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演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自主设计方案“可回滚式易拉罐”设计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选 课 时 间 4月22日14时-15时40分 联 系 电 话 方 案 得 分 是否给与经费支持 是 否哈尔滨工程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制填写说明及注意事项 一、方案书须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二、设计方案要能很好地展示物理原理,所设计方案要求合理、可行,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新颖性。 三、凡是获得经费支持的学生,必须参加“物理演示实验仪器创新与设计大赛”。一、演示物理原理简介(可以配图说明)“可回滚式易拉罐” 是利用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
2、体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的原理(即机械能守恒定律),从而达到“回滚”效果。实现“回滚效果”须两个基本条件: 1. 外力做功为零,表明没有从外界输入机械功;2. 只有保守力做功,即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而无机械能转化为其他能;3. 系统要在惯性参考系中。二、方案实施详细技术路线(要求有配图或者照片)本方案目的是制作一个空心圆柱状实物,并能观察到圆柱“回滚”的效果。在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了两个易拉罐、两条橡皮筋、一根牙签、一个废品小重物等物品。两只易拉罐大小一样,把其中一只易拉罐上口盖剪掉。然后剪下另一只易拉罐的底(侧面留下整个罐长的五分之一左
3、右),作为第一只易拉罐的上口盖。用钉子或小钻,小心地在罐子的上下两端面约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直径的位置,分别钻一个小孔。在易拉罐底部的每一个小孔处穿一根橡皮筋,用牙签来保持每根橡皮筋不被滑下来。把每根橡皮筋的另一端穿过易拉罐上盖的两个小孔,并用牙签把它们分别固定在那儿。在罐内的中间处,用线把两根橡皮筋系在一起,并在此系上重物。橡皮筋在罐内中心处会成为X状,并带有重物。盖上盖子,如果盖子盖不紧,可用502胶水粘牢,不让它打滑。整个装置如图一所示。把组装后的“可回滚式易拉罐”放在地面上,用手推动,使它具有动能并滚动一段距离,橡皮筋在重物的重力作用下扭转,使易拉罐的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易拉罐
4、不动时,动能全部转化为势能。之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又转化为易拉罐的动能使它回滚。参考文献:1王学东实验教学与仪器。2003.3: 18一192伍德著工程力学实验现代出版社出版: 9497三、本方案创新之处1.用易拉罐等废旧材料进行实验仪器的制作和物理实验的设计,更加环保,并实现了许多废物的再利用。2.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不明显的现象变得更加明显。用一个重物和橡皮筋即可实现动能与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并且现象为易拉罐“回滚”运动,更加生动地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四、是否打算参加立项并参加“物理演示实验仪器创新与设计大赛”(如不参加请简要说明原因)申请立项参加比赛 不申请立项(不参加的)原因:课程感受及改进意见感受:很有意思的一门课程,增长知识,培养自我创新能力。改进意见:1.课程开设过少。仅有一节导论课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饮料合作加盟合同范本
- 公司聘用文秘合同范本
- 隔热夹芯板采购合同范本
- 公司代签合同范本
- 香港公司股权合同范本
- 基地鱼塘租售合同范本
- 新款合同范本模板
- 衣物袋采购合同范本
- 仓库旧料回收合同范本
- 车辆安全协议合同范本
-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2022
- XXX加油站风险分级管控台账
- 甘12J8 屋面标准图集
- 购买设备合同
- GB/T 28288-2012足部防护足趾保护包头和防刺穿垫
- GB/T 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 GA/T 1241-2015法庭科学四甲基联苯胺显现血手印技术规范
- 小学和初中科学教学衔接
- 《循证医学》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