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辩证施护辩证施护简介中医治病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辨证施护的基
2、本特点.整体观念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二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同病异护相同症状由于引起疾病原因(机体自身、地区、季节)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感冒,因发病季节、致病因素不同可表现风寒证和风热证,只有把风寒症和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正确施护。又如腹胀,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无论何因引起的“不通”皆可致痛治疗腹痛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依据,以“通”为原则,按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通法”。护理同样以“实则攻之、虚则补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气滞者理气、血瘀者活血”确定护理措施。.异病同护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同一护理方法。如子宫脱垂和脱肛
3、是不同的病,但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采用提升中气的护理方法,即注意休息,避免过劳,以培育中气,可针刺百会、关元等穴位,以补中益气,可用黄苣、党参炖母鸡益气健脾,促使回纳为基本原则。.中医护理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和症状不同相同的病机或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或证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就是辨证施护。.正护与反护正护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护的一种常见护理原则,又称逆护法。如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均为正护法。临床此为多用。反护是顺从疾病假
4、象而护的一种护理方法。大多在特殊情况下用。如“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分别采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的护理方法。这就是以寒护寒,以热护热的反护原则。辩证施护观察的内容和特点.观察的基本内容对病情的观察在中医护理中尤为重要,通过神色、精神、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睡眠、饮食的观察提供施护依据,观察还要重视病情的主要病证,在一系列病证中最令病人痛苦或最易导致恶变的症状是观察的重点。围绕主证的观察而作为观察病情的重点是辨证施护的又一特点。.舌象与脉象舌象舌象是中医观察病情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护中更为重要。舌为心之苗,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
5、富,具粘膜上皮薄而透明,乳头反应灵敏,故机体一般情况,消化系统和体液变化均可在舌上迅速地反映出来。近年来研究舌象的资料日益增多,重视舌象观察也是中医护理观察的又一特殊手段。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质,亦称“淡红舌、薄白苔”。舌象与脏腑关系一般以:舌根属肾;舌中属脾胃;舌尖属心、肺;舌旁属肝、胆。由此可观察和推断病证的进展。如肝硬变患者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鲜红光剥,常为肝功能变坏之兆。脉象脉象是由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位置和形态所组成,与心排血量、心瓣膜功能、血压的高低、血管内血液的质和量以及末梢血管的功能状态等有关。正常脉象称“常脉”,或“早脉”,常脉一息四至(约6880次/min),
6、不浮不沉,来去从容,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但也常因年龄、性别、体质、气候差异而不同。脉象以浮脉、沉脉、虚脉、迟脉、实脉、洪脉、细脉等表现病证。如:浮脉主病表证,沉脉主病里证。中医的辩证和施护辩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但“证”与“病”的概念也不同,如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
7、一病总有数证。”这就是说病可概括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伤寒论对伤寒病以六经分证,可分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温热论对温热病以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但中医认识和护理病人、是既辨病又辩证的。辨证着眼于证的分辨,如见一初起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病人,初步印象为感冒病。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病所表现的“证”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确定施护的方法。如属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应采用避风寒保暖,室温宜偏高。饮食上可给豆豉汤、生妾红糖水等辛温解表之护法;苦属风热感冒,根据“热
8、者寒之”的护则,应采用室温宜低而温度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但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护理时可以在辩证施护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方法处理之。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病季节不同,施护方法也不同,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之邪(暑多挟湿),护理应采用一些祛暑化湿的方法。如室内注意通风凉爽,饮食可给清热利湿之品,如西
9、瓜、绿豆汤、番茄、苦瓜等,忌生冷、油腻和辛辣等助湿化热之物。如果是冬令时节感冒,宜采用中药温热服,给生姜红糖葱白汤等热饮料以助药力,服药后覆盖衣被,使其周身微微汗出,而达汗出表解之功效。可见,同属感冒病,由于其发病季节不同,而施护的方法也不一样。又如风温,在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施护方法也各异。如:风温初起,邪在卫分,病位在表,宜用发汗解表的护理原则。若邪热进入肺胃的气分证时,由于病邪由表入时,护理上应用“清”的刻法,从室温、饮食、服药等应清、凉的措施。对高热不退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当热入营血证时,护理上应防变预防病发症的发生。当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时,护理上征在“调”字上,通过调养使病症得到痊愈。
10、所谓“导病同护”,就时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护理。比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采升提中气的护理方法。如用黄苣、党参炖母鸡,葭仁粥、茯苓粥等益气健脾之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以培育中气;采用针刺百会、关元、长强穴,以补中益气;保持会阴部清洁,用五倍子、白矶煎水熏洗以促使回纳等。由此可见,中医护理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和“证”的不同。相同的病机和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和证要采用不同的施护措施。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
11、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护法,就是辨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情志护理的方法情志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人体脏腑的变化。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因此必须加强情志的也。这不仅有助于临床治疗,而且富有“治病必求其本”之深意。情志护理方法多种多样,临床运用可适当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说理开导通过正面说理开导,使病人认识到喜怒不节的情志失调,是“生乃不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和其喜怒”,“喜怒有度”,是养生长寿的根本,从而开导和引导病人自觉地戒除恼怒,调和情志,但说理开导,也要因人而异,做到
12、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耐心细致,用实事求是的方法为病人分析病情,启发病人自我分析来解除或缓解其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从而达到治愈情志疾患的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进行说理开导,护理人员必须要得到病人的信赖,态度要真诚,热情,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对病人的隐私,要注意保密,这样,才能达到通过说理开导,动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从而起到改变病人精神及身体状况的目的。(二)劝说疏导通过与病人交心谈心,首先取得病人的信任,接近病人,询查清楚病人真正致病的原因,素问移情变气论指出:“凡欲诊者,必问饮食居处,数问其情,以从其意”。情志致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所以致病,必是与病人有切身关系,一旦病因解
13、除,刺激消失,脏腑气机就会协调。故护理人员要与病人相处到:“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才可以详细了解到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发展的演变过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情志状态,尤其是疾病发生后,思想情绪的急剧变化。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基础,对疾病的认识,也可进一步了解病人对疾病的态度是紧张、害怕、恐惧,还是乐观。有否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并可了解病人家属的思想状况及其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为病人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情志状态,从而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三)移情相制移情就是将注意力转移。素问移情变气论指出:“古之治病,惟其移情变气,可祝由而已”,
14、“祝由”疗法,系祝说发病的原因,转移病人的精神,以达到调整病人的气机,使精神内守以治病的方法。故又称“移精变气”。也即通过语言、行动等祝由方式,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移易精气,变利气血,调动病人自身的祛除病邪的能力。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面,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对于这类病人,可采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解除思想顾虑,转内痛为外痛,移心病为腿病,以不治为乃治,每会收到不药而愈的疗效。相制即是以一种情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张子和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
15、方法,明确主张:“悲可以治怒,以怆侧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押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行之言夺之"。上述五行模式的以情相胜法,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护理方法。运用好这些方法,将有效地提高情志护理的质量。(四)顺情从欲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其心身的需要,这就是“顺情从欲”,病人在患病过程中,情绪多有反常,对此,先顺其情,从其意,有助于心身健康。所以对于病人心理上的欲望,在护理中注意分析地对待,若是合理的,条件又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许,应尽力满足其所求或所恶。或对其想法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对那些胡
16、思乱想,淫欲邪念,放纵无稽等错误的,不切实际欲望,自然不能纵为和迁就。而应当善意地、诚恳地,采用说服教育等方法处理。尤其在对所患疾病有思想顾虑时,可以为病人讲述有关的医学科学知识,帮助其消除疑虑,丢掉思想包袱,对新入院病人应热情接待,介绍环境及其有关制度。对重病人,更应耐心地向其解释,尽量解除他们心理的不安及悲观失望的情志状态。对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病人,精神压力大,忧虑重重,对此,应该在生活上全面照顾,精心护理的同时,要帮助他们坚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五)气功调神气功锻炼是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它为人类疾病的防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中医的护理原则中医护理原则是以整体观和辨证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
17、诊所收集的主观、客观资料为依据,对护理个体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根据护理个体不同的病证制订出各种不同的护理法则。中医护理原则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基础上的,中医在治疗基础上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则泄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逆者正治”、“从者反治”的治疗原则,它直接指导着临床的具体立法和处方,也直接指导着护理法则的制定。因而,在护理上与之相对应的有“扶正祛邪”、“正护”、“反护”、“急则护标”、“缓则护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制宜”、及“预防为主”等护理原则。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由于疾病的发生
18、发展,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尤其因人体禀赋不同,对疾病影响更大。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学会全面看问题,除了掌握一般护理原则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掌握每一个患者每一个疾病的特性,要知常达变,灵活运用。这就要注意三因制宜。(一)因时制宜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一定影响,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反常的气候则更是诱发疾病的重要条件。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确定保健、养生、用药、护理的原则,称为因时制宜。如夏天人体肌膜疏泄,汗出较多,受风寒而外感时,在用药上不宜过用辛温,以防开泄太过,损伤津气,在护理上尤为重视补充津液、清降暑热;冬天则膜理致密,不易发汗,风寒外感时可适当重用辛温,以利病从汗解
19、,在护理上尤为重视保暖防风,饮食热粥以助汗,使寒从汗解。(二)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因此,运用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的特点来确定临床护理的原则,保健及用药,称因地制宜。如西北地高气寒、病多风寒,温热药的用量及对风寒的护理就有侧重,而寒凉之剂就必须慎用,东南地区地处卑湿,气候潮湿温暖,病多温热、湿热,在护理上,清凉与化湿护理法就应侧重,温热与助湿之剂必须慎用。(三)因人制宜这是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性、体质强弱、文化修养以及精神状态的特点,进行辨证护治,称为因人制宜。在药量上,成人用量大于儿童,在同一条件下,不同体质的人患同样疾病,男、女、老
20、,少用量也不尽相同、强壮的人药量宜稍大,虚弱之体药量宜稍轻。又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有阴阳虚实之别,对阴虚之体者应慎用温燥药,阳虚之体者慎用苦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药,脾虚之体者慎用滋腻药。而妇女又应有经、产、胎、带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在护理中都应予以注意。三因制宜的三个环节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因时因地制宜强调了护理不但要看到人,还看到天时地理的关系。因人制宜强调了不应孤立地只看病证,而还应重视不同人体的不同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患者。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中医护病,有其独特之处,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着眼于证的区别。相同的证,可用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证,则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同病异护:一般
21、情况下,相同的病证,应该用相同的护法,但由于病因及病理发展阶段的不同,或由于个体反应的差异,同一种病也可出现不同的证候,而护法也不同,如感冒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不同,在护理上也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区别。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异病异症应该用不同的护法。但有时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种不同的病,如具有同一证候,也可以用同一种护理方法,这就是“异病同护”。如脱肛、子宫脱垂是两种疾病,但它们同属中气下陷,故可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来进行护理,如给予健脾益气之剂,避免负重,局部用五倍子、白矶煎水薰洗以促使回缩,或针灸百会、关元等穴位以补益中气。标本缓急标,即指现象。本、即指本质。中医学标与本的含义是指多方面
22、的内容:从正邪关系分,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疾病本身分,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疾病新旧或发病先后分,旧病为本,新病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从病变部位分,内脏为本,体表为标等等。在指导临床时,标本所指应随具体情况而定。由于疾病是一个复杂矛盾斗争过程,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对矛盾中又可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因此,护理与治疗,都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解决矛盾的原则。但也应看到疾病的千变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时非主要矛盾也可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标本”在治疗与护理中,就有“急则护(治)其标”“缓则护(治)其本”及“标本同护(治)”的不同。(一
23、)急则护(治)其标法这是指标病甚急,如不先护(治)其标病,就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总体治疗的一种方法。如肝病出现以腹水胀满为主而致的呼吸喘促,二便不通的危急证时,治护均应立足于先解决标症紧急的腹水,腹水消减以后再治肝之本病。一般临床遇到属标病危急的类似问题时,都采用急则护(治)其标的方法。如大出血病人,应首先采取止血的紧急措施,即先止血以护标,待止血之后,病情稳定,再找寻和消除出血原因,以护其本。(二)缓则护(治)其本法这是指从疾病根本上着手的护(治)之法,大都用于症状与病势较缓的病证,如虚劳内伤的阴虚发热,发热是标,阴虚是本,在发热不甚,症状不急时,护(治)上采用滋阴治本法,当阴虚平复后
24、,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热症状就可缓解。如抽搐患者,在止抽之后,即应设法消除其致抽的原因,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彻底痊愈。但“缓则护(治)其本”与“急则护(治)其标”是相对而言的,是应根据疾病的矛盾主次变化而变化的。(三)标本同护(治)法标病本病同时俱急,在时间、条件上又不允许单一护(治)标或单一护(治)本时,可采取标本同护(治)法,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如原患肾炎,又复患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咳嗽胸满,腰痛尿少,全身浮肿时,病之本在肾虚水泛,病之标在风寒束肺,两者俱急,可采取解表与温阳化水同时并举的护(治)方法。总之,在辨证施护中,分清标与本,是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的一种方法,如果标本不明
25、,主次不分,势必影响治疗与护理效果,甚至延误病情而危及患者生命。由于疾病标本关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注意掌握标本相互转化的规律实施护理是很重要的。护病求本“治病必求其本”就是指护理与治疗.都必须先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和治疗,这是辨证施护与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作为医护工作者,必须从诸多复杂的因素变化中找出病变的本质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护理治疗。例如头痛一证,在病因学上可以由外感、七情、血虚、气虚、痰湿、肝阳上亢、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外伤等多种因素引起,要做好护理治疗就必须找出其原因所在,然后才能分别
26、采用与解表、养血、补气、燥湿化痰、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等有关方法进行护理与治疗。这种针对病因、病位和病变性质所在的护理与治疗,就是护病求本与治病求本的原则。(一)正治与正护法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如热邪所致的热证,具病的现象和本质均为热,在治疗与护理上,取用寒性药治疗及取寒凉护理法护理热性病;用热性药治疗及取温热护理法护理寒性病;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法与护理法则。同样,如“虚则补之”,取补虚护理法,“实则泻之”取攻下护理法,都是逆其证象而护,即属正治正护法的范畴。(二)反治与反护法,反治与反护是指与疾病的临床表现
27、和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护法,又称“从治从护法”即顺从其疾病的现象而治护的方法,如:热因热用指用热药、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称“热因热用”法。但其实质热症是为其假象,又称假热,故治护宜取温热。如内脏虚寒,阴邪太盛者,往往可出现阳气上浮,反见面红的假热症状的戴阳症,这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用温热护理法护具假热证,称为以热护热的“热因热用。”故此法适宜用于真寒假热的病证。如真寒假热患者,由于病的实质是真寒,而表现出假热的现象,亦即内真寒而外假热,其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是真寒;面颊浮红,烦躁,口渴喜冷饮是假热。对这类患者在护理上应顺从其假象,采取“热因热用”的护则,给予温热药物,温热食物及热性饮料,并注意保暖扶正祛邪任何疾病的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都不外乎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斗争的过程。其中,邪虽然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是唯一的,还必须取决于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此,不论何种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尽管有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但总不外乎邪正斗争的形式,也即“邪正相搏”。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说明中医认识到疾病的发生,是以正气的内虚为根据,而以病邪外侵为条件。治疗与护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改变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数据时代的远程医疗服务技术创新研究
- 办公技术升级员工技能如何适应与发展
- 商业地产开发中的数字孪生技术规划与管理
- 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探索与实践
- 基于大数据的护发素品牌市场分析与策略制定
- 商业地产与数字孪生城市运营的融合创新
- 在线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路径
- 供水水源保障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参考模板)
- 2025年中国单排铁芯摩托车气缸头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105WM风电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范文模板)
- 阎良西飞公司招聘考试试题
- 给小学生讲桥梁课件
- 工器具管理台帐
- (完整)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工行内部控制手册总体框架
- 透析患者贫血的护理查房
- 2024年煤矿各类牌板制作标准及使用规定附煤矿井下牌板模版及标准
- 视频会议系统投标方案(技术标)
- 《企业运营管理》题库集答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申请书(MB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