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波的速度变化而划分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划分依据是两个不连续界面,一是莫霍界面,二是古登堡界面。:C2下列现象与其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A2011 年 10 月发生强震、海啸、火山喷发岩石圈和水圈B2011 年浙江近岸海域发生赤潮水圈和生物圈C2011 年 8 月台风“南玛都”登陆大气圈D2011 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大气圈和岩石圈:、火山喷发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发生于岩石圈;海啸的发生与岩石圈和水圈有关联;赤潮是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过多而产生
2、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在水圈与生物圈;台风是形成于大洋洋面的热带气旋,是一种大气运动状况,发生在大气圈;厄尔尼诺现象是大气圈、水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岩石圈没有关系。:D读下图,回答 34 题。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为水圈B为岩石圈C为软流层D为下地幔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小C圈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第 3 题,由图可知,为大气层平流层,为地壳,是软流层,是外核。第4 题,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层陆壳厚度大于洋壳;层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层物质状态为液体。:3.C4.
3、C52011 年 12 月 4 日夜间,东部马拉马火山开始喷发,出大量火山灰,给当地带来巨大威胁,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源于()A岩石圈B地壳C下地幔D软流层: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D下图为月壳与月幔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67 题。6月球波与地球波相比较,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 P 波速度始终大于 S 波B都在壳以下有突然的过程C在月球表面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D在月球表面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7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出()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 P 波,而没有 S 波B月球内部结构中一定有“软流层”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通过图中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第 6 题
4、,根据所学知识,在月球表面,波的速度小于地球。第 7 题,月球表面附近没有气体、液体存在,所以无法找到一地只能探测到 P 波,而没有 S 波;“软流层”从图中波变化上无法;从题干可知,这只是表示月壳与月幔,故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6.C7.D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 89 题。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阶梯分界线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D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9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 ab 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图
5、中“52”等厚度线位于昆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大约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阶梯交界处。a等值线为 42,而其两侧分别为 42 和 44,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这一规则,a 处地壳厚度应大于 40 千米、小于 42 千米;同理 b 处大于38 千米、小于 40 千米,故 ab 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图是 A 图。:8.B9.A下图是某地某日垂直温度变化(/100 米)时空分布图,读图完成 1012 题。10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A8001630B17002300C1630700D230050011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A500 米B 100 米C350 米
6、D150 米12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C有利于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第 10 题,在 1630 到次日 7 时之间,近地面大气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空气下冷上热,不利于空气对流,即发生逆温现象。第 11 题,由纵坐标可知,逆温层最大高度约为 350 米。第 12 题,逆温现象抑制了空气对流,近地面污染物,大气能见度差,污染严重;空气对流弱,不易形成云雨。:10.C11. C12.B读地球四个圈层示意图,1315 题。13图中所示的圈层甲、乙、丙分别为()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7、14对甲圈层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是有机圈层 是厚度最小的圈层 是质量最大的圈层 是地球上最大的系统存在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地幔之间ABCD152010 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的形成过程与圈层有关()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甲、乙、丙:第 13 题,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与其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岩石圈位于各圈层的底部,水圈位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第 14 题,甲圈层(生物圈)是有机圈层,同时为地球上最大的系统。第 15 题,泥石流是指形成于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地区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因而其形成过程与岩石圈和水圈有关。:13.D14.D15
8、.B二、综合题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波 A 是,B 是。由图可知:A、B波在处速度明显加快;在 2 900 千米处 A、B 的变化是A,B。(2)两处不连续界面是 C,D,在 C 界面上部为地球内部圈层 E 是,C、D 之间的F 是,D 以内的圈层是。(3)图中阴影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岩石圈,此处为,是由组成的。(4)波 A、B 速度的变化说明 F 处物质与 G 处物质状态不同,G 处应为态。(5)E 层的平均厚度为千米。(6)岩浆发源地位于层。:正确读图、析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的左半部分表达的是波的速度随深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从 A、B的速度即可A 为横波,速度较慢;B 为纵波,
9、传播速度较快。图的右半部分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从 A、B 在同深度的状况可C为莫霍面,在此面下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C 在地面下平均 35 千米处(指大陆部分);D 为古登堡面,在2 900 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图中阴影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岩石圈,结合所在的位置是莫霍面下,所以应是上地幔顶部。E 处为地壳,F 处为地幔,G 处应为地核的外核。:(1)横波 纵波 莫霍面 完全消失速度突然下降 (2)莫霍面 古登堡面地壳地幔 地核(3)上地幔顶部坚硬的岩石(4)液(5)17(6)软流17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 a、b、c、d 四条曲线中,正确反映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依据是。根据 A 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可知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2)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层(填字母),是。(3)人类目前利用平流层最主要的方式是,是。:该题全面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四条曲线中,只有 b 线近地面的气温与实际相符,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个性化家具定制销售合同
- 2025区域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的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范本
- 《比较发展模式》课件
- 2025雇佣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课件
- 超静定结构概述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去掉多余约束法
- 《近代艺术》课件
- 《青少年文学鉴赏指导》课件
- 激光去纹身的临床护理
- 光电子学 (第三章1)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 混凝土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
- 成人体验馆管理制度
- 文学经典与大众文化的联系与启迪
- 马克思的生平
- 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护理查房课件
- 生理学面部肌肤皮肤管理基础知识护肤种类介绍培训成品模板两篇
- 驾校训练场地安全生产检查表
- (完整版)混凝土桩钻芯法检测题库
- 税务行政执法证据浅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