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构件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图文-_第1页
特征构件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图文-_第2页
特征构件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图文-_第3页
特征构件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图文-_第4页
特征构件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6卷第10期2007年10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RESE ARCH AND EXP LORATI O N I N LABORAT ORYVol .26No .10Oct .2007特征构件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崔洪斌1,曲先强1,吕春雷1,马永亮1,张杰1,王长利2(1.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哈尔滨150001摘要:由于高强度钢在疲劳断裂过程中很难产生辉纹,给裂纹扩展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对接焊平板的疲劳断裂试验中,采用降载勾线法制造出“海滩状花纹”,借此对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前缘形状和裂纹扩展速率进行分析,并与Ne wman 2Raju

2、 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关键词:疲劳断裂试验;降载勾线;裂纹扩展中图分类号:T B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0710-0275-03Fa ti gue C rack Gr ow th Te sts of Typ i ca l ComponentsCU I Hong 2bin 1,QU X ian 2qiang 1,LV Chun 2lei 1,MA Yong 2liang 1,ZHAN G J ie 1,WAN G Chang 2li2(1.College of shi pbuilding engineering,Harbin Engineering Unive

3、rsity,Harbin 150001,China;2.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Harbin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It is difficult for high strength steel t o p r oduce fatigue striati ons in the fracture p r ocess of fatigue,which brings difficulty f or the analysis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crac

4、k gr owth and fracture mouth analysis .A marking technique,in which the slightly s maller l oad was exerted on the s peci m ens t o p r oduce the beachmark,was adop ted in the p r ocess of fa 2tigue test .The mark was used t o define the appearance and the vel ocity of crack gr owth .The result of m

5、easure ment was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ing result using Ne wman 2Raju equati on .Key words:fatigue fracture test;marking technique;crack gr owthCLC nu m ber:T B302D ocu m en t code:A Arti cle I D :1006-7167(200710-0275-03收稿日期:2007-05-111引言随着高强度钢在工程结构中的广泛应用,高强度钢的疲劳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疲劳断裂的复杂性和随机性,疲劳断裂试验仍然

6、是研究疲劳断裂现象的重要手段,而常见的高强度钢疲劳试验中很难产生辉纹,这给裂纹扩展前缘形状和不同阶段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某结构中的表面裂纹扩展问题,设计了对接焊角度平板上表面裂纹扩展试验,试验中采用降载勾线方法123制造出“海滩状花纹(beach mark ”,从而对裂纹的扩展前缘形状和扩展速率进行研究,并给出一定的结论。2表面裂纹扩展试验本试验在MTS810试验机上进行。采用两块160×80×20的板材,经过对接焊焊接成夹角10°的带角度平板试样,经过探伤检测合格后,打磨光,在试件上的焊趾部位垂直于试件轴线用铣刀加工预制窄缺口。在试件的两端施加

7、一定的轴向压力,使得预制缺口区域产生压弯组合应力。由于试件不是标准试件4,设计了特殊的夹具。夹具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凹槽,并把凹槽的底部和试件的两端加工成同样曲率的圆弧,这样使得试件受力更均匀且不附加约束弯矩,同时试验过程比较安全。试验采用正弦波加载,加载频率1Hz 。用读数显微镜监测试件表面的裂纹扩展。在试件表面预制缺口与焊缝对称位置上粘贴应变片,通过应变仪来测量试件内外表面上的应力。试验装置如图1图2:3降载勾线法由于看不到深度方向裂纹的扩展,对于平板上的表面裂纹,只能对裂纹沿表面方向的扩展进行监测。而用读数显微镜观察表面裂纹时,不方便确定裂纹尖 图1 试验装置图2试件夹具安装示意图端的位

8、置,这给读数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制造此构件所采用的材料的强度高,在进行疲劳试验时很难观察到疲劳辉纹,难以确定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前缘形状,给结果的分析增加了难度。试验采用降载勾线的方法,即在等幅疲劳疲劳裂纹扩展中,先以试验载荷循环一定次数后,估计裂纹已经扩展,使试件所受到的压应力的均值保持不变,幅值减小到原来应力幅值的一半,继续循环若干次数。依据经验判断裂纹稍扩展约011mm ,重新将载荷升回到试验载荷,至此即完成一次勾线,如此循环,直至试件断裂,在试件上就可看到清晰的疲劳裂纹扩展痕迹,即“海滩状花纹”。如图3所示 。图3降载勾线法产生的“海滩状花纹”4断口分析断口上勾线的测量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

9、先用相机拍摄断口照片(含有标尺,导入CAD 软件里。标注并测量长度,通过一定的比例换算得到实际的测量值。由于软件的测量结果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几位,并可放大标注。这样可以减小在实际断口上测量引起的误差,并且对断口没有破坏作用。测量结果见表1。表1断口上“海滩状花样”的测量结果第一条勾线第二条勾线第三条勾线9.24197511.9210414.30088Ne wman &Raju 提出表面裂纹沿深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扩展遵循如下规律,用Paris 公式表示为5:d a d N=C A (K A md c d N=C C (K C mC C =019mC A(1对于有限尺寸平板上的半椭圆形表面裂纹

10、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一般认为Ne wman 2Raju 公式是比较好的经验公式6。表示如下:K 1=(0+Hb a<F a c ,a t ,2c w,(2采用以上公式编写了利用迭代方法计算的For 2tran 程序,假定a 的扩展增量为010001mm ,计算需要的载荷循环次数,并用得到的载荷循环次数计算c 的扩展增量,以此来模拟表面椭圆形裂纹的形状。计算结果和实际断口采用降载勾线法得到的“海滩状花样”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表2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计算结果测量误差a /mmc /mmNc /mmNc /%N /%100335结语降载勾线法对高强度钢的疲劳裂纹扩展的试验研究有着

11、重要意义,通过降载勾线法,可以成功的在高强度钢上制造出“海滩状花纹”,如图2所示。通过对该花纹的研究,可以清楚的发现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裂纹前缘形状,计算不同阶段的裂纹扩展速率。对试件上的表面裂纹进行裂纹扩展分析可以发现,利用“海滩状花纹”进行的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以用于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数据的整理。(下转第306页3拉伸夹具吊装技术 311拉伸夹具吊装过程中的问题在我们引进MTS810设备后,每次安装拉伸夹具时都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安全隐患很大。因为一个夹具有150斤左右,需要几个小伙子才能搬动,要让它对正并旋紧,就更加困难了,而且安全隐患很大,在下夹具旋进旋出的瞬间,很容易发生偏倒,砸伤搬

12、动人员。312解决措施我们设计了一个吊钩(如图2所示,由锲块、铁钩和两件连接轴(阶梯轴组成,连接轴可以在锲块上自由旋转。在安装下夹具时,先将吊钩置于上下夹具之间,移动横梁将下夹具吊起,用一个较小的压力值(压力值太大会导致下夹具往上移动太快,使吊钩太松弛,下夹具容易发生倾倒来控制动作筒往上移动,使装在动作筒上的螺杆和下夹具接触,旋紧下夹具,就可以轻松将下夹具安装上(如图3所示。撤卸下夹具时,同样也是先把下夹具吊住,用一个较小的拉力值控制,旋松下夹具,直至旋出。 图2吊钩可以看到,整个装卸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稍微扶持一下下夹具,就可轻松将下夹具旋进旋出,大大减图3高温拉伸下夹具的吊装少了安装过程的

13、安全隐患。4结语通过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保证了MTS 材料试验机正常的工作,提高了我们的服务水平。力学和机械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宫旭辉同学参与了高温炉温度标定工作,在此表示感谢。参考文献(References:1Model 793110MultiPur pose Test W are,M innes ota Z .MTS System sCor porati on,US A ,2003.2G B /T 43382006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上接第276页参考文献(References:1徐小兵,周鹤法,张晓东.抽油杆表面横向裂纹扩展试验研究J .石油机械,1996,24(12:20222.2石惠宁,姚卫星,丁建东,等.抽油杆疲劳裂纹的超声检测与形貌观察研究J .无损探伤,2005,29(1:12216.3李国义,魏嘉荃,钟伯明,等.动态监测疲劳裂纹扩展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5,19(1:9029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 /T 63982000,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S.5Newman J C,Raju I S .An emp irical stress 2in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