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流过这片土地_第1页
我流过这片土地_第2页
我流过这片土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流过这片土地突然发现自己走了好远,足迹从南方之南行到北方之北,再从中走到了东,最后停留 在一条脐带般的江河边,岸上是松软的沙土和落了一地的枯叶,河水安静地向北流淌, 整条河掩映于一片树林的背后,很容易让人忽略河的存在,不过,人们依然给他取了 一个动人的名字 卫河。有那么一个孩子,少时就在这里玩耍、摸鱼,这里的每一棵树木他都掐得出年岁,每 一根小草也默得出寿命,不论河水干涸亦是奔流,不论流水清澈抑或污浊,他都瞅得 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夜里,他就抱着河流的梦而梦,白天,他就伴着河流的成 长而成长。他说:河流也会长大的。我坚信这话。后来孩子也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 雁翼。这回,我终于来到了孩子曾经

2、踩过的这片土地上,河流依然是河流,泥土仍然是泥土, 所不同的是孩子不再来,并且永远地不再来了,他的灵魂也许还在这片泥土下深埋, 他的气息也许还在这片林中回荡,但他的思想,他的曾经与这里关乎的一切都将永恒。风没有方向的吹过秋天,我突然迟钝地感觉到恩师雁翼真的已经走了一年了,那个曾 经的少年让我追忆,而今天已是白发的老人却让我怀念。我与雁老结识于春天,却在秋天别离,只是没有想到,别离是那么简单那么快,以致 成为永恒。还是在去年的某个下午吧,老人还在与我诉说着家常,他要回河北馆陶,要在卫河的 大堤上与我谈谈诗,谈谈人,让那片感动他的土地也照样感动我,他坚信我们这一代 可以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学

3、路子。他开始整理自己大量的资料和书信,他似 乎预感到了什么,他想要把这些宝贵的一手信息提供给我,他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让我组织一批人,拉一面大旗,独撑一方蓝天。我记在了心里。我应了 Z朋友邀请去南方参加一场文学活动,会议如期举行,反响强烈,但我的 等待没有停止 就在 10 月 19 日晚上,我与高瑛女士通了一个电话,他告诉我,老 人已经离去了,是 10月 3日走的,走得很平静。我的心也很平静,脑袋如白纸一般 空空的、干净的、平淡的,说不出一句话。那一夜,我关掉了所有与外界通讯的设备, 点燃了一支蜡烛放在窗台。在书柜最下面处,我摸出一叠信封,那是老人生前与我的 书信往来,我再一次一字一句把里面的文

4、字读进心底去,然后又咿呀着默念出来,我 知道我是在心里追寻老人的脚步,他应该还没有走远。尽管我们电话比书信说得更多, 而此刻,面对那个熟悉的号码,我久久不忍删去,只在这时,泪水才在心中注满了这 个冷落的秋天。转眼,日子被翻到又一个秋天,思绪被风吹散,我已拿不动笔为老人撰写一个文字, 我害怕仅能挤出的某一个字,都会令我似鞭抽之疼,而这种疼只在骨子里,越抽越深, 越抽痕越多。于是,我选择逃离。当走到常州东坡园时,总感到老人就在某个角落驻足,与我们一同观赏这里的美景; 而再激浪的长江之水,因为缺乏老人的来往,却突然变得安静许多;就是到了泰山, 登上它的最高处,没有老人的诗篇,总觉得它是不完美的。所以

5、,当我再次走过脚下每一片土地的时候,我知道我与老人一直在一起,思考如是,观景亦如是。别人 总以为老人是一个诗人,我却一直以为老人是一个思想家,何况没有思想的诗人,那 是多么的可怕!正当我在出逃的旅途上疲惫地行走时,老人家乡的朋友打来电话,邀我去邯郸馆陶感 受一下老人生前的那片土地,这对我来说算得上冥冥中的注定,老人生前没能与我在 此相遇,离世后,却要与我来一次心的对话,想必是我们师生之情今生笃定的缘分。车在邯郸停了下来,市政府的几位朋友已经在久久地候着我了。吃过中饭,我就急着 往目的地赶,一路风景入眼,我却没有丝毫新鲜,更不屑探出头看看这个蔚蓝天空下 的北方古城,只祈望车子再快些,能在落日前抵

6、达馆陶;事实上,从邯郸到馆陶,只 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我感觉走了好远。车从一条狭窄的水泥路驶进一个村庄,路旁 是金黄色的玉米,旁边站着满脸黝黑的农民,他们齐刷刷往车里探,以为又来了什么 大人物,加上市政府朋友煞有其事的介绍,更增添了这群纯朴人们对大城市来人的向 往。也许他们习惯于上面官爷们的排场和礼遇,大家簇拥着往我周身看,我慌忙摆手 告诉大家我也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农民的儿子,但我的做法明显是多余的。面对此情此景,我只能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这里探寻雁翼老人的曾经。于是,一人 站将出来,主动肩负起我们的引路人,在一处庭院大门前,引路者停下步伐,指着门 说这就是雁翼的故居了。后辈们迎了出来,大概在我

7、未到之前,上面与他通过话,告 之下午有人将到,此刻他才有了这充分的准备,他小心地用一口流畅的乡音向我说着 话,尽管大部分我听不太懂,但我隐约知道这位后辈,其实与老人是表亲戚的关系, 而年龄确足可以担当我的伯父。走进庭院内有两幢房屋,一幢是近几年新修的,青砖白墙;另一间则是数十年前便已 失修的土砖老屋,墙已露出裂痕,透过砖墙都可窥见屋内,所幸这间旧屋房门常年都 是敞开的,屋内仅剩一些干柴、破桌凳,房梁的横木也都因久被雨水灌淋,随时都有 坍塌的危险。这就是雁翼居住的地方?而人们的回答与我所思不谋而合,长久居于成都的雁翼,因为久未归故里,他往日的 住所早被后人拆掉,所取代的也是在拆掉后的土地上所建的

8、新舍,此刻,我们所能见 到的也只是晚辈们寝居的老屋。作为后来者,我只能在那一撮撮新土上寻找老人的过 去,毕竟就是这里,老人做了太多的梦,而且梦成真了。走出院子,我被引向卫河大堤,被黄沙包围的堤道上,还是很明显地看得出并不曾有 许多行人走过,这也许是因了它是新修的缘故,又或本身就是一条死路,不通向任何 地方,然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还是从堤上将我牵往坡下远处的一片树林,树林之 外正是卫河。终于站在卫河边了,并不见宽的河道,水自南向北流去,从太行山南麓苏门山下的百 泉池,流经新乡、安阳等,至此处而拐了一个角。河水在这里分流,历史在这里延续, 老人在这里定格。如果没有这条河流,老人的文字也将单薄得很多;如果没有这条河 流,老人也将不再是今天的老人。同行的朋友说。引起我震惊的并不是朋友这句话,而是依然流着清水的卫河,曾记得在一篇报道中得 知卫河断流,河水被污染致黑,而此刻,当真实地站在它的面前,此情此景,让我怎 不生欣悦之情。它安静自然地流动,似一位和蔼的老者,也似一位久违的挚友,更像 一位重逢的亲人,让我倍感亲切而熟悉。从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