向一致后,再流经第二列动叶作功。 作功能力:复速级最大,冲动级次之,反动级最小; 效率:反动级最大,冲动级次之,复速级最小。67 .分别绘出纯冲动级和反动级的压力p、速度c变化的示意图。答:纯冲动级:反动级:68 .减小汽轮机中漏气损失的措施。答:为了减小漏气损失,应尽量减小径向间隙,但在汽轮机启动等情况下采用径向和轴向轴封;对于较长 的扭叶片将动叶顶部削薄,缩短动叶顶部和气缸的间隙;还有减小叶顶反动度
19、,可使动叶顶部前后压差不 致过大。第二章1 .汽轮机的轴向位置是依靠 确定的?A.靠背轮B.轴封C.支持轴承D.推力轴承2 .为减小排汽压力损失提高机组经济性,汽轮机的排汽室通常设计成:A.等截面型B.渐缩型C.缩放型D.渐扩型3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先进机组的绝对电效率可达A. 30 %左右C. 50 %左右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轴封齿数可以减少轴封漏汽B.减少轴封齿数可以减少轴封漏汽 C.加大轴封直径可以减少轴封漏汽 D.以上途径都不可以5 .在多级汽轮机中,全机理想比始降为A. 0.5%C. 2.5%6 .汽轮机的进汽节流损失使得蒸汽入口始A.增大C.保持不变7 .现代汽轮机相
20、对内效率大约为A. 30%40%C. 90%左右8 .评价汽轮机热功转换效率的指标为A.循环热效率C.汽轮机相对内效率9 .在多级汽轮机中重热系数越大,说明 A.各级的损失越大C.轴封漏汽损失越大B. 40 %左右D. 80 %左右1200kJ/kg ,各级的理想比始降之和为 【DB. 1.5%D. 3.5%B.减小D.以上变化都有可能B. 50%60%D. 98%99%B.汽耗率D.汽轮机绝对内效率B.机械损失越大D.排汽阻力损失越大1242kJ/kg ,则重热系数为10 .关于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设法增大重热系数,可以提高多级汽轮机的内效率B.重热现象是从前面
21、各级损失中回收的一小部分热能C.重热现象使得多级汽轮机的理想始降有所增加D.重热现象使机组的相对内效率大于各级的平均相对内效率11 .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价不同类型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性?A.热耗率B.汽耗率C.发电机效率D.机械效率12 .压力反动度是指喷嘴后与级后蒸汽压力之差和级前与级后压力之差之比。13 .某机组在最大工况下通过的蒸汽流量G=130.2 T/h ,得到作用在动叶上的轴向推力2Fz1 = 104339 N,作用在叶轮上的轴向推力E Fz2=56859 N,作用在各凸肩上的轴向推力E Fz3=-93901 N,则机组总的轴向推力为 67297N14 .在多级汽轮机中,全机理想比始
22、降为1200 kJ/kg ,各级的理想始降之和为1230 kJ/kg ,则重热系数为2.5% o15 .减小汽轮机进汽阻力损失的主要方法是:改善蒸汽在汽门中的流动特性o16 .汽轮机损失包括级内损失和进汽阻力损失,排气损失,轴端漏气损失,机械摩擦损失。17 .汽轮发电机组中,以全机理想比始降为基础来衡量设备完善程度的效率为相对效率以整个循环中加给 1kg蒸汽的热量为基准来衡量的效率为 绝对效率 o _18 .汽轮机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口 m= Pe/Pi19 .若应用汽耗率和热耗率来评价汽轮机经济性,对于不同初参数的机组,一般采用热耗率评价机组经济性。20 .考虑整个机组的经济性,提高单机极限功
23、率的主要途径是增大末级叶片轴向排气面积。21 .汽轮发电机组的循环热效率答:每千克蒸汽在汽轮机中的理想始降与每千克蒸汽在锅炉中所吸收的热量之比称为汽轮发电机组的循环热效率。22 .热耗率答:每生产1kW.h电能所消耗的热量。23 .轮发电机组的汽耗率答:汽轮发电机组每发 1KW h电所需要的蒸汽量。24 .汽轮机的极限功率答:在一定的初终参数和转速下,单排气口凝汽式汽轮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25 .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答:蒸汽实际比始降与理想比始降之比。26 .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答:蒸汽实际比始降与整个热力循环中加给1千克蒸汽的热量之比。27 .汽轮发电机组的相对电效率和绝对电效率答:1千克蒸汽
24、所具有的理想比始降中最终被转化成电能的效率称为汽轮发电机组的相对电效率。1千克蒸汽理想比始降中转换成电能的部分与整个热力循环中加给1千克蒸汽的热量之比称为绝对电效率。28 .轴封系统答:端轴封和与它相连的管道与附属设备。29 .叶轮反动度答:各版和轮盘间汽室压力与级后蒸汽压力之差和级前蒸汽压力与级后压力之差的比值。30 .进汽机构的阻力损失答:由于蒸汽在汽轮机进汽机构中节流,从而造成蒸汽在汽轮机中的理想始降减小,称为进汽机构的阻力 损失。31 .简答多级汽轮机每一级的轴向推力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平衡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答:多级汽轮机每一级的轴向推力由(1)蒸汽作用在动叶上的轴向
25、力(2)蒸汽作用在叶轮轮面上的轴向力(3)蒸汽作用在转子凸肩上的轴向力(4)蒸汽作用隔板汽封和轴封套筒上的轴向推力组成。平衡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可以采用:(1)平衡活塞法;(2)对置布置法;(3)叶轮上开平衡孔;(4)采用推力轴承。32 .大功率汽轮机为什么都设计成多级汽轮机?在h-s图上说明什么是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答:(1)大功率汽轮机多采用多级的原因为:多级汽轮机的循环热效率大大高于单机汽轮机;多级汽轮 机的相对内效率相对较高;多级汽轮机单位功率的投资大大减小。(2)如下图:P1:5 T133 .何为汽轮机的进汽机构节流损失和排汽阻力损失?在热力过程线(始嫡图)上表示出来。答:由于蒸汽在汽
26、轮机进汽机构中节流从而造成蒸汽在汽轮机中的理想始降减小,称为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汽轮机的乏汽从最后一级动叶排出后,由于排汽要在引至凝汽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涡流等阻力造成的压力降低,该压力损失使汽轮机的理想烙降减少,该烙降损失称为排汽通道的阻力损失。第一级存在损失,使第二.级进匚蹒是在前一级有损失的情况下Po到,故5-4的始降大于2-3的始降。也就P0t 0,本级进口温度升高,级的理想比始降稍有增大,这就是重热现象。34 .轴封系统的作用是什么?答:A.利用轴封漏汽加热给水或到低压处作功。B.防止蒸汽自汽封处漏入大气;C.冷却轴封,防止高压端釉封处士多的D.防止空气漏入汽轮机真空部分35 .何为
27、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和重热系数?传出至主轴承而造成轴承温度过高,影响轴承安全;P c答:所谓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 中被利用的现象。因重热现也就是说在加的理想恰多级汽轮机中/蓟Pc所损失的能量可以部分在以后各级系数。节流损失港轮和理想焰降的百分比,称为多级汽轮机的重热 排汽阻力损失象而增36 .说明汽轮机轴封间隙过大或过小对汽轮机公别产生什么影晌?答:减小轴封漏气间隙,可以减小漏气,提高机组效率。但是,轴封间隙又不能太小,以免转子和静子受 热或振动引起径向变形不一致时,汽封片与主轴之间发生摩擦,造成局部发热和变形。第三章1 .背压式汽轮机和调整抽汽式汽轮机的共同点包括下列哪几项?【C】A.排汽压
28、力大于1个大气压B.有冷源损失C.能供电和供热D.没有凝汽器2 .滑压运行方式是指当机组复合变化时,主汽压力滑动,主汽温度 基本不变o3 .负荷变化时,采用滑压运行于采用定压喷嘴调节方式相比,调节级后各级温度变化很小,因而热应力 很zh。4 .不考虑温度变化,变工况前后,喷嘴为亚临界工况时,流量与初压的关系式为;不考虑温度变化,变工况前后,喷嘴为临界工况时,流量与初压的关系式为P1325 .凝汽式汽轮机中间级,流量变化时级的理想比始降不变 ,反动度 不变 。背压式汽轮机非调节级,流量增大,级的理想比始降增大 ,反动度 降低 。6 .汽轮机定压运行时喷嘴配汽与节流配汽相比,节流损失上效率高。7
29、.两种配汽方式,汽轮机带高负荷时,宜采用 喷嘴配汽,低负荷时宜采用 节流配汽。8 .节流配汽凝汽式汽轮机,全机轴向推力与流量成正比。最大轴向推力发生在 情况。9 .凝汽器的极限真空答:凝汽器真空达到末级动叶膨胀极限压力下的真空时,该真空称为凝汽器的极限真空。10 .滑压运行答:汽轮机的进汽压力随外界的负荷增减而上下“滑动”。11 .汽耗微增率答:每增加单位功率需多增加的汽耗量。13 .汽轮机的工况图答: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功率与汽耗量间的关系曲线。14 .级的临界工况答:级内的喷嘴叶栅和动叶栅两者之一的流速达到或超过临界速度。15 .级的亚临界工况答:级内喷嘴和动叶出口气流速度均小于临界速度。16
30、 .级组的临界工况答:级组内至少有一列叶栅的出口流速达到或超过临界速度。17 .汽轮机的变工况答:汽轮机在偏离设计参数的条件下运行,称为汽轮机的变工况。18 .阀点答:阀门全开的状态点,汽流节流损失最小,流动效率最高的工况点。19 .节流配汽答:进入汽轮机的所有蒸汽都通过一个调节汽门,然后进入汽轮机的配汽方式。20 .绘图说明最简单的发电厂生产过程示意图并说明各主要设备的作用?答:1 一锅炉;2汽轮机;3发电机;4凝汽器;5一给水泵21 .说明汽轮机喷嘴配汽方式的特点答:喷嘴配汽是依靠几个调门控制相应的调节级喷嘴来调节汽轮机的进汽量。这种配汽方式具有如下特点:部分进汽,e Pb5.般规定液压调
31、节系统的迟缓率应小于B. Pa PbD.无法确定A. 0.05%B. 0.5%D. 5%C. 1%6 .轮机甩全负荷时,机组动态最大转速一般不能超过额定转速的百分之多少?A. (104 106)%C. (110 112)%7 .向位移保护的作用是A.防止汽轮机动静部件轴向碰撞C.防止汽轮机超速8 .步器对汽轮机转速的调整范围是A. -2%+5%C. -4%+5%B. (107 109)%D. (112 115)%B.防止机组发生火灾D.防止汽轮机转子振动超限B. -3%+5%D. -5%+7%B. 12MWD. 15MWB.速度变动率D.转子飞升时间常数B.小于 0.3%0.5%D.小于 30
32、%50%B.调节系统迟缓的存在,使动态超调量减小C.速度变动率6越小,过渡时间越短D.机组功率越大,甩负荷后超速的可能性越大15 .强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减小速度变动率C.上移静态特性曲线16 .间再热器的使用对汽轮机调节的影响有A.机炉流量不匹配C.甩负荷时不容易超速17 .列哪个部件属于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组成部分?A.自动主汽门C.油动机18 .轮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超速保护装置【A】B.增大速度变动率D.下移静态特性曲线【D】B.主蒸汽参数波动大D.中、低压缸功率滞后【C】B.超速保险D.危急遮断油门轴向位移保护装置 、低压油保护装置和安全防火保9 .液压调节系统中油
33、质发生变化时,下列哪个参数不会受到影响?A.汽门动作可靠性B.迟缓率C.错油门动作可靠性D.速度变动率10 .EH调节系统指的是【D】A.机械式调节系统B.液压式调节系统C.模拟量电液调节系统D.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11 .300MW 并网运行的机组的6=6%在电网频率从 49.8Hz升到50Hz时,机组的功率变化为【A】A. 20MWC. 10MW12 .定调速汽门关闭速度的因素是A.油动机时间常数C.中间容积时间常数13 .液压调节系统的迟缓率一般要求A.小于 0.03%0.05%C.小于 3%5%14 .于汽轮机的动态特性,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D】A.转速调节过程中,动态最大转速可以大
34、于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19 .汽轮机调节系统速度变动率的表达式为n =(nmax - nmin 0100%3000r/min ,由于电网事故,该机组甩负荷至20 .台机组带额定负荷与电网并列运行,机组的额定转速为零,如果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6=5%,则该级组甩负荷后的稳定转速应是3150r/min。21 .次调频答:二次调频就是在电网周波不符合要求时,操作电网中的某些机组的同步器,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功率,使电网周波恢复正常。22 .节系统的动态过渡时间答:调节系统受到扰动后,从调节过程开始到被调量与新的稳定值偏差小于允许值时的最短时间称为调节系统的动态过渡时间。23 .次调频答:因电负荷改变而引起
35、电网频率变化时,电网中全部并列运行的机组均自动地按其静态特性承担一定的负荷变化,以减少电网频率的改变,称为一次调频。24 .调速系统的迟缓率答:在同一功率下,转速上升过程与转速下降过程的特性曲线之间的转速差和额定转速之比的百分数,称为调节系统的迟缓率。25 .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26 .速度变动率27 .转子飞升时间常数28 .动态超调量30 .影响调节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简述其影响趋势?答:影响调节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1)转子飞升时间常数;(2)中间容积时间常数;(3)速度变动率;(4)油动机时间常数;(5)迟缓率。31 .什么是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曲线?衡量调节系统静态特性
36、性能的指标有哪些?答:表达汽轮机速度变化与功率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的曲线叫静态特性曲线。衡量调节系统静态特性性能的指标有:1)速度变动率;2)迟缓率;3)同步器工作范围。32 .常用评价调节系统动态特性的指标及其定义是什么?答:稳定性一一汽轮机甩全负荷时,其转速随着时间的增长最终趋于由静态特性曲线决定的空负荷转速,这样的过程称为稳定的过程。要求调节系统必须是稳定的。超调量一一汽轮机甩全负荷时,其转速在过渡过程中的最大转速与最后的稳定转速之差称为转速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一一调节系统受到扰动后,从调节过程开始到被调量与新的稳定值偏差小于允许值时的最短时间,称为过渡过程时间。33 .画图说明调速系统静
37、态特性曲线的合理形状。答:调速系统静态特性曲线的合理形状为:(1)使孤立运行机组改变转速,起到转速给建作用;(2)使并网运行机组改变负荷,起到功率给用的作用。两端斜率大,中间斜率小,没有突变,平滑而连续地向功率增加的方向倾斜。形状如下图所示:统特性而实现人为改变调节阀开度,做到34 .试述同步器的答:同步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平移诵35 .说明汽轮J调节系统速度变动率过大或过小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 答:若速度变动率过小,即曲线很平坦,则在不打得转速变化范围内,机组负荷的变化很大, 机组进汽量的变化也相应很大,机组内部各部件的受力、温度应力等变化也很大,可能损坏 部件;同时速度变动率过大,负荷的较小变
38、化都会引起速度的很大幅度的变化,不利于机组 的超速保护,而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36 .简述旁路系统的作用是什么?答:(1)当汽轮机负荷低于锅炉稳定燃烧的最低负荷时,锅炉多送出的蒸汽可通过旁路减温 减压后排入凝汽器,以回收工质。(2)当汽轮机负荷很第二是流经中间再热器的蒸汽量不足以冷却中间再热器时,绕过高 压缸且经过旁路系统减温减压器冷却的蒸汽,可进入中间再热器进行冷却,起到保护中间再 热器的作用。37 .简单说明下列三种静态特性线分别使机组处于怎样的运行工况。答:(1)用于机组并网。当机组转速与电网频率不一致时,可通过偏差信号调整,故不应有 死区和限幅。(2)用于并网运行。考虑到中间再热机组的
39、负荷适应性受锅炉限制,所以有一定限幅。(3)用于大功率机组。在不影响机组出力的情况下,存在死区。38 .对于中间再热机组,在汽轮机从100%负荷甩至70%负荷时,中压调节汽门是如何动作?并简述理由。答:当机组从100%降至80%负荷时,中压调节汽门应先按d0线立即关到e点,以减少流入中低压缸的蒸汽量,然后再由 e点慢慢恢复到c点,使汽轮机在 80%负荷时中压调节汽门仍然全开,以减小节流损失, 提高机组热经济性。(如图)39 .简述过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答:中低压缸功率延滞是导致中间再热式汽轮机负荷适应性差的主要原因。过调法的原理是通过改变高压段功率的动态变化量以补偿低压段功率的延滞。作用:当负荷增加时,采用过调法,可消除从低功率增到高功率时出现的延滞;当 负荷降低时,高压调节汽门“动态过关”,在逐渐减小“过关度”,这就可能消除机组在减负荷时的延 滞。40 .何谓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反调现象,是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相关监视系统机务员安全宣教水平考核试卷含答案
- 木制玩具制作工道德测试考核试卷含答案
- 平台从业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
- C基金公司前中台员工绩效管理优化研究
- 模型-数据驱动的谣言控制方法研究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第6课 人生自强少年始 第2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课稿 鲁人版五四制
- 利用超广角眼底血管造影分析缺血指数与BRVO-ME抗VEGF治疗后复发的相关性
- 河道修防工岗前岗中水平考核试卷含答案
- 飞机外勤仪表、电气工诚信考核试卷含答案
- 铸管喷漆工创新方法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12醉 翁 亭 记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 2024正安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
-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与环境保护论文
- 销售经理发言稿15篇
- GB/T 45963.3-2025数字政府架构框架第3部分:治理
- -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调查报告(学生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保障房建设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动漫表情讲解课件
- 工行信贷管理办法
- 钠的氧化物说课课件
- 综合与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1)(课件)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