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汉鸿文:微探其真正的笔力阅读文本无数,尤觉?过秦论?伟大.笔力的流畅,气势的充分,彰显出文学的生命力.阅读经验的碰撞,让心灵的思索愈加明朗.政论笔力的滥觞将成为论述文的一座无形丰碑,激发我们无穷的智慧,于微探西汉鸿文处显真正的笔力.一、文学力量的生命与气势一接触文学,便与鲁迅先生在人生长河里相遇.对?汉文学史纲要?中先生评论贾谊的?过秦论?等文章说:“惟谊尤有文采,而沉实那么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晁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既为之振奋,亦为之感慨.文学的力量在文字表象下,正赋予文学生命的张力.政论文的气势于?过秦论?而言,活脱出绚丽多
2、彩的思想芬芳.读作品,我们不但能见到,作为汉初思想家贾谊,关注国家的政治热情和深刻的思想,还能见出他的才思、智慧和人格风采.首先你会被作品浩瀚的气势和溢荡在字里行间的强烈情感所打动.文本虽为说理,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遗风,但在遣词造句中又处处流露出诗人的气质,可视为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述史实,用史实作论据,依托观点统领材料.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也,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崎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预防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守势应“重顺权,处于攻势“存诈力.“顺权,就是施行仁政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政,故而迅速灭亡.这是
3、贾谊的根本观点.要理析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雄辩的叙事说理成了它的支点.叙事说理,政论文强大的生命力流淌.文本虽为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亮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154年来的历史,扼要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拟清楚的熟悉.这个亮点为什么就能使文本读起来有生命力呢?理由在于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笔力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本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作品饱满,读起来思路自然而然跟着作者
4、的笔力走.同时,贾谊对秦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表达是很有条理的,上来抓住一条纵的轴,即从秦孝公之兴到秦王朝之亡,始终是根据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文本的层次先后;而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面,又突出地加以铺陈发挥,使人不仅看到“轴,还看到“轴上的一个个用浓墨重彩着重描述的“面.于是你不由自主地会顺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读,他不中断,你就不能中断,他不节外生枝,你就不能旁及其余.鸿文不仅以道理、以逻辑的力量服人,而且以感情、以气势的作用动人.明代何焯曾说:“自首至尾,光焰动乱,如鲸鱼暴鳞于皎日之中,烛天耀海.孙月峰说:“中间险字奇句,亦尽杂见错出,乃却以粗卤矫健之气行之,读者但见其飞砂走石,横溢不
5、可遏,然而精巧实理俱在内.这些都涉及到了文本的情感气势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秦孝公据崎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铤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上段里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铤括四海“并吞八荒意思都一样,说了4次;下段里的“御宇内“亡诸侯“制六合“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意思也差不多,说了5次.细读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冗杂,但如果只留下一句,而删掉其他,那么品读起来其感人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充分的气势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
6、,读起来有劲头,而且有欲罢不能之笔力.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作为作家,贾谊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作为作品,?过秦论?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文学力量的生命与气势在诵读与感悟下愈发活泼.二、阅读经验的碰撞与思索数次阅读?古文观止?,涵泳?过秦论?篇章是必然的.古典散文的韵味融合其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思索的情怀变得精致,阅读体验让我神情激昂,仿佛又与贾谊先生进行了一次全身心的交流.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仁义不施一句便断尽,从前竟不说出.层次敲击,笔笔放松,正笔笔鞭紧,波澜层折、姿态横生,使读者有一唱三叹之致.这也道出了其作品
7、魅力所在.清初出版的?古文观止?,具编者对该文末句的评价是“结出一篇主意,笔力干钧,其份量可想而知.文本论证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善用比照,于层层比照中,一气呵成,水到渠成地翻出“仁义要义,故有“古今第一气盛文章之赞.五位国君,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均“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文章略写后两位“享国之日浅的史实,详写前三位.从四个方位写秦攻城夺地之气势,以诸侯约从之时人之众、将之广、心之齐、谋之深、志之坚写秦遭受严峻的挑战.秦最终无费一矢一铜,而致“诸侯已困.此以诸侯约从之协力齐心与最终惨败反衬秦破诸侯之易,这里隐约写出秦之崛起与开展是有赖“仁义之策.秦由攻势转入守势,始
8、于“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乃对外“执敲扑而鞭笞,对内那么废道焚言、“瑰“杀“收“销、筑城掘池、良将精兵守要害.此时暴虐无道的愚民、弱民、防民之策完全背离仁义,有失民心,秦亡原因已暗含其中.文段三写秦始皇的野心与实力,兼而述之.但文段三与文段二还不一样.文段二是用正反比照手法两面写,文段三却全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和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愈写愈足,愈写愈神气.甚至到了文段四开头处,还要找补两句:“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吴?生夹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音韵气脉上再一下子反弹过来,改从陈涉方面写起,却又处处对陈涉寓褒于贬,这就更加写出秦之灭亡实有自取其祸之道了.文本的比照
9、论述集中在文段五,但在这里我们还要作一点交待:必须把这种比照放到历史开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瑰,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本的中央论点.阅读文本,我们对秦亡的史实又有了新的熟悉,同时也体会到了贾谊策论文笔力千钧,述史实,材料丰瞻;发议论,雄辩说理.文笔飘逸,论证严密,以一斑窥全豹的因子透析,气势高昂.三、政论笔力的滥觞
10、与智慧?过秦论?要旨在于分析“秦之过,旧分上中下3篇,其实本是1篇,最广为流传的?过秦论?是文章的前三分之一,它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忆,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那么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过失之余,作品的深远影响随即产生.章学诚先生如是说?过秦论?:“排比之文,欲使顿挫抑扬,得诗人一唱三叹之意.如贾长沙过秦之论,有何等深刻之意,而文有赋心,气如河海,诵读一过,而过秦讽汉之意,溢于言外.赞誉之下的西汉鸿文,成为人们叙说与探究的焦点.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金圣叹在?才子古文?历朝局
11、部卷二中对本篇加批语说:“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一语中的,相当明了.贾谊身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却能熟悉到农民起义的力量,熟悉到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掉民心和过分迷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大而虐待人民,终于被人民灭亡.有了这个思想,统治阶级才开始考虑如何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固自己的统治政权.这才说明农民起义真正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贾谊这一番笔力描绘,汉朝的皇帝才能真正总结秦朝由盛而衰、由强而弱的经验教训.鲁迅先生说:“但贾谊能文章,平生又坎坷,司马迁哀其不遇,以与屈原同传,遂尤为后世所知闻.政论笔力的滥觞
12、与智慧于此显现.叙事是说理的根底,要写好说理文,还要靠论断.论,是依据事实立论;断,是从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贾谊就是先把大量的事实摆出来,在此根底上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使理不讲而自明,理少讲却大明.正如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对文本的评论:“?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个评语是精辟的.论述文,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文章.但它必须以事实为根底,从大量的事实中推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这才具有以理服人的逻辑力量.记叙多于议论,这是?过秦论?的特点.文本的体裁既是政论文,为什么记叙却多于议论?由于文本的重点在
13、于论秦之“过.要论秦之“过,就必须有大量的史实,把它作为议论的依据,说理的根底.所以文本前四段根本上是叙事,表达秦国逐步强盛的史实,极写六国合纵攻秦反而失败,为秦所并,显示了秦上升时期的蓬勃开展之势;然后又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人少势孤却迅速推翻秦王朝,突出了秦亡之速.通过这样的表达,用历史事实互相对照,得出了秦虽有154年的兴盛史,败六国,吞诸侯,一统中国,威振四海,却亡于兵少士疲的陈涉之手,乃是仁义不施的结果.在探讨秦亡原因的同时,其过秦讽汉之旨已意在言外.教学之余,经常把?过秦论?六国论?两篇作品放在一起诵读咏叹,感悟其中的笔力.?过秦论?是西汉的一篇政论文,所表达的笔力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
14、历史原因.作者采用先蓄作“浩如江河之势,最后以议作“点睛之笔,“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它虽是政论,但贾谊首先是一个汉赋大家,因而多用写赋手法,“铺张扬厉.如叙始皇“威振四海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文段铺排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很好地印证了其论述点.“故正意一经揭出,格外警悚出奇,可谓极谋篇之能事矣.?六国论?是北宋苏洵的一篇史论文,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先议,后叙,再议的结构方式,使其文本显得内容繁杂,但又条理井然,逻辑严密,有纵横家诡谪善辩的风格.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向秦割地求和,因而壮大敌人的力量,削弱自己实力,必然招致灭亡.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违反历史开展的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上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 胜峰中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同色连线游戏题库及答案
- 中职英语阅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知识百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高职美术联考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经营管理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汽车电子工程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客户關系管理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视觉营销专家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2030中国菲佣引进政策演变及本土化服务适应问题研究报告
- 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
- 洛阳钼业绿色转型下的绩效评价研究
- T-CCTAS 218-2025 智能空轨货运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 校园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四川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俄罗斯族课件
- 2025年软件定义汽车:SOA和中间件行业研究报告
- 2024北京海淀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 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