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大学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低之原因初探-教育文档_第1页
高校思政课大学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低之原因初探-教育文档_第2页
高校思政课大学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低之原因初探-教育文档_第3页
高校思政课大学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低之原因初探-教育文档_第4页
高校思政课大学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低之原因初探-教育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校思政课大学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低之原因初探文献标识码:A众所周知,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大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下文简称三率)越来越受到了关注和重视,长期以来普遍而严重存在的“三率”较低的现象已成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拦路虎。俗话说,对症下药,找到“三率”低的原因,对于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意义重大。当前一些人把“三率”低的原因简单片面化,认为纯粹或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因而一味地在教师身上做作文章似乎是以点盖面,事实上导致“三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方面因素交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此提高大学生的“三率”更应综合

2、施策,从多方面入手。一、教师方面原因1. 授课内容陈旧,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大学教育客观存在教材建设滞后,内容空泛,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现象,教材上写的和课堂上讲的往往都是一些非常传统、非常落后的知识,导致学生感到厌倦索然无味,提不起神。学生感到在大学里似乎没学到什么实际有用的东西,没学到真本领,大学假、大、空的说教内容对毕业后的工作帮助不大,到单位后还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会做,厌学情绪和行为油然而生。2. 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艺术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是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但是任何教学方法针对所有学生都

3、不是万能有效的,都是利弊共存,如教师所熟悉的灌输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等,可能只适合一部分学生而不适台另一部分学生,这是由学生个性彼此差异的多样性决定的,最终造成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差异,一些学生可能不满。3. 课堂考勤不严,平时成绩一刀切。课堂考勤包括旷课、迟到、课堂提问、课堂纪律、课后作业等诸多具体内容,是学生平时成绩评定的重要根据。但影响教师严格考勤的因素太多,其中最严重的是大班授课。现在高校通行的是由几个自然班组成的教学班,学生人数多在100人以上,多达150甚至250,如此大的教学班教师根本无法考勤,全部点名因太浪费时间无法进行,抽查点名往往是其它学生低头答一声到,反正教

4、师不一定认得学生。现在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研究往往很到位,逃课学生对教师的考勤习惯和方法比较熟悉,如果教师习惯于第一节课点名,则第二节课逃课就多,反之亦然。就逃课现象而言,大班逃课率远高于小班,这是一条规律。至于作业,大班课学生作业太多几百份批阅工作量很大,学校却给教师不算工作量教师是无报酬的白劳动,影响了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阅。最后是平时成绩的评定,往往是齐步走,差距不大,客观上纵容了逃课学生。个别学生经常逃课但考前突击复习或考试时趁机作弊等,导致考试成绩可能不错,客观上助长了逃课行为的蔓延,使平时按时上课专心学习的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加入逃课队伍。4. 对学生认识不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的基

5、本原则是“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现今大学普遍通行的数个自然班合并成的教学班使科学的教学原则无法贯彻。过去以50人为基准的自然班为一个教学班,教师教学到了第三四周时就基本上认识了自己的学生,能做到对号入座,知道学生叫什么,长什么样,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特长尤其是知识基础,基本上是了如指掌,可现在的大班授课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二、学生方面原因1. 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不够,不够重视。这是由大学生的课程设置和个性特点决定的。从课程设置而言,高校大学生的课程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而思政课属于基础课范畴,其本质和意义就是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

6、给其它课程学习奠定知识基础,便不被一些学生所重视。学生认为学不学这些课无所谓,当然对专业课就不一样了,认为那是在学本领,是饭碗子,所以上思政课就吊儿郎当了,而且这些思政课学生在中学都学过了,现在是学第二遍,吃汤饭,觉得没味,除非教师能讲出新东西。至于个性特点,现在的大学生个人主义严重,自我意识觉醒,不喜欢别人给他过多的“紧箍咒”,他们普遍认为思政课就是送给他们的“政治紧箍咒”,存在一种本能性的反感和抵抗。教师和学生对思政课定位和认识上的差异是重要原因。2. 获取知识途径多元化,对课堂依赖性降低。过去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狭隘,最主要的是课堂学习,上课没听懂就很着急,更不敢随意旷课了。现在情况完全相反

7、,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各种传媒推陈出新,新媒体纷至沓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太多了,除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之外,手机是获取信息最便捷迅速的通道。即便课堂荒废,课后弥补易如反掌,不好好上课就可想而知了。而且,由于课堂管理松弛,规定上课时间因故不能上课,其它时间可到同课的班级去听讲,穿插听课现象司空见惯。3. 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混个文凭。实事求是讲,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一般没有远大理想和追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学习动力,厌学情绪较重。他们来学校的目的不是学习而是耍耍逛逛,获取大学生之美名罢了。现在社会上的人为什么把大学叫做“大托儿所”?其潜台词就是有些家长只是想给自己的“大宝宝

8、”找一个保姆,而一些学生也真的将自己当成了“大宝宝”,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责任和担当。此类学生很容易跌入“没有学习动力T成绩下降T心理挫折感增强T厌学弃学”的恶性循环的危?U怪圈之中。4. 独生子女的金贵,自我价值认识的片面错误。现在的大学生由80后90后现在开始到了00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那是金贵无比,受不得一丁点的委屈。“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口里怕化了,顶在头顶怕吓着”,要太阳就必须得到太阳,给个月是都不局兴,所以家长总是竭尽全能满足其要求使其局兴快乐。进了大学,稍有不如意便任性刁钻。如对教师、对课程或对专业等不满意不喜欢就产生厌学倾向。尤其是对所学专业,如果不满情绪严重,对专业不感兴

9、趣缺乏学习动力,就不能完全投身于专业学习之中,经常逃课。三、教学管理方面原因1. 基于节省资源的大班授课,提高了教师管控学生的难度。现在大学的大班课普遍存在司空见惯,小班课倒是凤毛麟角比较少见,大班课几乎占到了总课程的70吟80%大班课最大优点就是给学校节省了教学资源。2. 师生矛盾处理过程中偏袒学生棒喝教师的导向,导致教师心理软弱。教学过程中师生矛盾是普遍存在在所难免,但在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高校通行的做法是“棒喝”教师而偏袒学生。长此以往,教师就形成了学生不敢惹、学生惹不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对学生的管理不自觉地放松,只要学生的违纪行为在教师可以接受和宽容的范围之内,只要不打断正常教学

10、秩序,教师都会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3. 网上评教导致教师心理障碍和恐惧,对学生的管理敷衍了事。网上评教是高校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管理方法,由学生在网上给任课教师打分。虽然对于学校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状况有积极作用,但也客观上造成了教师心理恐惧和担忧,生怕教学管理惹怒或得罪学生而招致报复。教师的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空穴来风,类似事情不断发生已是屡见不鲜,所以放松教学管理,迁就忍让得过且过就成为教师的选择。四、教学环境方面原因1. 教学仪器与设备陈旧落后,严重影响教学活动。教学仪器与设备是教学活动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效果影响很大。但各个高校对其经费投入彼此不同,不同高校在教学仪器与设

11、备上水平和状况有天壤之别,其中不乏有建设滞后者。教学仪器与设备之中,最核心和主要的是电脑、话筒与投影仪等,如果不能及时地给予更新和维护,过于陈旧或存在严重问题,就可能影响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如西安某高校的电脑可称得上古董,用了至少十年以上致使老旧落后而没有及时淘汰,维护不及时致使开机困难和病毒严重,教师一插U盘教学资料就可能飞了。投影仪多年不更换灯泡和擦洗镜片,致使投影模糊,投影到屏幕上的字和图片教师站在前边都看不清,大班授课学生是否抬头真的就无所谓了,即便抬头也可能什么都看不见或看不清,学生不抬头就情有可原。没有话筒或话筒已坏,不出声或乱叫唤,给教学凭添困难,影响学生课堂学习。2. 教室环境脏舌L差,学习环境不理想。教室环境应该包括教学仪器与设备,这里主要指桌椅、照明、门窗、窗帘、卫生等等,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如西安某高校桌椅陈旧,门窗无法关闭,窗帘没有,风扇转动的巨大声响等等,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应重视更新改造。实践证明,以上四个方面是造成思政课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