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 7章中药药理与毒理第1 1节中药药理 一、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与认识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与认识 含义:广义的中药药性是指与疗效有关的药物性质或属性,包括中药的功效与 主治、有毒与无毒等; 狭义所说的中药药性一般指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一)关于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1.中枢神经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3.内分泌系统4.能量代谢温、热兴奋、促进寒、凉抑制1中药四气与中药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的关系(1)临床:寒证中枢抑制状态 温热药 热证中枢兴奋状态 寒凉药(2)动物实验: 神经递质 NA DA 5-HT温热药 热证模型寒凉药 寒症模型改善改善改善改善痛阈值和痛阈值和
2、惊厥阈值惊厥阈值(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3)举例: 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作用,如金银花、板蓝根、钩藤、羚羊角、黄芩等; 多数温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兴奋作用,例如麻黄、麝香、附子、干姜等。(4)结论: 寒证患者经温热药物治疗或热证患者经寒凉药物治疗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获得显著改善,说明药物的寒热之性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热者寒之,寒者热之”2中药四气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1)寒证或热证患者常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寒证患者主要表现为形寒肢冷、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咳痰稀薄等;热证患者主要表现为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2)作用机
3、制指标表现寒凉温热自主神经平衡指数交感神经-受体功能细胞内CMAP/cGMP水平胆碱能神经-M受体功能3中药四气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1)作用机制寒凉药、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具有明显的影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2)结论:多数温热药兴奋内分泌系统,多数寒凉药抑制内分泌系统。 4中药四气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临床上寒证、热证患者的代谢功能有很大变化,寒证或阳虚证患者基础代谢偏低,热证或阴虚证患者基础代谢偏高。(1)作用机制钠泵活性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产热)(2)举例 热性药附子、肉桂、干姜等组成的复方能提高大鼠、小鼠的耗氧量;寒凉药如生石膏、
4、龙胆草、知母、黄柏等组成的复方则明显降低大鼠耗氧量。(3)结论:多数温热药可增强能量代谢,多数寒凉药可抑制能量代谢。总结: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温、热兴奋、促进寒、凉抑制(二)中药五味五味辛、甘、酸、苦、咸。中药通过五味作用于疾病部位产生药理作用,从而调节人体阴阳、扶正祛邪,消除疾病。五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辛(能散能行)发散、行气活血、健胃化湿、开窍挥发油生物碱苷类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 1.五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五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甘(能补、缓、和)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药味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5、、影响神经系统、缓解平滑肌痉挛五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酸敛肺、止汗涩肠、止血固精、止泻鞣质有机酸止泻、止血抗炎、抗菌五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苦(能泄、能燥)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生物碱苷类挥发油黄酮抗菌、抗炎解热、泻下祛痰、平喘抗肿瘤、抗血栓抗凝血、杀虫五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咸(能软、能下)软坚散结泻下碘盐类抗肿瘤、抗炎、抗菌、致泻(三)中药升降浮沉中药升降浮沉中药的升降浮沉是药物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即在人体环境中药物作用的部位。向上向外的作用称为升浮;向下向内的作用称为沉降。 具有升浮和沉降的双向作用趋向的中药麻黄:发汗、解表(升浮 )止咳平喘、利尿消肿(沉降 )白芍:上行头目
6、祛风止痛()下行血海活血通经() 黄芪: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固表止汗()升降沉浮的现代研究升降沉浮的现代研究1.1.升麻、柴胡升麻、柴胡- -提高兔离体子宫肌的张力提高兔离体子宫肌的张力- -子宫脱垂。子宫脱垂。2.2.大黄大黄- -解热、促进胃运动、止血。解热、促进胃运动、止血。(四)中药归经归经是药物对机体治疗作用及作用范围的归纳,可体现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关于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主要涉及药理作用、有效成分分布、微量元素、受体学说。1归经与药理作用中医学认为各种病证都是脏腑或经络发病的表现,因而某药物能治疗某些脏腑经络的病证,就归入某经。(1)具有抗惊厥作用的钩藤、天麻、全蝎等2
7、2味中药均入肝经,入肝经率达100%“肝主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2)具有泻下作用的大黄、芒硝、芦荟等18味中药入大肠经率亦达100%“ 大肠为传导之腑” (3)具有止血作用的仙鹤草、白及、大蓟等21味中药入肝经率85.3%。“肝藏血” 2归经与有效成分分布(物质基础)(1)鱼腥草(归肺经)所含鱼腥草素在肺组织分布多;(2)丹参(归心、肝经)所含隐丹参酮在肝、肺、脑及心分布较高;(3)川芎(归肝、胆经)所含的川芎嗪的肝脏、胆囊摄取率高。3归经与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中药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富集、对疾病部位的特异性亲和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a.归肝经的中药-富含Fe、CU
8、、Mn、Zn-造血、保肝、保护视力作用b.归肾经的中药-富含Mn、Zn-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并在性腺、肾上腺、甲状腺等部位富集。4归经与受体学说由于中药有效成分与相应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通过激动或阻断受体而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这种亲和力的存在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基础。+二、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炮制、贮藏、剂型和制剂工艺、剂量、配伍与禁忌机体因素1.生理因素(体质、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肠道菌群、代谢酶)2.病理因素3.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地理、气候、饮食、居住等三、三、中药药理的特点中药药理的特点1.1.与功效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葛根与功效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葛
9、根2.2.多样性:人参多样性:人参3.3.双向性:当归双向性:当归4.4.量效果关系的复杂性:成分的多样性量效果关系的复杂性:成分的多样性各类中药代表作用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解表药发汗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挥发油清热药抗病原体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生物碱有机酸内酯类泻下药泻下刺激大肠粘膜下神经丛容积性泻下润滑性泻下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硫酸钠(芒硝)脂肪油(桃仁)祛风湿药抗炎、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生物碱利水渗湿药利尿、抗病原微生物、利胆保肝抗醛固酮作用茯苓多糖四、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各类中药代表作用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温里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
10、、调节胃肠道运动、促进消化、抗溃疡、利胆止吐去甲乌药碱姜烯桂皮醛理气药调节胃肠运动双向调节作用挥发油活血化瘀药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丹参酮、川芎嗪、水蛭素化痰止咳平喘药祛痰、镇咳、平喘痰液粘稠度下降而易咳出皂苷、生物碱补虚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延缓衰老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值、增加T细胞功能多糖类本节考点总结第2 2节中药毒理一、中药的不良反应从现代意义上讲,中药毒性是指中药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和依赖性等。1.副作用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中药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当利用其中的一个药理作
11、用时,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副作用一般危害不大,大多可自行恢复。 麻黄治疗哮喘-失眠现象; 大黄治疗热结便秘-妇女月经过多2.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性反应,一般后果较严重,有时较难恢复。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毒性反应(1)急性毒性:有毒中药短时间内进入机体,很快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生半夏过量则灼痛肿胀、不能发音、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痉挛、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2) 慢性毒性是指长期服用或多次重复使用有毒中药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雷公藤长期服用,可对肝、肾、生殖系统等均有损害作用。 人参大量长期连续服用可致失眠、头痛、心悸、血压升高
12、、体重减轻等。(3)特殊毒性: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 甘遂、芫花、莪术、天花粉有致畸作用; 甘遂、芫花、狼毒、巴豆可增加致癌率; 雷公藤、石菖蒲、洋金花有致突变的作用。3.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到中药刺激后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最常见的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不仅常见,而且类型多样,如皮疹、荨麻疹、哮喘、黏膜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 虎杖、两面针猩红热样药疹;当归、丹参、穿心莲荨麻疹;丹参注射液、双黄连注射剂、鱼腥草注射液等可引起过敏性休克。4.后遗效应后遗效应又称后作用,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如服用洋金花等可致次日口干、视物模糊。5.特异质反应特异质反
13、应是指少数人应用某些中药后,所产生作用性质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遗传因素相关)。蚕豆引起溶血性黄疸,是因为患者红细胞膜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不足或缺失所致。6.依赖性依赖性是指反复或长期应用某些中药,患者产生心理或生理依赖,一旦停药,就出现戒断症状(如兴奋、失眠、出汗、呕吐、震颤,甚至虚脱、意识丧失),若此时给予适量该药物,症状立即消失。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应用风油精等出现精神依赖;罂粟壳、麻黄等出现生理依赖性。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特点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副作用治疗剂量;药物固有作用,不符合治疗目的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过长;毒性损害;急、慢性与特殊毒性变态反应与剂量无关;免疫异常反应;体
14、质有关;严重者休克后遗症反应停药后;低于血药阀浓度;残存药理效应特异质反应少数患者;遗传异常;特异反应依赖性反复或长期用药;精神或身体依赖;戒断症状本节考点总结 二、中药成分的毒性 中药种类复杂、品种众多、毒性物质多种多样。 文献报道的主要有生物碱类、有机酸类、苷类、毒蛋白类、萜类及内酯类、重金属类等的毒性物质。1.含生物碱类中药的毒性生物碱类多具有比较强烈的毒性作用,对机体的毒性可因所含生物碱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均有明显的毒性。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乌头碱成分雷公藤雷公藤碱马钱子番木鳖碱(兴奋脊髓,抑制呼吸中枢)洋金花莨菪碱,东莨菪碱研究发现内服乌头
15、碱0.2mg时即可引起中毒,致死量为25mg。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眼花、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畏寒。严重者出现躁动,瞳孔散大,视觉模糊,呼吸困难,手足抽搐,大小便失禁,体温及血压下降等。2.含有机酸类中药的毒性有机酸包括一元、二元或多元羧酸如酒石酸、枸橼酸等,也包括芳香族有机酸,如马兜铃酸等。马兜铃酸除在马兜铃中含有外,还有几十种中药如关木通、细辛、天仙藤、广防己、青木香等均存在。(肾毒作用明显)3.含苷类中药的毒性苷类包括强心苷、皂苷、氰苷和黄酮苷等。含强心苷类成分的中药洋地黄、 蟾酥、 夹竹桃, 万年青、八角枫、小剂量有强心作用,较大剂量或长时间应用可致心脏中毒,严重时可
16、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异位节律等,最后因心室纤颤、循环衰竭而致死,其主要原因是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心肌细胞内失K+而造成;含皂苷类成分的中药商陆、黄药子等,可引起胃肠刺激症状,产生腹痛、腹泻,大剂量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及运动障碍,长期服用尚可损害肾脏、肝脏等; 含氰苷类成分的中药杏仁、桃仁等,在体内被酶水解产生氰氢酸,能迅速与细胞线粒体膜上氧化型细胞色素酶的三价铁结合,阻止细胞的氧化反应,表现为组织缺氧,如头昏、头痛、紫绀、呼吸困难、心悸、四肢厥冷、抽搐、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因窒息及呼吸衰竭而死亡。 含黄酮苷类成分的中药芫花、广豆根等,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也能导
17、致肝脏损害,出现黄疸等症状。4.含毒蛋白类中药的毒性毒蛋白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性内脏出血。巴豆、苍耳子、蓖麻子均含有毒蛋白,中毒反应为剧烈吐泻、呕血、血尿、甚至惊厥、死亡。巴豆含毒性球蛋白,可溶解红细胞,并具有剧烈致泻作用。5.含萜类及内酯类中药的毒性毒性成分为萜类及内酯类的中药有大戟、芫花、黄药子、艾叶等,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局部的强烈刺激作用,内服可引起肝细胞损害,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毒性反应。6.含重金属(砷、汞、铅)类中药的毒性含砷类中药有砒霜、雄黄等,主要成分分别为三氧化二砷、二硫化二砷,二硫化二砷遇热易分解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劣质的代
18、赭石、冰片可混含砷杂质。砷化合物具有原浆毒作用,可与含巯基的酶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严重干扰组织代谢,引起心、肝、肾和肠充血,造成肝小叶中心坏死,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等中毒现象。含汞类中药水银、朱砂、轻粉、红粉等,其主要成分分别是金属汞、硫化汞、氯化亚汞、氧化汞等。汞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汞离子与酶蛋白的巯基结合,使酶失活,阻碍细胞呼吸与正常代谢。 含铅类中药有黄丹、密陀僧,樟丹、黑锡丹等,主要成分分别为一氧化铅、粗制氧化铅、四氧化三铅、氧化亚铅等。铅中毒可造成代谢紊乱,阻碍血红蛋白合成,且可直接破坏红细胞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溶血;可引起胃肠炎性改变,并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平滑肌和血管痉挛而致肠绞痛。铅入人体后迅速分布到骨骼、肝、肾、大脑等重要器官,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引起中毒性肝、肾损害及中毒性脑病。生物碱类毒性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毒性有机酸类芳香族有机酸;马兜铃酸;肾毒性、致突变(诱发肿瘤)苷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羽绒制品市场细分与目标客户定位考核试卷
- 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环境保护与渔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服务考核试卷
- 耐火材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纤维板生产效率优化考核试卷
- 电子书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考核试卷
- 建筑设计院项目管理与运营
- 聚乙烯醇缩丙酮纤维在环保纸质材料的应用考核试卷
- 肉制品加工业的供需平衡与市场调节机制考核试卷
- 私募股权投资跨境投资与并购考核试卷
- 光缆的耐辐射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飞机结构与系统》课件-机翼结构
- 运动与身体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温州大学
- 电梯维保服务考核标准及评分办法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 2024全新校医合作协议(重点条款版)
- 小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水产养殖公司合伙人股权分配协议
- 急救医疗资源整合优化研究
- 牛津译林7A-Unit3、4单元复习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初中美术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