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所有公式_第1页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所有公式_第2页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所有公式_第3页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所有公式_第4页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所有公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2、点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价格的相对变化3、弧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价格的相对变动量4、交叉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I3 I 八5、收入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收入的相对变化6、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t -.yI | z m -i7、边际效用=效用变化/消费数量变化8、边际替代率=-放弃一种商品数量/获得另一种商品数量I9、商品边际替代率=两种商品价格比10、平均产量=总产量/总投入的单位数11、边际产量=多生产由来的产量/新增单位投入12、短期总成本=总固

2、定成本+总可变成本13、平均成本=短期总成本/总产量14、平均固定成本=总固定成本/总产量15、平均可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产量16、边际成本=总成本的增加额/总产量的增加额17、总收益=单位产品价格销售量18、平均收益=总收益/销售量19、边际收益=总收益增加量/销售量增加量20、边际物质产品=总产量增加量/要素投入增加量21、边际收益产品=总收益增加量/要素投入增加量22、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I I /一/,/23、边际要素成本=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 / Jl J/ / ! / / I ! / j24、平均要素成本=成本/要素 » J'"25、收入

3、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6、支由法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由口 rI27、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的增量/收入的增量28、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收入总量 29、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消费 =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收入30、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现期消费支由=边际消费倾向现期持久收31、投资乘数=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32、经济增长率=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上年经济总量 33、两因素分解法: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生的增加率34、三因素分解法:经济增长率 =技术进步率+ (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 (资本份额资

4、本增长率)35、货币的供给数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总水平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36、价格总水平变动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货币流通速 I I度的变动率-GDP的变动率37、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38、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39、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40、就业率=就业人口 /民用成年人口总数 X!j41、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42、财政支由增长率=当年财政支由比上年财政支由的增(减)额/上年财政支由43、财政支由增长的弹性系数 =财政支由增长率/国内上产总值增长率44、国内上产总值增长率 =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国

5、内生产总值的增(减)额/上年国内生产总值45、财政支由增长的边际倾向 =当年财政支由比上年财政支由的增(减)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减)额 46、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47、税收乘数=国民收入变动率/税收变动率48、政府购买支由乘数=国民收入变动率/政府购买支由变动率49、平衡预算乘数=国民收入变动率/政府购买支由变动率=1 1- _"-I j |jT50、费雪方程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 =物价水平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51、剑桥方程式:货币价值(货币购买力)=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总资源(总收入)/名义货币数量 I52、货币供应量指标:

6、M0=流通中货币M1=M0+单位活期存款'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53、货币供应量公式: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货币乘数54、均值(平均数)=所有数值总和/数值个数55、方差=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离散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标准差/均值、标准分数=(数值-均值)/标准差、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时期水平I |/,' . 一!./

7、-T -、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 /'J J ' ! / /、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时期水平 II-、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增长速度=报告期增长量/基期水平、定基增长速度=累计增长量/某一固定时期水平I科,X .I I、环比增长速度=逐期增长量/前一期水平、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的平方根(几何平均数)、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73、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74、对于资产、成本、

8、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75、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76、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公式: I I/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J (77、余额试算平衡法公式: I"-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78、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X I.一 ¥ 一 ,f,I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9、利润总额=营业利

9、润(亏损以“-”号填列)+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由80、净利润=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所得税费用8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8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83、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84、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8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86、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87、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 费用88、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IJ- T| X1 - _" J j | y89、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收入-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J ''9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

10、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9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360) I/营业收入净额92、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93、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 I I94、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 360) /营业成本95、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9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97、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98、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99、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 100、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额101、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股本)1

11、02、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3、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4、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I I/ /105、普通股每股收益二(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106、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 >I"-107、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8、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 其他收入-拨由经费-事业支由-上缴上级支由-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 、: I I109、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由-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1

12、10、支由增长率=本期支由总额/上期支由总额-1111、当年预算支由完成率 =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12、人均开支=本期支由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13、项目支由比率=本期项目支由数/本期支由总数114、人员支由比率=本期人员支由数/本期支由总数 115、公用支由比率=本期公用支由数/本期支由总数11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117、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18、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 (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 1"1j|119、预算支由完成率=年终执行数/ (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20、人员支由比率=人员支由/事业支由121、公用支由比率=公用支由/事业支由 I122、人均基本支由=(基本支由-离退休人员支由)/实际在编人数12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rI124、劳动力参与率=(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16岁以上总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或劳动力人口 /16岁以上总人口125、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百分比/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二(工时增加或减少绝对数量/初始工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