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对家鸭脂肪肝模型肝脂与血脂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_第1页
姜黄素对家鸭脂肪肝模型肝脂与血脂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_第2页
姜黄素对家鸭脂肪肝模型肝脂与血脂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姜黄素对家鸭脂肪肝模型肝脂与血脂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作者:任永丽,徐宗佩,梁汝圣,刘鹏,李玉红,苏菁【摘要】  目的考查姜黄素对家鸭脂肪肝模型肝脂、血脂的干预效果,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家鸭脂肪肝模型,并用姜黄素进行干预,考查肝脂、血脂、肝脂酶、肝病理变化、一般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姜黄素具有降低家鸭脂肪

2、肝模型肝TG、血TG、体重、肝指数,改善肝组织病理的作用,其中高、中剂量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姜黄素有升高家鸭脂肪肝模型肝脂酶的作用,其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姜黄素具有降低家鸭脂肪肝模型肝脂、血脂的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肝脂酶活性,促进脂质代谢,保护肝细胞有关。 【关键词】  姜黄素; 脂肪肝; 家鸭; 肝脂; 血脂; 肝脂酶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terventional effects of curcumin

3、 on liver lipid and serum lipid in a model ducks with fatty )。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空白组家鸭毛发光泽,体态活泼,反应敏捷,食量、排泄物均正常,无死亡情况;模型组毛色欠光泽,活动明显减少,个别家鸭见青绿色粪便;姜黄素各组以及姜黄组、东宝组各种外在表现均优于模型组。    3.2  体重实验初始,各组家鸭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期间,各组体重均直线升高。实验第21天时,模型组体

4、重3.79 kg,显著高于空白组3.64 kg,P<0.05;给药组高,中剂量组为3.62,3.64 kg,显著低于模型组3.79,P<0.05。实验第28天时,体重变化规律同21 d时。见表2。表2  各组家鸭体重的比较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n=10百事通    3.3  肝脏TG,TC及肝指数模型组家鸭肝组织TG非常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各给药组TG较模型组均有降低,其中高、中剂量组、姜黄组、东宝组,非常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  

5、60; 模型组家鸭肝组织TC较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组中高剂量组、姜黄组、东宝组非常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    模型组家鸭肝指数非常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各给药组肝指数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5)。见表3。    3.4  血清TG,TC,HDL,LDL模型组家鸭血清TG非常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各给药组TG较模型组均有降低,其中高剂量组、姜黄组、东宝组,非常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中、低剂量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l

6、t;0.05。    模型组家鸭血清TC,非常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各给药组TC较模型组均有降低,其中高、中剂量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表3  各组家鸭肝组织TG及TC的比较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n=10    模型组家鸭血清HDL,非常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各给药组HDL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    模型组家鸭血清LDL,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给药组中东宝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

7、<0.05;其余各组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表4  各组家鸭血清TG,TC,HDL,LDL的比较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n=10    3.5  肝组织HL空白组及各给药组HL活性均高于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组、东宝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见表5。表5   各组家鸭肝组织HL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P0.05;n=10    3.6   肝脏的病理学改变大体肉眼观察:空白组家鸭肝脏

8、外观颜色鲜红,边缘锐利,质软而富有弹性。模型组家鸭肝脏外观呈奶油黄或红黄相间,体积明显增大,边缘变钝,质地变软,切面略带油腻感。各给药组肝脏外观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空白组10例鸭肝组织均未见脂肪变性。模型组10例鸭肝组织均存在脂肪变性,其中“+”脂肪变性1例,“+”6例。镜下可见肝细胞出现弥漫性大泡为主脂肪变性,且12区较3区为重,部分肝细胞胞浆疏松,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及脂肪肉芽肿,汇管区大致正常,界板完整。东宝组、姜黄组以及高、中、低剂量组均仅有部分例数鸭肝组织存在脂肪变性。东宝组仅1例为“>”脂肪变性,而中剂量姜黄素无“>”脂肪变性例数。其余

9、各组脂变程度不同。组织学评分由专业的病理老师评估,模型组比较空白组,脂变程度非常显著加重,P0.01;各给药组较模型组均能显著降低家鸭肝脏的脂变程度(P0.05,P0.01)。见表6。 表6  肝细胞组织学的影响4  讨论    脂肪肝是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质(主要为甘油三酯 )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当肝内脂质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肝组织切片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有脂滴存在时,称为脂肪肝3。近年来,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占到平均人口的10%4。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大约为20%,且

10、可能是所有肝病中最常见的疾患5。因此防治脂肪肝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临床上多用保肝、降血脂类西药和健脾补肾、化浊祛瘀类中药进行干预,收到了一定效果。在实验研究中,中药复方虽层出不穷,但总体上对复方的研究还比较表浅,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有效复方进行深入探究。    在前期实验中,我们已经成功的复制出高糖饮食诱导的家鸭脂肪肝模型,且已证实降脂清肝方防治脂肪肝确有显著效果。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拆方研究,探讨了全方中不同药味组成对脂肪肝的影响,发现单味药中姜黄及何首乌治疗脂肪肝效果显著,且姜黄降肝TG效果更突出。中药姜黄,性温、味辛苦,入肝、脾经,有活血行气作用。姜黄中含

11、有姜黄素、挥发油、糖及微量元素等,其中姜黄素是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为了深入探讨姜黄降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我们对其主要成分姜黄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近年来,许多实验研究也表明姜黄及其主要成分姜黄素具有调节糖脂代谢和一定的保肝作用,因此被广泛运用于高血脂、肝炎等相关性疾病的防治中6。    本实验结果显示,姜黄及其姜黄素能明显减轻实验动物体重、肝脂数,还能明显的调节血脂和肝脂水平,并有升高肝脂酶的作用。在病理客观指标上姜黄素各剂量组与姜黄组、东宝组均能改善脂肪变性程度,且姜黄素高、中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药组。提示姜黄素抗脂肪肝与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总体上姜黄

12、素高、中剂量优于低剂量姜黄素的抗脂肪肝作用。姜黄素防治脂肪肝的主要机制为:降低肝脏和血液TG、TC含量,以降TG明显,抑制内源性TG的合成,改善脂质在体内的分布及在内脏器官的沉积; 增加肝细胞膜及肝细胞中HL的活性,加强肝脏中TG的分解,以达到减少肝细胞TG堆积的作用,也进一步佐证了HL在脂肪肝发病中的重要作用7; 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促进肝细胞损伤修复。本研究证实,姜黄及姜黄素可用于防治脂肪肝,并为临床防治脂防肝提供了实验研究的可靠依据。【参考文献】  1 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2.2 苏 菁,徐宗佩,刘 鹏,等.脂肪肝、高脂血症、糖尿病复合动物新模型的建立J.天津中医药,2005,22(4):326.3 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55.4 卢书伟,蔡皓东,崔振宇,等.脂肪肝的药物治疗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2):937.5 Falck-Ytter Y,Younossizm,Mmrchisinig, et al.Clinical features and natural his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