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西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 学 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奕:下棋。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秋:是人名。因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奕秋。 诲:教,教导。 其:其中。 鸿鹄:天鹅。 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 之:这里指代鸿鹄。 俱:一起。
2、; 为:同“谓”,认为。 是:这个人。1对照注释,逐字逐句理解文段的意思。2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 ,另一个 ,结果 。3“奕秋诲二人”,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请写出自己的看法。_2.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 )女娃。女娃游于( ),( ),故为精卫,常( ),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 B.山海经3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少女:_ 溺:
3、160;_ 故: _ 堙:_4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5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_6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_7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3. 古诗文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精卫填海选自_,文中的“少女”指_。2故事讲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游玩时不幸_,化为_,她衔来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
4、160;_的故事。4.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盾:盾牌,古代作战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誉:赞誉,夸耀。陷:穿透、刺穿。或:有人。弗能:不能。应:回答。夫:用在首句,引起议论。1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子之矛 B.陷子之盾 C.不陷之矛 D.吾矛之利2翻译句子。(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_(2)以子
5、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3这则寓言中隐含着的一个成语是_。4对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矛。B.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C.说话不要说得太满。5.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孟母戒子盂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誼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誼矣。注释:诵:背诵。辍(chuò):停止。誼(xun):忘记1给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意思。其母方织 (_)A正在 B方向 C相当以此戒之
6、0;(_) A命令 B告诫 C戒备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_3读完以后,请说说故事讲了什么道理?_6.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嚢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孙敬悬梁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注释)夕:晚上。及至:到了。屋梁:房梁。儒:有学问的读书人。1用组词法解释下列加点字。好学(_) 晨夕不休(_) 悬屋梁(_)2仔细阅读两篇文章,填写下面思维导图。3请从两篇文章中各找出一个表示“珍惜时间”的词语,用“_”画出来。4有同学说:“
7、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好了,囊萤夜读、孙敬悬梁这类的故事不会发生了,再讲这类故事不合时宜。”请谈谈你的看法。_7. 课内精彩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在诵读时,“诸儿竞走取之”的语速要_,“唯戎不动”的语速则要_。2“取之,信然”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流露出小朋友们对王戎的_和_之情。3王戎是根据什么判断路边树上结的李子味道是苦的?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_4照样子,填一填。道边桃甜乐乐七岁,与_游。见道边桃树露枝而子_,乐_,而诸儿_。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_,此必蜜桃。”品之,信然。8.
8、阅读并答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面词语。尝:_ 竞走:_ 信然:_2翻译句子。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_3王戎为什么站着不动?(用文中语句回答)_4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_9. 阅读与欣赏。望梅止渴魏式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注释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假诵。魏武:即曹操。行役:带有任务而出外跋涉,这里指带部队行军。汲道:取水的途径。饶:多,丰富。出水:
9、流出唾液。1解释加点的字。失汲道:_ 军皆渴:_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_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_3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_4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A.画蛇添足 B.画饼充饥 C.望眼欲穿 D.叶公好龙10.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注释)通国:全国。善:擅长。使:让。鸿鹄(
10、hóng hú):天鹅。弓缴(zhuó):弓箭。弗若:不如。1与“专心致志”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有: _、_。2“思援弓缴而射之”中“援”的意思是( )A.支援 B.拉 C.引3弈秋教了两个学生,这两个人各是怎样学弈的?_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在学习时,( )很重要。A.学习态度 B.经验 C.智力 D.基本功11.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1、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史记)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发尽白,蚤死_(2)今也则亡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孔子哭之恸_ (2)门人益亲_(3)弟子孰为好学_ (4)不贰过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迁怒,不贰过。_4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那几个方面?_12. 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选自晋书·车胤传1联系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恭勤:_ 通: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_13
12、.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 )女娃。女娃游于( ),( ),故为精卫,常( ),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_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_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14. 小古文阅读。 燧明国 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鸮 ,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注释:燧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四时昼夜: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屈盘:曲折盘结。至:到。息:休息。鸮(xio):鸱鸮(ch),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感: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救护车理论试题及答案
- 电器检测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市场趋势分析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社交媒体在品牌推广中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探索新思路2024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阳二模试题及答案初中
- 助理广告师试题及答案策略规划
- 港航工程试题及答案详解
- 交叉分析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深度学习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试题真题及答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情分析
- 清洗清洁功能无人机
- 富士数码相机finepix-S205EXR使用说明书简体中文版
- 【MOOC】《学术交流英语》(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环保公司简介范文6篇范文
- 健康行业健康管理规范
- 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课件:图像超分辨重建
- 危大工程复习试题及答案
- 【MOOC】大学物理 I-(力学、相对论、电磁学)-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妇产科学》课件-15.3绝经综合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