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之进展2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之进展2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之进展2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之进展2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之进展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之进展陆建光蓟县中医医院马元起名中医工作室 摘要:本文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分别从中药内服外用加西药、中药外用加西药、中药内服加西药方面介绍,为临床上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带状疱疹;临床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感染所致。主要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或“蜘蛛疮”。俗名“串腰龙”1。西医主要以抗病毒、止痛、抗感染等方面给予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或由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博结、兼感毒邪而发病。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多采用中西医

2、结合的方法给予治疗,且疗效令人满意。本文现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以综述。1、中药外用加西药李克剑2等将181 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1 例采用更昔洛韦0.25g/次,一次/12h,静脉滴注;同时联合六神丸10粒口服,3次/天;另取50-70粒六神丸研细粉,以白醋调成糊状外用,3次/天,对照组90 例(单独用更昔洛韦)。观察并记录止疱、结痂、止痛、病程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复诊时治疗组患者在水疱吸收、结痂时间、止痛时间、痊愈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曾玲莉3随机选取5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

3、为治疗组,处方如下:冰片10g,硫磺10g,痢特灵10片,地塞米松10片,四种药物研细面加入70%乙醇50ml中,皮损消毒后外用,每天3-5次,三天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干扰素肌注,疼痛甚者口服芬必得。结果:治疗组50人痊愈24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36人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89%。冷甲军4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2ml上臂三角肌肌注,每日1-2次。局部用云南白药醋调外用,每日2-3次。8天为一疗程。98例患者经治8天后痊愈76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96。2、中药内服加

4、西药吴丹5 选取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98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口服阿昔洛韦),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内服龙泻肝汤加减),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9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79.59%,可见观察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邝敏6治疗32例带状疱疹患者;西医治疗:阿昔洛韦500mg加入5%生理盐水静滴,一日二次,5-7天为一疗程。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2次;或尼美舒利片50mg,每日2-3次。另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外涂患部。中医辨证论治药用龙

5、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治疗结果:治疗5-7天。治愈21例,占65.6%;好转9例,占28.1%;无效2例,占6.3%;总有效率93.7 。黄志萍等7 治疗34例带状疱疹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给予奥拉西坦、维生素B1维生素B12,外凃阿昔洛韦软膏,每天3-5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辨证施治给予龙胆泻肝汤、参苓白术散、活血化瘀汤加减。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34人痊愈18人显效9人,好转6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34人痊愈12人显效8人,好转8人无效6人,总有效率82.35 。权政涛等8 治疗带状疱疹63例:西药

6、给予激素类药物,抗病毒药物,合并感染者加入抗菌素类药物。中医辨证施治给予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加减。本组63例患者全部于用药2 d后消肿痛减、疱疹萎缩。36 d干枯结痂,712 d痛止,平均7.5 d。治疗后痊愈60例、显效3例、无效0例,均无后遗症。李蓝9 将123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依据病情辅以腺苷钴胺及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体外培育牛黄口服。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51.6%,对照组为3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杨杰等10 治疗带状疱疹65例;西药给予阿昔洛韦、泼尼松口服,炉甘石洗剂外用。

7、中药给予龙胆泻肝汤,水泡重加猪苓、苍术、滑石;痛甚加全虫、香附、地龙;发于头面加川芎、白芷;发于上肢加姜黄、桂枝;发于胸部加瓜蒌;发于下肢加牛膝;发于腹部加厚朴;病久体弱加黄芪。其天为一疗程,3疗程判定结果。治愈56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胡雪梅等11 选取68 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西药组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12、维生素B1、阿昔洛韦口服,干扰素肌注,患处外用扑粉或喷昔乐韦乳膏,每日三次。对于局部出现感染患者给予抗菌素,疼痛剧烈者加用芬必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方法同西医组)给予中药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疼痛剧烈者加用五

8、灵脂,乳香及延胡索等。便秘重者加用大黄。热毒旺盛加用蒲公英,紫花地丁及金银花等。结果;经过2 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痊愈20例,痊愈率58.82%,显效12 例,无效2 例,有效率是94.12%。对照组痊愈10 例,痊愈率是33.33%,显效12 例,无效8 例,有效率是73.33%。观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碧云12 将36例带状疤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 例用清热解毒汤(蒲公英、连翘、大青叶、黄柏、丹参、元胡、川楝子、龙胆草、山栀)加艾灸并联合应用抗病毒、维生素治疗,对照组应用抗病毒、维生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

9、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万 静13 将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 例,治疗周期为 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阿昔洛韦、阿米替林、加巴喷丁、卡马西平、激素类药物等,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络解毒汤。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周治疗,观察组治愈2例,显效例,总有效率为. ;对照组治愈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为60.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张仁甫14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扶他林片口服,每日3次。或扶他林药膏外用,每日4

10、次。弥可保片口服每日3次,或500g每日1次肌内注射,雷尼替丁0.15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气虚加黄芪20g,夜眠不安者加酸枣仁15g、煅牡蛎30g、珍珠母30g,下肢加牛膝,上肢加桂枝。两组治疗时间两周为1个疗程,两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人,显效15人,有效8人,无效7人。对照组痊愈14人,显效10人,有效13人,无效19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两组治疗后的有效、无效人数,通过卡方检验P 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邓水苟15 针对带状疱疹不同的病机证候,对症分型、辨证施治。临床用自拟中草药消疱汤口服,结合西药注射治

11、疗带状疱疹198 例。结果:198 例患者均在20 天内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且随访没发现有毒副作用及后遗症病例。王超16 选择耳带状疱疹患者50 例,将其随机分为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西药治疗,即抗病毒药物、激素类药物以及神经营养药物与血管扩张药物,对患者行静脉滴注,进行1 次/d,在治疗3d 时间之后,将激素药物药量减半,之后再继续治疗3d 时间。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再结合中药进行治疗,使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将7d 时间作为1 个疗程,连续进行2 个疗程时间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具有相同结果,均能够达到100%,无明显差异存在。对两

12、组患者的痊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2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4例,存在显著差异。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时间(7.25+_1.88)d明显短于对照组(10.46+_2.98)d,有显著差异存在。来建明等17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予1:3服甲钻胺片05mg,3次d,维生素B 片20mg,3次d,卡马西平片02g,3次d,元胡止痛片4片,3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刘永春18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

13、照组者使用阿昔洛韦进行诊治,通常只是进行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在1 h以上。治疗组,在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的基础之上,采用给患者服用延胡索30 g,党参20 g,当归15 g,川考20 g,丹参20 g,炎黄苗30 g,柴胡20 g,郁金20 g,全蝎10 g,甘草15 g,制乳香10 g,枳壳20 g。治疗组中有27例患者治愈成功,总有效率达到900,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治愈成功,总有效率达到677,二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其中试验组的止疱、止痛以及愈合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晓娟19将7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4、38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甲钴胺、芬必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片6片,2次日。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巩国峰20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5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采用口服自拟通络止痛汤加减内服;对照组26例,口服布洛芬、维生素B1、甲钴胺。结果:治疗组27例,临床痊愈14例(519),显效6例(222),好转4例(148),无效3例(111),总有效率889。对照组26例,临床痊愈7例(269),显效8例(308),好

15、转5例(192),无效6例(231),总有效率769。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俊青等21将9O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肌肉注射维生素维生素B1和B12 以及多虑平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上口服中药祛痛汤治疗。结果试验组综合疗效评定为痊愈12例,显效18例,好转11倒,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到911 ;对照组综合疗效评定为痊愈8例,显效14例,好转13例,无效1o例,总有效率达到778 ,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3、中医综合疗法加西药黄略宗22 将带状疱疹的80 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16、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 肌注的方式进行营养神经的治疗,并结合免疫调节、抗病毒、及止痛的西医治疗,而治疗组则在该基础上采用外治(雄黄、冰片)、中药内服(瓜蒌、甘草、红花)进行治疗。结果从治疗的病程来分析,对照组的病程长度为(11.41.2)d,而治疗组的病程为(5.11.1)d,具有明显差异(P0.05)。从总有效率及后遗症情况来分析,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30例,占75.0%,而治疗组中全部有效,为100.0%,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中有5例留下后遗神经痛,而治疗组中没有发生1例后遗神经痛。孙秋红23 将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

17、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及外敷加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痊愈和显效率达97.14%,对照组痊愈和显效率达76.67 ,相比有显著差异。 西医治疗带状疱疹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辅以营养神经、镇痛、抗癫痫、抗抑郁等疗法,且多在疾病早期进行此疗法,临床多选用阿昔洛韦进行静脉点滴亦或口服,或者两种方法同时应用,加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中医依据辨证论治理论,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多采用;疏肝理气、健脾除湿、活血化瘀三种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可起到中西并举、标本兼治、相得益彰的作用。不仅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而且能减轻后遗神经痛等问题。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是

18、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 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M1984年9月2 李克剑 刘洋 侯书杰;更昔洛韦联合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年9月第19卷第25期3曾玲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50例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5月第8卷第10期4 冷甲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98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14卷第5期5吴丹;中老年带状疱疹98例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3年4月第4期6 邝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1月第28卷第1期7 黄志萍 陈丽 孙丽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4例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4年第20卷第5期8 权政涛 马昊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63例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年第20卷第9期9 李蓝;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64例J中医药导报2013年7月第19卷第7期10 杨杰 秦录;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6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2月第21卷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